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640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健康评估

实验实训室

疾病护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与不同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护理管理学

探究式教学法

见习医院

危急重症护理

1.熟练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症护理技术

2.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知识

3.具有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急救护理学

ICU及急救实训室

辅助教学系统

手术室护理

1.掌握必备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2.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知识,正确使用手术室常用器械和物品

3.熟练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

4.具有熟练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技能

5.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模拟手术室及

精神护理

1.掌握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2.具有规范而熟练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精神科护理学

健康教育

1.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中医护理学

营养学

卫生法律法规

模拟病房

医院和社区实习基地

康复护理

1.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

2.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

3.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康复护理学

社区护理

1.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社区护理学

社区实习基地

临终关怀

1.熟悉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终关怀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4.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实习基地

健康保健

预防保健

1.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3.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卫生防疫

1.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运用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消毒隔离服务和指导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传染病护理学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①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

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②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③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④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2.能力要求

①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②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③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④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⑤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⑥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⑧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⑨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⑩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

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

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人文素质:

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③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

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要求毕业生除获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四、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业年限为基本学制4年(全日制)

五、学时和学分要求

项目名称

类别

课程门数

学时

学分

所占

比例

计划

安排

毕业

要求

公共基础(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

必修

9

592

%

限选课

1

34

2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16

1354

72

选修

3

104

70

6

4

职业(岗位)能力拓展(提升)领域(课程)

106

选修课

26

8

素质拓展(奖励学分)

计入总学分不超过5分

毕业总学分最低要求

不低于113学分

六、课程设置方案与实施要求

(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框架性教学计划)

学习领域类型

学习领域

对应行动领域

公共基础(基本素质)学习领域

军训(含军事理论)

各行动领域共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品德与廉洁修身

形势与政策教育

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指导

人文素养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学习领域

中医护理概要

病理学

外科护理学(含皮肤病护理学)

卫生防疫、健康教育

急救护理技术

急危重症护理

社区护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健康教育

职业(岗位)能力拓展领域

各行为领域共用

医学论文写作及护理科研设计

(二)主要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专业技术学习领域

(课程)

总学时

(学分)

教学场所

教学方式方法

主要考核方法

68(4)

多媒体实训室

讲练结合

上机技能考核

34

(2)

多媒体教室,校内、外基地

案例、参观、调查

目标考核

72(4)

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180(10)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操作考核、过程及目标考核相结合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108(6)

72

(2)

36

(2)

过程及目标考核相结合

18

(1)

顶岗实习

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医院各实习科室考核评价及医院护理部的综合评价

教学场所:

公共教室(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校内、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室(一体化教学室)等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讲练结合)、案例、项目、任务驱动等

主要考核方法:

操作考核、目标考核(理论考试)、过程性考核、实习考核、综合评价等。

七、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表(以最低毕业总学分要求计算)

1.必修课、选修课课时与学分分配及比例

修课类型

课时

课时比例

学分

学分比例

必修课程

2052

选修课程

112

总计

2164

113

2.课程体系课时与学分分配及比例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626

1458

78

职业能力拓展领域

132

3.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单位:

学年

学期

教学周

考试

入学教育(含军训)

机动

假期

共计

12

51

18

52

七、八

40

合计

105

5

48

247

八、教学进程安排表

类型

代码

学习领域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按学年及学期安排周学时数

备注

理论%

实践%

17周

18周

公共

基础

学习

领域

必修

国防教育

20

80

2周

毛概、邓论、三个代表

62

38

43

57

2/7周

形势与政策

64

50

84

14

140

42

58

68

24

76

就业指导

66

2/4周

限选

44

56

专业

技术

170

46

54

10

34

36

180

82

28

32

108

30

22

生物化学

医学遗传学

职业

能力

拓展

33

67

720

100

总学时数(学分)

156

2936

周学时

29

31

九、培养方案编写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详细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使课程体系设计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综合性转化。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对内容相互关联的、具有综合可能条件的课程适当整合成一门课程,改变专业教育中每一领域所需知识和能力分散几门专业课程来完成的现状。

学时安排方面,优先安排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一体化课程;

未经优化和重构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为原则;

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以及扩大知识面方面的课程,采用讲座、选修、自修等多种形式安排。

并保证学生至少有8个月时间到医院专业实习。

根据专业领域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服务的职业领域,参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适应不同岗位能力培养的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化课程,便于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课(实验、模拟训练)和实习(参观实习、模拟实习、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计算:

校内实验实训课时包含在相应课程学时内,专业实习按每周18学时计算。

十、培养方案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

(1)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

必修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合格必修课程按教学计划学分标准计入毕业总学分。

选修课程的评价方法,建议在教学中按学习情景(或任务模块)评分,各学习情景(或任务模块)评价标准参照各课程标准。

各学习情景(或任务模块)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考评,并计入相应学分。

各门选修课程结束时,根据该课程各学习情景(或任务模块)累计所修总学分数,评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作为该选修课程的考核成绩计入学籍档案,该课程各学习情景(或任务模块)累计所修总学分数计入毕业总学分。

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医疗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积极利用课程网站、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专业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依据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5)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实际操作。

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

4.专业师资配置、要求和职责

(1)课程负责人的基本要求

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熟悉本行业新技术发展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能主持专业课程开发,带动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等。

(2)专任授课教师、兼职授课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专任授课教师熟悉高职教育理念,了解高职教育对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兼职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3)课程负责人的职责

课程负责人除主持专业课程开发,带动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之外,要全面负责每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如:

任务书,课程教学团队各人员的授课时数、班级安排,监控本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情况等)。

十一、主要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