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下面句中用“/”表示语意停顿,读法正确的一组是(
我看见/老师笑了。
(我笑了)
这个点读机,我修/不好。
(感觉没把握)
楚人/有/涉江/者。
我比/不过他也要比。
(一个人比)
8.下列句子表示“你和我都可能去”的一句是(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如果你去,我就去。
与其你去,不如我去。
你去还不如我去。
9.在横线上填句子,选项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飞了,________;
皱纹深了,________;
泪水干了,________;
太阳落了,________。
①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②④①③
①②③④
④③②①
③④①②
10.划线字的注音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矗立(zhù
)
囫囵吞枣(hú
)
嘎吧(jiá
烟雾缭绕(liá
o)
乾坤(piá
n)
废寝忘食(qǐnɡ)
树杈(Chà
丢盔弃甲(kīu)
二、判断题(共1题;
共5分)
11.判断题
(1)诗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中的“豆”是指曹植。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破折号是转折的作用。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
(4)《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是李白的“生平第一快诗”。
三、填空题(共4题;
共27分)
12.填空。
(1)“惯”字的第四笔是________;
“宵”字的部首是________。
(2)“瞅”是表示“看”的字,像这样的字我还能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
(3)“专心致志”的意思是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
13.读拼音写词语。
zānɡluà
n
suà
nBà
nuó
Dò
nɡ
zhēnɡró
________
ró
uCuō
kǒnɡjù
shūjí
nià
nDɑo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
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脉脉不得语”的意境。
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
”;
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
”劝慰他。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____;
大致了解了丹尼尔·
笛福的名著《________》;
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________,不能虚度此生;
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革命信仰坚定的________;
我们从《________》中学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
15.给“林”字加偏旁组成合适的生字,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有雨降甘________,林中把烟________,点火来________香,汗水________湿衣。
四、语言表达(共1题;
共10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不是个坏学生。
(改成肯定句)
(2)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缩句)
(3)幼儿园经常给小朋友们吃哈密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修改病句)
(4)露珠在荷叶上闪光。
(改为比喻句)
(5)小鱼在荷叶下游。
(改为拟人句)
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
共22分)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有王告大臣: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
“象类何物?
”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
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
其触头者言象“如石”;
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③;
其触脚者言象“如臼”④;
其触脊⑤者言象“如床”;
其触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①萝菔:
萝卜。
②箕:
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③杵(Chǔ):
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ōnɡ)米等。
④臼(jiù
):
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ɡ)米的器具。
⑤脊:
这里指背部。
⑥瓮(wè
nɡ):
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1)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象类何物?
②时彼众盲各以手触。
(3)解释后面句子。
其触耳者言象“如箕”。
(4)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
________。
(5)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8.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①媪(ǎo):
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
棒槌。
③卒业:
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
方:
欲:
还: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还________
(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楹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
“滚!
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
”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多尔先生想。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接处(fá
)。
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
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著,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说:
“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
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小孩手里。
“谢谢您,视您好运!
”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呜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
ng)。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
”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
”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小乞丐居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
“不用,你可以写上4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
”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
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
突然;
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接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如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着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1)为划线字注音或写汉字。
弄________脏;
单薄________;
蒸ló
ng________;
处fá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3)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这表明了什么?
(4)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
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5)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是什么强烈地冲击着多尔先生?
“模糊”说明了什么?
2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
一个关于我的老师一一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
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
“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
”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处于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
于是,她问着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
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
“有什么事跟我说,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
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敲门声。
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
”她疑惑地问。
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第②段至第⑤段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第③段“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4)从第④段划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第④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6)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7)你认为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简单说明理由。
七、默写(共2题;
共19分)
21.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1)王宁平时不爱读书,不注重积累,我用《荀子》中的名言“不积跬步,________;
________,无以成江海”告诉他积累的重要性。
(2)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那句“________野草花,________夕阳斜”;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李白的那句“________,________”;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那句“________,________。
”
(3)主持人董卿在2017年第三期《朗读者》中说:
“选择无处不在。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________,________”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是司马迁眼中的选择。
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请不要哭泣,选择坚强面对吧。
因为拉克司内斯说过:
22.忆一忆,填一填。
(1)《文心雕龙》中“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练习过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把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2)“________。
两小儿笑日:
‘孰为汝多知乎?
’”读着所填部分的句子,我想到了孔子的名言: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
(4)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6)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________、________,有远大、________的追求。
(《跨越百年的美丽》)
八、诗歌鉴赏(共1题;
2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柴”应读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____。
(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题(共1题;
共15分)
24.【题目】:
《我的小学生活》
【注意事项】:
根据自己的实际小学生活,列举一件最难忘的事,比如:
班队会、运动会、春、秋游等等,注意感情真实、事件合情合理、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左右。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学生对常用汉字都应该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的书写和运用,特别是一些同义字、形近字的辨析。
并且平时应该注意积累一些常用成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例如:
“赏心悦目”不能写成“赏心阅目”;
“枝繁叶茂”不能写成“
枝凡叶茂”;
“清爽宜人”不能写成“轻爽宜人”;
“自作自受”不能写成“自做自受”;
“妙语连珠”不能写成“
“井然有序”不能写成“
井然有续”;
“心惊胆战”不能写成“心经胆站”;
“山路迢迢”不能写成“山路召召”;
“永不泯灭”不能写成“
永不眠灭”。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情况。
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多义字的掌握情况,“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因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义。
“发”在不能的语境就有不同的含义,“发愤图强”的“发”指的是“决心”;
“发人深思”中的“发”含义为“令,让”;
“百发百中”中的“发”的含义是“发射”;
“怒发冲冠”中的“发”指的是头发;
“披头散发”中的“发”也指的是头发。
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并掌握这类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答案】A
【解析】【分析】“从100增加到700”应该是增加了六倍,或者说700是100的7倍;
“从700减少到100”的解释应该是:
减少了减少了七分之六或者是减少了六倍。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词的精确程度。
这类题型很容易错,需要学生多加练习此类题型。
4.【答案】A
【解析】【分析】原意为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
后以"
败走麦城"
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
"
过五关,斩六将"
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
关羽勇武双全,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量,希望学生课下多读一些课外书,包括四大名著。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能力。
学生必须要牢记诗词内容以及含义,并理解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BC赞美的都是梅花。
D选项赞颂的是小草。
【点评】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
6.【答案】A
【解析】【分析】褒义词:
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
贬义词,指字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词。
中性词是介于褒义和贬义期间的词,不是赞许也不是贬低。
A选项“阴险”是贬义词,“善良”是褒义词,这两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反;
B选项中“温柔、和蔼”都是褒义词,含义相同;
C选项中“卑鄙和无耻”都是贬义词,含义相同;
D选项中“名声和声誉”都是中性词,含义相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情感色彩的辨析,学生应多加练习。
7.【答案】C
【解析】【分析】断句就是在阅读时将句子分隔开使之便于理解的过程。
A选项应该这样断句:
我看见老师/笑了。
表示我笑了。
B、应该断句为:
这个点读机,我/修不好。
D选项断句为:
我比不过他/也要比。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语言表达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分析】ACD选项句子含义都表示“去一个”,B选项“如果你去,我就去。
”表示的是去的话,两个人就一起去。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能力。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补充句子的能力,正确补填语句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上句的结构,以便前后语句结构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填充句子的能力,这需要学生日常多读文章,多练习一些此类题目。
10.【答案】C
【解析】【分析】字音题尤其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的识记和区分,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
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
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
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
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矗立”中的“矗”应该读成“Chù
“丢盔弃甲”中的“盔”应该读成“kuī”;
“嘎巴”应该读成“gāB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认读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
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二、判断题
11.【答案】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
(2)错误;
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3)错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正确(5)错误;
是唐·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1)正确
(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三、填空题
12.【答案】
(1)竖折;
宀
(2)瞄;
瞧
(3)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