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简表
课题名称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联系
(区号)(单位)()
主要参加者
姓名
预期研究
成果形式
预计
完成时间
二、课题论证
1.选题意义;
2.研究基础;
3.研究内容(主要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4.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选题意义:
多年来,“哑巴英语”一直遭受的大家的批评。
这几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上各种英语口语培训班风靡一时。
作为一个合格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通过浏览国外互联网网站、各种外国报刊、书籍搜集处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此提高口语能力的这种学习能力是必不可缺的。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
力求从根本上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活化教材,情趣化的教学道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课题研究立足于:
一、在校园内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需要;
二、引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搜集英语信息,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口语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情感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通过说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学习本学科的目的。
小学阶段属于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加上缺少浓厚的语言氛围,很多学生对英语是‚想说爱你不简单‛,对之敬而远之。
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的教学,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仅仅会读课文中的句子、词语或模仿造些句子、对话,根本无法将所学的词句加以整和,形成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导致出现在交际场合就张口结舌,不会说的现象。
更有些学生怕学、怕说英语,甚至讨厌英语。
然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通过说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学习本学科的目的——交际。
可目前却产生了英语‚说‛的最终目标和现实中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矛盾。
2研究基础
1、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受教育者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使他们能主动适应并创造未来社会。
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全面性等等都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本质属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素质教育的理念做了进一步提升。
2、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的解释框架中,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我们必须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于是,我们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就“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进行探索和研究,致力于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3研究内容:
(1)提高教师自身口语能力带动学生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2)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提高小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研究。
(3)创设多种英语活动的形式,提升小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研究。
主要思路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大方面去研究。
课前探索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课中探索如何通过教师的能力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课后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活动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方案是发展性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研究成败的一个关键。
我们对方案设计和编写提出如下的要求:
紧扣新课标:
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
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小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设置的栏目既要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简洁明了、清晰自然、目标明确,又要渗透新课标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方法,快速掌握本节知识、方法要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全程创造性学习。
开展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的课题研究的思路方向:
一是探究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结构;
二是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因素及解决的方法;
三是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努力在研究实践中探索出新路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研究视角:
我任教于河南省北部濮阳市台前县的农村小学,这里是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处,是偏远的农村,因重语文数学,对英语教育不够重视,英语课完全被边缘化,大多数学校的英语课形同虚设,英语课仅仅是学习单词,读课文,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对英语课没有兴趣,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尤其缺乏英语听说的能力、发展不全面等。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英语歌曲,开展英语口语交际,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机读,配节奏朗读,培养领读小朋友,促进英语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吸引力,能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普级运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写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心灵、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听说训练既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丰富课堂教学。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英语的技巧,引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
3,研究目的
配合听录音,歌曲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通过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英语语感,丰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喜欢英语,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英语,在兴趣、爱好中掌握英语。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的同步发展。
一,使教师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注意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改变传统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研究进一步端正教师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造就一支精于教书,强于科研的师资队伍,努力体现我校特色,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标。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将口语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听、说的欲望,树立学生听、说的信心,检测学生听、说的效果,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我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
2、自然实验法:
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寻找一条在本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习得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有效途径。
3、观察法:
在教学中,对学生习得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给予相应的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文献法:
查阅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书籍资料等,进行研究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重要观点
通过听说教学发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可能性,塑造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进新课改下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
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听说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听说课堂活动中来,运用听、说教育引导孩子们让学生们喜爱英语,热爱英语。
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试行阶段()制定申报、立项确定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文献理论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参加开题培训,组建课题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开好课题会,拟订课题方案,实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情况,确定研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第二阶段贯彻实施阶段(2021.6-2021.7)通过去蒙山学习培训之后开始计划,
贯彻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制定阶段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作好口语测试和教学反思,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撰写经验文章。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1.8-2021.9)对课题进行总结提高汇报,全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积累数据和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设计等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
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经验文章及课题实验报告。
研究过程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之下,本课题才得以有保障,有指导,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
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一)、健全课题组成员,建章立制,保证课题有序开展
1、组织理论学习。
本课题属于课堂教学研究,适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又要有理论知识作指导。
因此课题组经常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由于英语教师一人教学几个班,时间很紧,因此,我们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来钻研课题研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作好学习笔记,通过自学,教师们都基本掌握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所要用到的有关理论知识。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分析和总结前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商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制定好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好相应资料的收集和课题档案。
研究教师坚持每周写学习笔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的理论知道我们进行研究。
每学期至少要写五篇以上的教学案例和教后反思。
同时,研究教师还要上好课题研究课,随时准备接受课题组的专项调研。
(二)、加强研究过程的监控和实施,提高‚说‛的能力
1、开展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你对英语的兴趣),学习习惯(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英语说好),学习策略(你在家经常听录音学英语吗),学习要求(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英语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
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农村孩子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不少同学既爱英语又怕英语,很想学好可又不知从何入手,特别是‚听‛不懂,‚说‛不出。
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在这帮农村娃的学习生活中很有潜力和空间,可在‚听‛与‚说‛之间卡了壳,关键要靠老师在这方面的指导,比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英语活动,如:
每节课上,我们要求教师用英语和学生交流,每节课规定有口语交际的时间,即Freetalk,或复习学过的话题,或综合运用对话体系进行语言的整合,这样不仅创设了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通过这种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渗透,大大提高了学生说的兴趣和说的信心。
2、以课堂为主阵地,听说并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农村的孩子缺少良好的说的氛围,回到家中几乎不可能用英语与家长交流。
因此,英语课堂成了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同学们听英语,说英语,能用英语交际的最佳时段。
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杜绝用汉语组织教学,要保证英语氛围,课前必须保证五分钟的口语交际。
教师要依据新课标,把握好教材,能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去说,能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课堂上我们也发现一些孩子能自己按教师的要求说英语,可是听不懂别人的表达,或是过一会儿才明白别人在说什么。
这正应了一些教育专家们分析的,学生要先将听到的英语翻译成汉语,再把汉语转化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当然反应慢了。
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听的太少,缺少良好的听的习惯和较高的听的能力。
因此,课堂上我们不仅仅要求学生说,还要求学生听,以听促说。
要让学生听懂,教师的发音首先要准。
每个教师在课前必须先听录音,纠正好自己的读音,确保发音正确,然后再进课堂。
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人回答其他人没事干的情况,当一位学生说时,教师还要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带者问题去听。
在做听力题时,尽量不要听一句译一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提高听的能力。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师生听说能力。
教师的听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
让学生能‚听‛会‚说‛,首先要让教师能‚听‛会‚说‛。
我们中心校邀请了县教研室教研员黄藐来校指导教师上课,讲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联系,理论指导实践。
3、巩固课内,延伸课外,积极落实并提高说的能力、跟踪调研,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撰写案例反思和经验文章,在反思中谋求进步,在进步中求得提高。
每学期,由教导处和课题组安排,对每个年级的英语教学进行阶段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探讨这些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商讨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反思自己教学中该如何改进,被调研的教师要写好反思,课题组也要写好调研总结。
每次集体备课就是我们课题组的一次研讨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课题组会每周一次,而且富有意义。
(2)、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还积极上好课题研究课和公开课,在学生中,我们也积极开展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通过活动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产生学习上的动力。
同时,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征订《少儿英语报》,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开阔学生眼界,丰富课外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我们积极进行培优补差,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就在班上摸底,列出培优补差计划,做到让每个学生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巩固了知识。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资料设备;
科研手段。
四、有关方面意见
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课题所填内容是否属实;
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
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
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本单位能否提供经费保障等。
)
公章:
年 月 日
县区教育局意见
年月日
立
项
评审
意
见
评审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单位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附件3
台前县基础教育教研2021年度课题立项(结项)申报汇总表
申报单位:
负责人:
联系人:
填表日期:
序号
申报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
主要成员
所在单位
联系
立项编号
注:
此表申报时请自制Excel表格;
主要成员要在同一栏内填写,成员间空一字间距。
立项、结项分开汇总上报。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在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整天忙忙碌碌,亲自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仅仅是被管理者。
老师们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学生身边小心谨慎地看着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才能稍稍松口气。
在如此一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对老师越来越依赖,同学之间一出现小摩擦就会来找老师帮忙,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其实有些学生间的小摩擦,只要学生出面调解一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老师亲临现场。
由于老师的全权管理,宝贵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琐事占据一空。
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忽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求在自我管理中取得发展的强烈愿望。
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小学低段学生中渴望自我调控进行主动探索班级管理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因为自我管理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
他们不喜欢停留在被管制的层面,可往往又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们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自我管理规划方案,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地反思,对照,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引导低段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有别于高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说前者的意义更大,难度更高。
坦率讲,让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适应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有些无所适从。
但是如果我们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奠基。
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正是基于激发学生内部管理因素并促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是重视早期教育的表现。
孩子一出生,就应注意训练他的习惯养成,儿童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就难以形成新习惯了。
正如拿破企?
希尔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会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会收获一种命运。
”?
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就是促使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弓1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由于学生多数系独生子女,溺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
而合格的人才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完善的智能结构,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依赖自己的父母,形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身的时间规划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同学之间还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化
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引导低段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自我管理等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出独立的个性
二、
一、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做班级的主人。
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要从学生人学时开始培养。
刚踏人校门的孩子们虽然具备差异,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班主任给了学生热情,他们就会拥有自信心。
从学生本身来说,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成为班级干部,想管别人是孩子们潜意识里的一种欲望,是自己成功的表现,是孩子展示炫耀的资本。
班主任所能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班级干部,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各个方面都优秀。
所以很多家长想尽办法让孩子成为班级干部,对班级干部的选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使每个学生具有管理的机会是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
每个学期的班级干部竞选成了我们班级的大事,成了孩子们的大事,也成了家长关心的大事。
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并不是当了多大的“官”,而是孩子们参与的表现和获得了怎样的管理职位。
在实际工作中,我增加了很多班级管理的职位,对学生负责的工作进行细化,例如,设立四个副班长,从纪律、卫生、学习、其他四个方面各负其责;
设立七个学习委员,从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来负责工作,同时又在班级的四个大组各设一名学习委员,负责本组学习方面的工作;
设立四个生活委员,从眼保健操、室内卫生、室外卫生、个人卫生几个方面进行分工。
在此基础上我还自己创设了一些职务,一种是监察性的职务,如纪律监察、卫生监察、礼仪监察等,学生在监察长的带领下对全班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一种是服务性的职务,如图书管理员、领操员、领读员等。
这样的岗位设置改变了以往的大包大揽,好像什么都归他管,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管理好的现象。
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细化,每个小干部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也使学生有时间考虑自己怎样能够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
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集体中能够服从大局,遵守纪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就会有着具体的任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常常以自己做好了才能管别人来督促每个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完善评价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班级人数比较多的、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来说,给每个学生机会就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