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局专业合作汇报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农开局专业合作汇报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开局专业合作汇报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乡镇也充分利用集市设点宣传,县、乡共发放宣传资料
1.5万份,接受咨询
3.2万人次,将法律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是强化培训。
做到了“外学”和“内培”并重,一方面,组织外出学习。
先后于,由我局牵头,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和合作社理事长赴浙江金华、台州、丽水等地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另一方面,抓好县内培训。
我局每年都要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干部、各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干群合作意识和业务水平。
2、抓好试点示范,提升发展水平。
在大力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我们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建一个,成一个;
不片面追求数量,努力促进合作社跨行业、跨区域发展,注重提高规模效益和运行质量。
县里每年重点扶持20个产业基础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社员积极性较高的合作社,积极帮助合作社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章程,通过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使合作社从设立登记、制度建立、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利益分配等环节均有章可循、规范统一。
通过示范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帮助社员增收致富,从而带动全县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同时,严把合作社的准入关,在合作社的登记注册上,规定先由乡镇农经站初审、县农业局审核,再到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保证了合作社的质量。
3、健全扶持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为了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从注册登记、税收优惠、信贷服务、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合作社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资金扶持方面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补”。
县财政从201X年起,每年预算15万元专项资金,对运作规范、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经考核合格的县级优秀合作社进行资金补助。
二是“奖”。
县政府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奖补办法》,对获得国家、省级、市级示范点的合作社,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激励合作社提升档次。
三是“扶”。
一方面,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在我局内部开展挂点帮扶合作社活动,从局长到乡镇农经干部每个人都挂点帮扶1个合作社。
另一方面,县政府安排县直相关部门单位与合作社“一对一”帮扶,对合作社提供“扶上马,送全程”的服务。
二、农业开发部门通过立项扶持对我县合作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农业综合开发201X年以来通过立项扶持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八都富民养鸭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700万羽红毛鸭种苗繁育项目的扶持,投入财政无偿资金42万元,引导合作社社员投入80万元,扩建种鸭舍2040平方米、孵化房600平方米及购置孵化机、出壳机、水泵等设备。
通过项目扶持该合作社年生产总值增加到1000万元,年出售鸭苗700万羽、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93万元,直接带动农户从事养鸭350户,新增就业500人,提升了“八都板鸭”的品牌。
另外八都富民养鸭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的方式发展养殖,从鸭苗饲料到销售全部由八都板鸭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加工成板鸭后,每只价格提高到50元,另外鸭毛每只也能卖
3.5元,既降低了社员的养殖风险,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全镇养鸭920万羽。
二是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年产2万吨蔬菜保鲜冷藏库新建项目的扶持,投入财政无偿资金28万元,引导合作社社员投入30万元,新建冷藏保鲜库附属设施300平方米,。
通过项目扶持该合作社年生产总值增加到88万元,年保鲜销售蔬菜2万吨,资金带动农民增收12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201X户,新增就业人员3000人。
另外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与镇农技站合作,统一进行农资配送,去年为社员统一购买种子
4.12万元、农资28万元,节约成本
6万元
三、农业开发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对扶持发展合作社的措施设
附送:
农开局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按照“大投入、大项目;
大转变、大提高;
大开放、大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决策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培育基地和大户为依托,以发展“一村一品”为载体,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五大行动”,主攻优质稻、鸭鹅、蔬菜和香料四大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一是主导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尽管我县今年水稻生产遭遇春秋连旱,但由于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第八年增产。
全年粮食生产总面积13
25万亩,比去年增长0.2%;
粮食总产5
5.11万吨,比去年增长0.7%;
粮食单产41
6.7公斤亩,比去年增长0.5%。
畜禽生产稳中有升。
生猪饲养量5
5.3万头,出栏35万头;
牛饲养量12万头,牛出栏
5.65万头;
鸭鹅饲养量达1800.7万羽,其中鸭饲养量168
2万羽、鹅饲养量11
8.5万羽,分别比去年增加380.18万羽、30.38万羽,增长2
4.7%、4
9.7%。
蔬菜产业持续发展。
全县蔬菜面积1
8.1万亩,比去年增加
1.2万亩、增长
7.1%,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
9.8万亩,设施蔬菜面积9800亩,新增标准大棚600亩,总产量达2
4.5万吨,产值
4.4亿元,同比增长1
3.1%、1
1.7%。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井冈蜜柚产业组织实施了中央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柑桔项目,新增井冈蜜柚面积5060亩,总面积达到7540亩。
油茶产业争取了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县建设项目,新建油茶造林面积7012亩。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
紧扣“发现、培育、引导、规范、管理”的十字方针,积极开展示范社建设和挂点帮扶行动,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总数达192家,入社社员8520户,带动农户
8.2万户。
镇果业、葡萄产销、养鹅等6家省级示范社,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等10家市级示范社等全部达标。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有明显发展,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带动力上有明显增强。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
我县龙头企业正加速集群集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等特点。
组建了县食品加工产业招商团和香料产业招商团,围绕我县香料、鸡鸭鹅加工、蔬菜加工、大米加工等项目,大力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招大引强行动,采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的办法,组团赴、、等地开展农业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了首届吉(安)台(湾)农业经济合作恳谈会、农业产业项目推介会,引进了米业、园林、农业等20个内联基地、外联市场的外向型龙头企业,项目计划投资2
1.65亿元。
实施农业产业化“强龙、增值、富农”工程,推动了龙头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板鸭有限公司、农业、种鹅场,积极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用“四包一回收”的成功运作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双赢目的。
粮油、实业、米业等省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做活粮食精深加工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
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73个,比上年增长8%,销售总收入达2
67亿元,比上年增长
10.2%;
省市级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资产总额达33056万元、销售收入达102045万元;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15
9.8%。
构建了以一品郞为重心的蔬菜加工基地和生姜大蒜生产加工基地的蔬菜加工产业群;
以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的大米加工产业群;
以工业园省板鸭有限公司为中心的板鸭加工基地、白鹅良种场为重点的肉鹅加工基地、工业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鸡蛋生产加工基地的畜禽加工产业群。
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粮油、板鸭、农业荣登全省同类加工企业规模之最。
茶叶5个品种获得有机茶食品标志,生姜大蒜等4个系列19个品种已取得绿色食品标志。
米业“吉田”等11个商标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201X-201X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201X-201X年荣获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201X年荣获全省粮食产业发展先进县。
具体做法是:
一、立足规划扩大规模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区域经济的条件下,一个县一个乡没有自己优势主导产业,一个村没有“一村一品”产业,产业化就形成不起来,现代农来就难以实现,为此,我县对已确立的四大主导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加大培植力度,通过扩充总量来提升规模效应。
一是抓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了《县农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力求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集群”、“块状”产业发展格局。
积极发展优质稻产业,为方便大规模加工和储运,通过推广订单农业,在全县主推3-5个主导品种,依据种植习惯、耕作水平及土壤差异,指导不同地域的农民选择适用良种。
优先发展鸭鹅产业,依托板鸭已成型的产销链条,加大指导和服务,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大规模养殖红毛鸭,沿105国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大规模的鸭鹅养殖基地。
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引进推广早春蔬菜套种果蔗等先进生产模式,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与蔬菜产区连成一片,、公路沿线主要发展精品、外向型蔬菜,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
整顿发展林产工业,按照“淘汰留优、去小留大、减弱扶强”的原则,26家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
如化工新上一条深加工生产线,年纳税突500万元;
竹业实行技改后产品远销、等市场;
香料新上合成樟脑生产线,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
二是建基地。
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增进共识,学有方向,组织了蔬菜主产区的乡镇主要领导、村支书和大户代表外出考察学习。
依照全县产业布局,通过规范和加大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向大户、能人集中,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重点建设标准化蔬菜、万亩绿色大米、红毛鸭、林业科技园、炉下白鹅等现代农业示范性基地,有效提升基地对现代农业的拉动力。
三是扶大户。
大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通过基地的带动,特别是通过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等手段来培植大户。
加大对种养大户、贩运大户的扶持和奖励力度,推广使用棱镁或钢架大棚,并每年评选“十佳种植标兵”和“十佳养殖标兵”,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奖励,通过扶持基地和大户,力促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全县共发展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20户,5000羽以上养鸭大户300户,1000羽以上养鹅大户70户,10亩以上大棚蔬菜大户22户。
二、优化重组做强龙头
我县四大产业链条上相关的加工企业都具备,全县粮食加工、林产工业企业各有100余家,板鸭加在企业也有10余家,但普遍散而乱、小而单,形成不了统一品牌。
我县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政府甘“红娘”,积极引导县内大米、板鸭加工企业优化重组,统一品牌。
目前由米业、米业等3家企业整合而成粮油集团,引进了6条全省最先进的精制米生产线,年可加工稻谷20万吨、精制米糠油2万吨,成为全省粮食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之一。
整合米业、粮油、粮油等4家省市龙头企业组建了省米业有限公司,公司于今年6月份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通过强强联合,固定资产达7516万元,产值达34529万元,成为与粮油集团并驾齐驱的粮食加工企业龙头。
由、、、等6家板鸭加工厂整合省板鸭集团,年可加工板鸭400万只以上,成为全省板鸭加工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在抓好龙头企业整合的同时,我县还特别重视招商争资强龙头、激活民资建龙头。
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外资1亿元,现已在工业区新建深加工厂房,年可加工鸡蛋
8亿枚、肉鸡201X万只,将成为乃至全国知名的家禽加工基地。
三、发展合作促进流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阵地在农村,基础是农业,服务对象是农民。
我县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全方位、多领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产业推进到哪里,合作社就组建到哪里。
县里每年重点抓好10个示范性合作社,从县农业产业化专项经费中挤出资金进行补助,支持其发展壮大。
以合作组织为中介,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实现“田头”与“餐桌”的对接。
以富民养鸭合作社为例,以板鸭加工厂为龙头,吸纳2050户养鸭大户为合作社成员,合作社无偿为养鸭大户提供鸭苗、饲料、防疫等,并按保护价收购成鸭,大大促进了全县养鸭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应。
同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组建了粮食加工、板鸭加工、蔬菜营销三个全县性行业协会,分别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畜牧局、果蔬局进行具体指导和帮扶,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四、强化责任推进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发展责任体系,全力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强化领导力量。
县里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鸭鹅、蔬菜、优质稻三个产业开发工作组,并成立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定为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与县委农工部合署办公,增加编制4人,作为全县主抓产业化工作和规划产业布局的专门机构。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
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奖补;
对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下达了向上争资任务,视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下达了20-100万元不等的任务,通过捆挷项目的办法,有效增加农业产业化投入;
县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农发行分别提供贷款1000万元以上,用于对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支持。
三是奖励争绿创牌。
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挤出资金,对当年获国家、省级著名品牌的分别奖2万元、1万元,当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奖1万元,当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奖励0.5万元。
目前,全县共有省著名商标11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27个,无公害生产基地8个。
四是细化考评体系。
县委、县政府每年选择1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列入县直有关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内容,每个单位年初向财政交纳5000元任务完成保证金,年底兑现奖惩。
将农业产业化列入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并设立单项奖,每个表彰一批农业产业化先进乡镇、先进龙头企业、先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先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发挥考评的指挥棒作用,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