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53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义词辨析题解法指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网1文档格式.docx

如“启示”与“启事”,“启示”即启发,是动词,如“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有时做动词性名词,如“这件事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而“启事”则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是纯粹名词,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

3.注重感情色彩。

如“半斤八两”与“各有千秋”,虽然两个词都指两个事物差不多,但感情色彩不同,前者为贬义,指的是都同样的不好;

而后者则为褒义,指的是同样的都好。

再如“径直”与“径自”,虽然二者意思相近,但褒贬色彩却不一样。

“径直”强调“直接向某处前进”,“径自”强调“自作主张”,含贬义。

4.明确语体色彩。

如“商榷”与“商量”,选择哪一个就得注意场合和语体风格。

“商榷”是“商量”的书面用语,在郑重场合里,我们说“这类问题值得商榷”,而当人们说“这件事我们商量商量”就显得随意一些。

5.辨别使用对象。

如“结合”与“接合”,“结合”的对象一般比较抽象,含有联合、配合、联系的意思,而“接合”的对象比较具体,含有地区、物体连接、拼接的意思,“请你帮我把两根自来水管______在一起吧”中的横线处,就只能填“接合”。

再如“惠赠”与“敬赠”,前者用于对方赠与自己财物时,后者用于自己赠与对方财物时,用反了就很尴尬。

6.比较词义范围。

如“囊括”与“包括”,“囊括”比“包括”词义范围更大。

“这个队获得了团体赛在内的八项冠军”,横线处就只能填“包括”,而不能填“囊括”。

7.关注搭配习惯。

如“争论”与“争执”,两者都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但“争执”一般不带宾语。

所以,要么说“争论问题”,要么说“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或“争执不下”。

8.比较词义程度。

如“摧残”和“摧毁”,“摧毁”表示从根本上加以破坏,以至于毁灭;

“摧残”仅指伤害或破坏人、物的部分,使之残缺不全。

9.注意使用规定。

如“交待”与“交代”,“交待”可以指“完结”,一般是不如意的结局,如“股市行情看不准,这两万元就______了”。

这种诙谐式用语,一般不用“交代”,横线处应填“交待”。

“交代”可以指把经办的事务移交他人,也可指嘱咐下级、下辈人注意某些事项。

这两种情况,一般又不用“交待”。

10.辨析限制条件。

如“有失”与“失之”,“有失”后面跟的是“公平、公允、慎重、稳重、稳妥、斯文、体面、风度、检点、缜密、完美”等褒义词,而“失之”后面跟的则是草率、粗鲁、片面、偏颇、冒失、不当、荒谬、轻浮、仓促”等贬义词。

再如“多少”与“稍微”,“多少”一般与积极意义的词连用;

“稍微”则无此限制。

11.辨清修辞环境。

如“流淌”与“流露”,在“作者多年积淀着的质朴纯美的情怀和爱,汩汩地从笔端______

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契合,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中的横线处应填“流淌”,因为上句通过“汩汩”这个词已经把“情和爱”喻作了流水,这样语境只能适合与“流淌”搭配,如填“流露”则显得不和谐。

12.辨清词语的小大语言环境。

如“申述”与“申诉”。

“申诉”是指当事人对受到的处分或对判决不服时提出重新处理或审理的要求,而“申述”就是详细说明。

在“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中的横线处应填“申述”,而有些考生一看和法律有关,就想当然地选择了“申诉”,其实所填词语的小环境是原告律师在向法庭作案情的说明而不是提出重新审理,这些考生就是不注意这个小环境导致错填丢分。

13.注意隐含谦虚和尊敬意思的词语。

如“莅临”与“亲临”,在“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来多次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作出了贡献”的横线处应填“亲临”。

“莅临”多指欢迎贵宾来到,“亲临”强调亲自前往。

孙中山的孙女当然身份不一般,所以有的同学就选择了“莅临”。

其实整个语境是在强调孙穗芳女士亲自到北京大学,选“亲临”比较好。

【强化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阿道夫·

拉利是法国艺术界享有______的“美人鱼画家”,在他85年的生命进程当中,他跨越了艺术史上的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见证了法国艺术的兴衰和潮流转向。

(2)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指出,未到年底本港已用尽人民币贸易结算兑换额度,主要是银行已

______运作及客户兴趣大增之故,反映跨境人民币贸易发展迅速。

(3)本次活动,国美推出学生专属机型,国美负责人介绍说,活动期间,国美电器还推出了顾客选购配件套餐活动,花50元就能买到______83元的配件,让广大消费者体验到了国美带来的优惠。

A.声名熟悉实足

B.声名熟习十足

C.盛名熟习实足

D.盛名熟悉十足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近日,一名男子在清溪商业街附近摆开了小摊,______叫卖野山鸡,不过这野山鸡是真是假,还真让人有点迷糊。

(2)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______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

(3)很多家长听说______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于是在孩子该用抗生素的时候生怕用过了,没用够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或者换药,殊不知这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A.公然主办乱用

B.公开举办乱用

C.公开主办滥用

D.公然举办滥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几经______,老人才带着工作人员在后山的一个树洞中,揭开覆盖在上面的树叶等物后,把这部古书小心翼翼地交到了研究人员的手中。

(2)在本届全运会冰上项目比赛中,黑龙江队如日中天,吉林队日渐式微,山东队首夺金牌:

中国冰上项目的新______正在形成。

(3)中国政府在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配之以______的货币政策,并灵活运用价格、汇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起到重要作用。

A.恳求格局稳健

B.哀求局面稳重

C.恳求局面稳健

D.哀求格局稳重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一片繁花绿叶的丛林中,错落分布着名叫云路、云端、碧云等的古村庄,沿着斑驳的石阶处处可见明清时代______下来的残缺的灰色砖泥房。

(2)大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提醒,企业要如实申报普查资料,不得伪造、______普查资料。

(3)据介绍,省城各医院“五一”长假期间医院门诊、急诊与往常一样______,广大市民就医不会受到影响,救护车、急救电话24小时守候。

A.留传篡改就诊

B.留传窜改应诊

C.流传篡改应诊

D.流传窜改就诊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不是由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评定的,而是由社会根据这个人一生的言行______来客观评定。

(2)这些军阀无聊,无知,无心肝,无廉耻,因为他们不懂得用人,只知道______奴才而已。

(3)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不仅缺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______制造对抗,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A.成果饲养蓄意

B.后果豢养刻意

C.结果豢养蓄意

D.结果饲养刻意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五一期间,凡在本店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2)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我校2位老师出席市“名师奖”颁奖大会,光荣地______。

(3)这次校庆承蒙古井集团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圆满成功。

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______相助。

A.惠赠授奖鼎力

B.敬赠授奖全力

C.敬赠受奖全力

D.惠赠受奖鼎力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没有__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2)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让手机安全防范常识更加深入人心,加上专业手机安全服务厂商的努力,希望早日彻底______危害社会的手机安全顽疾。

(3)把那些_____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

A.体验祛除违反

B.体味驱除违反

C.体验驱除违犯

D.体味祛除违犯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公司表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不会______其正常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

其2009至2010年度抗流感疫苗安尔来福的生产已基本完成。

(2)火箭队需要进行交易毫无疑问,火箭队要为2011年姚明复出做好准备无可______,但问题是同时失去巴蒂尔和斯科拉两位首发球员是否值得火箭队尝试。

(3)如果贵公司希望在国际市场寻求买家,开拓商机,新辟市场,我们将是您最值得______的合作伙伴。

A.妨碍指摘信赖______

B.妨碍指责信赖

C.妨害指摘相信______

D.妨害指责相信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古代字画的是一门______比较高深的学问,如果不具有这方面的专门知识,赝品也会误作真迹。

(2)聪明的詹姆斯从来没有在任何______,承诺将于2010年与克利夫兰签下新的合同。

(3)在本科生多如牛毛的______,考研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为了增加个人竞争力的筹码。

A.欣赏场所时代

B.鉴赏场合时代

C.鉴赏场所时期

D.欣赏场合时期

【参考答案】

1.C(声名:

名声。

盛名:

很大的名望。

熟悉:

知道得很清楚。

熟习:

对某种技术学习得很熟练。

十足:

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

实足:

数量足数。

2.D(公然:

公开的,毫无顾忌的。

贬义。

公开:

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举办:

举行活动;

办理事业。

主办:

主持办理。

滥用:

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

乱用:

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3.A(哀求:

哀告请求,语意较重。

恳求:

恳切请求,语意稍轻。

格局:

结构和格式。

局面:

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范围比“格局”广。

稳健:

侧重于“不轻率、沉稳”。

稳重:

侧重于“没有改变”,作为“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应用“稳健”。

4.B(留传:

侧重于表示遗留给后代。

流传:

侧重于表示传下来、传播开。

窜改:

改动文字。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就诊:

就医,指病人到医生那里请他诊疗。

应诊:

医生接受病人并给予治疗。

5.C(结果:

没有好坏之分,中性词。

成果:

指工作或事业的收获,褒义词。

后果:

指坚持不正当的做法以致得到不好的结局,贬义词。

豢养:

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贬义词。

饲养:

对象只能是动物,中性词。

刻意:

指用尽心思地去做,中性词。

蓄意:

早有意,贬义词。

6.C(惠赠:

敬辞,指对方赠给自己财物。

敬赠:

指自己向对方赠予财物。

受奖:

得奖。

授奖:

颁奖。

全力:

全部力量或精力,用于修饰自己。

鼎力:

大力,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7.D(体味:

仔细体会。

体验:

一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二是亲身经历。

祛除:

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祟等。

驱除:

赶走、除掉。

违反:

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违犯:

违背和触犯法规。

8.A(妨碍:

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

妨害:

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指责:

指出错误并予以责备的意思,词义较重。

指摘:

指出错误并加以批评的意思,词义较轻。

相信:

词义较轻。

信赖:

词义较重。

9.B(欣赏:

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

鉴赏:

鉴定欣赏,语义范围比“欣赏”大。

场所:

活动的地点。

场合:

地点、时间、环境、情况等的总和。

时代:

指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划分的某个时期,范围大。

时期:

多指具体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范围小。

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

有些词看上去差不多,一般称为同义词。

实际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是不大会有的。

其间的区别往往很细微,但这正是我们的语言丰富与精密的证明。

我们爱护我们的语言,就应该经常注意词的意义和用法,下笔的时候,要严肃地、细致地加以选择。

决断不下的时候,查查字典。

下面举一些错误的例子来分辨。

(1)整个、全部

一个整体的东西,才能说“整个”,如“整个学校”、“整个国家”。

由许多个体合成的东西,应该说“全部”,如“全部存款”、“全部书本”。

如果是人,就用“全体”,如“全体教师”。

下句该用“全部”。

为了照顾整个信件的投递速度,目前还不能直接送到驻地。

(2)确切、确实

“确切”是“准确”、“恰当”的意思,如说“把蒋介石比作运输队长是非常确切的。

”下句该用“确实”。

确切做到师生互助。

(3)丰满、丰富

“丰满”一般地只用来形容有形体的东西。

下句该用“丰富”。

我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了。

(4)化验、检验

用化学方法来检验,叫做“化验”,否则只能说“检验”。

下句该用“检验”。

以“血色素对照”化验,已经到了严重的贫血状态。

(5)保障、保证

“保障”的意思是说对于已有的东西加以维护,使它不受损害。

“保证”是说担保完成一件工作或实现一种理想。

下面两句的“保障”都该换用“保证”。

a.你将保障黄河不出岔子。

b.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术不断发展和繁荣。

(6)迎合、迎接

“迎合”有“逢迎”、“讨好”的意思。

下句该用“迎接”。

改造自己来迎合这个伟大的时代。

(7)发展、增加

下句说“数量发展”,意思也不能算错,但是有点“小题大做”,用“增加”更合乎习惯。

教师用书的出版数量正在逐渐的发展。

(8)发明、发现

创造一种新的事叫“发明”。

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叫“发现”。

下面两句里的“发明”和“发现”用错了,应对调。

a.伯凯瑞发明铀的放射性,居里夫妇发明镭锭。

b.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个发现了以茶为饮料。

(9)口号、标语

嘴里喊的叫“口号”,纸上写的叫“标语”。

下句该用“标语”。

会场上布满了有关抗击非典的口号。

(10)心理、心情

“心理”指人的想法,跟“情绪”的意思相近的是“心情”。

下句该用“心情”。

可是大家的心理却显得更加沉重。

(11)位置、地位

“位置”指人的地位,或指事物的重要性,如说“《狂人日记》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在这种场合,也可以用“地位”。

但文章篇幅的长短,只能用“地位”,不能用“位置”。

下句该用“地位”。

这样重大的问题,在两编内仅占了五页的位置。

(12)对立、对比

“对立”是“敌对”的意思。

下面这句该用“对比”或“对照”。

解放前与解放后两个社会恰成对立。

(13)秩序、次序

“秩序”是就事物的整齐或混乱说的,跟先后没有关系。

下面这句该用“次序”。

讨论的秩序,是先从重工业起,然后及于一般的生产品。

(14)价值、价格

“价值”的意思比较抽象,说一件事物“有价值”,等于说它有用处,有重要性,或有意义。

对于商品,我们只说“价钱”或“价格”,不说“价值”。

下句该用“价格”。

由于会计的精确计算,我们确定了推销的价值。

(15)气氛、印象

“气氛”跟“印象”的意思相近,如说“悲惨的气氛”。

能够给人的是“印象”,不是“气氛”。

下句该用“印象”。

给人一个全厂都投入生产高潮的气氛。

(16)事实、事态

“事实”指即成的事,不能扩大。

能扩大的是“事态”。

下句该用“事态”。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把事实再扩大了。

(17)遭受、受到

“遭受”比“受到”的范围窄一点,只能用于不幸或不利的事。

下句该用“受到”。

慰问团遭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18)布置、安排

“布置”有自上而下地分派处置的意思。

“安排”则没有。

安排可以以人为对象,有安顿的意思。

下面两句的“布置”都该改为“安排”。

a.他为自己布置了许多工作。

b.她把子女布置好,就出差去了。

(19)突然、猛然

“突然”和“猛然”都有动作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

“猛然”只能作状语,“突然”除作状语外,还可作谓语、定语、宾语。

下面两句都该用“突然”。

a.情况很猛然,我们谁也没有反应过来。

b.这件事情让我们感到太猛然了。

(20)深入、深刻

“深入”多与表动作行为的词搭配。

如“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批判”、“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

“深刻”则多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内容”。

“深刻”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的意思,又有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

“深入”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的内部的意思。

下面这句该用“深入”。

我们党的政策已经深刻人心。

(21)脑袋、头部

“脑袋”适用于日常口语,“头部”运用于书面语。

下面这句该用“脑袋”。

那个孩子可真坚强,铁蒺藜刺破了他的脸,疼得他的小头部汗珠直掉,但他两只胳膊还是紧紧地抱住那个坏家伙的腿。

(22)充分、充足

“充分”大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条件充分”。

“充足”大多用于比较具体的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

下面这句该用“充分”。

我们必须充足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23)交换、交流

“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却不同。

“交换”一般与“礼物、意思、资料、产品”等搭配;

“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

“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

“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

下句或改为“充分交换意见”,或改为“充分协商”。

经过大会充分交流,共选出任清等二十名劳动模范。

(24)爱好、嗜好

这两个词都有对某种事物很喜欢的意思,但“嗜好”比“爱好”意义更深一层,不仅是喜欢,而且还有了瘾,成了习惯,喜欢到无法与之分离的地步。

下句该用“爱好”。

供应人民嗜好的日用品是我们的职责。

(25)摧残、摧毁

“摧残”和“摧毁”,都有加以破坏的意识,但“催毁”的含义比“摧残”的重。

“摧毁”表示从根本上加以破坏,以至于毁灭;

“摧残”仅指伤害或破坏人、物的部分,使之残缺不全,不一定到毁灭的地步。

下面这句该用“摧毁”。

我们用大炮摧残了敌人的阵地。

(26)事情、事件、事故

不论大事儿、小事儿,如何发生的事儿,都可以叫“事情”,概括的范围最大;

“事件”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平常的重大事情,概括的范围小;

“事故”则专指偶然发生的不幸事情,概括范围最小。

下面这句该用“事故”。

我们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7)收集、搜集

“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两者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

“搜集”则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

下句该用“搜集”。

他多年来潜心于收集文物。

(28)期望、希望

“期望”是对别人的,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希望”可以对自己,也可以对别人。

下句该用“希望”。

每一个社会工作者也必然热烈的期望担负起这个条文所指示的任务。

(29)以至、以致

“以至”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用于表示不好的结果。

下面两句的“以至”和“以致”应对调。

a.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致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b.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至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30)学历、学力

“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

下面这句该用“学力”。

他虽未曾跨过大学的大门,但经过刻苦自学,学历已达到大学本科的水平。

(31)不止、不只

“不止”一是指继续不停,一是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

下面这句该用“不止”。

同去的不只他一人。

(32)分辨、分辩

“分辨”侧重于区分、辨明差别,“分辩”侧重于将理由解释清楚。

下面这句该用“分辩”。

随他怎么说吧,我也不想分辨了。

(33)纵容、怂恿

“纵容”指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只用于贬义。

“怂恿”指鼓励别人去做某事。

有时不含贬义。

下面这句该用“纵容”。

作为家长,不应该怂恿孩子的不良行为。

(34)逐步、逐渐

二者都有“逐渐”、“一步一步”的意思,所以有时可以互换,如“事业逐渐发展”也可说“事业逐步发展”。

但二者也有区别,“逐步”更多地指人为地按计划发展的过程,而“逐渐”有时则仅指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

下面这句该用“逐渐”。

天色逐步暗下来了。

(35)传颂、传诵

“传颂”意为辗转传布颂扬,“传诵”意为辗转传布诵读。

下面这两句“传颂”和“传诵”应对调。

a.全村的人传诵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b.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36)淹没、湮没

“淹没“是指大水漫过,盖过。

“湮没”是埋没的意思,词义比较抽象。

下面这句该用“淹没”。

黄河决口,湮没了许多村庄。

(37)贯串、贯穿

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叫“贯串”,“贯穿”是穿过、连通的意思。

下面两句“贯串”和“贯穿”应互换。

a.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

b.这条公路贯串本省十几个县。

(38)报怨、抱怨

“报怨”是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重。

“抱怨”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

埋怨,词义轻。

下面这句该用“抱怨”。

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报怨别人。

(39)作客、做客

“作客”是寄居在别处的意思,“做客”是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下面这句该用“做客”。

今天下午我要到亲戚家去作客。

(40)树立、竖立

“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竖立”是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下面这句该用“竖立”。

宝塔树立在山上。

(41)交代、交待

“交代”一是指把经手的事务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