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918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中考历史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索白银4.5亿两

5.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

这体现了(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经没有了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开始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已开始勾结

6.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材料中的“运动倡导者”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D.知识分子激进派

7.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新政。

学术界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的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师夷长技以维护清朝统治

C.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D.全面抵御西方经济的入侵

8.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朝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

这说明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

A.疏于防范B.战术失策

C.兵力劣势D.经济落后

9.右图所示历史事件是一次(  )

A.近代农民战争 B.封建自救运动 

C.资产阶级改革 D.社会革命运动

10.一百多年前,北京东交民巷被划定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这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人民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C.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朝廷受到列强军队的监控

11.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对中国进行了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主权几乎丧失殆尽。

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失去完整独立的主权B.率先走上主动学习西方的道路

C.逐渐丧失北方大片的领土D.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面对困境中的国家,发动了一次次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材料表明了孙中山(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彻底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

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

其直接目的是(  )

A.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14.“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的“甲午、戊戌、辛亥”均采用的是(  )

A.年号纪年B.干支纪年

C.民国纪年D.公元纪年

15.中国早期革命家郑超麟回忆说:

“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这里的“集体意识觉醒”指的是(  )

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

C.一二·

九运动D.西安事变

16.右图所示手绘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成为近代革命的转折点D.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17.《毛泽东选集》中写道: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

A.二次革命B.北伐战争

C.护国战争D.抗日战争

18.20世纪初,“知识精英认识到如果民众思想没有根本转变的话,‘共和的招牌’是挂不长久的”。

这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  )

A.兴起的背景B.抨击的对象

C.宣传的阵地D.取得的成果

19.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

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

由此可见(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20.“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

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中的“暗夜南湖亮斗星”指的是(  )

A.中华民国的创建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D.工农红军的长征

21.下面是某篇论文的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

1.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2.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3.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宣传民族主义

C.新三民主义的出现D.倡导维新思想

2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

23.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扔掉“洋拐杖”,喊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口号;

也是在这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

“这里”指的是(  )

A.上海B.井冈山

C.遵义D.延安

24.革命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据歌曲推知,其体现的历史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C.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5.“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系列举措促成了(  )

A.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D.国共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26.“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以它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万家岭战役B.武汉保卫战

C.豫湘桂战役D.第三次长沙会战

27.1940年,《新华日报》报道:

“×

×

集团军总副司令朱德彭德怀,以敌机连日狂炸战时首都重庆……现特电慰重庆全体同胞,并以连日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以回答敌之残暴兽行……”取得报道中“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平型关伏击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28.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毛泽东在《七律·

忆重庆谈判》中感叹: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合作成立国民政府B.实现合作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D.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29.“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民谣最能够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  )

A.背景B.原因C.进程D.影响

30.右图所示的战役展现了人民解放战争(  )

A.开始全面爆发B.进入战略防御

C.进行战略决战D.赢得全国胜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4题,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分)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在引进和仿制西器方面,虽然魏源提出的“购船”“购炮”,沿海设立船厂和火器局,以制造战舰、火炮等“器械”的主张,当时未能实施……之后,洋务运动终于在克服视工艺制造为“奇技淫巧”的传统思想障碍中展开了。

虽然这一运动的实效仍然令人失望,但工业化的方向已不可逆转……

——摘编自罗福惠《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与启示》

(1)指出与材料中突破“道”“器”观念相关的事件。

(2分)

(2)李鸿章晚年认为,对“道”“器”观念的突破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这样惊人大风暴的袭来,又使大批爱国志士短时期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在新生代的知识青年中出现了有毛泽东、蔡和森等的新民学会,有周恩来、邓颖超等的觉悟社,有恽代英、林育南等的利群书社等团体……他们目光更加开阔,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投身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去,谋求国家民族的复兴。

许多早期的共产党人就是从这些人群中走出来的。

——摘编自金冲及《五四运动百年祭》

材料二

中共一大十三位代表基本概况

代表姓名

当时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

李达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李汉俊

董必武

35

陈潭秋

25

师范生,从教

何叔衡

45

清末秀才、师范生,从教

毛泽东

28

王尽美

23

师范生

邓恩铭

20

中学生

张国焘

24

北京大学在校生

刘仁静

19

陈公博

北京大学学生,从教

周佛海

留日学生

包惠僧

27

北大旁听生,记者,从教

——根据张志松《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与理想信念教育》整理

材料三 董必武一生的角色转变有早期共产党人李汉俊的影响,同时还与他自身性格特点和这一时期他的特殊经历有关,更是董必武不断学习、思索和不懈追求革命真理的结果。

经过这些因素的作用,董必武最终完成了自己人生角色的转变,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人生道路,从此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为党、国家和人民不断奋斗的征程。

——摘编自刘震《董必武的人生角色转变历程及原因》

(1)根据材料一,简述“惊人大风暴”所指的历史事件。

概括该历史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作用。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一大代表的主要特点。

(3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董必武人生角色转变的历史启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

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摘编自[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

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2分。

用材料中的词语作答)

(4)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作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高层也是频繁接触。

对此,谈谈你对国共合作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根据材料,指出“①”的事件名称。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8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第Ⅰ卷

1.A 2.A 3.C 4.B 5.D 6.A 7.B 8.A 9.C 10.D

11.D 12.D 13.A 14.B 15.B 16.C 17.B 18.A 19.B 20.B 21.A 22.C 23.C 24.B 25.C 26.B 27.C 28.C 29.B 30.C

第Ⅱ卷

31.

(1)洋务运动。

(2)同意李鸿章的观点。

理由:

洋务运动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只学习西方器物,不改变制度,治标不治本,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2.

(1)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

作用: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干部条件(人才条件)和组织条件。

(2)特点:

以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主(或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代表们的基本素养好(见识广)﹔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

(3分,答出三点即可)

(3)启示:

人生的信仰,绝不是一次选择,而是终生的实践。

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

要有钢铁般的信仰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面对人生抉择之时,立场坚定、秉承初心。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分,根据材料,论从史出,符合题意要求,可酌情给分)

33.

(1)办学方针:

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1分)

北伐目的:

(2)原因: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战役:

百团大战。

精神: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认识:

国共和,则民族兴;

国共分,则战乱生。

国共两党应该积极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34.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分)

(2)

【示例一】观点: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论述: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革命征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示例二】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示例三】观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

【示例四】观点:

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