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393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三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届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

B.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爱因斯坦利用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

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

D.结合能指的是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答案】C

【解析】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选项A错误;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并利用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选项B错误;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选项C正确;结合能并不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而是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比结合能表达了原子核的稳定性,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E错误.故选C.

2.如图,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B,质量均为m,相距L。

现给A一初速度v使其向B运动,与B碰后粘在一起,则碰后A、B的共同速度为多大(重力加速度为g)

A.vB.C.D.

【答案】C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A与B碰前的速度满足:

;碰撞过程满足:

,解得,故选C.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上分别接有定值电阻R1、R2,其中R1=8Ω,R2=10Ω,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

n2=4:

1,电阻R2两端电压为10V,则交流电源电压U为

A.42VB.48VC.45VD.40V

【答案】A

【解析】变压器的初级电压为;次级电流为,初级电流,则U=I1R1+U1=42V,故选A.

4.如图所示,一充电完毕的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两极板稍微错开一些,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若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带电油滴将处于失重状态

C.若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高P点的电势將降低

D.若紧贴下极板充入一与下极板等大的厚为h(小平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的铝板,带电油的电势能将减小

【答案】C

【解析】根据可知,若将两极板稍微错开一些,则S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减小,选项A错误;根据,以及联立可得:

,可知Q一定,若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板间场强不变,则带电油滴仍将处于静止状态,选项B错误;若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E不变,根据U=Ed可知,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减小,P点的电势將降低,选项C正确;若紧贴下极板充入一与下极板等大的厚为h(小于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的铝板,根据可知,d减小,E不变,则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减小,P点的电势降低;因粒子受向上的电场力,粒子带负电,可知带电油的电势能将增大,选项D错误;功勋C.

点睛:

本题考查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要明确电容器带电量是一直不变的;再由决定式及定义式分析电容、电量等的变化,结合分析场强的变化.

5.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假设在某次月球探测活动中,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月球半径为R。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在A点变轨时,应点火加速

B.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Ⅱ上稳定运行时,飞船由A到B机械能减小

D.飞船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Ⅲ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

【答案】D

【解析】飞船在A点变轨,做近心运动,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知点火减速.故A错误;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受到的引力与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受到的引力相等,则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选项B错误;飞船在轨道Ⅱ上稳定运行时,只有月球的引力做功,则飞船由A到B机械能守恒,选项C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Ⅲ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选项D正确;故选D.

6.如图所示,直杆BC的一端用铰链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固定一个小滑轮,细绳下端挂一重物,细绳的AC段水平,此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

不计杆、滑轮及细绳的质量,忽略所有摩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C=45°

B.图中∠ABC=37°

C.若将细绳的端点A向上移动到D点重新平衡且BD=BC,则∠DBC=60°

D.若将细绳的端点A稍向下移动一点,使之重新平衡,则滑轮C受绳的作用力将变小

【答案】AC

【解析】由于杆一直平衡,对两根细绳拉力的合力沿杆的方向向下,又由于同一根绳子的张力处处相等,而且两根细绳的拉力大小相等且等于物体的重力G,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即图中∠ABC=45°,选项A正确,B错误;若将细绳的端点A向上移动到D点重新平衡且BD=BC,因合力一定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上,则由几何关系可得∠DBC=60°,选项C正确;若将细绳的端点A稍向下移动一点,重新平衡后,两绳的夹角变小,则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两绳拉力的合力变大,则滑轮C受绳的作用力将变大,选项D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关键要抓住滑轮的力学特性,根据对称性进行分析,注意两绳拉力相等,且两绳的合力一定沿着杆子方向.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光滑的硬质杆AB,杆与水平面的实角为θ,在杆的上端A处套一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上系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与A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O点,O、B两点处在同一竖直线上,且OB=h,OC垂直于AB,从A由静止释放圆环后,圆环沿杆运动到B时速度为零。

在圆环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直处于伸长状态。

则在圆环从A到B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对圆环一直做正功

B.圆环的速度最大处位于CB间的某一点

C.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

D.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2个

【答案】BC

【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当环与O点的连线与杆垂直时,弹簧的长度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所以在环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对环做正功,而从C到b的过程中弹簧对环做负功,所以环的机械能是变化的.故A错误;当圆环在C点时,弹力的方向与AB垂直,当从C点继续下滑时,当重力沿沿杆向下的分力大于弹力沿杆向上的分力时,圆环的加速度向下,速度增大;当重力沿沿杆向下的分力等于弹力沿杆向上的分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则圆环的速度最大处位于CB间的某一点,选项B正确;圆环从A到B过程,动能不变,则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即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选项C正确;根据P=Fvcosθ可知,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圆环的速度为零,则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在C点时,弹力与速度垂直,此时弹簧弹力的功率也为零,则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3个,选项D错误;故选BC.

点睛:

本题考查运用几何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时关注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当环与O点的连线与杆垂直时,弹簧的长度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8.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电阻为R的定值电阻,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勾强磁场中,t=0时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下列关于金属棒产生的电动势E、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安,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荷量q、定值电阻R上分得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B.C.D.

【答案】AB

【解析】据题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at,根据E=BLv=BLat,则E-t图象的斜率为定值,E-t图象应为直线,故A正确.根据可知图像B正确;根据可知q-t图像为曲线,选项C错误;R两端的电势差U=E=BLat∝t,故D错误.故选AB.

点睛:

对于图象问题一定弄清楚两坐标轴的含义,尤其注意斜率、截距的含义,对于复杂的图象可以通过写出两坐标轴所代表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行分析.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把两根轻弹簧串联起来进行探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Ⅰ的上端平齐,如图甲所示.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的示数为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砝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记录钩码个数和对应的指针A的读数,作出钩码的重力F和指针A读数L1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横轴截距表示________,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

(2)若已知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k1,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k2,将串联的弹簧Ⅰ、弹簧Ⅱ等效为一根弹簧,则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用k1、k2表示)。

【答案】

(1).

(1)15.60;

(2).

(2)弹簧Ⅰ的原长;(3).弹簧Ⅰ的劲度系数;(4).(3).

【解析】

(1)某次测量指针的示数为15.60cm。

(2)根据F=k(L1-L0)可知F-L1图像横轴截距表示弹簧Ⅰ的原长,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Ⅰ的劲度系数.

(3)两弹簧串联时满足,且k∆L=k1∆L1=k2∆L2联立解得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知道F=kx,x表示形变量,以及知道其变形式△F=k△x,△x为形变量的变化量.

10.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μA,内阻为480Ω。

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黑、红两表笔相连。

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分别为:

直流电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挡和2.5mA挡,欧姆×100挡。

(1)请在图(a)的虚线框内画上电源(画到下图的部分电路中)_________。

(2)当B接“3”时,对于该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挡为电压挡,可测电压

B.该挡为欧姆挡,可测电阻

C.使用该挡时应先机械调零,再欧姆调零,两种调零都是调电阻完成

D.使用该挡时不能将红、黑表笔与其他电源相连接

(3)根据题目条件可得R1=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5=______Ω.

(4)如图b,若此时B与“3”相接,则读数为__________,此表的内阻为_________.

【答案】

(1).

(1)如图所示;

(2).

(2)BD;(3).(3)0.7;(4).4000(5).(4)1100;(6).1500.

【解析】

(1)因B是红表笔,则应接内部电源的负极,电路如图;

(2)当B接“3”时,与电源相连接,可知该挡为欧姆挡,可测电阻,选项B正确,A错误;使用该挡时应先机械调零,再欧姆调零,其中后者是调节电阻R6完成,选项C错误;使用该挡时不能将红、黑表笔与其他电源相连接,以免烧坏电表,选项D正确;故选BD.

(3)直流电流档分为1mA和2.5mA,由图可知,当接2时应为1mA,接1时为2.5mA挡;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1+R2==160Ω;;解得R1=64Ω;

总电阻R总==120Ω;

接5时,为电压档,因串入的电阻较大,故应为量程5V的电压表;此时电流计与R1、R2并联后再与R4R5串联,即改装后的1mA电流表与R4串联再改装后电压表;

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R4==880Ω;R4+R5==4880Ω;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