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回顾与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数学回顾与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回顾与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法】:
类推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练习巩固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今年的“六一”节你们是怎样过的?
过得快乐吗?
为了欢庆“六一”我们学校举行了哪些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
剪纸活动、墙报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等等
在剪纸活动中第一组用这张纸的1/5,第二组用了这张纸1/3,第三组用了这张纸的2/7,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
1.哪个小组用的多,哪个小组用的少的问题,
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回顾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概念、同分母分数比较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通分、分数和小数互化等知识。
2.求和的问题和谁比谁多(少)多少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等概念。
3.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没用?
回顾单位“1”的知识。
谈话:
除此以外我们还学过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有关以上内容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合作整理、归网建构
(1)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
1.梳理沟通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回顾了这么多知识,可是这么多知识杂乱无序的放在一起,看着真不舒服,同学们说怎么办呀!
引导学生说出通过重新分类整理的方法使知识变得更条理有序。
师谈话: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把这些知识分类整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好吗?
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个别指导。
3.展示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组长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引导形成网络图(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估计会形成以下网络图:
真分数小于1
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带分数
假分数
等于1的假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约分通分
(商不变的规律)(分数基本性质)
除法分数
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清楚便捷的网络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把黑板上的这些概念也连成一个网络图啊?
找学生边摆边说,其他学生补充形成网络图。
(2)探究方法的总结归纳
我们在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迁移类推法)还有什么知识也是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的?
请学生举例说明:
整数运算定律运应于分数。
我们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转化的方法)
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也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
学生举例说明,如: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用转化的方法获得的。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归纳比较。
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大家的合作交流和主动探究,整理出了有个性的知识网络、获得了许多知识,并对我们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真了不起,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有什么疑惑的吗?
三、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
让学生回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的方法。
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交流。
3.分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让学生先回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再灵活应用。
4、122页第5题
采用抢答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5、122页第6题
指生板演,交流时说明简算的根据。
6、122页第7题
回忆关于方程的相关知识。
指生板演。
7、122页第9、10、11题。
先让学生回忆关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及应用。
再进行判断,判断时说明理由。
四、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是()/()米。
2、把4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平均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每户居民分得()/()吨。
3、5/8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4、分数b/a(a不等于0),当()时,它是假分数;
当()时它是真分数;
当()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当()时它是最简分数。
5、一个最简分数,若分子加上1,约分得1/2
;
若分子减去1,约分得1/4,这个分数是()。
6、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7、在1/2、5/4、22/11、15/15、78/12中,真分数有(),能化成带分数的假分数有()。
8、把下面各数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50/11=
41/10=
87/8=
91/9=
9、18/20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复习(第二课时)
分数加减法,认识正负数的整理与复习,教材122页4至11题
1、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经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学习掌握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提高归纳、整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
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系统回顾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认识正、负数。
2.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转化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练习巩固
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
我们的一个好朋友也喜欢旅游,他想和我们一起去旅游,大家愿意吗?
他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让我们来看看:
(刘晓藤发来的邮件:
刘老师,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不知道大家愿意吗?
刘晓藤 2008年1月9日)我们要去旅游的话要做哪些准备呢?
需要准备地图、生活用品、了解天气情况、旅游地的情况……
2、观看、小组交流刘晓藤发来的1月9日全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图。
天津
上海
沈阳
北京
最低温度
-10℃
+5℃
-25℃
0℃
最高温度
+15℃
教师谈话:
用来表示温度的这些数都是些什么数?
你能说说-10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意义。
(1)这四个城市哪个城市的最低温度高?
哪个城市最低温度低?
(2)这四个城市哪个城市的最高温度高?
哪个城市最高温度低?
学生交流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正负数及0大小比较的方法。
现在大家知道这个季节里大头儿子去哪个城市旅游更合适一些了吗?
(引导学生说出上海的温度适宜旅游)
二、
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资料。
教师参与其中。
三、基本练习
1.阅读刘晓藤发来的第二封邮件(画面上刘晓藤愁眉不展的),展示他们家十一月份的收支记录表:
课件出示:
(刘老师,我激动地告诉爸爸和妈妈您和我们一起旅游的消息,爸爸和妈妈却拿出我们家十一月份的收支记录表给我看,你也来看看吧)
刘晓藤家十一月份收支情况记录表
日 期
项目
收支情况(元)
11月5日
爸爸工资收入2500元
+2500
11月6日
水、电、煤气、物业管理费支出200元
-200
11月12日
电话、手机支出300元
11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2000元
11月18日
还银行住房贷款1500元
11月20日
爸爸、妈妈、大头儿子购买衣服支出300元
11月28日
订报刊、买书支出100元
11月30日
结算本月伙食费共支出1000元
合计
本月共收入
本月共支出
本月共结余
(1).理解“+2500、-200、收入、支出、结余”的意义。
(2).小组合作、竞赛完成表格的填写。
(其他小组填写的同时,请第一个完成的小组选一名同学读出表格内容和本组填写的内容)
(3).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将表格内容在电脑上填写出来。
(4).摸乒乓球选号选出两个小组填写的表格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比。
(引导学生说出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能省略)
现在,大家知道刘晓藤为什么愁眉不展、难以入眠了吗?
2.教师谈话:
初步打算游完上海后,再去下面几个地方:
A地海拔高度是70m,B地海拔高度是30m,C地海拔高度是-10m,D地海拔高度是-30m。
哪个地方最高?
哪个地方最低?
四、综合应用全面提高
1、122页第4题
指生口答,并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
2、122页第5题
3、122页第6题
4、122页第7题
5、122页第9、10、11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谈谈自己、老师或同学本节课的表现及收获吗?
——总复习(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整理与复习,123页12题到16题。
1、通过回顾整理,巩固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沟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回顾数学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在整理和复习活动中,逐步养成自主梳理知识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常用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练习法、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演示法。
视频展台、课件
课前谈话:
1、每个同学将书和草稿本准备好。
拿出一支笔放在笔盒外面。
2、自己安静地趴在桌上,边休息边回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一、回顾相关知识点
1、直接揭示课题:
2、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提炼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3、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快速翻阅课本第85----110页,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大声读出来。
4、谁能简单概括一下这一部分内容?
指名回答。
二、学生自主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说的知识很零散,其实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想一想,怎样整理,才能清楚反映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呢?
(先让学生自己想半分钟)
1、学生分小组整理:
(提示:
1、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2、组内分工;
3、整理归纳知识。
)
2、小组展示汇报:
①你们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介绍意思)
②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整理的?
(学习顺序、分块整理、枝形图……)
整理知识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整理。
三、班内交流:
下面我们就来看着我们同学自己整理的这张图表,具体地回忆一下:
1、看图想象一个长方体(正方体)
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并用多媒体演示。
2、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那些特征
(1)、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特征(面、棱、顶点)
长方体:
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现在你来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还有补充吗?
不同点在哪里?
(长方体是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是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如果长方体的棱不是相对的相等,而是都相等会怎样呢?
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正方体都具有,即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有关表面积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它们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所以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一般需要知道?
正方体需要知道?
字母公式?
(S长=(ab+bh+ah)×
2,为什么乘2?
S正=a2×
6为什么乘6?
看,我们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是根据它们自身的特征。
4、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谁来直接说字母公式?
(V长=abh,V正=a3)
(2)、二者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没有联系?
都可以用哪一个公式来计算?
(板书:
V=S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3)、计量体积时就要用到体积单位,能不能有顺序地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体积单位?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00
1000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5、怎样计算容器的容积呢?
(1)、怎样计算物容器的容积?
(正方体、长方体)
V长=abh,V正=a3
(2)、容积的单位是什么?
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
容积单位:
L
ml
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将厚厚的几十页的内容整理完善成了这一张知识结构图,相比起一页一页地翻书复习,你觉得知识结构图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体会知识结构图的特点。
四、当堂训练:
相关知识都复习了,觉得这一章掌握得怎么样?
能经得起考验吗?
一起来看。
1、明察秋毫
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
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
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
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你能给这些物体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20(),它的表面积大约是400(
)。
②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③一个汽车油箱的容积大约是72(
④一个茶叶罐的容积大约是900(
3、比一比,看看谁选的正确。
①3.05立方米=(
A、305立方分米
B、3050立方分米
C、30.5立方分米
②.4560立方分米=(
A、56升
B、4560升
C、4.56立方米
4、综合运用。
①.细致演算
123页12题、13题
让学生说说如何将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
②.解决问题
123页14题到16题。
14题让学生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总复习(第四课时)
1、通过回顾整理,巩固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沟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一、创设情景,回顾旧知。
1.复习数对。
多媒体出示五年级二班座位图:
五年级二班坐成六排,每排有一名小组长负责,分别是李红、刘林、王媛、赵明、王凯、孙东,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名同学的位置吗?
指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多媒体出示方格图:
咱班班长站立的位置是(4,5),小华站在(5,4)处,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回答复习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数对中两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行比较。
2.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
如图:
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潜艇来说:
(1)北偏东40o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
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敌舰A敌舰C的位置?
(3)要确定每艘舰艇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3.复习简单路线图
多媒体出示路线图:
指生描述路线图并说说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路线图需要注意什么?
二.合作整理,归网建构。
刚才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应用到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路线图。
这三部分知识有什么联系吗?
请大家同位商量一下,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展示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引导形成网络图。
三.评价鼓励,总结深化。
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大家的合作交流和自己的主动思考,回顾了许多知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真了不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
还有什么疑惑吗?
四、综合应用,全面提高。
这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公园,下面是公园的平面图。
多媒体出示公园平面图
教材125页18题。
(1)用数对表示出民族风情园和游乐城的位置。
(2)李东现在的位置是(6,7),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3)动物园在民族风情园的()偏()方向;
公园大门在游乐城的()偏()方向。
(4)从公园大门到水族馆可以怎么走?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复习(第五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1、通过回顾整理,巩固有关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
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
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沟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1、制作复式统计图并分析相关数据。
2、能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利用最有策略解决“找次品”问题。
合作交流、归纳整理、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巩固法。
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
1.师: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了解到统计图可以直观的描述数据的情况,请同学们看这幅统计表,你想怎样制图?
说明理由。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肥胖人群
15
38
50
68
40
35
学生可能说:
(1)条形统计图,清楚的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清楚的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
(3)单式条形统计图
2.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