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4299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Word格式.docx

>

7000

24000~34000

4000

18500~24000

1000

13000~18500

<

7500~13000

市级

500

5800~7000

300

4700~5800

100

3500~4700

2500~3500

县级

80

4100~6150

40

2450~4100

10

1250~2450

850~1250

注:

经济较发达和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繁重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建筑面积可在上表规定的标准上增加5%~10%的建筑面积;

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实验室,按认证要求增加相应面积。

直辖市、重点城市可根据其服务内容或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按同级最高标准规划建设。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员编制另行确定。

第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按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参照表2确定。

表2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积分类构成(%)

级别

实验用房

业务用房

保障用房

行政用房

41-50

24-34

20-24

3-6

地级

40-48

24-28

21-28

4-6

35-42

23-25

25-32

6-10

注:

人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不得超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

第十三条经论证批准设置特殊实验用房的,其建筑面积指标按附录A的规定计算。

第十四条承担在职人员培训和教学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在总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增加5%~10%的建筑面积。

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应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容积率宜为1.2~2.0。

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绿化用地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二、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三、地形规整,交通方便。

四、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一次规划,一次建设,确有困难的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在总体布局时应充分利用地型地貌,正确处理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区之间相互联系与分隔的关系,科学布置各类建筑物,合理组织人流、物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宜采取分散布局形式。

实验用房宜与业务、保障、行政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实验用房宜处于当地夏季最小风频上风向。

不同类别实验用房宜独立设置。

第二十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设计应以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环保节能为原则,同时满足周边环境与城镇规划要求。

第二十一条除有特殊要求外,实验用房的布局、朝向、间距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第二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二、不属于本条第一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第二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用房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剪)结构或钢结构。

第二十四条设置实验用房等的主要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二十五条建筑内部实验区与实验人员办公、公共垂直通道等非实验区域相互隔离,并满足人流、物流要求。

第二十六条建筑物垂直布局应遵循便于废气的处理排放与稀释,有利于工程管网设置,以及各类功能区相对独立集中布置的原则进行。

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最上部。

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由上至下宜按照毒理(包括动物实验)、理化、微生物依次安排。

第二十七条实验用房宜安装电梯,四层及以上的设置实验用房的建筑应安装电梯。

设置电梯的至少有一部货梯或有一部客梯兼作货梯,有条件的宜设置独立的污物电梯。

第二十八条实验用房外窗不宜采用有色玻璃。

对有避光要求的实验用房应另行采取物理屏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无特别要求的实验用房,内隔墙宜采用轻质材料,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内隔墙材料应具备牢固、保温、防火、防潮及表面光滑平整的特性。

顶棚、墙面的材料、构造应满足不起尘、不积灰、吸附性小、耐腐蚀、防水与易清洗的要求。

地面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及防滑的要求。

洁净实验用房,负压生物安全实验用房以及其他有特定要求的实验用房地面材料还应满足整体无缝隙的要求。

涉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等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房,其建筑布局、维护结构应满足相应的专业要求。

第三十条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与其他排水系统分开设置。

对于含有病原微生物、放射性物质,以及毒理(动物)实验用房的废水,宜分别设置排水管道。

涉及酸、碱及有机溶剂的实验用房,水槽、排水管道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

第三十一条实验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要求。

第三十二条易受化学物质灼伤的实验区域内,宜设置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在紧急疏散方向的公共区域或交通便利、服务半径较小的区域,设置共用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

对于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设置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

有条件的实验用房应设置与检测工作范围相应的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设施。

第三十三条实验用房环境温、湿度应符合实验环境需要。

空调系统不得造成不同实验用房之间空气交换,并应满足使用灵活、节能的要求。

具有洁净度、温湿度、压力梯度要求的不同功能类别的实验用房,应采用独立的空气调节系统。

第三十四条对于集中大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操作点,应采取局部机械排风措施。

对于分散、微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用房,宜采取全面机械通风措施。

同时采用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措施的,应避免全面通风对局部排风气流产生横向干扰。

第三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供电应留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施应安全可靠,采用双路供电。

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的,应设置自备电源。

有特殊要求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宜设置独立的接地系统。

第三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应设置防雷系统。

计算机网络机房、大型仪器分析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设置独立的防雷系统。

第三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应设置完善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设置楼宇自控系统。

安全防范应按有关规定设置。

第三十八条实验用台柜的基材应符合环保要求,面材应具备理化性能好、耐腐蚀、易清洗、防水、防火的特点,结构与配件应满足人类功效学及操作安全的要求。

第三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所承担的工作类型、职责和任务应配备的仪器设备参照附录B执行。

第四十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需设备装备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

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概算时,实验用房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筑工程造价的2倍~4倍确定,其他用房可参照1.5倍~2倍确定。

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其建筑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相关规定执行。

附表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m2)

备注

项目功能

室内环境要求

其它

负压状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40~70

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较大乃至高度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但实验过程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可能却相对不易造成严重危害的实验。

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压宜为-20~-30Pa,相邻相通房间压差为10Pa~15Pa,洁净度为7~8级。

如果涉及较大潜在危害的操作,宜采用全新风系统,排出空气经高效滤器过滤

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一台生安柜计;

每增加一台生安柜,需相应增加约10m2建筑面积。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3

110~160

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易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通常有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验。

依照现行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执行

1.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一台生安柜计;

2.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动物室计;

每增加一间小动物室,宜相应增加20~25m2建筑面积,每增加一间大动物室,宜相应增加30~40m2建筑面积。

3.含“大型”动物(如牛等)的实验室,建筑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ABSL-3(含小动物实验室)

120~180

ABSL-3(含中动物实验室)

140~200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4

按实际需要确定

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实验过程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极易造成严重危害,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验。

ABSL-4(含小动物实验室)

ABSL-4(含中动物实验室)

电子显

微镜室

透射电镜室

50~60

透射电镜检测

温度15~30℃

湿度≤70%

防振动

防电磁干扰

扫描电镜室

25~35

扫描电镜检测

样品制备室

40~50

样品制备、超薄切片等

暗室

15~20

电镜照片冲印

PCR实验室

试剂配制室

聚合酶链反应实验

宜微正压

1.适用于有一定生物安全隐患的实验;

2.实验流向、气流、人流、物流均为单向流。

样品处理室

20~30

宜为BSC-2或以上等级实验室

核酸扩增室

压强不高于样品处理室,局部5级净化

产物分析室

压强低于核酸扩增室

续表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全自动微生物仪实验室

40~60

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根据实验对象选择常压或负压

-

冷房

20~40

分子生物学试验及试剂存贮

4℃~8℃

暧房

细菌培养

37℃±

1℃

环境测试仓

60~80

建筑材料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量检测;

空气净化产品效果检测

恒温恒湿

温度23℃±

0.5℃

湿度45%±

5%

换气次数1次/h和0次/h

仓体30m3

SPF级实验室动物房

大型

800~1200

SPF级动物实验

温度20℃~25℃

湿度40%~70%

洁净度7级

换气次数10次/h~20次/h

中型

400~800

小型

200~400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测室

空气检测室

50~80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测

湿度50%~70%

换气次数0次/h

百级洁净室

无菌检查

洁净度局部5级周边7级

实验室药效测试室

100~130

卫生杀虫产品药效检测室

温度26℃±

湿度60%±

模拟现场测试室

卫生杀虫产品模拟现场药效检测

温度20℃~30℃

湿度55%~65%

等离子光谱仪/质谱仪检测室

(ICP/MS室)

水、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微量元素一次多项检测

洁净度6级~7级

温度18℃~26℃

湿度<

80%

二噁因实验室

250~300

二噁因检测

前处理室:

负压、温度18℃~27℃;

湿度40%~60%

磁质谱室:

正压、温度22℃±

1℃;

湿度35%±

γ谱仪实验室

放射性核素定量分析

据铅室重量确定楼板承重

放射源照射场

防护器材性能测试、仪器效验

墙体、门、通风管、电线管等符合屏蔽要求

放射化学实验室

水、食品放射性测量

内部表面材料耐酸碱腐蚀

表中实验用房面积中不包含实验人员办公室、监控室。

附表2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类别)

地(市)

A

B

C

l

微生物鉴定系统

2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

3

微生物过滤检测系统

4

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禁定仪

5

放射免疫分析仪

6

PCR扩增仪(实时、荧光)

7

PCR扩增仪

8

电泳系统

9

脉冲凝胶电泳仪

lO

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

1

11

酶标仪

l2

自动洗板机

l3

多头移液器(套)

l0

60

30

l4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l5

水中微生物膜过滤装置

l6

超净土作台

20

l7

生物安全柜

l8

生物显微镜

25

l9

生物解剖镜

2O

倒置显微镜

2l

荧光显微镜

22

暗视野显微镜

23

电子显微镜

24

超薄切片机

核酸蛋白转膜仪

26

紫外核酸蛋白测定仪

27

杂交炉

28

自动凝胶成像仪

29

核酸冷冻离心十燥仪

病毒载量测定装置

3l

DNA测序仪

32

DNA转导仪

33

层析纯化装置

34

流式细胞仪

35

低温高速离心机

36

普通离心机

37

真空冷冻十燥机

38

高压灭菌器

39

干烤灭菌器

高精度恒温恒湿箱

4l

恒温培养箱

42

生化培养箱

43

霉菌培养箱

44

co2培养箱

45

厌氧培养箱

46

厌氧土作站

47

恒温水浴箱

48

恒温摇床培养箱

49

低温冰箱(一20℃)

5O

低温冰箱(一40℃)

5l

低温冰箱(一85℃)

52

超低温冰箱(一140℃)

53

组织切片制作系统

54

冰冻切片机(套)

55

液氮罐

56

程序降温仪

57

人工气候箱

58

PEET柜

59

超低容量喷雾机

吸入染毒系统

6l

均质器

62

全自动血球计数器

63

图像分析系统

64

超声波清洗器

65

制冰机

66

血乳酸仪

67

多导生理记录仪

68

尿分析仪

69

水迷宫仪

70

穿梭箱

7l

微量振荡器

72

样品粉碎机

73

微波消解器

74

超声波细胞粉碎仪

75

纯水处理器

76

l/l00万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