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5650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仓库安全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4)主体施工阶段外脚手架上面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g/㎡;

装饰阶段不得超过2kg/㎡。

(5)架体搭设和组装完毕,在投入使用前,要逐层、逐流水段由主管工长、架子班班长和专职安全员一起组织验收。

验收时,必须有审批架体施工方案一级的技术和安全部门参加,并填写验收单,验收时,要检查架体所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和部颁标准、各有关规范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6)脚手架的拆除

1、架子拆除时要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置栏杆或设置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2、拆除高处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3、拆除顺序要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连墙点要随进度逐层拆除,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扣件前,要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的事件发生。

5、在拆除架体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要将拆架的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6、要遇见大风、雨、雾等恶劣天气及视线不清时严禁拆除和吊运,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1.3高处作业

1、高处作业的的要求

高处作业必须坚持“先防护、后施工,无防护、不施工”的原则。

①高处作业要设置安全标志,挂安全网,并逐级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安排从事此类工作,严禁酒后作业。

作业人员要衣着灵便,不能赤膊裸身。

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防止高空坠落的事件发生,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②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要立即停止作业。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不得毁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

因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动的要报项目安全部门同意后才能动手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3.1.4施工机具

施工机械使用前要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进行空载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3.1.5“四口”、“五临边”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

1、洞口的防护

楼板、屋面及平台等处平面的洞口边长大于25cm,要用坚实盖板加以盖设,盖板要能防止挪动和移动;

楼板面等处边长25~50cm的洞口,用竹、木板作盖板加以盖设,盖板搁置时,四周要保持均衡,并设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防止发生移动;

边长50~150cm的洞口,盖用钢筋制作的网格或用钢管架设,然后在网片或钢管架上铺满竹笆;

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要在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挂安全平网。

管道井施工期间,要遵守以上办法防护外,还要增加明显标志,如遇到施工需要拆除或挪动防护设施时,要请示项目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拆移并派专人负责看守。

当作业结束后,要立即恢复原状。

2、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

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时,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上下操作位置的横向距离,要大于上层高度可能坠落半径范围。

拆除模板、脚手架是,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边要不小于1m,堆放高度不大于1m,任何拆卸下来的物品,都不允许堆放在楼层口、通道口、脚手架等边缘。

3.1.6施工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施工时按施工方案和规范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施工现场配电房附近要设置砂箱和消防器材,并设置防水、排水措施;

本工程电缆配电线路采用地埋方法,地埋电缆线敷设设置专用电缆沟槽并每间隔不大于30m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志。

现场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有合格证和经过安全部门检查认可,电气设备要按规定和要求设置接零或(接地),并按要求设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塔吊、井架等机械设备要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置避雷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3.1.7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土建开工前要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同时敷设室外消防水管,并备足消防栓、砂、铁锹等;

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仓库、垃圾堆放站和生活区,并且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无阻,夜间设有照明,并加强值班巡逻;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完整有效,现场焊接作业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否则严禁使用;

冬季施工不得采用煤炭、电炉取暖。

3.1.8现场伤员急救措施

施工现场有土方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机械伤害等易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本预案立即启动。

人体触电伤害事故发生时,本预案立即启用,向安全员和项目经理汇报,并立即拨打120等救援电话,施工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切断电源;

二是用干燥绝缘的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人员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

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绝缘性能较差的物体接触触电者。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要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

如果是肺部暂时停止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呼吸比较困难,这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如下:

1人工呼吸法

将伤员身体伸直并仰卧在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服、裤带,在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接着救护人员用一只手紧握伤员鼻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伤员嘴巴,取出伤员口中杂物(如脱落的假牙、泥土、灰尘等)。

然后救护者紧贴着伤员的口吹气2秒钟。

这样吹气和放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如果掰不开嘴巴,可以捏紧伤员的嘴巴,紧贴着伤员的鼻孔吹气和放松。

在人工呼吸进行中,若伤员表现出有好转象征(如眼皮闪动和嘴唇微动),应停止人工呼吸数秒钟,让其自然呼吸;

若伤员还不能完全恢复自行呼吸,必须再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伤员能正常自行呼吸为止。

人工呼吸应坚持长时间进行下去,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死亡症状前,切勿轻易放弃,死亡症状应有医生来判决。

2心脏按摩法

将伤员身体伸直平放在木板上,头部稍低,救护者应站在伤员的一侧,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下端,另一只手放在其上,靠救护者上身的重量向胸骨下端适当用力加压,使其陷下30mm左右,随即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这样有节奏地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

若伤员肤色恢复,瞳孔缩小,颈动脉博动可以摸到,自发性呼吸恢复,则说明急救奏效。

施工现场有土方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机械伤害的事故发生是同时也要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摩法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法可以同时进行。

在无特殊医疗措施的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3.2资源分析

应急救援工作快速有效地开展,依赖于充分的应急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包括人力资源保障、各类物资保障和应急能力的保障。

排在应急保障体系首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

建立集中管理的信息平台是应急体系的最重要基础建设之一。

事故发生时,所有预警、报警、报告和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要通过应急信息系统的保障才能快速、顺畅、准确到达。

另外,建立信息平台可以使宝贵的信息资源共享。

物资和装备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一定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并且要界定和明确对于不同应急资源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的相应的字能部门和人员。

用于应急的通讯和通讯联络设备,进入事故现场实施营救人员的防护用品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数量和合格的质量。

现场应急设备有营救设备、应急电力设备、重型设备、文件资料等。

另外,医疗服务机构、设施、设备和供应要有足够的准备。

保安和进出设备方面,要有足够的控制交通及疏散人群及疏散时的执法、进出管制设备,如路障等。

应急人力资源保障,是在紧急情况下可动员全职及兼职人员,其应急能力和培训水平要达到要求。

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和职员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他们是经过相应的培训教育,并能在应急反映中起到相应作用的人员,如指挥人员、医疗救护人员、抢险人员、指挥疏散人员等。

3.3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

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二是由政府、行业和企业颁布的应急救援管理的相关管理和条例等;

三是包括预案在内的以企业发布令形式颁布的规定等;

四是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一些标准和管理办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管理的核心,是控制重大事故损失的有效手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中,规定了我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的有关应急要求,并组织我们项目工程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内容如下。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员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岗位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六十九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四章应急准备

4.1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本工程项目应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督察员,在项目经理、主抓安全生产部的领导下,开始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专职安全督察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严禁无证上岗,特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

樊利功

副组长:

马林波

成员:

林显仓、李军岭、蒋兴尊、肖鹏飞、刘航、梁永强

2、目标责任分析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经项目领导研究决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析如下: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主任工程师: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各种措施方案的制定,督促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制定正确的技术措施。

主工长: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参与每天的安全巡视,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现场工长:

负责施工现场所管辖的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消防及施工队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部(电工班):

负责现场施工用电、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安全部:

负责全面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种检查台帐,组织每半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并对责任人进行考评,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和落实情况。

物资后勤部:

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出厂的全面管理及办公生活区的管理。

施工作业队: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落实工作,施工作业层的洞口及临边防护设施的落实,首层及外围的文明施工。

4.2应急资源

针对该工程我们已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施工现场消防器材已相应配备,在施工现场比较醒目的位置119、110、120等相应的报警电话,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领导和成员全部相应配备对讲机,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所有成员能及时通知到并能及时赶到第一现场,把经济损失减小到最少。

4.3教育、培训和演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公众教育、应急和演练的工作,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

怎样识别危险、怎样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

公众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的性质与应急特点、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基本防护知识、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常识。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消防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等工作,同时也为安全相关人员和施工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4.4互助协议

项目部与施工现场劳务作业队及分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若发生安全事故,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分解责任。

第五章应急响应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应急救援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报警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检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应急恢复,共十一个功能。

5.1接警与通知

把110、120、119等报警电话标在施工现场比较醒目的地方,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项目安全部和项目经理汇报,并由安全部和项目经理向相关部门进行报警,把施工现场的详细地点、发生的具体时间及现场发生什么事故在通讯时要讲明白,是否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在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时,首先让相关领导知道现场发生了紧急情况,现场进入应急状态,采取应急行动,并提醒其他无关人员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相关领导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事故有关的情况上报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5.2指挥与控制

事故发生后,要向相关救援部门进行请求救援,并以救援队队长为总指挥,这是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统一服从指挥官的指挥。

现场指挥官同时也要服从总指挥的指挥。

5.2.1应急总指挥的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

2、负责主持、调度各种保障小组参加公司的应急救援行动。

3、负责发布启动或解除救援的信息。

4、开设现场指挥机构。

5.2.2现场指挥官的职责

1、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工作。

2、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抢险救援的工作情况。

保证现场抢险救援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和各种保障系统的工作协调。

3、进行事故的现场评估,并提出抢险救援的相关方案报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备案。

必要时,与总指挥部技术人员进行直接沟通,确定抢险救援方案。

4、必要时,提出现场抢险增援、人员疏散、向相关部门求援等建议并报总指挥部。

5、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的工作总结。

5.3报警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影响到其他施工人员,要通过现场通讯系统及时向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有组织、有持续的疏散到现场指定的安全地带的工作,并告知注意自我保护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其他施工人员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

5.4通讯

通讯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应急救援现场要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和对讲机向应急救援部门、临近施工现场医院、外部救援队及上级政府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

5.5事态监测与评估

总指挥官和现场指挥官负责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事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的工作。

并对发生事故的现场是否再度发展和恶化进行检测和事后评估。

在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时,必须考虑到检测人员的安全,必要时检测人员穿上防护服装。

5.6警戒与治安

为了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及现场西侧出入口建立警戒区域,维护好现场的治安持序,其他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事故现场,并制止现场其他人员骚乱,有效的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5.7人员疏散与安全避难

在应急救援期间,必须及时有效地对无关人员进行疏散的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事故再度扩大,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域设置为安全避难场所,并保证伤员疏散通道及道路畅通无阻。

在安全避难所搭设临时帐篷等之类的伤员医疗休息的场所。

5.8医疗与卫生

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域及空地设置为安全避难场所,并在这两处各设一处临时医疗站,并备足治疗伤员的抢救药物,同时,要和就近医院通过固定电话或手机取得联系,说明把伤员伤口在临时医疗进行简单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和到达就近医院所需要的路程时间,让医院能把伤员送到后能及时得以医疗。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发生。

5.9公共关系

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一名人员专门负责接待有关新闻媒体部门人员的工作,确保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5.10消防及抢险

如果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在建筑物中营救行动是比较有困难和危险的,在营救行动前,总指挥官和现场指挥官及相关技术人员先进行研究方案,方案通过后,再对营救人员进行详细讲明,还明确说明最危险的部位的位置,给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服、自持式呼吸器、干粉式灭火器、湿毛巾等必备品。

大大减小了营救人员让烟或气体熏倒的事件发生,而且还需要提供供水喷淋掩护以减少热辐射和驱散气体。

在行动过程中,总指挥部与现场营救人员用无线对讲机进行遥控指挥,这样能及时了解现场的危险状况,并能及时在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营救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5.11现场恢复

事故现场经现场指挥部和相关技术人员检测和勘察后,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宣布结束应急状态结束。

当应急结束后,总指挥官委派恢复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组织应急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重大破坏设施,恢复被损坏的设备和设施。

在清理和恢复事故现场过程中,恢复人员用彩带或其它设施将被隔离的事故现场区域围成警戒区。

现场保安人员负责制止和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事后,总指挥官和现场指挥官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把相关的数据上报相关安全部门并备案,再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场的相关人员进行划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同时组织现场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分析,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审查应急预案、评价、体现应急行动有效效果,通过后再向本应急预案加入新的内容,改善原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水平。

附: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林显仓

成员

李军岭

蒋兴尊

肖鹏飞

刘航

梁永强

王丰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