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加固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确保文明施工,达到河南省文明施工综合评定标准,创省文明工地。
1.2.6科技目标
为实现上述的质量、工期、环保和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等。
1.2.7服务目标
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和监理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进度、计划、现场管理等的监督,力争干一个工程,竖一面丰碑,交一片朋友。
2编制说明
2.1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是:
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施工与管理,确保该工程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
2.2编制依据
2.2.1
加固施工图
施工合同
有关规范
2.2.2国家现行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施工操作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规范和评审标准。
本院颁布的各项规则、手册、管理制度等。
3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3.1工程概况
由于建筑功能调整,地下室结构局部改造,需进行加固处理,现场水电到位,其它环境概况基本明确,现场具备施工条件。
3.2工程特点
加固工程要求工期紧,需要与多方配合,对质量要求高,故严把每道工序质量验收及加强对粘碳纤维布、植筋、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质量等的监控是保障加固效果的重要前提。
4.施工工艺流程
4.1粘碳纤维加固施工法:
4.1.1、表面处理
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蜂窝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被粘贴的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4.1.2、涂刷底胶
应采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底胶涂刷二遍为宜,底层胶表面用手指触摸无沾手、无手印情况下为干燥。
4.1.3、找平处理
在底层树脂干燥后对混凝土表面孔、洞部分采用整平胶(修补胶)将表面修复平整,转角处采用整平胶(修补胶)修理成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不许有棱角。
用手指触摸无沾手、无手印情况为干燥。
4.1.4、粘贴表面涂刷浸渍胶
在整平胶干燥后,用滚筒刷将浸渍胶均匀涂刷与粘贴表面,涂刷二层为宜。
4.1.5、粘碳纤维片材
应按设计要求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排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多层粘贴时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宜在碳纤维表面的浸渍胶用手指触摸无沾手、无手印的干燥情况下,尽快进行下一层粘贴。
4.1.6、表面防护
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层均匀涂抹浸渍树脂,撒豆粒砂防护,室温固化。
表面装饰材料由甲方负责,并保证装饰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结。
4.1.7、注意事项
碳纤维
(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县纤维时应远离电器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
(3)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
(4)树脂的配置和使用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
(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4.2植筋加固施工法
植筋技术是运用高性能的植筋胶,利用良好的粘结,浸润和抗老化性能,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裹力达到预留效果。
4.2.1、打孔:
打孔施工前用尺子、粉笔标好打孔位置。
然后在混凝土表面上用电锤打植筋孔,孔深一般应等于或大于钢筋的15倍,例如钢筋直径22㎜。
孔深应为330㎜。
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5㎜。
4.2.2、清除孔内灰尘:
用2.5Mpa空压机将孔内灰尘吹净,在用棉纱沾少量丙酮擦洗孔壁,以保证孔内完全无灰尘。
检验方法:
用铁丝夹紧棉纱插进去,拔出无灰尘,证明清孔合格。
4.2.3、钢筋除锈:
对预埋入部分,用角向磨光机除锈。
对光圆钢筋,应完全除去表面锈迹。
露出金属光泽,对螺纹钢筋,应尽量打磨除锈。
4.2.4、将SJ-1型建筑结构胶A、B两组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配料时应严格称量,每次配料应尽量少配,并能在15~30分钟内用完。
否则,结构胶初凝后,将无法使用,造成浪费。
为保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
结构胶配合比:
组分:
A组B组,配合比:
4:
1
4.2.5、植筋:
结构胶配好后,应尽快填入混凝土孔内,结构胶填满预埋孔,并用钢筋捣实。
然后将钢筋插入孔中,直到钢筋插入时结构胶从孔内挤出,证明孔内结构胶密实。
4.2.6、固化:
结构胶粘剂都是在常温下固化,24h即可拆除夹具或支撑。
若气温低于15℃,应采取人工加温,一般用红外线灯加热。
固化期不得对构件有任何扰动。
4.2.7、养护:
在正常天气下,自然养护48小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2.8、检验:
检验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每一批植筋施工完毕,要做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组数植筋不得少于1组,试验拉力值应大于或等于钢筋设计强度值。
4.2.9、质量控制
1、植筋
(1)被涂物表面水份、油脂、污泥及灰尘等附着物必需清理干净。
(2)主硬剂混合后,应在可使用的时间内使用完毕,以免材料胶化。
(3)被加固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质量应满足《混凝土加固技术规范》等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
加固时混凝土必须干燥,若孔内潮湿或有水,将影响粘接性能。
4.3钢筋工程
4.3.1钢筋的类别如下:
I级钢筋——热轧普通低碳钢,符合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法光圆钢筋》及GB/T701-199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II级钢筋——热轧变形高强钢筋,符合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Ⅲ级钢筋——热轧变形高强钢筋,符合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4.3.2钢筋的固定
钢筋的骨架都应以定位垫块或座子稳固在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所有交叉的钢筋处都应与软铁丝绑扎牢固,绑扎好的钢筋骨架都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钢筋在入模前在底部应加好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应与设计规定的保护层相同),在侧部绑好混凝土垫块。
为使钢筋位置在灌筑时不致变动,可增加扎结点或加撑盘,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不得践踏或放置重物。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应采用焊接接头。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应按图纸要求并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
钢筋的焊接应符合JGJ18-2003的要求。
未经建设方和监理对已绑扎好的钢筋检查和批准之前,不准开始浇捣混凝土。
4.3.3钢筋绑扎与安装
绑扎钢筋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GB50204-2002表5.3.4的规定。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钢筋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搭接头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直径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上的末端,以及在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压钢筋的末端,应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绑扎;
(4)轴心受压构件以外的构件中,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长度应不小于1.2La,且不小于300mm,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5La(La为钢筋的锚固长度),且不应小于200mm。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见设计说明和03G101-1-34: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且接头位置不应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密布范围内,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容许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接头形成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接头
25
50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的接头
受力钢筋的焊接头
不限制
预应力钢筋的对焊接头
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见GB50204-2002)。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
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浇筑砼时钢筋使用的垫块、垫圈,包括PVC垫圈均应在砼浇注前获得建设方和监理的批准。
混凝土垫块的等级应保证与浇筑构件的混凝土等级相同。
此垫块应用扎丝系在钢筋上。
钢筋骨架绑扎好后,在监理检查认可之前不得进行砼的浇筑工作。
4.3.4钢筋表
施工图中的钢筋材料表只给出了基本的钢筋尺寸和外形,而没有给出我公司的施工工艺及供需料过程表。
我公司应根据施工图制定最终的钢筋一览表,在绑扎钢筋架之前,将钢筋弯曲最终一览表提交工程师批准。
我公司应绘出图纸中的钢筋形状和尺寸的钢筋表。
如果钢筋材料表存在不详细或有错应书面通知工程师。
4.3.5钢筋的切断和弯折
钢筋的弯折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弯折时应在稳定均匀的压力下缓慢地进行,不得急扭或冲击。
除非经工程师代表准许,弯成的钢筋不得重新弯折。
4.3.6钢筋和钢筋网的存放
我项目部应将不同型号的钢筋标明并分别堆放,以便明确识别。
钢筋应保持清洁并应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油脂、柏油、泥土、油漆、缓凝剂、滴下的混凝土以及盐或其他任何材料的污染等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受到损害。
所有材料应堆在木板或混凝土的支承上并覆盖好。
离地面至少有150mm的净空,并以足够的支撑防止钢筋变形。
4.3.7保护层
图纸上未标注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按下表施工(保护层厚度单位:
mm)
混凝土要求及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结构部位
砼强度等级
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mm)
备注
墙(-0.05)以下
C30
二a类
墙:
墙(-0.05)以上
详见各层平面
一类
15
板(-0.05)以上
板:
4.3.8钢筋的焊接
热轧钢筋的接头焊接可采用闪光焊、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在同一构件内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
在搭接长度长度内,每根钢筋条不应有两个焊接头,此长度为钢筋条直径的35倍且距任何焊接头中心不少于500mm。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容许百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非预应力钢筋,受拉面积不应超过25%。
对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连接处50%。
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钢筋不应搭接。
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4.3.9钢筋样品的试验
建设方和监理代表可以要求在制造商厂内观看钢筋的常规试验。
如果建设方和监理要求时,我公司应将钢筋样品运到工地并由一个经业主认可的试验机构对样品进行试验。
该机构的试验证明应提交给建设方和监理代表。
4.4模板工程
4.4.1模板选用
本工程全部采用木模。
4.4.2、基本要求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本工程所有板、墙模均采用九层板作面板,加固体系为50×
100木方,Ф48钢管加12对拉螺杆。
*木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表面平整、光滑、无扎洞翘曲等现象。
其质量必须符合木模板技术要求。
*50×
100木方材质必须符合要求,制作尺寸必须准确,加工成型必须顺直,不得开裂、变形、弯曲等。
*Ф48钢管,钢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钢管必须顺直,不得锈蚀。
2、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3、浇筑砼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4、墙模板在砼浇筑完后10~12小时即可拆除,冬季24小时即可拆除,板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施工中在施工现场作好试块,与结构砼同条件养护,经实验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
5、模板接缝应严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单位:
mm);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
墙
+4、-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4.4.3、模板体系
(一)梁、板模
为便于配模,采用九夹板配置梁板模,以满足不同结构形状的配模要求。
模板支撑均采用Ф48×
3.5mm钢管搭设室内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下端加设可调支座。
由于该工程层高不是很大,最大的为4.45m,故钢管支撑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应为1000×
900mm,在梁中间增设一道立杆;
在距楼面150mm处设水平扫地杆一道,每1500mm左右设一道水平横杆;
为确保排架稳定性,双向设剪刀撑,剪刀撑沿轴线方向布置,角度为45°
~60°
,间距不大于1500mm。
在梁底纵横向设一道水平支模杆,在板底纵横向设一水平支模杆;
对于净高大于800mm的梁,在梁中设置Ф12对拉螺杆,对拉螺杆间距按500mm设,对拉螺杆外加设Ф15硬塑套管,便于螺杆的重复使用。
梁板支模时应按设计要求将梁板起拱(跨度≥4m时按跨度的0.2%起拱)。
梁板支模示意见下图。
(实际尺寸根据模板专题施工进行调整)
(二)墙模
如何确保砼墙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个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模板拟采用九夹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
100mm木枋,横楞采用Ф48×
3.5mm钢管,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并采用钢管做斜撑。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Ф12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横向间距按450mm布设,纵向间距按500~600mm设置;
内墙支模示意见下图,外墙支模见下图。
模板拼装时要加3mm厚的海绵条拼缝,由于是水平施工,位置多处于楼面位置,安装时要在楼面与模板的接槎处要垫3mm厚海绵条,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完毕,应检查一遍扣件、螺栓、顶撑是否牢固,模板拼缝以及底边是否严密特别是门窗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固。
4.4.6、模板的拆除
拆模板要有拆模令。
混凝土浇捣结束后1~2天可拆除墙(柱)侧模板。
墙(柱)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拆除穿墙螺栓及纵横搁栅或钢管卡,然后用橇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可拆除梁侧模;
对于板底模的拆除,混凝土要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2,≤8
75
>8
100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撑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梁、板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模板在拆除时应有专人进行监护,注意拆除时的安全。
4.5混凝土工程
4.5.1商品混凝土
本工程主体结构使用商品砼。
施工单位应确保商品混凝土中使用的各项原材料,生产过程及质量要求等各方面均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而且确保供应商所生产及交付的商品混凝土能保证每次浇捣的工程正常并及时地完成。
每车商品混凝土应在离开混凝土搅拌站之前完全拌透。
每车运到现场的预拌混凝土应随有交付单,单上列有建设方和监理可能要求的任何另外增加的数据及记录。
为了保证在预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各次拌和料能连续进行,使上下两层间隙时间在允许范围之内,施工单位应在整个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按稳定连续的速率为预拌混凝土的交货作出周密的安排。
4.5.2对商品混凝土的监督
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应指派一名经建设方和监理批准的技术人员对所有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试验负责,并有权拒收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交付混凝土。
提供监督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技术人员费用,应认为已包括在混凝土项目中。
4.5.3建设方和监理的检查
只有在建设方和监理认为满足了浇筑条件后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
建设方和监理检查了相关条件并得到同意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施工单位应在浇筑开始前24小时通知建设方和监理。
4.5.4浇捣混凝土
在浇捣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各方面准备工作,待都已做好了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浇捣混凝土,在浇捣全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指定一位施工负责人进行管理,并指派专人看管模板及钢筋,一旦发现有模板漏浆、走动、变形、垫块脱落等现象,应及时纠正或调整。
混凝土从开始搅拌之时起,浇筑时限不得超过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所规定的时间。
在整个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分层灌筑,不允许将混凝土顺着倾斜表面直接滑下或流向其最终浇捣位置。
从高处倾落混凝土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
若超过2m时,应采用滑槽、导管或串筒等,但在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如卸落高度超过10m时,导管、串筒内要装有减速装置,以防混凝土分离。
混凝土灌入模板中应及时进行捣实,特别是在钢筋和任何预埋件周围,以及模板的角隅处要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混凝土分层捣固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振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或预埋件。
表面振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附着式振动器的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与模板紧密连接。
4.5.5不利条件下的砼浇筑
没有得到建设方和监理批准,施工单位不应在下列情况下浇筑砼:
(1)暴雨或沙尘暴期间
(2)温度高于43℃。
(3)温度低于2℃。
(4)搅拌器中出来的砼温度不应低于4℃或高于32℃。
当气温超过25℃,而没有采取措施减小砼内部最高温度时,施工单位应证明砼内部最高温度在现场浇注后24小时内,砼内部温度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0℃以上,也不得超过53℃。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可采取一些措施如:
用水喷洒骨料,加热骨料(而非水泥),冷却或加热(不高于80℃)拌和用水,直接往搅拌机中加入冰,加入冰的条件是,从搅拌机向外输送时混合料中没有冰。
加热砼输送容器、模板等。
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时,所有使用的材料应存放在阴凉处。
水池、搅拌机、斜槽应用遮盖物遮盖。
如果没有条件遮挡,应把它们涂成白色,并保持为白色。
4.5.6混凝土结构荷载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七天内不应承受外部荷载。
以后要承受部分荷载,应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并需先证实七天期的试块抗压强度已经符合建设方和监理的要求。
已拆模的结构,应在证实28天试块抗压强度已经达到设计等级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4.5.7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以保护它不受日晒、风吹、雨水、流水、温度变化、污染或机械损伤的影响。
混凝土湿润养护的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气温的高低、结构类型、尺寸大小等条件确定,在常温下,应不少于下表的规定:
水泥品种
湿润养护时间(天)
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
10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2)、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进行连续而不间断的养护以保持表面湿润。
养护用水应清洁,水中不应含有污染混凝土表面的任何杂质,对于顶部未立模的表面混凝土,在混凝土有一定硬度后,立即覆上持水材料或用其它有效方法(如养护剂等)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潮湿状态以防止对其的损坏。
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拆除之前及拆除期间都应保持潮湿状态,方法是让养护水流从混凝土顶面向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渗流,以保持表面湿润,所有这些表面都应保持湿润,直到模板拆除,养护应在模板拆除后继续进行。
(3)、在混凝土工程验收之前保护好混凝土,以防止损坏。
应特别小心保护混凝土以防气温骤降时发生裂缝。
(4)、在浇筑混凝土开始之前,应提交采用的养护方法供监理工程师审批。
4.5.8混凝土的尺寸,表面平整等情况
拆模后混凝土的质量应是外光内实、色泽均匀、棱角整齐,没有不平整的现象。
无论是用模板或不同模板成形的混凝土构筑物的断面尺寸、长度、轴线、高程、垂直度、平整度、预埋件位置等偏差,必须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中允许偏差范围内。
4.5.9混凝土表面缺陷和修补
模板及混凝土浇捣的质量应做到表面完全密实和光滑,色泽一致。
如混凝土表面发生细小的损坏,如蜂窝、麻面、细小裂缝、露筋等,应先经过建设方和监理查看,作出纪录后立即进行修复。
数量不多的蜂窝、露筋和孔洞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松动或薄弱的混凝土层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压力水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用水泥砂或细石混凝土(比结构物等级提高一级)分层填塞,并仔细捣实或压实。
修补后应加强养护,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成一体。
4.6脚手架工程
外架拟采用双排悬挑钢管脚手架,用14#工字钢在第二层悬挑。
外脚手架沿高度方向采用沿四周满搭设的方式,搭设至高出塔楼檐口1.5米。
内架均为满堂脚手架。
具体搭设方法及计算书见脚手架施工专题方案。
立杆:
立杆纵距不大于1500mm,横距900mm,内排立杆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为300mm。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步距1800mm,底部步距为1600mm,扶手杆水平设置于每步架1.2m高处,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