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4856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阅读复习文档格式.docx

[考点设置]:

1.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从而区别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

2.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3.分辨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其作用。

4.理清说明顺序。

5.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6.理解并分析说明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7.从说明文中获取知识信息,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准确地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把握说明的主要内容。

2.弄清说明文的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3.能准确地分辨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其作用。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例1.指出下列文章的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核舟记》、《活板》、《松鼠》、《宇宙里有些什么》 

明确:

《核舟记》:

核舟:

技巧。

《活板》:

活板印刷:

活《松鼠》:

松鼠:

漂亮、驯良、乖巧。

《宇宙里有什么》:

宇宙:

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发展的。

●答题技巧:

找说明对象的方法: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找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

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二.把握说明的主要内容

例2.《宇宙里有些什么》这篇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归纳方法:

说明中心=说明对象(宇宙)+特征(无穷无尽﹑不断运动﹑发展)

●注意:

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

常见的形式有: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题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例3.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 

空间顺序 

)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

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

这种书叫帛书……( 

 

时间顺序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有134.5(4)亿吨氯化钠;

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 

逻辑顺序 

方法:

⑴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在介绍建筑物的结构。

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

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

⑵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

朝代、数字等

⑶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等

▲练习:

判断下列文段所采用的逻辑顺序的类型:

1、《死海不死》文章前面说“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接着引用传说,奴隶们在死海屡淹不死,安然无恙。

这是描述现象。

接着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

死海海水有多种矿物质,浮力大,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

(从现象到本质)

2、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

现代科学界对白蚁聚居的土堆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中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

(从特点到用途)

3、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

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

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从原因到结果)(有关联词,如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而)

4.《中国石供桥》一文,先从整体上说“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然后再从局部对大供桥洞,两个小供等进行说明。

(从整体到局部)(先介绍总体的说明对象的特征,再分别介绍其中的每个部分或某一部分)

5、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风的力量。

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少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

其次是培植草皮。

有了草皮的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砾的来源。

(从主要到次要)

6、鲸的用途很大。

一条大鲸,可炼出二三万斤油。

这种油可制肥皂,颜料,蜡油,润滑油等。

鲸皮可制皮鞋,皮包等。

牙齿和须可用来制装饰品和日常用具……

(从概括到具体)(先概括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后具体分项进行说明。

●注意:

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掌握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四.识别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例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着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举例子)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列数字)

(3)、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摹状貌)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 

(5)、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分类别 

(6)、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列数字)( 

作比较)

(7)、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打比方 

归纳:

(1)下定义:

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2)举例子:

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

(3)分类别:

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

(4)打比方:

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5)作比较:

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

(6)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7)引资料: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

(8)作诠释:

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9)配图表⑽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注意:

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1)下定义:

……是……,这就是……,叫……

(2)分类别:

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数词、概数、确数。

(7)引资料:

引用,标记是引号。

(8)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典型题型:

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

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答题格式: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

特点。

2、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8、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10.摹状貌:

对ⅹⅹ的特征/ⅹⅹ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课堂检测]:

1.完成《中考总复习范式》第117页至119页:

《拉链的诞生》第3第4题;

《扬州个园》第2第3第4题。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1.找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方法

2.把握说明主要内容(中心)的方法

3.分析说明文结构的方法,判断说明顺序的方法

4.辨识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的方法及答题格式。

[作业布置]:

〈〈中考作业本〉〉92页

(一)第2题﹑98页(七)第2题﹑99页(八)第2题﹑

(九)第1题第4题﹑101页第3题﹑103页第3题﹑104页第1题第3题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第二课时)

顾萍

1.归纳正确理解说明文标题(文段或某句)的作用的方法。

2.归纳理解评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有生动性)的方法及从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中开放题的题型。

4.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

1.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评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引导学生寻找说明文中开放题的解题方法。

1.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正确理解说明文标题(文段或某句)的作用。

②理解评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有生动性)。

③能准确解答说明文中的开放题

[典型试题]:

※2006年海门市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试题:

8.阅读第③段,概括我国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3分)

9.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具体说明了什么?

其中加点词语“至少”有什么表达效果?

10.夏天到了,小凡母亲打算购置一台传统的电空调。

小凡阅读本文后,建议买太阳能空调。

请你替小凡拟一段话,说服母亲改变想法。

※200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奥运火炬:

闪现“科技之光”》)

体现南通的特色、北京奥运火炬的特征和传递现场欢快热烈的气氛,语言生动流畅,具有感染力,不少于70字)(5分)

※芜湖毕业试卷: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3.作者用“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介绍了哪几双“追风战靴”?

(6分)

※山东青岛卷,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有关段落给“绿色塑料”下一定义。

[归纳考试题型,总结解题方法]:

题型一:

分析标题的作用

例1说出下列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松鼠》《苏州园林》《奇妙的克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答:

《松鼠》《苏州园林》这两篇文章标题的作用是揭示说明对象。

《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标题的作用是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标题的作用是概括了说明内容。

事物说明文的标题的作用是 

揭示说明对象或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的标题的作用一般是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

有的还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题型二:

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例2.泰州试卷:

阅读《堰塞湖:

不期而至的湖泊》

15.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15.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题型三: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也有生动性)

例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最主要”可否删?

(“最主要”是重要的,首要的意思。

突出了水在各种武器中的重要地位,表意十分明确。

去掉不能明确表达出这种意思,是说水是征服沙漠的唯一武器。

②"

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

仅"

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不能。

“仅“有”只”的意思,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③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文中加点的"

主要"

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表示除黄河之外,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

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④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本文开头的“相传”和第二句的"

之一"

能否省略?

请分别说明。

(不能省略。

因为"

相传"

表示所述的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

则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所涉及的词语有:

表估计的“大约”、“左右”、“大体”;

表范围的“主要”、“之一”、“惟一”;

表猜测的“也许”、“可能”等。

若能从文中找到与去掉词语的句子相矛盾的语句,答题便能更完整,更准确。

这种题型最典型,其它题型还有: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并说明理由。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最好找一个限制性的词语来说明比较容易,方法可参照最典型的那一类。

类型4:

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此”、“其”、“其中”等;

有指示意义的词语如“旧的问题”、“新的问题”、“综上所述”等。

答这一类型题时,更要特别研读词语所在句的上下文,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

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要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一般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另外,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题目(这种题目较少)。

这类试题重点考查描写的表达方式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题型四:

信息提取概括

①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②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③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④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例4.荆州卷:

《荆州民歌》

19.读第①段,用简明的语言给民歌下一个定义

民歌是流行于民间,以口头传唱为主,反映民俗风情的古老的艺术样式

●答题技巧:

下定义,是对于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概括说明。

解答这类题,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精心地从文章中撷取表明其特点的有关内容,然后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

“xx是xx”的句式。

即某某(该词语)是什么样(写本质特点)的某某(范围更大的名称)。

例5.2008年南通卷:

①较之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风能的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

②较之于油、气、煤,风能的蕴藏量大;

③较之于水电,投资少,而且开发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

④较之于火电,没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

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题型五:

开放题

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说明对象的认知、事物、事理特征的辨析、说明方法的确定及说明语言的品味。

但从2006年的全国部分省市语文中考试题来看,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考查份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开放性阅读题纷纷涌现,且绝大多数成为说明文检测的“压台戏”。

说明文阅读中的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创新能力。

围绕文本材料所透露的信息进行迁移的能力。

这种题目最能检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回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文本材料的具体内容,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充分打开思路,尽力做到要有一定创新性。

【好题回放】

1.感悟启示

(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共生:

双赢的生存智慧

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头脑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下一场角力的入场券。

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者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

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

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果。

……

⑥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

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

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⑦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11﹒文章最后谈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题目。

命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启示,我们读完全文后,明白作者要告诉我们“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也就是说作者对这一观念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我们在谈“共生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