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124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docx

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训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模拟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题组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7海南高考,1,2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2.[2016海南高考,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3.[2014课标全国卷Ⅱ,24,4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4.[2013课标全国卷Ⅰ,24,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题组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5.[2016上海高考,6,2分]《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6.[2015天津文综,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题组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7.[2017江苏高考,2,3分]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8.[2016海南高考,5,2分]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9.[2016江苏高考,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0.[2015课标全国卷Ⅰ,25,4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1.[2015福建文综,15,4分]元初,中书省“省规”:

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2.[2015安徽文综,13,4分]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13.[2015山东文综,14,4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4.[2014课标全国卷Ⅰ,24,4分]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5.[2014山东文综,14,4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6.[2017天津文综,12,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

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

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

皇太后准奏。

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

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4分)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

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

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

(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4分)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

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

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6分)

题组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7.[2014课标全国卷Ⅱ,27,4分]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18.[2014天津文综,1,4分]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9.[2013江苏高考,5,3分]光绪《大清会典》载:

“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四川广安眉山一诊,24]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趁乱即位,是为周孝王。

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即位,是为周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2.[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24]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帝舜之后于陈,封大禹之后于杞。

分封制(  )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实现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3.[2018山西太原阶段测评,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因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  )

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4.[2018山东、安徽名校联考,5]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意为掌管,“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和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权力逐渐增大。

这反映出汉代(  )

A.承继秦制,“国”与“家”同构

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

C.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

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

5.[2018广东惠州二调,25]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

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B.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力

C.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

6.[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7]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

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

以上规定(  )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C.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7.[2018河南郑州一模,4]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要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过程。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8.[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联考,26]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取士人数之均衡。

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均衡

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9.[2018河南信阳一检,2]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度研究》载:

“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

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

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  )

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

10.[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26]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

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

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

A.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已经威胁到皇权

D.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