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6957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理解复习鄂教版知识精讲文档格式.docx

对其理解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情景或语言修辞中获得,离开了上下文的联系,就没有隐含义可言了。

理解其含义必须深入文本寻求作者的表达目的,可通过背景分析,文章中心,材料观点等去体会作者意图。

例如:

“甲说:

‘我炒的菜,味道怎样?

’乙回答:

‘最近我病了,口不太识味。

’”乙有意回避作答,使这句获得特定含义:

这菜味道不好。

3.理解指代义

指代词又叫指代语,是特定语境中表示信息的词语,指代词可以是代词或词语、短语。

理解指代词的含义,就是结合语境分析出指代的具体内容。

其方法如下:

(1)找出与指代词相关的语言材料。

有效信息或在代词前面,或在其后。

(2)找出自己所认为是其指代的内容后,进行分析、概括、提炼要点。

(3)将指代内容(语言信息)代入原文通读,看是否符合其语境。

例如:

下午两点钟,小张找小李不在,便写留言:

“刚才找你不在,一小时后我再来。

”那么“刚才”指什么时候?

据文可知是“下午两点”。

再问:

“一小时后”指什么时候?

分析便知是下午三点。

4.品语言优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词,它们或表现作者旨趣,或在结构上彼此关联,或语意贴切、色彩鲜明、声调和谐。

这些独特的表达作用和艺术特色需要在阅读理解中结合具体语境作出分析。

品味语言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看语意是否贴切

语意贴切一般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简炼。

所谓准确,是指词语含义符合人物思想感情,符合被描绘事物的客观实际。

所谓鲜明,就是要明确表现人物的观点立场、思想倾向和意趣情调。

所谓生动,就是词语给人鲜明形象感受,活泼引人。

所谓简炼,就是用极小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丰”。

(2)看色彩是否恰当

文章的语言在追求意蕴情趣,神采格调的同时,也须充满鲜明的色彩。

好的语言将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文化色彩有机调配,形成独特的风格色彩。

看词语色彩是不是恰当,应结合作者的观点立场、思想倾向、文体特点及个人风格等方面综合分析。

(3)看节奏是否和谐优美

就词语形式来看,主要是指音节匀称、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叠音自然。

音节匀称就词而言特指词之间,单音节与单音节,双音节与双音节搭配,如“麦、棉花、稻”应为“麦子、棉花、稻谷”,或“麦、棉、稻”。

有时候,文中词语还要讲究音律美,韵脚回环美。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技巧

1.把握体现结构思路的关键句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作用而言的。

有的句子关联全篇结构和思路,有的句子关联全篇主题,有的句子关联全篇的基本内容。

而体现结构思路的关键句,一般包括领起性、过渡性、总结性的句子。

抓关键句因文体不同而不同。

记叙文抓交代要素句,斜中议论抒情句;

说明文抓介绍对象特征的中心句,点明观点的议论句;

议论文抓中心论点句,阐理论述句。

(1)抓首起句

在某一语段或文章中,特别是那些记叙性、描写性、说明性、议论性主体段落中,首句往往起概括、提示或转承的作用。

如记叙段的首句常是交代人物或事件;

描写段的首句常是交代事物或景点;

说明段首句常是交代对象或特征;

议论段首句常是作者的主张或看法。

(2)抓转承句

文章或语段往往有几层意义或多个内容要点,为了使层次间、要点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连接。

如在阅读时抓住了这种词语,就能迅速把握上下层的语意或相邻的内容要点。

(3)抓尾括句

文章或语段的尾句大多有概括总结上文的作用。

他们或抒写感悟,阐述哲理,或收束上文重要观点,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或留下空白引人思索。

抓住对结尾点睛性句子的理解,是把握写作思路的重要方法。

2.把握体现内容要点的关键句

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是阅读中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

一般说,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由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要点归纳而来的。

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句情分析,从而概括内容要点:

(1)完全段落的中心句

一个完全段包括起始、展开、终结三个部分,一般围绕一个话题中心展开,因此一个完全段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这个内容要点就是段落中心句。

它的位置一般在段首或结尾。

(2)显示层次的过渡句

文中的内容要点表述完后,往往用转承句、过渡句或小结句引入下一个内容。

抓住过渡句,常能找出上下层次间的内容要点。

(3)各个段落的概括句

除抓首尾的重点语句外,还应学会抓准各个层次,段落的概括性较强的总结句。

如将这些带有观点性的句子归纳起来,便可把握内容要点了。

3.把握体现表达效果的关键句

人们说话、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会选择恰当的语言手段或方式。

它包括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语段的组织、修辞的方法等。

能体现语言效果的句子常是警言句、矛盾句、抒情句、变式句、修辞句等。

三.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技巧

从文章中辨析和筛选重要的有效信息,在阅读时要求读者把注意力放在重要内容上。

其“重要内容”是指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知识的解释和论述,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句子。

如能抓住这些语言信息就能快速解读文章,回答命题者所设计的“阅读问题”。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筛选自己所需信息:

1.辨析信息材料的价值

文章的语言材料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

阅读时,要抓住居于主要地位的关键句,如总启句、开启句、中心句、收束句、总括句、过渡句等;

略去次要的冗长信息,如解说、陈述、描写、介绍等。

2.关注文字内容的要点

我们应十分留意文中表明观点、看法、见解的语句,发现新知,选取为我所用的材料文字。

3.加工整理材料的内涵

分析、筛选重要信息的目的在于让读者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能灵活应用,包括鉴赏阅读和考试阅读,都是要求读者读懂文本,这种吸收处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过程。

四.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技巧

分析与归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两种不同的阅读能力。

“分析”是把整篇文章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对其核心内容加以认识鉴别的思想方法;

“归纳”则是把文章的各个部分核心内容综合起来加以思考、总结,并概括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按以下步骤完成阅读归纳任务。

1.罗列立意内容要点

要善于抓住体现内容要点的关键句,这些句子包括文中完全段落的中心句,显示段落层次的关键句,文章层次间的转承句、过渡句以及全文的首括句、尾括句等。

有些层次内容没有明显标志,可以通过归纳层意把握要点。

2.理清要点之间关系

把握每个要点的本质内容,要抓住段落中心陈述、论述或说明的语言,筛选出关键词。

把握内容要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内容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说,文章内容要点之间有并列、层递、对比、解证等关系。

3.综合要点得出结论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在把握各个要点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它们本质的共同点,作出恰当的归纳。

五.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技巧

中心思想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文章中,说法不同。

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指主题,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议论文的中心思想主要是指中心论点。

分析各种文体的中心思想应该整体把握,抓住重点内容进行合理概括。

1.抓文章标题

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如《一起长大的玩具》、《理想》等。

标题是文章的“心灵窗口”,是揭示文章内涵的“突破口”。

2.抓住中心句

很多文章在开头或中间、结尾处标有表明中心的关键语句,可以这么说,如果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把准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抓关键词语

很多文章具有揭示全文中心的关键词语,它不仅起着关联全文结构的作用,而且还有概括中心思想的作用。

关键词大多在文首,或在段尾,或在段中,或在过渡句内。

六.分析结构层次表现形式的技巧

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是三个不同概念。

“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编排和设计,一般包括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段落、补记等要素,“层次”是指文章内容和表达次序,复杂内容常要分层表达,一般包括顺序,句间关系等。

“形式”包括内容较广,有构思立意,材料安排、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

虽然“结构、层次、形式”内涵不同,但都关联着作者的表达思路和写作意图。

1.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1)从段落角度分析

一个完全段一般包括起始、展开、终结三个部分。

“起始”往往提出事件,描写对象、介绍特征;

“展开”围绕中心内容按一定顺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

“终结”收束全段,强调观点,有时转承下文。

(2)从篇章角度分析

文章结构主要指段落间的组成关系及材料安排。

段落一般分为“立体段”和“结构段”两种。

主体段可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议论段。

其段落间关系一般分为并列、层进、对照、总分等。

其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情感顺序、程序顺序等。

2.分析文章表现形式

文章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布局谋篇、运用表达方式、语言技巧等。

如叙述线索、前后照应、构设悬念、衬托渲染、详略剪裁以及综合运用等。

分析时应紧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

七.分析作者文中观点态度的技巧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常表现为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

它是通过一定材料表现其态度的,有时明显,有时隐含。

1.整体把握

在阅读中,往往不考查读者把握中心思想的能力,而是要求就某一局部(段、句、词等)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因此,我们要理清全文脉络,宏观感情主旨,再审读局部试题。

2.梳理关系

分析材料要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作者叙述角度和重点。

同一材料,叙述角度不同,表现的观点和态度就不同。

要注意观点与材料关系,即观点统领材料;

反之,材料凸现观点。

3.捕捉信息

阅读中,要善于抓住有效信息,可通过联系语境,体会作者观点,分析关键词语,挖掘信息,注意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作用。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100分钟)

一.语基与语言运用。

(20分)

1.下面有一项词语书写有错误,看你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出其选项。

()(2分)

A.阡陌俨然黄发垂髫不胜枚举

B.涉猎泯然刮目相待养贻之福

C.孀妻穷匮源头活水世外桃源

D.案牍鸿儒黔驴技穷血雨腥风

2.下面句子中有一项成语使用不当,令人啼笑皆非,请你找出来。

A.月亮虽说是地球的近邻,却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B.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

C.所有这些,均属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D.奥佛士坐在石头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卑躬屈膝地伏在他面前。

3.下面句子划线词语有一项理解不准确,请你当一次“医生”,找出来。

(2分)()

A.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意外地,手指触到了一点黏黏的东西。

(下意识地:

指一种自觉的心理意识。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见异思迁: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C.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这里比喻心理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D.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枕戈待旦: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战。

4.从语言得体的角度看下面张贴的四则标语最合适的一则是()(2分)

A.火葬场:

“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B.医院住院部: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C.公路旁:

“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D.幼儿园:

“生活向低标准同志看齐,工作以高标准来要求。

5.根据下面的内容,仿照划线的词句,在横线上各接写一句话。

(2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

白云_________________;

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4分)

(1)用一句话介绍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一句话,看看你有多机智多幽默。

二战期间,在德里兰三居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前苏联总统)不断对罗斯福(美国前总统)和邱吉尔(英国前首相)施加压力,通过的决议全是斯大林提出的。

罗斯福和邱吉尔受不了啦,决定要耍弄一下斯大林。

一天早上,在例行会议前,邱吉尔说:

“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

罗斯福接着说:

“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

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举起手用力地往下一劈,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邱吉尔与罗斯福想耍弄斯大林,是想用语言把他逼入绝境,没想到却反受其辱。

8.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中概写宿营地夜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画眉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使楚》一文中引出一则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句写雨的古代诗词。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赏析《乌衣巷》,完成9~10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前两句哪些词语与后文的“百姓家”照应。

10.前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和意境作一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0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斯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1.给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斯之是教子欺也。

1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曾子之妻之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反为汝杀彘:

13.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3分)

14.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

(14分)

今夏,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今年六月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持续不断。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罕见的热浪夺走了近2000人的生命。

印度许多地区的最高气温趣过了45℃,巴基斯坦的最高气温一度攀升到53℃,首都伊斯兰堡的最高气温也连续数天保持在43℃。

在瑞士,6月份平均气温创近250年来的最高记录。

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

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特别是7月以来,有的地区降水量甚至不是10毫米,造成一些城镇限量供水。

(2)地球“高烧”,原因何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3)专家们认为,印度半岛本应于6月上旬开始的季风雨季明显延迟,直到6月中旬,仅在西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少量降雨,大部分地区连续数月降水严重偏少。

某间,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

(4)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流不断。

同样,我国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了持续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它是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变化和高温天气的主要因素,与热带气旋、江淮梅雨、暴雨以及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关系极为密切,它的强弱、进退对我国雨带活动及旱涝分布起着决定作用。

从6月底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江南、华南上空,稳定少动,使得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阳光照射极为强烈且日照时间长,气温自然居高不下。

(5)科学家研究发现,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

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也称,今年在北半球30多个国家出现热浪,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密切关系。

(6)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瞿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

瞿盘茂说,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

一是霜冻日数的下降,二是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

然而,全球极端暖的天气事件并没有出现和它们相对应的增加趋势。

虽然我国南方今年极端高温现象确定十分异常,但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

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7)专家认为,不管今夏高温与人球变暖有没有直接联系,全球变暖的确会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今年的普遍高温对人类是一次警示,它将引导人们深入地思考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从而采取实际行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半月读》2003年第17期,有所增删)

1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

(2)段中的划线句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7.请分析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

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此段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对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作出了许多猜测和解释,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根据你所了解的物理或化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其它原因(至少说出两点),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两条合理可行的建议。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

(12分)

我家天天有战争

我家天天有战争,参战的双方是我们那三周岁半的孪生儿女。

“战争”的发起者总是儿子,这主要是他的“实力”比较强大,虽然只比他的妹妹早出生3分钟,但其身高、体重大大地超过了阿妹,论力气,他站着不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把小妹推倒在地。

“战争”的起因并不复杂,有时为了一个玩具,有时为了一张纸,儿子凭借自己的“国力”强夺,女儿也不甘示弱,以牙还击,大有“拳牙相对,寸纸必争”之势。

结果儿子往往是胜利者,“战败国”女儿只好向“联合国”——父母器诉,要求讨回一个“公道”。

综观各场“战争”,儿子明显表现出“大国霸权主义”的味道,因而大多是“师出无名”,但有时还有几分理由。

比如一次我们给他们兄妹俩一人一根棒糖,女儿三下五除二_________光了,望着哥哥那根完整的棒糖,请求舔上一口,做哥哥的倒也大度,将糖_________过去,谁知小妹一口“____________”去了一大半。

“小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