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240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

一、项目名称

泛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及应用

2、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

自然资源部

提名意见:

数字化地质调查和泛数字化地质调查是变革传统(手工式)地质调查为现代化(人工智能地质大脑+大数据+云计算)地质调查模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从1999年开始,经过15年的持续研发与推广应用,形成了完整的地质矿产调查全流程数字化理论、技术方法和自主软件平台,涵盖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地质遗迹调查、地质环境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含资源量估算与矿体三维建模)等内容,贯穿整个基础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完整全过程。

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被公认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革新,在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总结表彰大会上,研究成果被认为“展示了21世纪地质工作者的新形象”。

该方法已成为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广泛使用。

从2009年开始,数字地质调查开始向泛数字地质调查演化和提升,开创了地质调查智能空间AiSpace(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作及应用模式。

2006年来,该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专著7部。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

该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调查等项目,覆盖地质行业,涉及全国地质、冶金、有色、武警黄金、化工、建材、核工业、煤炭等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部门、大型矿业公司。

其理论与技术已纳入了多个大学本科生课程,并已在多个国家应用。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由于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涉及的专业多、内容复杂、信息量大,过程复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100年来,地质调查传统的手段和方法一直以手工为主。

由于数据以主观性和描述性为主,一直是制约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瓶颈。

中国地质调局从成立伊始(1999)就把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就一直作为我国地质调查信息化的总体思路的一条主线、宗旨和目标。

在国家863、公益性行业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地质调查评价专项的支持下,经过近15年的持续集成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了泛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和软件体系,实现了地质调查全流程的数字和部分智能化。

该成果主要关键技术和内容为:

泛数字化地质调查的核心技术方法:

(1)创新提出了创新提出了地质填图PRB理论与技术方法;

(2)地质填图PRB双重三维构模技术,浅地表地质体和深部地质体的一体化建模技术;(3)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三维填图与建模、矿产调查与勘查一体化全过程的无缝数字过程;(4)开放式通用地质数据采集与集成技术方法,实现了从基础地质矿产调查扩展到全领域的野外地质路线调查数据采集;(4)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与感知服务理论与技术方法。

核心技术包括地质非结构化、碎片数据挖掘技术、地质调查物理位置到语义位置服务模式;(5)基于AI+知识库描述框架的野外地质对象分类与识别技术方法。

2、建立了《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库内容和结构》等系列标准,其中“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已成为该行业在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和成果汇交的标准。

3、面向地质调查特点,形成了泛数字化地质调查系列软件:

(1)智能化地质调查二三维一体化DGSGIS底层自主平台;

(2)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编制(地质图、矿产资源评价、资源量估算及矿体三维建模等)一体化的软件体系;(3)基于“AI+大数据+大计算”技术的地质调查全流程的数据知识化服务(智能空间)天地空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被公认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革新,“展示了21世纪地质工作者的新形象”。

已成为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广泛使用。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的建设与应用被专家同行认为是支撑未来现代化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的变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006年以来该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

专著7部。

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

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遗迹和地质环境调查等国家专项,覆盖全地质行业,涉及全国地质、冶金、有色、武警黄金、化工、建材、核工业、煤炭等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部门、大型矿山企业矿业公司。

推广应用单位超过1000家,软件推广超过25000套;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已纳入了多个大学本科生课程。

该技术已得已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

是中国地质调查与国际合作交流的示范“窗口”之一。

四、客观评价

1、2001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成果进行了评审。

以殷鸿福院士、杨遵仪院士、任纪舜院士、李廷栋院士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是区域地质调查中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是区调工作技术走向现代过程中的重大革新,在野外数据采集器的3S集成程度和数据采集的规范化、信息化程度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尽快在地质调查中推广应用”。

2、2014年1月8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组织对“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验收,以王家耀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首次建立了野外地质调查、管理和安全保障服务的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架构,形成了野外地质调查现场管理调度、野外现场技术指导与专家会诊、安全保障服务一体化新模式,推动了我国自主导航、遥感与通信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的广泛应用”,研发的软件“构建了地质调查工作一体化新模式的应用软件支撑体系”。

3、2015年7月28-2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项目办组织专家在北京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PRB双重三维建模技术与流程研究”项目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以李廷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创建了PRB快速双重构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基于数字填图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具有创新性”。

4、2015年12月1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对智能地质调查系统使用公开卫星和数字高程数据作为1:

50000基础地质调查地图的技术论证,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为核心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在野外直接使用公开的2米及以上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进行基础地质调查,具有现势性好,定位准,利于地质体、地质界线勾绘和应用。

够代替涉密的1:

50000地形图进行基础地质调查。

该技术论证为智能地质调查系统自动基于空间位置和地质对象(要素和特征)关联的地质知识在线服务模式奠定基础。

4、2011年6月17日,国家遥感中心组织专家对“网格GIS业务化系统建设”课题进行了验收。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为验收专家组长。

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完成了合同要求的目标与指标,专家组同意通过验收。

5、在“十一五”“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展时,时任温家宝总理莅临“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主要成果展”展厅,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服务系统的演示屏前,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本团队技术人员现场调取自己当年工作过的工作区数据,并对服务平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6、2012年9月28日,地调局对《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库内容与结构》标准进行评审,认为“在地质填图、矿产调查、数据采集与整理、资源量估算等方面全面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

采用了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思路和技术,研究起点高,基础好”,“研究成果在1:

5万、1:

25万地质填图、矿产远景调查及危机矿山勘查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证明是科学有效的,可推广应用”。

7、该成果被评为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十大新闻之一,在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总结表彰大会上,研究成果被认为“展示了21世纪地质工作者的新形象”,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2003年,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为“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专著题词: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地质工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8、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4年3月在北京召开“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仪定型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采集系统(仪)“定位精度符合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精度要求,其技术指标可满足我国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的需要,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的重大革新”。

在“3S”集成程度、数据采集模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定型鉴定,建议在区域地质调查中推广使用”。

9、2011年11月16日,地调局对"国土资源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评审,认为“基于网格GIS技术的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为地质调查信息集成与共享提供了支撑。

”,“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部署了16个网格结点,实现了多结点、多源数据、多窗口数据发现。

提出了“对等式结点管理器及对等式结点管理方法,实现了结点资源与门户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在网格技术应用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

 

10、2010-2012年,全国危矿办、地调局等多次组织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软件成果(采集、三维建模等)进行了评审,认为“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成果综合、储量估算和矿体三维建模全过程信息化流程无缝连接技术方面,在矿山多源数据和多种储量估算方法耦合三维建模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重要创新”,“软件功能全面,应用效果显著”。

11、2009年5月4日,地调局对“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推广与技术支持”成果进行了评审,认为“已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调查等项目中推广应用,拓宽了应用范围,所形成的各类数据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以及地质调查提供了服务”。

12、2006年12月1日,以叶天竺为组长的专家组对“矿产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成果进行了评审,认为该系统“实现了矿产资源调查从野外数据采集及室内资料综合整理、成图的数字化”,“满足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规范要求,适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及固体矿产勘查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13、从2015年始,走出国门对老挝、秘鲁、马来西亚等国技术人员进行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

参与培训的地质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在地质领域具有“高效和系统化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建立数据库和提供服务”的特点。

目前已有国家采用该技术方法开展了数字区域地质填图工作。

14、2015年通过查新,对成果申报的创新点均能够得到肯定。

五、应用情况

1、主要应用情况

泛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已成为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广泛使用。

自2004年起,数字填图技术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全国的地质填图项目全部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之后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向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泛数字化地质调查技术全面在地质调查领域应用,涵盖区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调查、大型矿山资源综合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矿产勘查与资源量估算,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1)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调查等国家专项。

覆盖全地质行业,涉及全国地质、冶金、有色、武警黄金、化工、建材、核工业、煤炭等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大型矿山企业矿业公司等单位应用。

推广应用单位已全覆盖我国地学领域(超过1000家),软件推广超过25000套以上;如西藏、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云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广西、福建、广东、海南、四川、重庆、北京、天津、浙江、江西等各省(市)地调院、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等部门单位全部应用此技术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矿产调查等工作。

紫金矿业集团、云南驰骋锌锗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集团、中国黄金集团、有色地调中心勘查技术中心、云南煤田地质局、新疆有色701队等矿业公司和工业部门采用该技术与方法开展地质填图、储量计算和大型矿山资源综合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2)该技术方法已在部分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