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593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

专题练习卷---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

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甲∶m乙=________。

【答案】0.6 2∶1

【解析】由纸带及刻度尺可得碰前甲车的速度为

v1=m/s=0.6m/s

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v2=m/s=0.4m/s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甲v1=(m甲+m乙)v2

由此得甲、乙两车的质量比===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

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飘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空腔内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

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

(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

(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1 

(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间有摩擦

【解析】

(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

(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1=m/s=2m/s,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kg×2m/s=0.620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后具有相同的速度v=m/s=1.2m/s,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kg+0.205kg)×1.2m/s=0.618kg·m/s。

(3)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间有摩擦。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甲乙

(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

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

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解析】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的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用BC段计算小车A碰前的速度;从CD段打点的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用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小车A在碰撞前速度

v0==m/s=1.050m/s

小车A在碰撞前动量

p0=mAv0=0.4×1.050kg·m/s=0.420kg·m/s

碰撞后A、B的共同速度

v==m/s=0.695m/s

碰撞后A、B的总动量

p=(mA+mB)v=(0.2+0.4)×0.695kg·m/s=0.417kg·m/s

4.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________m2。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实验步骤为: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B.确定重锤对应点O。

C.不放球2,让球1从斜槽滑下,确定它落地点位置P。

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滑下,与球2正碰后,确定球1和球2落地点位置M和N。

E.用刻度尺量OM、OP、ON的长度。

F.看m1+m2与m1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上述步骤有几步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3)D不完善,小球1应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F错误,应验证:

m1OP=m1OM+m2(ON-d)

【解析】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即d1=d2,为防止两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质量应大于被碰球质量,即:

m1>m2。

(2)要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斜槽的末端必须水平。

(3)为使小球离开轨道时的初速度相等,每次释放小球时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步骤D不完善;两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m1v1=m1v1′+m2v2′,两边同乘以t得:

m1v1t=m1v1′t+m2v2′t,

即为:

m1=m1+m2(-d),故步骤F错误。

5.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

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重复多次。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某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用

(2)中测量的量表达)

(4)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实164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

请你用(4)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

【答案】

(1)C 

(2)ADE (3)m1·OM+m2·ON=m1·OP m1·OM2+m2·ON2=m1·OP2 (4)14 2.9 1.01 (5)76.8

【解析】

(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H=gt2知t=,即小球的下落时间一定,则初速度v=可用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表示,C正确。

(2)本实验要验证m1·OM+m2·ON=m1·OP,因此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以及它们的水平射程OM和ON,而要确定水平射程,应先分别确定两个小球落地的平均落点,没有必要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和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故应完成的步骤是ADE。

(3)若动量守恒,应有m1v1+m2v2=m1v0(v0是m1单独下落离开轨道时的速度,v1、v2是两球碰后m1、m2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又v=,则有m1·+m2·=m1·,即m1·OM+m2·ON=m1·OP;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m1v+m2v=m1v,整理可得m1·OM2+m2·ON2=m1·OP2。

(4)碰前m1的动量p1=m1v0=m1·,碰后m1的动量p′1=m1v1=m1·,则p1∶p′1=OP∶OM=14∶11;碰后m2的动量p′2=m2v2=m2·,所以p′1∶p′2=(m1·OM)∶(m2·ON)=11∶2.9;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1.01。

(5)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时,碰撞中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会发生变化,当碰撞为弹性碰撞时,被碰小球获得的速度最大,平抛运动的射程就最大。

由m1·OM+m2·ON=m1·OP和m1·OM2+m2·ON2=m1·OP2可得ON=OP,代入数据可得ON=76.8cm。

6.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相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处的切线水平。

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部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后,记下小球m1和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

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和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________。

【答案】

(1)D F 

(2)m1=m1+m2(3)m1LE=m1LD+m2L

【解析】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知,设斜面BC的倾角为θ,小球从斜面顶端平抛落到斜面上,两者距离为L,则Lcosθ=vt,Lsinθ=gt2,可得v=Lcosθ=cosθ,由于θ、g都是恒量,所以v∝,v2∝L,所以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可以是m1=m1+m2,由能量守恒可得m1LE=m1LD+m2LF。

7.气垫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