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992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x

云南省文山县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云南省文山县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31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

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小明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位于亚洲的东部,大西洋西岸,海陆兼备

2、有关图8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B.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C.D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D.E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3、小涛看到小区停着一辆牌号为“渝J—K2012”的车,你认为小涛看到的这辆车可能属于(  )

A.山东省  B. 江苏省 C. 重庆市  D. 上海市

4、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酒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省B.云南省

C.甘肃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6、2015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A.减少人口数量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D.减缓人口老龄化

7、如图反映的是(  )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B.傣族的泼水节

C.瑶族的盘王节D.彝族的火把节

8、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所占比例

33%

26%

22%

19%

10%

A.盆地占的比重最小B.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C.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

9、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图中表示青藏高原的是(  )

A.B.C.D.

10、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长江水系图是(  )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  )

A.黄河源头B.黄河上游

C.黄河中游D.黄河下游

12、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原因是(  )

.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13、下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中,不合理的()

A.寒潮来临时,人们注意增添衣服

B.发生泥石流时,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奔跑

C.台风来临时,注意防范暴雨的危害

D.发生地震时,及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14、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5、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D.防治水污染

16、冬季,羽绒服在黑龙江省很畅销,而在海南省却几乎没有市场,原因是两省的(  )

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不同D.生产的产品不同

17、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阳光B.衣服C.课桌椅D.饮料

18、图中符合我国地势总特征的是(  )

19、该地势特点的有利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大河西流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碍了东西交通

20、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中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4℃B.5℃C.8℃D.16℃

2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200毫米B.400毫米C.600毫米D.900毫米

图9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林地B.耕地

C.草地D.沙漠

2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B.林业

C.水产养殖业D.畜牧业

25、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地球日,中国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B.就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倡导节日赠送纸质贺卡D.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9分)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域:

①是,

②是.

大洋:

④洋,

邻国:

A是,

B是,

C是.

(2)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全称).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27、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8分)

(1)图中山脉①为,

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2)山脉③为,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我国在此处修建世界上最大水利工程为水电站,说明此处资源丰富。

(3)图中C为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由于地势高,所以该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的地区之一。

 

28、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

③带

④带

(2)③和④的分界线一线大致和l月℃等温线一致和等降水量一致。

(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选填“大”或“小”),

昆明属于(温度带)。

(4)我国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为。

 

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2)读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印度洋,它们盛行的是

偏(南、北)风,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4)我们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30、读“长江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A海。

长江发源于山脉,注入东海。

(2)长江上游和中游河段的分界点是,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

(3)长江支流众多,其中最长的支流C,长江因航运便利,水运发达,被称为“”。

(4)黄河中游接纳了两条支流,其中支流E;下游因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河”,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的(地形区名称)治理黄河关键是治理泥沙,所以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5)黄河的①③河段中,每年的秋冬季和春季会出现现象,形成冰坝阻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6分)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至20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全面建设节水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

材料二:

漫画(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图一中漫画A反映的问题是,B反映的问题是,这两种人为因素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

(4)你节水了吗?

请说出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节水的。

(至少两点)

(5)近年来,城市自来水价格上涨,其根本目的是()

A.增加自来水公司的经济收入B.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

C.减少水资源污染D.限制居民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