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447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大联考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者均不会污染空气。

考点:

本题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

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污染空气的物质即有害气体和烟尘,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量取液体

C.

取固体药品D.

熄灭酒精灯

【答案】D

【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

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

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

加热时,先对着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在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故A错误;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故B正确;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C错误;

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杂质

通过红热的炭层

C

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氧气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

D

鉴别木炭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取样于试管中加过氧化氢溶液,用手触摸管壁

 

A.AB.BC.CD.D

【详解】A、氧气和一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B、红热的炭层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C、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氧气,不能用带有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应为若氧气含量较少,带有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D、木炭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不反应;

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粉末,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少量过氧化氢溶液,用手触摸管壁,温度升高的是二氧化锰,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正确。

6.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详解】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言外之意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能溶解于水或能与水反应,所以D正确。

7.制氧时,小明同学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不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塞紧橡皮塞B.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C.药品的量不足D.加热前已将两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

【详解】A、没有塞紧橡皮塞,使氧气部分扩散到空中,收集的氧气减少,故A错误;

B、没有及时更换集气瓶,使收集的氧气减少,故B错误;

C、药品的量不足,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故C错误;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不会造成生成的氧气减少,故D正确。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纸在空气中常温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

反应温度

B.肉质食物易腐烂,而加了防腐剂后却不易变质

催化剂

C.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

反应物种类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反应物浓度

【详解】A、常温和点燃时的温度不同,所以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故A合理;

B、肉质食物易腐烂,而加了防腐剂后却不易变质,是因为防腐剂减慢了腐烂反应的发生,防腐剂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故B合理;

C、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本身物质的种类并没有改变,所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反应物种类是不合理的,故C不合理;

D、空气和氧气的不同,主要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所以碳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故D合理。

9.不能通过气压的变化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是()

B.

C.

D.

【答案】A

【详解】A中可上下移动铜丝,把液体和固体分离,不能通过气压的变化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正确;

B中有一个隔板,当打开止水夹时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气压的增大,把部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因此可以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C中可以通过把装置放进烧杯或拿出实现固液的接触或分离,也能关上止水夹,随着气压的增大,使球形管中的液面会下降,从而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中当打开止水夹时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气压的增大,把液体压入U型管的左端,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因此可以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氯酸钾、二氧化锰二者在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不会减少,过程中会产生氯化钾,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发生分解会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及其氧气,而氧气是一种气体,所以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三种。

故选C.

物质的变化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仪器:

(1)A、B是实验室两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下表内已绘制2种仪器上部约1/4的局部特征,则A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

B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

仪器

现有下列仪器:

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燃烧匙、⑥10mL量筒、⑦20mL量筒、⑧托盘天平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4)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用______________;

(5)量取10mL的水用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试管(具支试管)

(2).集气瓶(3).①(4).③(5).⑤(6).⑥

【详解】

(1)图中的仪器的特征,可推知A仪器名称是试管(或具支试管),B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

(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燃烧匙盛装硫;

(5)10mL量筒可用于量取8mL的水,减小误差,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定容,所以量取8mL的水用胶头滴管和10mL量筒。

12.

(1)将暗紫色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2)取黄色粉末C点燃放在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明各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1).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分解反应(3).硫+氧气

二氧化硫(4).化合反应

(1)将暗紫色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所以A为KMnO4,B为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取黄色粉末C点燃放在B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所以C为S,D为SO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

二氧化硫;

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如图是费俊龙和聂海胜_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照片,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六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0.9kg氧气、2.5L水、0.6kg食物,排出1.0kg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

上述有着重号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_________

(3)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

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含有更多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在神六飞船中有篮球大小的储氧瓶6个,储氮瓶2个,它们是航天员的生命之源。

舱内空气一天一换。

宇航员说:

“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

”请你设计:

怎样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保持一致?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食物(3).氧气比氮气更易溶于水(4).取甲乙两只试管洁净的试管,取等量气体导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比较浑浊程度。

(5).换气时控制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1:

4,不断补充氧气;

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属于单质;

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食物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氮气的溶解性;

(3)由吸入气、呼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百分比可以看出: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然后结合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设计实验;

具体操作为:

取甲乙两只试管洁净的试管,取等量气体导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比较浑浊程度;

(4)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

1,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换气时控制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

1,不断地补充氧气,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排出的水蒸气。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端通入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

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说出一种)。

【答案】

(1).长颈漏斗

(2).锥形瓶(3).过氧化氢

水+氧气(4).b(5).拔出橡皮塞

(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

(2)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想从b端进气管进气来收集氧气;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

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拔出橡皮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

15.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

①白磷的燃烧最低温度为40℃;

②带刻度玻璃管读数从上往下增大。

I.实验步骤

(1)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

往管B中加适量水,塞紧管A上端的橡胶塞,调整管B的高度,使管B内液面高于另一侧液面,过一段时间,当观察到现象:

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如图2所示,将稍过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塞紧橡胶塞,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0。

(3)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观察到管A内现象:

_________,若白磷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则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

待冷却至室温,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1(如图3所示)。

(4)如图4所示,打开管A上端橡胶塞,将管A位置下移,管B上移,至管A中充满水,立即再塞紧上端橡胶塞,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2

Ⅱ.实验评价

(5)与教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比较,本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

(写一条)。

(6)若测定氧气的含量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Ⅲ.数据记录与处理

(7)某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请根据数据计算并填写表中空格。

V0/mL

V1/mL

V2/mL

管A中氧气所占的体积(mL)

管A中空气的体积(mL)

空气中氧气含量(用数值列式即可)

1.87

8.02

31.60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平均值。

【答案】

(1).液面差没有变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2).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管A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3).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污染小(或精确度高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5).装置漏气(合理答案即可)(6).6.15(7).29.73(8).

×

100%

(1)往图1装置管B中加适量的水,塞紧管A上端的橡皮塞,调整带刻度玻璃管的高度,使管B内液面高于另一侧液面,过一段时间,当观察到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用激光笔点燃白磷,白磷的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管A中的液面下降;

耗尽氧气后,白磷熄灭,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导致装置的压强减小,所以管A内的液面又上升;

白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5)与教材实验(如图所示)比较,本实验始终是在气密容器内进行的,污染小;

再者细玻璃管的刻度精密,使测定结果精确度高;

(6)白磷量不足、装置漏气等会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完全消耗,导致测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理论值;

(7)如图2所示,将稍过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塞紧橡胶塞,调整管A与带管B内液面于同一水平线,读取带刻度玻璃管内视数V0;

用激光笔点燃白磷,白磷燃烧熄灭冷却至室温,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A内视数V1(如图3所示),液面变化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为V1-V0=8.02mL-1.87mL=6.15mL;

如图4所示,打开管A上端橡胶塞,将管A位置下移,管B上移,至管A中充满水,立即再塞紧上端橡胶塞,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带管B内视数V2,液面变化的气体即为空气的体积,为V2-V0=31.60mL-1.87mL=29.73mL;

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100%。

三、本大题共6分

16.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沟通微观和宏观的物理量,在标准状况下(STP,0℃,101kPa)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升,而每1摩尔任何物质(微观物质,如分子,原子等)含有阿伏伽德罗常量(用n表示)个微粒。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6.72升氧气,这些氧气有多少个微粒?

(用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0

3n

【详解】6.72升氧气中含有微粒的个数=

n=0.3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