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33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Word格式.docx

市场调节=价值规律的调节=价格的调节=自发调节(“无形的手”)=利益关系的调节

1、市场配置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配置资源与价值规律的调节有什么内在一致性?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

①市场不能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调不着”)

什么是公共物品?

举例说明。

A、特点:

B、范围:

国防、治安、消防、公园等

C、原因:

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投资兴办的领域。

D、供给:

主要由政府无偿提供,慈善事业也可以部分提供。

②有些产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产品)不能由市场调节。

(“不能让市场调”)

A、产品范围:

枪支弹药、危险品、麻醉品等

B、原因:

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不能调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

▲不能让调节:

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

2、在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也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表现:

A、自发性:

原因:

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

(源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表现: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如:

制假售假、排放“三废”、剽窃专利发明(智力成果)、不正当竞争等

后果:

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B、盲目性

原因:

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表现:

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如“一哄而上”、“一哄而退”、“跟风种地”。

后果:

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

C、滞后性

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

 表现:

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容易出现滞后性——“伤心果”。

经济波动与资源浪费。

②后果(危害):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A、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在对市场调节的缺陷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

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完成5、3P51第3题)

1、市场为什么会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如何区分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完成给力课时作业P269——第9题

(4)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要求

A、什么是市场秩序?

(理解)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内容:

企业在经营中要:

消费者在消费时要:

居民、企业在投资时要:

分配个人消费品时要:

B为什么要规范市场秩序?

(必背)

①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

③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行为,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

C、我国目前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了解)

市场主体混乱:

“四无”企业、皮包公司、无证经营、非法进入市场

市场客体进入混乱:

走私和地下交易活动。

如毒品、枪支弹药、文物、珍稀动植物、人口等。

市场行为混乱: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刊播虚假广告,乱收费、乱涨价,制造虚假价格信息(“宰客”)、行业垄断、地方保护

D、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必背)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了解)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

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

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市场竞争规则:

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信其他非法竞争。

市场交易规则:

主要是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

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

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A、为什么要建立?

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B、怎样建立?

(加强诚信建设的措施)

a、国家要加强完善宏观调控,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护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道德)。

△课外阅读:

个人信用制度,主要包括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和科学、透明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在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下,个人信用状况是人们的“第二身份证”。

我们应当增强诚信意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1、市场秩序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发挥市场调节的优越性、宏观调控有什么内在联系?

2、完成5、3P65第6题、给力高考P43例题1、例题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市场经济的共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有哪些?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

②企业行为自主化;

③宏观调控间接化;

④经济运行法制化。

(新版教材已删除)。

△老教材的表述: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2、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自学思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优越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优点有什么区别?

3、我国的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单纯靠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根据5.3P53___13题:

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你认为对本知识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拓展?

(2)是什么?

——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①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

(3)怎样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

A、含义:

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活动主体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B、表现:

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此还有购销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如阶梯式价格、粮食保护价等)等。

了解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每一个产业内部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产业

2008年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物流业、有色金属业

产业优化包括:

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就业能力强五个特征。

名称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工具(经济杠杆)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等

目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保持经济平衡

△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价格政策:

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

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计划如:

五年规划、远景规划。

C、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法律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B、作用:

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经济立法:

事前调整:

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调节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司法:

事后调整:

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③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B、要求:

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协调,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使用,否则不利于市场信用的发挥。

国家通过工商政府行政机构检查、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行政命令、指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涨落等等。

比如工商局的检查,税务的查税,政府的命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各种行政处罚等。

注:

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④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手段的总体功能。

△无论采取哪一手段,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

△三种手段特点:

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它的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呈垂直性。

行政手段是国家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或规范企业行为的指令,它通过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强制力量进行。

1、宏观调控与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是什么关系?

2、结合经济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3、“5年高考3年模拟”P64第3题;

P65第5、9、14题;

P66第2题;

P67第7、9、10题

二、高考仿真训练

1.近两年电力企业成本增支因素较多,提高电力价格适当补偿电力企业成本增支,有利于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资源节约。

这体现了

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价格变动有利于调整生产

③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④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国家发改委要求,对违反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企业将依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道德手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009年10月,在某市主城区供排水价格调整听证会上,30名代表各抒己见。

有的提出要采用阶梯式计量水价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养成节约的观念,防止水资源浪费;

有的提出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建立双水源加强中水的合理利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要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须

①进一步提高水价②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④完全依靠市场调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4、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5、2010年8月17日,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通报了8月份以来的6起较大以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这些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或被困。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这说明

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的浪费B.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是错误的

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2010年,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全线基础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轨道工程正顺利展开。

这条线路建成后,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据此回答6~7题。

6.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要在国务院、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

这表明(  )

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C.发展市场经济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我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宏观调控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更有利的作用

7.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极大调动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资源,对整个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

A.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B.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不足

C.充分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8、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要举全国之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这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要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机结合

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9、为应对通胀,继央行2010年10月19日宣布自三年以来的首度加息后不到一个月,又决定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第五次上调。

①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②央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③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我国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0.2010年9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加强2010年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卫生、防疫等部门加强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餐饮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这表明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当前,我国生产、生活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毒奶粉、毒豇豆、毒韭菜、地沟油……“食”面埋伏;

屯兰矿难、王家岭矿难……警钟长鸣。

这启示我们

①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②要强化市场主体的安全意识

③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领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2009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国统一并普遍提高了开发商拿地的首付款,遏制部分炒地、囤地行为。

政府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采取“紧缩”政策。

材料说明

A.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B.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监管

C.市场调节有弊端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弥补

D.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3、尽管有关部门年年都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活动,但少数厂家制假售假现象仍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对此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

A.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B.消费者加强对企业监督

C.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D.经营者要树立质量意识

14、我国《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规定:

发电、售电的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的价格则由政府制定;

居民用电将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

电价改革主要是为了

A.强化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电力资源的控制B.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能源资源配置D.鼓励居民少用电,优先保障工业用电

15、暴雪灾使部分地区交通瘫痪,市场秩序混乱,群众生活受到影响。

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市场的预测和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这使得受灾各地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回落,供应充足。

对工商、物价等部门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B.其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C.因为它不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以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D.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16、中小投资者在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却希望追求投机收益的情况下,最容易在上市首日的“追高”过程中“被套”。

这说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弊端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弊端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弊端④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峰会上指出: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

(1)公有制为主体,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

(2)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

(3)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18、(33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图10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2分)

图10表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零售环节由政策定价占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市场调节定价占主导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基础性作用。

(2)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

(4分)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发生转变,财政支出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下降并保持适度的比重;

市场不能完全解决公平问题,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

(3)运用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