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91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6海水运动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 响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调节;

暖流,寒流。

海洋生物

(1)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渔场和日本的渔场

(2)上升流海域形成的渔场:

渔场

海洋航行

(1)顺洋流航行可

(2)寒暖流相遇形成的,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携带的对海上航运有较大威胁

海洋污染

加快;

扩大。

第一部分:

学生自己积累(海洋专题常见简答题答题模式)

(1)海上生命线:

①“西方海上生命线”------好望角航线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

②日本“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

(2)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③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海区交换少。

(3)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大量淡水注入③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海区交换少。

.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①赤道地区较低:

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副热带海区最高: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5)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

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

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6)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7)盐场区位选择:

长芦盐场(天津)、布袋盐场(台湾西部)、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

①沿海地形平坦,海滩广阔,便于海盐晒制;

②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

例:

红海沿岸盐田的优越自然条件:

①沿海地形平坦,便于海盐晒制;

②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天气炎热干燥,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适于晒盐的天气;

③临近红海,便于就近获取高盐度海水,原料丰富。

(8)舟山渔场:

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两个鱼汛。

成因: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②长江、钱塘江等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③大陆架宽而浅,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9)世界四大渔场成因:

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

②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③北大西洋暖流与沿岸冷水流交汇,形成北海渔场;

④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10)海洋环境保护

A、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①海洋环境污染:

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工业生产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另外,海岸活动(如港口工程建设)和海上航线或钻井平台石油泄露等也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②海洋生态破坏:

人类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和海洋污染,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B、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治;

②增强海洋环保意识;

③加强海洋污染治理;

④加强对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陆的科学论证;

⑤制订综合的、长远的海洋开发规划。

(11)为什么要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并保护沿海红树林?

①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和损失;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部分:

【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考点一洋流形成与环境模式分析

【归纳总结】

1.洋流的形成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具体分析如下:

2.大洋环流模式图解分析

图示

分布

特征

常规环流模式]

中高纬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北纬45°

~70°

)以副极地为中心

①3支洋流构成

②逆时针

③东(侧)暖(流)西(侧)寒(流)

中低纬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

~45°

)以副热带为中心

①4支洋流构成

②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③东(侧)寒(流)西(侧)暖(流)

特殊环流模式

西风漂流

南纬40°

~60°

之间

①顺时针环流

②受南极大陆影响性质为寒流

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流向受季风影响,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方法技巧】

1.图示法记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2.盛行风和洋流分布的关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洋流系统,其流动方向与各自所在半球的反气旋方向一致。

在此可采用相关联系的方法揭示风和海水运动的内在联系。

注意:

中低纬环流有时也称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中高纬环流也称气旋型大洋环流,是指大洋环流的流向与所在半球气旋或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相同。

3.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系统的形成原理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季节变化。

在冬、夏两个季节,在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

冬季该海区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A);

夏季该海区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B)。

世界洋流按海水性质可分为两类:

暖流和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洋流性质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

但是,位于索马里沿岸的夏季洋流则例外。

其冬季为索马里暖流,夏季为索马里寒流。

这是因为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离岸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性质属于寒流。

【典型例题分析】

【例1】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d和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

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依次利用的洋流有哪些?

(6)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

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变式精练】

1.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回答

(1)~

(2)题。

(1)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4月B.7月C.11月D.1月

(2)甲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2.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

(1)~(3)题。

(1)若AB线是30度纬线,则这个海域肯定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2)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A.千岛寒流B.加那利寒流C.拉布拉多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直接得益于暖湿的暖流

B.世界上著名的大渔场都是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

C.洋流既加快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同时又扩大污染的范围

D.暖流的海水温度可能比寒流的海水水温更低

考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表层洋流对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航行、海洋污染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如下:

影响

举 例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对沿岸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①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北欧气候:

55°

N~70°

N大西洋两岸最冷月平均气温、自然景观不同,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英国北部和挪威海港封冻期缩短

②秘鲁寒流影响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

①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②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

③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④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深层冷海水上涌形成

⑤舟山渔场:

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处

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

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①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17天

②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002年7月13日“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搁浅直至沉没,泄漏出大量燃料油,造成数百千米海岸污染。

西班牙附近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使燃油主要向北扩散,虽加快了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受污染海区的范围,并使法国海域受到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驱动着低纬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了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

而表层的海水温度较高,于是在太平洋西部的低纬地区便形成了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

当东部的海水向西流走以后,邻近及下层的海水前来补充,形成补偿流,尤其是往上升的洋流,水温偏低,因而东部海区则相对来说形成了“冷水池”。

当海水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后,便形成正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即沃克环流。

这样,由于西部海域水温高,气温也高,形成上升气流,因而降水丰沛;

而低纬的东太平洋地区则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致使南美洲的低纬西海岸地区较干旱(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2)在有些年份,这两个海域的水温出现了异常。

如果与上述情况相反,则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西部海域的水温不如往常高,这样上升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下沉气流,于是就使得该地区及邻近的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出现干旱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带来森林火灾。

反观东部,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往干旱的南美洲西海岸成了多雨的天气,有时出现水灾,而由于沿岸的上升流(洋流)难以形成,渔场大大减产。

(3)“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东西部海水的温差比正常年份要大,也会引起气候的异常变化。

(4)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专家分析认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热带气旋减少,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减少;

二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出现高温、干旱;

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仍发生洪涝灾害,近百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如1931年、1954年、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四是厄尔尼诺年发生后的冬季,北方多出现暖冬。

【例2】读下面模式示意图,完成

(1)~

(2)题。

(1)若该图表示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则(  )。

A.通常用环节①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B.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②环节有关

C.目前人类可对③环节施加显著影响D.④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2)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甲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沿岸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②洋流为暖流

C.③洋流流经处渔业资源丰富D.④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例3】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

(1)~

(2)题。

(1)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A.暖流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寒流影响

(2)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位于温带海区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D.河流的注入

3.右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2)流经e海域的洋流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

有增温增湿作用D.由高纬流向低纬

(3)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D

A.Te>

Tf;

Se>

SfB.Te>

Se<

SfC.Te<

TF;

SfD.Te<

Sf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4-6题。

4.甲处所处的大洲可能为(  )。

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大洋洲

5.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D.拉布拉多寒流

6.乙处洋流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①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 ②对沿岸降温减湿作用 

③与来自高纬度的洋流交汇形成渔场 ④与来自低纬度的洋流交汇形

成渔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三洋流及其寒、暖流的特征

寒流和暖流因其流向不

同,流经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相同。

洋流

流向

水温

海水等温线表达图及寒暖流分布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

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

增温

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

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

降温

减湿

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

①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寒流的水温也不一定比暖流低。

比较两条洋流的水温高低,必须在同一纬度条件下才能比较。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不同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②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是暖流。

但也有例外,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吹离岸风,受上升补偿流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是寒流。

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

(1)“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果图L是海洋,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2)“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如图M,该图是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3)判断洋流名称

如图N,该图若为大西洋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

【例4】右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2)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圣地亚哥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C.索马里海域形成索马里寒流

D.南美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例5】读下图,完成

(1)~

(2)题。

(1)在上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加那利寒流

8.右图为某区域海陆分布状况,B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有一艘货轮经过A海域,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向北通过A海域后,货轮的吃水将变深

B.向北通过A海域比向南通过的时间要长

C.两岸地区盛产柑橘、油橄榄和葡萄等

D.海域洋流的方向与当地的风向不一致

(2)下列关于B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流动的方向没有季节变化

B.一月和七

月时的洋流都是暖流

C.夏季是补偿流,冬季是风海流

D.石油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3)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编队从海南岛三亚出发,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以保护经过此海域的船舶安全,中国海军编队赴索马里海域途中都是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逆水D.逆风顺水

自学自练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甲     乙     丙     丁

5.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有关①洋流性质和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 北半球大洋西岸B.寒流 北半球大洋东岸

C.暖流 南半球大洋西岸D.寒流 南半球大洋东岸

【解析】 第5题,甲图为北海道渔场,乙图为纽芬兰渔场,丙图为秘鲁渔场,丁图为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其他三大渔场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第6题,①洋流为日本暖流,位于北太平洋西岸。

【答案】 5.C 6.A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

,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回答9~10题。

9.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

A.4°

34′N航行B.28°

N航行

C.41°

34′航行D.62°

10.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

A.加那利寒流B.拉布拉多寒流

C.本格拉寒流D.东格陵兰寒流

【解析】 第9题,哥伦布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度数为28°

,也就是相对于北极星的仰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他一直沿28°

N航行,航向没有改变。

第10题,根据哥伦布航海时的路线,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由欧洲到北美洲顺洋流运动,可加快航速,可利用加那利寒流;

从北美洲返回,可以利用北大西洋暖流,因此选择A。

【答案】 9.B 10.A

13.读下图,回答

(1)~(4)题。

(1)指出图中洋流①、②的名称。

(2)结合图中洋流,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

(3)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

(4)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陆地轮廓,该区域为南美洲南部海、陆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①为秘鲁寒流,②为巴西暖流。

(2)题,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第(3)题,根据洋流流向判断轮船前期航程顺洋流快,后期丁海峡处变慢因为逆西风漂流。

第(4)题,丙处为秘鲁渔场,受秘鲁寒流影响。

【答案】 

(1)①为秘鲁寒流,②为巴西暖流。

(2)洋流①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洋流②促使了乙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形成。

(3)快 减慢 因为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

(4)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