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9129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Word格式.docx

简述工程管理机构设置、性质、人员编制、管理及保护范围、主要管理设施、工程管理费用及来源。

1.11设计概算

简述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价格水平年和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

1.12经济评价

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1.13结论与建议

综述结论意见,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附件:

1、本章应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文件。

2、本章可附以下图表:

(1)工程特性表。

(4)河流和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

1:

500000—1:

2000000)

(5)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

(6)工程地质图、主要建筑物区地质剖面图。

(7)工程总体布置图和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河近期流域治理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

全流域

控制断面以上

2河流长度

3、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4、代表性流量

调查或实测最大流量

设计洪峰流量(P=%)

设计洪峰流量(P=%)

 

km2

km

m3/s

二、工程规模

1、防洪标准

2、堤防级别

堤长

其中:

左堤

右堤

3、主要保护效益

保护面积

保护耕地

保护人口

保护乡镇及村屯

%

三、主要建筑物

1、堤防工程

(1)×

堤防

设计标准

设计水位

……

2、堤防护坡工程

护坡型式

长度

3、护岸工程

护岸型式

 

(%)

m

4、涵闸工程

涵闸

排水方式

排水流量

断面尺寸

闸门型式、尺寸、数量

5、桥梁工程

桥梁型式

长度(跨数×

跨度)

桥面净宽

6、清淤工程

清淤范围

7、……其他建筑物

四、工程占地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五、施工

1、工程量

土方

砂石方

砼方

金属结构安装

2、主要建筑材料

木材

水泥

钢筋

钢材

3、所需劳动量

4、总工期

万m3

t

m3

万工日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投资

2、总投资

3、经济评价指标

多年平均效益

经济内部收益率

经济净现值

经济效益费用比

万元

2水文

2.1流域概况

2.1.1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

简述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水系组成及河流特征、水土保持情况。

2.1.2工程现状

简述工程所在河流已建和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位置以及各工程的主要任务。

2.2气象

简述流域及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特征值。

2.3水文基本资料

2.3.1测站分布

概述设计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说明采用水文站的位置、控制面积、建站时间、资料情况。

附水系及测站分布图。

2.3.2资料审查

简述设计依据站或参证站的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等情况。

说明规划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的水文资料复核情况,对新出现的大洪水需详细说明。

对水文基本资料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2.4洪水

2.4.1暴雨洪水特性

概述流域或河段的暴雨、洪水特性。

说明本地区洪水的主要成因、发生时间、流域面上分布,洪水涨落及过程特征,到达防洪控制断面的传播时间等。

2.4.2洪水调查

(1)复核历史洪水洪峰流量及历史洪水与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

(2)近期洪水调查。

鉴于中小河流大部分无实测水文资料,并且中小河流近几年发生的局部大洪水较多,造成了较大淹没损失。

对即无实测资料也无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的河流,原则上应结合测量对工程所在的全河段进行洪水调查,至少查清一次大洪水的水面线,按《洪水调查规范》计算洪峰流量。

2.4.3洪水系列还原和插补延长

(1)概述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的影响,说明是否需要进行洪水还原。

(2)详细说明洪水系列的还原和插补延长的情况。

2.4.4单站设计洪水计算

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时,说明洪水系列年限、采用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以及历史洪水和重现期的处理,提出单站设计洪峰成果表,附频率曲线图。

进行合理性检查并与以往设计洪水成果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

2.4.5控制断面设计洪峰流量

(1)按实测资料推求设计洪峰

控制断面应选在大支流汇入口上游附近,说明控制断面的控制面积。

有资料地区按控制面积与水文站集水面积比的指数关系计算控制断面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

Qmp=(F控/F站)n×

Qmp站

(1)

式中:

Qmp、Qmp站—分别为控制断面和水文站的设计洪峰流量,m3/s;

F控、F站—分别为控制断面和水文站的集水面积,km2。

n——指数,中小河流n=0.67,大江大河可按实测资料分析。

(2)按水文图集推求设计洪峰

对于无资料地区或控制断面集水面积与水文站集水面积相差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水文图集法,但应利用本流域或相邻流域水文站系列延长后的洪水参数对Cp、CV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

Cp修后=Cp修前×

Cp站计/Cp站图

(2)

Cv修后=Cv修前×

CV适线/Cv站图(3)

Cp修前、Cp修后—控制断面修正前后20年一遇洪峰流量参数;

Cp站计、Cp站图—站址断面计算和查图的20年一遇洪峰流量参数。

Cv修后、Cv修前—控制断面修正前后的变差系数;

CV适线、Cv站图—站址断面适线和查图的变差系数。

修正前的CpCv查等值线图。

参数修正后按下式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Qmp=CpF0.67×

kp/k5%(4)

式中:

kp、k5%—分别为设计频率和20年一遇的模比系数,按修正后的Cv值和Cs(Cs=2.25Cv)查水文图集附录三(表二)。

(3)设计洪峰合理性检查

合理性检查主要利用调查的近期洪水或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和重现期,与推求的设计洪峰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其合理性。

2.4.6分期洪水

按施工要求计算分期设计洪水。

确定分期设计洪水成果时,应说明分期洪水成因、分期划分、洪水系列统计原则、参数计算,并应对计算成果的合理性进行检查。

2.4.7洪水地区组成

为简化计算过程,本次洪水地区组成原则上不进行计算,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按以下情况采用:

二级以上支流采用同频率遭遇;

直接汇入干流(指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绥芬河)的一级支流按外水降低一级考虑。

确定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时,应说明防洪控制断面位置、大洪水的地区组成规律和洪水遭遇情况。

2.5排水流量与排水模数

2.5.1坡水设计流量

按水文图集法计算坡水流量,说明坡水的排水面积、计算方法,附计算成果表。

计算公式同上(4)。

2.5.2平原排水

说明涝区特征值(排水分区和面积等)、暴雨资料和参数选择情况,按排水模数法计算排水流量,

Qmp=F×

qp(5)

Qmp—各排水分区的排水流量,m3/s;

F——排水分区的集水面积,水旱田应分别统计,km2;

qp——单位面积的排水流量即排水模数,分别采用已有的水田及旱田排模,m3/s/km2。

排水模数原则上采用规划成果,但应说明增加水文资料后排水模数的变化趋势及采用的设计值的合理性。

2.6枯水流量

按护岸工程要求计算多年平均枯水流量或设计枯水流量。

统计本流域(无资料的可采用相邻流域)水文站畅流期(一般为4月中旬—11月上旬)最小流量系列,通过频率分析计算其多年平均枯水流量和设计枯水流量。

设计断面枯水流量按设计断面控制面积与水文站集水面积比转换。

3工程地质

3.1概况

3.1.1前期勘察工作主要成果

概述前期勘查工作经过及完成的主要勘察成果。

3.1.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估意见

上阶段提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结论、审查、评估意见。

3.1.3勘察内容及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简述本阶段勘察内容和方法;

本阶段及以前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3.2区域地质概况

3.2.1地形地貌

简述区域地形条件、地貌成因、形态类型。

3.2.2地层岩性

重点为第四系成因时代及岩性。

3.2.3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简述区域地质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分析评价区域稳定性。

3.2.4水文地质条件

3.3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3.3.1堤线比选方案工程地质条件

论述堤线比选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堤线比选意见。

无比选方案的应阐述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3.2现有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3.3.2.1.堤段概况

主要叙述堤段现状,如堤长、堤高、护坡情况、边坡比、穿堤建筑物、险工段位置及类型、无堤段长度及位置等。

3.2.2.2堤体质量

包括堤体填土组成、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险情隐患及处理情况、堤体质量评价等。

3.2.2.3堤基工程地质条件

(1)地质概况

简述堤基及堤段两端所属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详述堤防沿线古河道、冲沟、坑塘等物理地质现象及堤基地层岩性、分布、厚度及顶底面高程,应重点说明软弱、不良土体的分布和性质。

(2)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C进行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以统计表形式列出堤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包括:

统计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及建议值,并说明力学指标的试验方法。

给出砂性土的颗分级配曲线图和各土层的容许承载力建议值。

(3)堤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E进行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对各堤段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进行评价,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若分段较多,可采用表格的形式,以便更加直观、简洁。

对于存在渗透稳定的堤段进行渗透变形分析(渗透变形类型判定、临界渗透比降计算、确定允许渗透比降建议值),要列出公式及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取值。

对地震烈度≥Ⅶ度的地区,应分析评价堤基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

对于特殊土堤段要进行相应的评价。

应说明险工弱段的险工类型、分布范围及不良土体的性质与分布,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4)护坡段土体冻胀性评价

3.3.3拟建堤段工程地质条件

简述堤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所属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堤基地层结构划分原则及工程地质分段。

按《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C进行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3)主要堤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4)堤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应说明不良土体的性质与分布,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3.3.4堤基工程地质问题及建议

堤基抗滑稳定、渗透变形、沉降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及结论,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3.4护岸段工程地质条件

3.4.1岸坡现状

说明护岸段位置、长度及至堤防、建筑物、居民点等的距离,岸坡险情病害类型、破坏现状、岸坡坡度、高度、发展趋势。

3.4.2地质概况

简述岸坡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详述地层岩性、分布、厚度及顶底面高程,应重点说明软弱、不良土体的分布和性质。

3.4.3岸坡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包括岸坡地质结构的划分、土(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渗透性等。

3.4.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E进行岸坡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对岸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加固处理措施的建议。

3.5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3.5.1地质概况

3.5.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容许承载力

3.5.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对于小型穿堤建筑物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表达。

3.6天然建筑材料

3.6.1粘土料

包括产地概况、地质概况、储量计算、质量评价(列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及质量对比表)、开采运输条件、占地类型。

3.6.2砂砾料

简述砂砾料的产地、地质、储量计算、质量评价(列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及质量对比表)、开采运输条件、占地类型。

如外购则说明产地、运距、价格。

3.6.3石料

简述石料的产地、地质、储量计算、质量评价(列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及质量对比表)、开采运输条件、占地类型。

3.7结论

主要图件的编制要求:

(1)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

除正常要求外,应将堤线及桩号标注上。

(2)综合工程地质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

除满足《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9.2.12要求的内容外,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不同的地区尚应补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界线。

(3)工程地质剖面图

除满足《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9.2.12要求的内容外,在说明栏中要标注堤线桩号。

特别要求:

堤防纵剖面图要包括堤防两端点,并延伸到原始地面。

(4)天然建筑材料图表

包括料场分布图、料场综合地质图、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或坑槽展示图。

4工程任务和规模

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4.1.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1.1.1经济社会概况和发展规划

(1)经济社会现状

主要包括自然情况、行政区划、面积、人口、经济状况、主要资源、主要产业等城市现状。

(2)发展规划

主要包括“十一五”发展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等与农村、城市发展有关的规划。

4.1.1.2洪涝灾害

(1)流域洪水特性和历史洪水

结合暴雨分析洪水成因、洪水来源、传播时间、洪水组成、洪水发生的时间及规律性等,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洪水及成因和组成等。

(2)洪涝灾害

详细阐述历史上及近期所产生的大洪水及造成的经济损失。

4.1.1.3防洪现状及防洪要求

(1)防洪现状

重点阐述防洪工程现有的防洪能力,险工险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主。

(2)防洪要求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防洪工程现状和城市及农村发展,说明地方防洪要求。

4.1.1.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结合上述分析,说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1.2工程任务

工程任务主要是防洪除涝,提高防洪标准,兼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按上述任务逐条详述。

4.2防洪工程布局及主要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原则

4.2.1工程布局

4.2.1.1现有防洪工程布局

说明现有工程总布局情况,附现状图。

4.2.1.2规划防洪工程总布局

概述规划确定的工程布局及审批意见。

附工程布局图。

4.2.2主要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原则

主要详述水库防洪调度,下泄的流量及组成等。

如果上游水库对防洪标准的洪水具有明显的削峰作用,应按水库洪水调度原则,推求下游的组合洪水。

4.3防洪保护范围和标准

4.3.1防护对象

4.3.2保护范围

4.3.3标准和水平年

(1)标准

原则上按照已批复的中小河流规划确定的标准。

规划阶段根据保护区经济情况,按国标《防洪标准》确定:

一般县城设计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乡镇设计防洪标准采用30年一遇,农村堤防设计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

坡水标准10年一遇,平原排水5年一遇,强排标准按照5年一遇排水流量的70%确定。

(2)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2008年,设计水平年2015年。

4.4防洪工程规划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4.4.1规划方案

按照总体布局要求,提出需要论证的主要规划方案(堤距、堤线、治河等)。

附不同规划方案图。

4.4.2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措施

结合规划方案,阐明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措施。

4.5工程规模

4.5.1堤防工程

4.5.1.1水面线

水面线至少应包括现状及不同方案(包括不同堤距及河道治理)的不同频率(一般应包括2%、5%、10%、20%)设计水面线。

说明水面线推求所采用的基本资料、方法和主要参数。

本阶段应采用实测断面资料按稳定非均匀流公式推求水面线。

糙率原则上应按拟合水文站实测水位流量关系线或调查洪痕水面线率定。

简化的稳定非均匀流水面线计算公式:

(6)

Hx、Hs——分别为下断面和上断面水位,m;

Q——设计洪峰流量,m3/s;

——上、下断面平均流量模数;

L滩——按洪水流向确定的断面间距,m。

流量模数按主槽和滩地分别计算,公式为:

K主=

K滩=

n主、n滩——为主槽、滩地糙率;

R主、R滩——为主槽、滩地水力半径,宽浅式河流可用水面宽代替;

A主、A滩——为主槽、滩地断面面积,m2;

桥梁壅水高度采用铁三院公式:

ΔH——壅水高度,m;

η——壅水系数;

Vm——桥孔压缩断面平均流速,m/s;

V0——桥孔扩散断面平均流速,m/s。

壅水系数按流量压缩比在0.05~0.15范围内插值,压缩比大于0.6时均采用0.15,小于0.3时均采用0.05。

4.5.1.2方案比选

分析比较不同的堤线及治河方案水位差和保护效益,估算各方案投资和工程占地,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选定采用方案。

4.5.1.3设计枯水位

设计枯水位可按护岸工程需要计算。

可采用曼宁公式计算设计断面的低水部分水位流量关系线,高水部分用水面线成果。

按设计枯水流量查得设计枯水位。

也可采用调查或实测枯水位。

4.5.2河道整治工程

主要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清障、挖河、护砌等工程,对于流经城镇的河道,宜结合岸线利用、土地开发、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确定整治原则,选定治导线、控制节点、布局等,提出设计水位、流量、主要规模尺寸。

4.5.3排水工程

4.5.3.1排水规划原则

排水工程设计应在防洪除涝治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查沿岸水利工程现状,依据规划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统筹协调,高水高排,分割水势”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论证,确定符合实际的合理排水方案。

4.5.3.2排水工程规模

排水工程一般应考虑自排、强排、自排与强排相结合、闸站结合、回水堤等基本方案,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合理方案。

(1)排水出口处的设计水位高于或接近干流河道设计水位,则自流排水,在排干出口处修建回水堤或防洪闸以防止外河洪水倒灌。

排水区地势较陡,外河洪水位高时,排干的回水范围较小,则可修建回水堤;

排水区地势平坦,洪水期排干回水范围很大,则宜建闸防洪。

(2)排水出口水位低于承泄区相应频率的水位时:

①排水区地势较高的坡水,受干流洪水顶托影响小,要采取高水高排的措施,修建截流沟及回水堤,使上游坡水自流排出;

②下游受回水顶托的平原区地势地平,无法自流排水的,可建抽水站强排;

③排水区内包括坡地和平原来水的,应对坡水和平原来水流量过程进行叠加,有条件时应利用自然地形进行滞蓄,确定合理的强排流量和自排流量,宜选择闸站结合的排水方案。

(3)考虑到承泄区水位在整个农田排水期内,大部分时期处于低水位,各排水口均有自流排水的机会,所以,强排站一般应带有自流涵闸,以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4)回水堤设计标准与干流堤防一致,回水堤长度按干流水位平回与支流同频率水面线相接确定。

(5)强排站设计流量的确定,可根据站前及排水区低洼地与荒地等可能滞蓄的条件适当折减,一般情况下可按该排水出口处五年一遇设计流量的70%采用。

(6)提出排水工程(含)设计水位及流量表,包括内水位、外水位及内外水位配合差、强排站内外水位及扬程等。

4.5.4其它工程

4.6堤顶高程设计

3、4级堤防的堤防超高采用1.3m。

对吹程较大、河水较深的堤防,应对超高进行复核计算。

4.7规模汇总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5.1设计依据

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5.1.2设计基本资料

5.1.2.1设计依据的主要标准和规程、规范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4)《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5)《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6)《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2006)

(7)《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