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548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9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x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

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

度L0。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入=112°47试求它所在的6。

带与3。

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

八、、

下丝

下丝

方向

及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咼差

上丝

上丝

八、、

编号

后视距

前视距

八、、

中数

视距差

d

Ed

(m)

(m)

1.571

0.793

后5

1.384

6.171

BM1

1.197

0.417

前6

0.551

5.239

后一前

K5=

1

ZD1

4.787

K6=

4.687

2

2.121

2.196

后6

1.934

6.621

ZD1

1.747

1.821

前5

2.008

6.796

A

后一前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

测回数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O/ff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O/f!

一测回值

O/f!

平均值

Offf

O

1

A

01200

AB

V

0

B

914500

A

1801130

B

2714500

2

A

901148

B

1814454

A

2701212

B

145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丄300°25'1,7"XM=14.228m,YM=77.564m,XA=47.337m,Y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2.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Nihj=l.424m

 

其中:

水准点的高程HBMi=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m

改正数mm

调整值m

BM1

Ni

N2

N3

N4

BMi

实测高差刀h=

已知高差=H终-H始=0

fk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一…

3.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Offf

半测回角值

Of“

一测回角值

Of“

指标

竖盘形式

O

M

811842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2784130

N

1240330

2355654

4.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

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a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

伊=170°24';02)右角:

3^=1652五、计算题

1.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米,返测为126.68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357.23米和357.33米。

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

为什么?

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于多少?

3.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2.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调整表。

点名

测站数

实测咼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咼差(m)

咼程(m)

A

16

+3.334

43.564

1

14

-2.418

2

8

-0.389

3

13

-2.053

B

41.987

辅助计算:

A=為二±1亦二

o[口=12酹18;28*

^1=134"34126"

计算结果:

4.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的计算。

测点

水准尺读数(m)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BM5

1.426

417.628

K4+980

0.87

K5+000

1.56

+020

4.25

+040

1.62

+060

2.30

ZDi

0.876

2.402

+080

2.42

+092.4

1.87

+100

0.32

ZD2

1.286

2.004

+120

3.15

+140

3.04

+160

0.94

+180

1.88

+200

2.00

ZD3

2.186

5.等精度观测某四边形各内角为匚,每个角的观测中误差均为丄,设四边

形角度闭合差为总,为了消除闭合差,将其平均分配到各角中得改正后的角度为

◎二出■砒4,0二厅■砒4,f二”■砒4和n二#「・皿/4,求角度闭合差的中误

差%和改正后的角度中误差%。

五、计算题

1.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

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

2.已知aB=290°50',10^如图所示,求cab、aD。

 

3.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B、C、D三点的坐标。

(取为至cm)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x

△y

△x

△y

x

y

A

125°30'30

'105.22

500.000

500.000

B

53°18'43〃

80.18

C

306°19'15

'129.34

D

215°53'17

'78.16

A

辅助计算:

fx=

fy=

fD=

K=

1

D

AdAB

C

B

4.如图,仪器安置在A点,要测定M点的距离和高程,今测得仰角a=17°02视距间隔=1.37m,量得仪器高i=1.32m,目标高l=2.00m,已知A点高程为HA=80.643m,试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M点高程。

五、计算题

1.设拟测设AB的水平距离Do=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h=0.115m。

精密丈

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Lo=3Om,实际长度L=29.997m,膨胀系数a=1.25X-510检定

钢尺时的温度t=20C。

求在4C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D。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八、、

八、、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Of

水平角

Of

竖直角

Of

水平

距离

m

咼差

m

高程

m

O

P

0.325

1.236

9106

6524

如图,已知《ab=150°30'40cd=28°44'02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f卩容=±!

0・'■,〃)

4.已知M、N为已知控制点,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M点为测站点,N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

试:

(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伙D;

(2)简述测设的步骤;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

目标

竖盘

O/

读数

II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A

112

09

54

2T0

O

I8At——in

匸17

A

247

50

30

90

2.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

73-21-

/5Q-归・st

/46*54'0*巳兰

4.已知交点的里程为K3+182.76,测得转角ay=25°48圆曲线半径R=300m,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的内业计算

测点

测站

高差栏

高程

备注

观测值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m

mm

m

BM1

56.324

7

3.564

1

9

-11.231

2

3

6.589

3

11

3.254

4

8

5.247

BM2

63.785

辅助计算:

fh=

fh允=±12■,=

精度评定:

2•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

目标

水平方向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AOB

O

A

00106

A

B

1810954

A

1800054

B

11000

3.视距测量中,已知测站点HO=65.349m,量得仪器高i=1.457m,测点为P点,观测得:

视距读数为0.492m,中丝读数为1.214m,竖盘读数为95°06'(顺时钟注记),竖盘指标

差为+1',计算平距和P点的高程。

4.如图,已知点1(56.241,31.021)m,点2(78.149,69.473)m,D23=112.230m,32=112°25'06",33=109°24',53"4=89°54',30"

试求:

a23a34a45及点3的坐标。

5.已知M、N为已知控制点,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