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178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docx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

高考生物复习种群和群落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

一、非选择题

1.生态农庄是集农业生产、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享用无公害绿色食品,深受都市人青睐。

(1)农庄内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_(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们建立生态农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生态农庄可利用沼气生产清洁能源。

沼气发酵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为___,微生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在农庄的田野里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

2.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l)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分布。

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

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引发的蝗灾及其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图甲是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____模型。

根据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5只/m2时,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图乙的A点至I点各对应时间点分别是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时间点,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在图中哪些点____对应时间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____.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发生E-F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3.济宁太白湖所进行的“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

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3)调査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和70%,该莲藕种群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

4.如图所示,建立人工湿地来处理城镇污水,解决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这体现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现象。

流经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湿地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理由是__________。

(2)该湿地自建立后物种丰富度逐年增加并产生了新的优势种,说明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__________。

利用人工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3)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会导致藻类暴发,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虾等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会加重水体污染,这属于__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藻类刚暴发时,为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从种间关系来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马尾松是一种森林乔木,松毛虫是马尾松的常见害虫。

某科研小组统计了取食不同受害程度马尾松的松毛虫死亡率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马尾松的种群密度时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相对于灌木植物,调查马尾松的种群密度时应适当___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取样面积,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

(2)上图表明马尾松在一定的受害程度内,随受害程度的增加,松毛虫的死亡率增大,原因是马尾松受害后会产生抑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物质,这些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

该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当马尾松的受害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无法有效抑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

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密度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2。

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__________(取整数)。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银川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

后来,由于上游地区某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小动物几近销声匿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小动物由于_______________,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常用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

(3)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阶段。

8.某地开展以甜高粱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

甜高粱植株高大,且田间湿度大,可以在田间培养食用菌。

甜高粱叶片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

甜高粱茎秆可用于发酵制酒,酒糟可喂牛,牛粪又可用于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在温室中点灯、燃烧,沼渣又可肥田。

请回答:

(1)鱼和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千焦,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牛所在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

(3)沼气可以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该生态系统能供养的人数较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最近被列为生态大保护的重点区域。

请回答:

(1)长江中的胭脂鱼曾经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为调查该鱼种群的恢复状况,一般采用_______法。

调查时需要避开其繁殖期,目的是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多次调查发现,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是比真实值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水库完成蓄水后,与上游水体相比,库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氮磷等无机物的含量有所上升。

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的评估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远高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0.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会利用自我调节能力完成净化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距排污口下游一段距离处,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该河流周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目测估计法或___________________法。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功能有___________。

(4)若该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微污染,则可以通过___________等途径消除污染(任写一点),如果受到重度污染,则有可能造成河流生态系统___________锐减。

(5)调查该河流中的鲤鱼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调查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1.沿海滩涂是生物资源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鱼类觅食时的游动提高了被捕食的风险,而鸟类捕猎的行为特征也会让鱼类躲避捕猎。

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人类的填海运动使得潮间带发生了群落的______演替。

填海过程中由于砍掉了一片红树林,造成______(答出两点)减少,大大降低了各种底栖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俗称“地球之肾”,体现了它的______价值。

12.某人工鱼塘养殖草鱼、鲫鱼等鱼类,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下层,为杂食性鱼类,草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为植食性鱼类。

在人工鱼塘养殖时,主要投喂颗粒饲料和菜叶等饵料。

此外,该鱼塘内还分布有小球藻、念珠藻等植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鱼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位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

除鱼类和藻类这两种成分外,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输入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

小球藻捕获光能的色素为_____________。

(3)草鱼和鲫鱼的分布体现了人工鱼塘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

13.如图是麦田中部分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

kJ)。

这块麦田弃耕后会逐渐形成树林。

回答下列问题:

(1)麦田中鸟类较少,主要原因是缺乏灌木和乔木,难以为鸟类提供生活所需的________。

(2)图中全部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的原因是_______。

这块麦田弃耕后逐渐形成树林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与树林相比,麦田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d表示田鼠用于________的能量,h表示能量来自第__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f所示能量散失的同时伴随的碳元素存在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

14.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的各生物种群的集合。

请回答:

(1)在生物群落中,大多数依赖动物传粉的植物,可通过提供花蜜或花粉吸引传粉动物,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样可显著提高___________,还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

(3)生态学专家不会以某一单独的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年9月20日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