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4044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文档格式.docx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

”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等学生作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让学生来设计实验.

让各组可以简单说明设计方案.通过投影展示。

提示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

学生画电路图

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联电路图.思考并回答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

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太平村二中理化生实验备课手册

4、进行实验

5、分析和论证

6、评估

三、小结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1、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让学生完成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生互相讨论,找出问题和原因.

学生一起总结

学生完成

课后

小结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提出问题1

想想做做

前面实验中,铁丝和铜丝电阻不同,接入电路中,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由此,同学们考虑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

不同材料的铜丝、铁丝接入电路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那么同一种材料的一根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

[想想做做]

用刀将铅笔剖开,仔细取出铅笔芯,注意不要折断.用铅笔芯代替前面实验中铁丝(铜丝)或照图6.3-5连接电路.

铁丝和铅笔芯都是导体,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归纳出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讨论后回答:

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提出问题2

三、[探究]

交流

出示滑动变阻器讲解构造

[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让学生设计电路,进行实验,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弄清下列问题.

[投影]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

向哪个方向移动,电阻变大?

●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电流大小相等,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说说收获

请学生将滑动变阻器不同的连接情况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组变阻器的连接情况,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进一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及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学生观察、听讲

学生操作

实验结束,各组进行交流,提出发现的问题:

要想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并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学生学习并理解

学生总结

完成习题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干电池组、2.5V和6.3V小灯泡(带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投影仪.

学生3人一组:

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Ω,10Ω,15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电路的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

一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二:

两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三:

两节干电池和6.3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思考

2、进行猜想

5、分析论证

引导学生猜想,并对学生的猜想进行评价。

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选择面前的仪器设备,想办法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并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

教师巡视指导

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并逐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分析论证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大家进行交流.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是: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引导同学们对探究过程及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选择器材

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表格

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

如实填写实验数据;

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写出完整的探究报告,并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通过多组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回答。

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练习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一、复习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题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

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学生练习,两个同学板演.

1、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怎么办?

学生演算

学生思考回答:

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算出来.

2、要利用变形公式R=

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引导学生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投影这两种电路,学生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

前一个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而后一个电路中,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灯泡的电阻一般不变,这样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IR,电流改变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

引导学生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原因。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边做边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出示实验数据和结论

补充一点,测量时间过长,灯亮得太久,灯泡的电阻会略有增大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并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用电压表测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电流的值.

自己设计的电路图

学生观察比较

设计好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表格.

同学们按步骤操作,如实填写实验数据,

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并相互交流.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2.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问题1】同学们在上一章的第五节已经测量过小灯泡的电阻.还记得是怎么测的吗?

【问题2】电功率能测吗?

怎么测

【问题3】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

【问题4】同学们能设计一个方案来测出小灯泡的功率吗

[投影]测量要求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学生回忆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

2、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学生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并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经过以前的探究活动,已能了解实验活动的基本程序,所以,不必过多讨论

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教师提醒学生做第

(2)个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泡)

引导学生分析

[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交流,谈谈你在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想,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了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锻炼了设计实验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更充分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

学生动手实验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

由公式P=IU计算小灯泡的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学生交流并分析

学生总结回答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理解电磁铁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和分析的正确

电源、长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

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2、合理猜想

1、布置动手任务

(教师巡迴指导,找一组说出电路怎么连接.)

【问题】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

对学生的合理猜想进行激励性评价:

,我们由于时间和条件关系,就不能一一探究.现在只考虑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和线圈匝数的关系,其他的课后再探讨.

让学生在原有的电路图的基础上进行电路图设计和实验设计。

(强调控制变量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一些漆包线,按课本制作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再设计电路把电磁铁连到电路里,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试着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学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猜想

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和线圈匝数有关.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跟电流有关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铁芯的粗细有关.

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跟导线的粗细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实验电路、实验表格。

学生动手实验。

四、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边说边板书).

1.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板书]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板书]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板书]

【问题】从这些结论中,你们能看出电磁铁有哪些优点?

和学生们一起小结,

动手动脑学物理:

①②③

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交流并分析得出:

1.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2.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调节.

学生课下完成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理解密度的相关知识(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等)

密度的计算

天平、铝块

天平的正确操作

一、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出示一枚纪念币创设问题情境

是金条还是镀铜铁条?

同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实验表格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后,展示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思考,辨别的方法。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

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

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三、密度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

一种特性。

1、给出密度的定义,单位。

计算公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

2、回答上课是提出的问题

3、例题一块铝,它的质量是0.675t,体积是25dm3 ,求铝的密度.

让学生到前面板演

动手动脑学物理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计算并回答

测量盐水和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天平、量筒、盐水、石块、细线、烧杯、砝码等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保持实验桌的清洁。

器材的整理。

1.复习:

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

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

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凹液面相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探究一

探究二

分析论证

三、:

想想议议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提问:

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

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2、让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正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后,

教师指出:

(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采用部分倾倒法

(2)为了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