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761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docx

三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备课

第一单元教学备课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

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

教学重点:

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习读写万以上的数。

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大数,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体会十万、一百万等数的大小感受大数的意义。

可以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读数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信息。

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重点。

2、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建立“万”、“亿”的概念,构建知识网络。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角逐计数器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记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四)、课时安排:

10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写;(2课时)

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2课时)

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2课时)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图书知多少-----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熟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是万以内的数,比如咱们同学的体重大约是40千克左右,我们操场的面积大约是400平方米左右,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如课本信息窗一中所描述: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活动:

读了上述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交流信息

(1)提出数学问题

(2)同位讨论

(3)小组交流

观察、发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互相检查数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读数的方法。

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计数单位:

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师:

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个、十、百、千一样它们都是计数单位.(边说边板书)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中,你们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继续演示课件“计数单位”)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学生活动:

观察、发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互相检查数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读数的方法。

5.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让学生试读.

②读出下面各数(出示课件)

4086000509460021600900

③小组讨论:

说一说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些数该怎么读?

(相同点:

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

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④练习:

读出下面各题:

34和340000348和34800003004和30040000(强调:

每级中间连续有2个0只读1个.)

5692004008050028000075

569200读作:

五十六万九千二百

40080500读作:

四千零八万零五百(师问:

40080500所读的零是指哪几个0?

28000075读作:

二千八百万零七十五(师问:

为什么4个0只读1个?

三、课堂练习

教师说明:

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

(投影)

(1)1993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8130000吨,1997年增加到12840000吨.

(2)1994年,我国煤炭开采12350000吨,到1996年,煤炭开采21500000吨.

(3)1993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10360000门.

(4)1994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2900000架.

四、师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板书设计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高位读低位

②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

读后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0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和正确读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并学习按级读亿以内的数。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学习的比较扎实。

 

图书知多少——第二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

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讲述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

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

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

学生活动:

在计数器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

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三)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

(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11900

2.在上面这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亿以上的数。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

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

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6500006500000000

(2)407040700000407000000000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2、布置作业.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板书设计.

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教学反思:

数的读法为本课的难点,为了分散难点我把它分成亿以内数的读法和亿以上数的读法两部分,并分散到两课时中,学生学得比较顺利,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世界人口知多少-------第三课时(新授)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来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合作学习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出下面各数,并比较哪个数最大?

哪个数最小?

2500003450000103900009980000

2、写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三十六万五千万四千八百万二千零六万

二、探究学习

1、

(1)在计数器上拨珠:

5个一千万,2个一百万,三个十万,9个万,5个千,2个百,三个十,9个一。

(同位互相监督)

(2)谁能读一读这个数?

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五千二百三十九万;再读个级,五千二百三十九。

2、

(1)观察计数器,3个百万和4个千合起来是多少?

(2)指名回答。

(三百万四千)

(先读万级,三百万;再读个级,四千。

)(教师板书)

(3)观察:

这个数中哪几个数位上是0?

通过读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4)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

试一试。

(5)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一样。

十万位、万位、百位、十位、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些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来占位。

3、

(1)观察计数器,四百零八万零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分析这个数的读法,对于各个数位上的0是怎么处理的?

引导学生归纳: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