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3917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趣味数学Word下载.docx

如果留下羊和狼在一起,狼就会吃掉羊。

问这个人如何摆渡到对岸,使白菜、羊、和狼都安然无恙?

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塔格里亚(N.Tartaglia)将其设计成一个新版本:

三位美丽的新娘和她们的爱吃醋的先生一同旅行。

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但只有一条小船,小船一次只能载二人。

为了避免有人吃醋,他们约定:

除非自己的先生在身旁,否则任一女士不得和其他男人在一起。

问怎样安排渡河?

答案是往返11次。

如果只有两对夫妇,则往返5次就够了;

如果有四对及更多对夫妇,那么问题无解。

这个问题后来又被推广成:

●对夫妻用一条船过河,该船至多可载n-1个人,条件仍是任一女士除非自己的丈夫在身旁不得和其他男人在一起。

问怎样安排渡河的步骤?

(n=3时,y=11;

n=4时y=9;

n>

4时y=7)

●问一条船至少能载几个(x)人时,才能使n对夫妻可乘它渡河,而任一女士除非自己的丈夫在身边,否则不得和别的男人在一起;

任何一个都会划船。

并求往返摆渡的最少次数(y)。

n

X

y

2

5

3

11

4

9

>

2n-3

类似地还有火车转轨问题。

图中有一火车头L和2节货车车厢W1和W2,DA是W1和W2所在侧线的公共部分,长度足够停放W1或W2,但不能同时容下两节车厢,也容不下火车头L。

这样,停在DA上的车厢可以转轨到侧线上。

工程师的工作是转换W1和W2的位置。

问如何完成?

这个问题并不难,但如果有更多的车厢(如在铁路货物分类站),要按车厢目的地先后顺序进行排列,那么工程师就需要有很高的数学水平才能完成职责了。

中世纪的数字棋

哦!

想起那睿智的数字战心里就痒痒,

算术的叶子、花朵和果实尽情地玩赏,

还可赢得美好的赞誉和无上的荣光。

这是写于13世纪上半叶的拉丁文诗歌DeVetula中的片段。

诗中的“数字战”是流行于中世纪的一种数学游戏,起源时间不详,但很可能早于11世纪。

在一部约写成于1030年的论该游戏的手稿中,作者阿西洛(Asilo)提到意大利博伊修斯(Boethius,375~524)的数学著作,因此有人将其归功于博伊修斯;

更多的人则将其归功于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40B.C.~501B.C.),因为它与毕氏学派的比例论密切相关。

它常常被称为“哲学家的游戏”,因为沉迷于该游戏的多半是通数学的知识阶层。

从11世纪初直到18世纪初整整7个世纪的流传充分证明了它的无穷魅力。

“数字战”是一种棋盘游戏。

棋盘横8格,纵16格。

棋子共有48块,黑、白二色各24块。

棋子有圆、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种形状,各16块,每种形状的棋子中黑、白各16块。

棋子上所标的数字是按照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尼可麦丘(Nicomachus,公元100年左右)在《算术引论》中所定义的以下三种比来确定的:

Ⅰ、多倍比(multiples):

Ⅱ、超单份比(superparticulars):

Ⅲ、超多份比(superpartients):

其中a,n和m为正整数。

根据n的奇偶性,上述比率也称为奇的或偶的。

比率中首项称为“申请者”(petitor),次项称为“被申请者”(postulatus)。

圆棋上的数字按第Ⅰ种比来确定;

三角棋上的数字按第Ⅱ种比来确定;

方棋上的数字按第Ⅲ种比(m=1的情形)来确定。

黑棋上的数字成偶比(n为偶数);

白棋上的数字成奇比(n为奇数)。

以P表示申请者,“P黑”和“P白”分别表示黑色和白色申请者;

p表示被申请者,“p黑”和“p白”分别表示黑色和白色被申请者,则所有棋子上的数字可列表如次:

表一数字战棋子上数字的确定

棋形

颜色

数字的确定

与首行关系

 

P黑

6

8

a

p黑

22=4

44=16

66=36

88=64

a2

P白

7

a+1

p白

33=9

55=25

77=49

99=81

(a+1)2

2+4=6

4+16=20

6+36=42

8+64=72

a(a+1)

3+9=12

5+25=30

7+49=56

9+81=90

(a+1)(a+2)

(a+2)2

6+9=15

20+25=45

42+49=91

72+81=153

(a+1)(2a+1)

(2a+1)2

12+16=28

30+36=66

56+64=120

90+100=190

(a+2)(2a+3)

(2a+3)2

上表中黑色圆棋的“P黑”行2、4、6、8和白色圆棋的“P白”行3、5、7、9是先取定的。

按规定比得到黑、白二色圆棋的“p黑”和“p白”;

三角棋中“P黑”行由圆棋“P黑”行与“p黑”行相应数字相加得到;

“P白”行由圆棋“P白”行与“p白”行对应数字相加得到。

按规定比例得到三角棋的“p黑”和“p白”诸数字。

类似地,方棋中“P白”行由三角棋“P白”行与“p白”行相应数字相加得到;

“P黑”行由三角棋“P黑”行与“p黑”行相应数字相加得到。

按规定比例得到方棋的“p黑”和“p白”诸数字。

易见,当圆棋“P黑”四数确定后,所有其他棋子上的数字都确定了。

其关系见上表最后一列。

方棋P黑行的91与P白行的190分别被黑、白两个四棱锥所取代。

其中黑色棱锥由六层叠成,每一层均为底面为正方形的直棱柱。

从第一层起,各层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标有6、36,5、25,4、16,3、9,2、4和1、1。

在最上一层上底面,标有数91(=1+4+9+16+25+36)。

白棱锥由五层叠成。

从底层开始,诸层两个侧面分表标有8、64,7、49,6、36,5、25和4、16。

在最上一层上底面,标有190(=16+25+36+49+64)。

黑白双方各占据棋盘的8行64格。

开局前,中间各有四行32格是空的。

棋子的原始位置见下图。

图1“数字战”开局前黑白双方的布阵(上为白方,下为黑方)

所有棋子与象棋中的车的走法相同。

同一纵线上前后走,同一横线上左右走。

任何棋子都不能斜走。

棋子的游戏规则是:

规则一:

如果在A与敌方的nA之间存在n个空格,并且轮到A走,则A吃掉nA(图2);

但A停在原处不动,而不是象象棋中那样占据nA的位置。

如果两棋有相同的数,则必须间隔一个空格。

图2图3图4

规则二:

如果在同色棋子A和B之间有一敌方棋子C,并且C=A+B,则它们可吃掉C棋(图3)。

规则三:

如果一棋被围在四个敌方的棋子中间,它就被对方吃掉(图4)。

棱锥有几层,就等价于几个棋子。

各层同样满足前面的游戏规则。

例如:

轮到黑圆棋6走时,如果它与白棱锥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有相隔6个空格;

而6×

6=36是白棱锥的第三层。

这时白棱锥有权赎身,黑方在白棋子中吃掉一个36。

但如果36已经被吃掉,那么黑棋就不能吃任何白棋了(16世纪也有另外的规定,此时黑方可以随意吃掉白方某一子。

)。

但如果是白棱锥的底层(64)受到攻击,则它将失去赎身的权利而整个被吃掉。

棱锥则可以利用它的各层来吃掉敌方的相应棋子。

显然,它的威力是很大的。

有两种胜负约定:

一是普通的;

二是高雅的。

普通约定:

赢方必须拥有更多的棋子,或更多的点数。

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

高雅约定有三类:

1、较大胜利(Lagrandevictoire)。

进入对方地盘且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子构成几何比,或算术比,或调和比。

例如,图5中的三黑子9、16、72构成调和比。

图5图6图7

2、重大胜利(Lavictoiremajeure)。

进入对方地盘且同在一条直线上的四子中,有三个构成一种比例,同时有三个构成另一种比例。

例如,图6中的四黑子4、6、8、9,其中4、6、8构成算术比,同时4、6、9构成几何比。

3、最高胜利(Lavictoiresuprê

me)。

在进入对方地盘且同在一条直线上的四子中,同时有三种比例。

不难验证,如果四个正整数a、b、c、d(abcd)中,同时有三数成算术比、三数成几何比、三数成调和比,那么,它们应该满足

a=4t,b=6t,c=9t,d=12t

a=3t,b=4t,c=6t,d=9t

其中t为任意正整数。

也就是说满足条件的数组应为(4,6,9,12)、(8,12,18,24)、(12,18,27,36)、……,或(3,4,6,9)、(6,8,12,18)、(9,12,18,27)、……。

但在“数字战”的所有棋子中,我们找不出上述数组。

因此最高胜利情形指的应是,有三数成一种比例(算术、几何或调和比),三数成另一种比例,同时,其中两数之比与另两数之比相等。

例如,图7中的四黑棋2、9、16、72,其中2、9、16构成算术比,9、16、72构成调和比,同时2∶9=16∶72。

比例知识是中世纪教会学校数学课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理由相信,复杂的“数字战”乃是作为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而被发明出来的。

三罐子问题

据说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普阿松(S.Poisson,1781~1840)小时候,父母亲望子成龙,希望他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律师什么的。

在一次旅行途中,有人向普阿松提出下面的难题:

两个朋友要平分容积为8夸脱的一壶酒。

他们还有两个空罐子,一个容积为5夸脱,另一个容积为3夸脱。

问如何平分这8夸脱的酒?

普阿松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解法如下:

1、在中壶中倒满酒,则原来大壶中剩酒3夸脱;

2、从中壶中倒出3夸脱酒于小壶中,剩酒2夸脱;

3、将小壶中的酒倒入大壶中,得6夸脱酒;

4、将中壶中剩下的2夸脱酒倒入小壶中;

5、从大壶中倒出5夸脱酒于中壶中,剩酒1夸脱;

6、从中壶中倒出1夸脱于小壶中;

7、将小壶中的酒倒入大壶中。

完毕。

从此,他喜欢上数学,并决定以数学为一生的职业。

三罐子问题的解法

NIM问题

在历史上,许多趣味数学问题或游戏都可以借助二进制来解决,其中有著名的中国九连环问题、河内塔问题、Nim问题等。

河内塔

连环游戏

Nim问题是这样的:

将筹码分成若干组,两个游戏者轮流从中取筹码。

一次可以取其中某一组,或这一组中的任意个(但至少必须取一个);

取最后一个筹码者即为输者。

假设有21

根火柴,游戏者每次至少必须取1根,最多可以取5根。

如果甲先取火柴,那么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取胜。

在心里暗暗将火柴分成2、6、6、6、1五组如下图,然后取出2根;

接着视乙

取火柴的根数来决定第二次取法:

如果乙取1根,甲就取5根;

乙取2根,甲就取4根;

乙取3根,甲就取3根;

乙取4根,甲就取2根;

乙取5根,甲就取1根,即甲乙所取总数为6。

接下来的取法也是如法炮制。

最后,乙就不得不面对剩下的最后1根了。

在n根火柴的情形,先取者只需在心里暗暗将火柴分成k+2组,其中的k组各含6根火柴,其余两组中,一组含1根,另一组火柴数在1和6之间。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不过是把n写成6k+m+1(k,m均为正整数,1≤m≤6)的形式罢了。

约瑟夫问题

在古代的趣味数学问题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约瑟夫问题了。

该问题说的是:

把若干人排成一圈,从某个位置数起,每数到第m个就杀掉,最后剩下的是事先指定的几个人。

这个问题很可能起源于古罗马军队中对士兵“逢十取一”的惩罚制度。

在公元4世纪的一部著作里,一位以Hegesippus为笔名的作者告诉我们,约瑟夫(Josephus)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挽救自己性命的:

当罗马人Vespasian攻陷Jotapat之后,约瑟夫和另外四十个犹太人躲到一个山洞里避难。

让约瑟夫讨厌的是,除了他自己和一名特殊的朋友外,其余39人都决心自杀以便不落入罗马人之手。

尽管约瑟夫不愿意这样做,但他不敢公然提出反对;

口头上只好同意。

但是,他提出了自杀行动必须按顺序进行,并建议:

所有人排成一圈,随意从某一位置开始数,每数到三的人拉出圈子杀掉,最后剩下的一位自杀。

他把自己和朋友分别安排在第16和31个位置,成功地避开了死神。

在分别写于10世纪初、11世纪和12世纪的三部手稿里,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卡丹、拉姆斯(Ramus)在其数学著作中的介绍则使这个问题得以迅速流传开来。

后来,它被改编成新的版本:

一艘船载有15位土耳其人和15位基督徒。

途中遇到风暴,波涛汹涌、孤舟无援、将要沉没。

为了挽救船只,保全船员,必须将一半乘客扔到海里。

于是,乘客排成一圈,从某一位置开始点数,每点到九,就把这个位置上的人扔到海里。

问如何排列方能使所有基督徒幸免于难?

正确排列见下图:

后人通过下列诗句中的元音字母在英文字母表的序号(a—1;

e—2;

i—3;

o—4;

u—5)来记忆上图中的排列:

Fromnumbers’aidandart,neverwillfamedepart。

后来的欧拉、舒贝尔(Schubert)和泰特(P.G.Tait)都解决过更一般的约瑟夫问题。

英国著名制谜大师杜德内(H.E.Dudeney,1847~1930)的“猫捉老鼠”问题亦约瑟夫问题的另一形式,以下是陈怀书先生的译文:

“十三鼠为猫所捕,欲逃而不能。

乃互私议,得一法。

谓猫曰:

今日汝欲杀余等,余等无力以抗,只得俯首待斃。

但余等有一特别游戏,愿与君共行之,则余等虽死,无撼矣。

即君之食余等也,亦愈觉更有味矣!

不知君以为然否?

猫曰:

善!

请道其详。

鼠曰:

余等排列为一圈,任君从何处为起点,绕圈而走,至第十三个则取而食之。

然后再从被食者之次数起,数至第十三个,再取而食之。

如是至最后,则余等皆为君食尽。

但余辈中有一白色者,其肉嫩而肥,可供君作最后之佳肴。

君须稍加思索:

若从何处数起,则白者可留至最后食。

稍待,余缓思之。

不意猫思索良久,觉困倦异常,遂酣然入黑甜乡矣。

群鼠见猫熟睡,知已中计,一哄而散,安然各入洞中矣。

古代日本早在14世纪中叶鎌仓时代晚期、室町时代初期就有文献记载类似于西方约瑟夫问题的“继子立”问题。

和算最早的专著——吉田光由(1598~1672)的《尘劫记》对该问题有详细介绍:

从前,有位农夫,生了30个孩子,其中15个为前妻所生,15个为第二个妻子所生。

三十个孩子都认为父亲的财产不够平分,于是第二任妻子欲为自己生的长子谋取财产继承人资格。

一天,他对丈夫说:

“亲爱的丈夫,你老了。

该立一个继承人了。

让我们把30个孩子排成一圈,从其中某一个开始点数,每点到第10,第10个人就推出圈子,被淘汰掉。

最后剩下的一个就是你的继承人。

”丈夫觉得妻子的这个建议很合理,于是同意按这个方法选继承人。

但狡猾的妻子却暗藏机关,她让30个孩子按照她预定的位置站成一圈,如下图。

其中穿白衣的是前妻的孩子,穿黑衣的是后妻的孩子。

从图中东北角举旗的黑衣者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轮番循环点数,结果前面被淘汰掉的全是白衣人。

眼看着最后一个白衣孩子马上要被淘汰出局,可怜的老头才明白其中有诈。

于是,他马上建议接下来按逆时针方向点数(仍为逢10淘汰,且从仅余的白衣孩子开始)。

妻子没有时间算计,仗着自己的孩子以15:

1的明显优势,她答应按反方向点数。

结果,前妻的孩子以1:

15的劣势险胜,获得继承权。

继子立问题

继子立问题示意图

十五子戏

在数学游戏中,我们不能不提到“十五子戏”。

在一个浅浅的木制或金属制方盒里装有15个小方块,上面标有1到15共15个数字,剩下一个空格,使得15个方块可以移动。

游戏要求从15个方块的初始位置(通常按自然顺序排列,如下左图)移动为指定的排列(如下右图)。

该游戏自1878年由美国制谜大师萨姆·

洛伊德(SamLoyd,1841~1911)发明后,立即在美国风行起来。

洛伊德的儿子后来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

“人们被这个游戏弄得神魂颠倒,有些荒谬可笑的传说讲道,一些店主忘了打开店门;

一个很出名的牧师竟会在整个冬夜里伫立在路灯下苦苦思索,想回忆出他曾经完成的那一个步骤。

……传说有的轮船驾驶员差一点使他们的船出事;

有的火车司机把火车开过了站。

一位著名的巴尔的摩编辑讲起过这样一件事:

他出去吃午饭,结果当他的紧张万分的同事在午夜过后很久找到他时,他还在一只盆子里将馅饼片推来推去。

“15子戏”也在欧洲不胫而走。

在德国,街头、工厂、皇宫、国会,随处可见沉迷于这个游戏的人们。

雇主们不得不张贴告示,禁止他们的雇员在上班期间玩此游戏,违者将被解雇。

在法国,连选民们都不得不去监督着他们选出来的代表是否国会玩这个“老板游戏”。

在法国,在巴黎的大街上,在从比利牛斯到诺曼底的每一个小村庄里,到处都有人玩这该死的“拼板数字游戏”(JeudeTaquin)。

一位当时的新闻记者甚至如是说:

这“拼板数字游戏”比烟草和酒精还要糟糕,它让无数的人们患头疼,神经痛,甚至神经病,它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整个欧洲都为“十五子戏”发了疯。

人们举办比赛,设立巨额奖金,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能赢得这些奖金。

我们知道,15个方块加上一个空格的所有可能的不同排列数共有16!

=20,922,789,888,000种。

游戏发明后不久,两位美国数学家在《美国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了对于任何一种给定的排列,所有可能的排列中只有半数能够通过移动方块得到,也就是说,约10亿种排列是能够得到的,而另外10亿种则是根本无法得到的。

难怪那么丰厚的奖金就是无人能拿到,原来,设立奖金的排列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

不幸的是,《美国数学杂志》远远没能像“十五子戏”本身那样传播,否则,又会有多少抵制不住金钱诱惑或好奇心驱使的人们脱离痛苦的深渊!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移动方块得到某个指定排列的过程看作是空格“移动”的过程。

空格从右下角出发,经过某一条路径,最后又回到了右下角。

易见,在这个过程中,空格向上和向下走过的方块数是相等的,向左和向右走过的方块数也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空格总共必须经过偶数个方块。

由此可以得到判定一种给定的排列能否从初始自然排列得到的方法:

只需数一数该排列中有几个逆序,如果逆序数是偶数,则排列是可以得到的,如果逆序数是奇数,则排列是无法得到的。

所谓逆序,是指一数排在比它小的数的前面。

18世纪法国数学家克莱姆(Craimer)在研究方程组的一般解法时已经提出过这个概念。

如在排列2,1,4,3中有2个逆序,即(2,1)和(4,3)。

在n个数的所有可能的排列中,逆序数为偶数和奇数的排列各占一半。

右图中的排列共有6个逆序,因此是可以从初始排列经过移动得到的。

而下面两图中的排列分别含有1个和21个逆序,因此是不可能从初始自然排列经过移动得到的。

左图正是

洛伊德本人设立高额奖金的排列。

蜘蛛与苍蝇

如果说不可能位置的存在是造成无数玩“十五子戏”的人痛苦不堪的原因的话,那么,杜德内的“蜘蛛和苍蝇问题”让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则是他们自己的直觉惹的祸。

设想有一个长30英尺、宽12英尺、高12英尺的房间(如上右图所示),在面积较小的一面墙上有一只蜘蛛,蜘蛛位于中轴线上,且离天花板1英尺;

在这面墙的对面墙上有一只苍蝇,苍蝇也位于中轴线上,且离地面1英尺。

现在要问:

蜘蛛欲吃苍蝇,它的最短路径是什么?

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

为蜘蛛选择这样的“最佳”路径:

先沿墙壁的中轴线向下爬,然后沿地面的中轴线向对墙爬,最后沿对墙中轴线向上爬即可,或者先向上爬,然后沿天花板的中轴线爬,最后沿对墙中轴线向下爬,两条路径的总长度均为42英尺。

那么,饥肠辘辘的蜘蛛对你的选择会感到满意吗?

且让我们用下面四种方法将纸折成房间模型。

利用几何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公理,四种情形中,蜘蛛和苍蝇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2、43.2、40.7和40英尺。

可见,第四条路径才是蜘蛛最满意的。

ABCD

AB

CD

蜘蛛路线图

关系问题

在举不胜举的趣味数学问题中,还有广为人知、但往往让人掉入五里云雾之中的“关系”问题。

法国著名剧作家欧内斯特·

勒古韦(ErnestLegouvé

)一次在公共浴室里洗澡,突然心血来潮,向一起洗澡的同伴提出如下问题:

两个彼此之间没有亲戚关系的男人是否可能有同一个姐妹?

一位公证员不假思索地说:

“不,根本不可能。

”一位反应稍微迟钝一些的律师仔细想了一阵子后,同意那位公证员的看法。

接着,旁边的人都一致认为:

绝对不可能。

“但这仍然是可能的,”只听得剧作家不紧不慢地说道,“现在我说出两个人来。

他们中一个是欧仁·

苏(EugeneSue),另一个就是我。

”众人哪里肯信?

七嘴八舌,都嚷着要他解释清楚。

于是勒古韦叫服务员取来用于记录顾客名字的石板。

他在石板上写道:

苏太太~苏先生索菲女士~苏先生索菲女士~勒古韦先生

|||

欧仁·

苏弗洛蕾·

苏欧内斯特·

勒古韦

其中,“~”表示结婚,“|”表示生子女。

显然,欧仁·

苏和欧内斯特·

勒古韦并没有亲戚关系,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姐妹弗洛蕾·

苏!

为了解决关系问题,苏格兰数学家迈克法兰(AlexanderMacfarlane)发明了一种“关系代数”,解决诸如“我没有一个姐妹和兄弟,但这人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儿子”之类的较为简单的关系问题。

但是,如果让迈克法兰解决下面的印度传说中的关系问题,恐怕他也会觉得自己发明的代数有些无能为力了。

一个国王被他的族人篡夺了王位,被迫带着妻子和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