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44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

前件知识:

基本电路知识

与、或、非、异或、与非、或非等如下表所示:

真值表

非(A)

异或

与非

或非

A

B

只0就为0

只1就为1

取反

相异为1

只0就为1

只1就为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

根据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由五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摩尔定律:

记住价格与时间成反比。

2.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字长(处理机字长)是指计算机处理器一次能够完成的二进制位数(16,32,64)。

MIPS是指计算机处理器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3.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分为五级以下图所示: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1.原码、反码、补码、移码的计算方法

性质

原码

反码

补码

移码

正数

原码反码补码一样

移码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负数

连同符号位一起使用二进制表示

除符号位以外其余位取反(0变1,1变0)

除符号位外其余位取反加1(性质等于在反码基础之上加1)

[+0]原=00…00

[-0]原=10…00

[+0]反=00…00

[-0]反=11…11

[+0]补=[-0]补=00…00

补码的真值公式:

将所有位上的数按基数2n-1(n为数所在的位置)相乘后求出和,这个和的结果就是补码的真值。

计算某个数大于或小于某个值得条件。

例:

[X]补=(01101)2,[Y]补=(11101)2。

则X与Y的十进制数是多少。

X=-0×24+1×23+1×22+0×21+1×20=8+4+1=(+13)10

Y=-1×24+1×23+1×22+0×21+1×20=-8+4+1=(-1)10

2.原码、反码、补码、移码的表示范围(n位二进制位数)

码制

定点整数

定点小数

范围

举例(n=8)

范围

原码

-(2n-1-1)~+(2n-1-1)

-127~+127

-(1-2-(n-1))~+(1-2-(n-1))

反码

-(2n-1-1)~+(2n-1-1)

-127~+127

-(1-2-(n-1))~+(1-2-(n-1))

补码

-2n-1~+(2n-1-1)

-128~+127

-1~+(1-2-(n-1))

移码

-2n-1~+(2n-1-1)

-128~+127

-1~+(1-2-(n-1))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就省略了。

3.BCD和ASCLL码

BCD:

俗称8421码。

使用4位二进数才表现一位十进制数。

(4位)

ASCLL码:

用于表示字符。

(用一个字节八位来表示,只使用了七位。

最前后一位始终为0).记住特殊的字符的ASCLL码值:

字符

十进制数

ASCLL码

补充说明

A

65

1000001

大小到小写+32.小写到大小-32.要求字符在这三个上面推即可获得。

a

97

1100001

0

48

0110000

4.校验码: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含校验码的个数)110101数

奇校验奇数个11101011

偶校验偶数个11101010

奇偶校验提供奇数个错误检测,无法检测偶数个错误,更无法识别错误信息的位置。

5.变形补码与溢出

判断溢出方法:

(1)双符号位两个符号位异号,用异或门实现

变形补码是判断溢出的一种检测方法。

采用变形补码后,任何正数,两个符号位都是“0”,任何负数,两个符号后都是“1”。

如果两个数相加后,在符号位中出现了“10”或“01”则说明溢出。

参考下表判断是否溢出。

(2)单符号位最高位的进位和符号位进位异号。

结果溢出判断依据下表所示:

符号位

结果

0

0

正数

0

1

正溢出

1

0

负溢出

1

1

负数

6.运算器

(1)运算器是中央处理器的组成部分。

主要功能是完成计算机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运算器的组成部件有: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数据缓冲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多路转换器和数据总线等逻辑构件。

(2)提高运算器高速性采用的措施:

●先行进位

●阵列乘除法

●流水线

(3)74181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4位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支持16种逻辑运算、16种算术运算

组内先行进位

(4)74182CLA(先行进位发生器)先行进位部件,可以实现多组74181ALU的组间先行进位

组合形式

(5)ALU的设计:

片内先行进位,片间串行进位。

16位ALU和32位ALU的设计。

(6)编址:

字节编址与字编址

字节编址:

某计算机内存按字节编址,内存地址区域从44000H到6BFFFH,共有___(11)___K字节。

若采用16K×4bit的SRAM芯片,构成该内存区域共需___(12)___片。

算法为6BFFFH-44000H+1H=28000H=163840/1024=160K(1+F=16逢十六进一,所以6BFFFH+1H=6C000H)

内存按字节编址,这163839应该是Byte。

内存160K,8bit,采用16K×4bit的SRAM芯片,需要160/16×8/4=20片

字编址:

给出容量、字长,计算寻址范围

例:

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KB,寻址范围64KB/32=64K*8/32=16K

按字编址的寻址范围是:

0~64M。

也即0000000~3FFFFFFH

计算步骤:

256M字节=256*1024*1024*8位,按计算机按32位字长单字编址。

则单字的位数为32位,范围为(256*1024*1024*8位)/32位=64M。

此外若计算机按32位字长半字编址。

则半字的位数为16位,范围为(256*1024*1024*8位)/16位=128M

计算机按32位字长双字编址。

则双字的位数为64位,范围为(256*1024*1024*8位)/64位=32M

第三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1.存储器的层次

因为对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要要求,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方法是不容易的。

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即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来解决这个矛盾。

CPU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cache),而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磁盘和光盘)。

2.外存和内存比较

存储器

容量

速度

价格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3.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

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

存储器

用处

刷新

行列地址复用

SRAM

cache

不需要

不是

DRAM

内存

需要

4.DRAM的两种刷新方式

DRAM刷新方式:

集中式刷新、分散式刷新;

集中式刷新:

每隔一段时间连接刷新所有行。

分散式刷新:

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行。

5.主存的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以存放内容的存储单元总数。

存取时间:

一次读/写的时间。

存储周期: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存储器带宽:

单位时间内存取的信息量(b/s,B/s做量度)。

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三个概念反映了主存的速度指标。

6.存储器扩展

存储器容量的扩充主要有字长位数扩展和字存储容量扩展。

(1)字长位数扩展

d=设计要求的存储器容量/已知芯片存储容量

例:

利用1MX4位的SRAM芯片,设计一个存储容量为1MX8位的SRAM存放器。

d=(1MX8)/(1MX4)=2(片)

(2)字存储容量扩展

例:

利用1MX8位的DRAM芯片,设计2MX8位的DRAM存储器。

d=(2MX8)/(1MX8)=2(片)

7.地址线与数据线

一个512K×16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条数

地址线:

512K=512*1024=29*210=219,所以地址线为19。

数据线:

16就是数据线。

8.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

掩模ROM,可编程ROM(EPROM和E2PROM);

闪速存储器:

Flash存储器。

EPROM:

光擦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2PROM:

电擦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提高存储器访问速度的方法:

●双端口存储:

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

●交叉存储:

同时读写,顺序传送(流水)

●Cache: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10.地址映射和替换算法

知识点

名称

解释

主存与Cache地址映射

全相联映射

主存中的一块的地址(块号)和块的内容(字)一起放在cache的行中,块地址存在cache行的标记部分中。

直接映射

一种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但一个主存块只能复制到cache中一个特定位置。

组相联映射

前两种折衷方案。

Cache中替换算法(策略)

最不经常使用(LFU)

把一段时间内访问次数最少的那行数据换出。

近期最不经常使用(LRU)

近期长久未被访问的行换出。

随机替换

从特定位置随机选取一行换出即可。

11.虚拟存储器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存储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

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系统由哪两级存储器组成?

主存——辅存

第四章指令系统

1.指令

计算机程序:

由一系统机器指令组成。

机器指令:

被称为指令,由操作码字段(操作性质)与地址码字段(操作数,地址,结果等)组成。

介于微指令与宏指令之间。

每一条指令可以完成一个独立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操作。

从操作数的物理位置来说,可将指令归结为三种类型:

寄存器—寄存器型(RR)、寄存器—存储器型(RS)、存储器—存储器型(SS)

2.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类别

特点

精简指令系统(RISC)

1.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指令条数少;

2.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3.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

复杂指令系统(CISC)

指令多,寻址方式多等。

3.计算机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种类

解释

隐含寻址

指令中隐含着操作数的地址

立即寻址

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

直接寻址

指令中给出操作数在内存中的存储地址

间接寻址

指令中给出操作数地址在内存中的地址

寄存器寻址

指令中给出操作数在寄存器的地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操作数地址在通用寄存器中,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指定的内存地址中

偏移寻址

直接与寄存器寻址方式结合:

相对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

段寻址

微机中采用这种寻址方式

堆栈寻址

寄存器堆栈和存储器堆栈

4.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答:

程序控制指令用于程序执行流程的控制。

程序控制指令又称转移指令,主要是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5.汇编语言特性:

硬件相关、编制难度大、执行速度快。

第5章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数据加工。

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构成。

CPU中的主要寄存器有:

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地址寄存器(AR)、缓冲寄存器(DR),通用寄存器(R0~R3)、。

状态条件寄存器(PSW)。

2.操作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