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53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道专业技术统一规定文档格式.docx

(9) 

《化工厂管架设计规定》HGJ22-89

(10)《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93

(11)

2

六角头螺栓 

GB/T5780-2000

4.8 

3

全螺纹 

C

GB/T5781-2000

4

六角螺母

GB/T41-2000

5

平垫圈 

GB95-85

100HV(硬度)

6

弹簧垫圈

GB93-87

65Mn

7

热轧扁钢

GB704-88

Q235-A

8

热轧工字钢

GB706-88

9

热轧槽钢

GB707-88

10

热轧等边角钢

GB787-88

11

热轧不等边角钢

GB788-88

12

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845-85 

每 

10m 

用量约 

150 

个/0.24 

公斤

1.3 

设计基础数据

按具体项目实施计划及相关的基础资料中的数据,经评审后录入。

1.4 

设计文件的质量控制规定

为保证管道专业的设计文件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且附和设计

院对设计文件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规定,管道设计人员要遵照院 

2000 

版的质量体

系中的有关规定内容进行工程设计。

管道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条件和成品文件必须下列规定:

(1)设计文件编号规定ZLHN/QB32-05-A01

(2)设计图样规定ZLHN/QB32-05-A02

(3)工程设计专业互提资料内容规定ZLHN/QB32-05-A05

(4)设计工作各级审核责任制ZLHN/QB32-05-A06

(5)工程设计中各专业协调和分工规定ZLHN/QB32-05-A07

(6)施工图会签规定ZLHN/QB32-05-A08

在现行质量体系及项目质量计划的指导下,管道设计必须做到:

●保证所依据的设计标准、规范、法规、条例为最新有效版。

●保证所有的设计输入为当前有效数据,当设计输入数据更新时,及时

跟进。

●保证本专业的所有输出(包括设计条件)在发出前均履行了所有的质

量检查和确认。

●保证按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本专业的文件控制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控

制记录,以有效的避免设计项目的错漏。

1.5 

设计准则

1.5.1 

总则

1.5.1.1 

配管设计要充分贯彻《项目实施计划》的目标,充分调动技术资源,

完成工程任务。

1.5.1.2 

配管设计必须满足将工艺要求放在第一位,充分理解工艺流程图及

相关工艺文件是作好配管的前提。

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基础上,考虑

操作、维修、通行等辅助设计。

1.5.1.3配管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对大设备/管道的安装方案应与

相关专业讨论协调,并形成工程文件指导施工。

1.5.1.4 

配管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人类”因素,对

梯子、平台、跨桥、加长杆/倒链、照明、标识、色彩等方面给予充

分的考虑,并在设计过程中就这些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改进,

如期达到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为业主提供安全、卫生、环保、

操作舒适的工厂设计。

1.5.1.5 

配管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合理性。

1.5.2 

设备布置

1.5.2.1 

设备布置原则

●满足工艺要求。

按流程顺序,物料特性布置设备。

●保证防火,、环保及安全生产要求,按危险类别分类布置设备;

证通道畅通;

控制设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满足操作、维修要求。

考虑必要的辅助工具如操作平台、操作维修

空间;

布置必要的维修设施如吊梁/杆、葫芦、人孔等。

各类设备的

布置原则按 

HG20546.5-9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技术规定执行。

1.5.2.2 

设备基础

设备类型

安装位置

设备底盘、地板

距基础边的尺寸

备注

室内

室外

楼面

中小离心泵(立、卧)

300

400

80~120

卧式容器、换热器

500

600

120~150

立式罐(D≤2000)

200

150~120

立式罐(D≥2000)

≥500

注 

立罐支腿基础

(D≤1500)

100

100~200

(D≥1500)

150

塔基础

200~250

机泵围墙高

250

操作平台支腿基础

爬梯基础

1:

室外大型储罐应根据防火堤高度、泵外基础高度、罐的管口位置及高

度,以配管不穿越防火为原则决定罐基础高度。

当配管必须穿越防火堤时应

按有关罐区设计规范采取措施。

2:

表中数据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基础数据进行调整。

地脚螺栓

长度 

L

螺 

栓 

直 

径 

d

M6

M8

M10

M12

M16

M20

M24

M30

M36

M42

M48

预 

留 

孔 

深 

度 

LH

地脚螺栓直径与预留孔尺寸的关系:

除工艺特殊要求外,设备基础按下表规定:

1.5.2.3 

●对塔类设备及由设备专业进性倾覆力计算的其他设备,地脚螺栓及

模板由设备带。

●地脚螺栓的方位一般按设计北向的中心线跨中设计。

●对有震动的设备和塔器,地脚螺栓采用双螺母。

●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要求为 

30d(d 

为螺栓直径),对于小

型设备或不考虑倾覆力矩时,可采用 

20d,对塔类设备,要求埋入深

度≥30d。

●地脚螺栓预留孔边距设备基础边缘的距离≥100mm。

●对于受拉力不大的静设备,可将地脚螺栓焊在基础面的钢板上,地

脚螺栓采用焊接螺柱 

GB902-89。

80

120

140

160

180

220

240

260

320

420

440

520

540

630

660

680

860

800

840

1000

1100

1250

1400

1500

1600

预留方孔

80×

100×

120×

140×

180×

×

22

螺纹长

24/27

28/31

32/36

36/40

44/50

52/58

60/68

72/80

84/90

96/10

108/

118

弯钩直径

26

35

44

52

70

78

105

132

144

166

展开

L+

L+3

L+53

L+72

L+11

L+16

L+21

L+2

55

长度

37

1.5.3 

管道布置

1.5.3.1 

配管基本要求

●通行高度要求

主干道及装置内主要通道4500mm 

以上

装置内主要操作通道2500mm 

操作平台、操作带3100mm 

●配管仅可能集中成排,对空间按高度进行划分,配管高度尽可能统一成若

干管带层,但下层管线要单独考虑。

A.有压力损失的管线

B.大口径高材质的管线

C.有可能引起气堵的管线

D.必须倾斜的管线

●阀门配置

阀门应安装从地上、设备操作平台或梯子上可以操作的位置。

按工艺要求

阀门安装高度过高或操作位置过高时,要考虑增设操作辅助设施,如专用

操作平台、爬梯、加长杆、倒链。

●安全阀配置

A.排出口直排大气时,出口应远离操作带、通行道、或高出平台

3m 

以上,排放口应按主导风向考虑,以不影响人为宜。

B.有毒介质应设置密闭排放系统。

C.直接排放的介质为温热介质,有可能喷射到人体时,排出管上

设置承露盘。

D.安全阀出口的管架要能承接冲击方向的反冲,及相应的位移。

● 

调节阀的配管

常用的配管方式:

A.调节阀距地面尺寸应根据调节阀现场检修方式定,当不需要开从

底部抽出内件时,该尺寸可减小,但不应少于 

200mm。

B.调节阀旁的放净阀应根据调节阀的事故开启状态考虑其位置,当

事故为开(FO)时,放净阀设置一个,放在调节阀前或阀后均可,

当调节阀为事故关(FC)时,调节阀前和后各设一个放净阀。

净阀的目的是为了调节阀检修时放掉调节阀与切断阀间的介质及

其压力。

设备配置

A.热器 

周围配管不影响换热器的拆卸和内部清洗及维修操作浮头式和

型式换热器,要留出抽管束的地方。

留出区不得配管。

冷却器和冷凝

器配管,原则上从下面进 

CWS,上面排出 

CWR,为防止冬季停车时冻

结,管道底部安置倒淋,以便排空。

B.泵:

a.的吸入管线要尽量短,要避免产生偏流和旋流;

b. 

泵的吸入管线要按工艺计算的 

NPSH 

要求配置。

吸入和排出管

线配置后要提交工艺进行水力校审。

c.泵周围至少单则留出 

600mm 

以上通道。

d. 

要注意泵辅助设施(密封罐等)及管线的配置,这些设施要表

达在配管图上,与主体泵及主体管道通盘考虑,避免施工时碰

撞发生。

e.排出管线要尽量使用升降式止回阀,并安装在水平管路上。

启式止回阀虽可以装立管上节约空间,但会增加管道阻力,在

出口管线要避免使用。

f. 

注意出口压力表方向与出口操作阀门的阀柄的位置关系,应以

操作阀门时方便观察压力表为宜。

C.储槽(罐)

a.配管时要考虑储槽(罐)的沉降,管系要有足够的挠性,如管

道较短,不具备足够的挠性时,要考虑设置挠性管或可调支架。

储存危险介质的储罐的大尺寸管道,配管后最好和管口一起进

行应力校核,以避免因管道沉降而引起管口应力过大,撕裂管

口,发生危险。

c.大型储罐的顶部配管及其他设施(如仪表、量油口、人孔等)

宜集中配置(工艺有要求者除外),便于设置平台。

管侧仪表如液位开关等,应考虑操作维修要求,可辅以爬梯、

平台。

公用工程

A. 

放空/放净

a.当配管有袋形时,要考虑低点放净和高点排空。

DN≤40 

的管道只考

虑低点放净,不考虑高点放空。

除设备放净需考虑尺寸外,管道放空放净原则上位 

DN20。

c.震动场所设备/管道的放空放净、压力表等的分支管与主管和设备本体

间应从两个方位做斜撑进行加固。

B.分支

a.原则上气管线只管从主管顶部引出,液管线从底部引出。

但考虑到系

统冲洗/操作时主管内的锈斑、杂质易冲入从主管底部引出的支管内造

成堵塞,因此小支管(DN≤40)都可以从主管顶部接出。

冷凝液应从主管顶部以 

45°

接入回收总管。

c.管廊上主支管结合处宜设置切断阀,便于系统冲洗试压时相互隔离。

当支管系经常有热膨胀和收缩以及其他反复性性疲劳情况,有可能使

主支管交接处经常处于受力状态而遭到破坏时,应考虑从两个方面做

斜撑加强支管。

2. 

工程规定

2.1 

2.1.1 

工程名称

2.1.2 

工程名称简写

2.2 

项目工程代号

2.3 

线宽及字型规定

2.3.1 

线宽规定(见下表)

图纸类别

图线宽度

细实线

设备布置图及管口位图

设备轮廓 

05

设备支架及基

础 

0.3

其他

若只绘设

备基础线

宽 

0.4

设备位号下画线及向

剖视符号线 

0.5

界区线\区域分

界线 

0.7

管道布置图

单线管 

双线管 

管道轴侧图

管道 

设备支架图管道支架图

及管件图

书写内容

推荐字号(mm)

图表栏中的图号及视图符号

图纸中的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设备位号

图纸中的字母和数字

表格中的文字

2.3.2 

字体规定

字型:

所有字型一律采用命名为 

SIMPLEX,西文字体文件为 

txt.shx。

2.4 

设计文件编号

按 

ZLHN/QB32-05-A01《设计文件编号规定》执行。

3. 

成品设计文件内容及格式规定

管道专业的成品设计文件内容和设计深度应按照《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

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9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

9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进行编制,所有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本专业工程施工的要

求。

3.1 

工程说明

工程设计说明包括装事项置分区及编号,设备安装注意事项,管道预制及

安装注意事项,伴热及夹套管的安装要求,埋地及非金属管道的安装要求,管

道试压要求等。

设计说明中初步设计(基础设计)的修改意见,甲方提出的要

求及协调会内容,以及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

3.2 

设备布置图

3.2.1 

图幅

一般采用 

A1 

或 

A0。

设置布置图尽量布置在一张图内,若装置较大需分区绘制

时,需绘制分区索引图。

3.2.2 

比例

100、1:

50、1:

200,同一装置中的图纸比例应当相同。

3.2.3 

标题栏

标题栏内标注“×

设备布置图、+×

平面、×

剖视图”。

3.2.4 

图面规定

3.2.4.1 

图中标高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

0.00 

为基准,基准以上的标高表示

为+×

,基准以下的标高表示为-×

3.2.4.2 

卧式设备基础注明“固定端”以及设备中心线标高“+×

”;

立式设备注明支架标高;

管架管廊注明架顶标高;

操作维修平台注明“+×

.

”。

3.2.4.3设备布置图平面图需要剖视时用“A-A”、“B-B”、“C-C”……表

示。

在剖视图上部或下部注上“A-A 

剖视”、……并在标题栏内注明。

3.2.4.4 

设备布置图平面图需要表示出设备特征关口的安装方位及设备支耳、

支腿的位置且与管口方位图一致。

剖视图则应标出设备基础标高、平台标高以

及立式设备的顶部管口标高。

其他要求按照 

HG20546-92 

执行。

3.3 

管口方位图

3.3.1管口方位图一般采用 

A4 

图幅,每一个设备位号绘制一张图。

但同一

位号不同管口方位的多台设备需分开绘制。

3.3.2对管口较多的设备,其管口方位图可以分层绘在一张图上,也可绘制

在多张图上。

3.3.3管口符号,方位角度标注在设备中心线上,且垂直于中心线,管口符

号应与设备图一致。

3.3.4管口方位图除标出所有设备管口外,还应标出设备吊耳、支耳、支腿

等本专业所需要的设备焊接件等的方位。

3.4 

3.4.1 

管道布置图尽量采用 

A0、A1、A2。

3.4.2 

图面比例

25、1:

100。

对同一装置各层的管道布置图均采用

同一比例。

管道布置图中所有建筑物、设备外型(包括突出部分)、管件阀件严

格按比例绘制。

3.4.3 

根据装置需要绘制区域索引图。

3.4.4 

各层平面以建筑物内地坪±

0.000 

为基准。

3.4.5管道布置图若分区域分块绘制时,每张布置图需用粗双点画线表示出

区域边界或图界,管线画至边界线处,在图界处注明接续图号。

3.4.6 

管道布置图中,公称直径≥DN150(6″)的管线以双线表示;

公称直

径<DN150 

的管道以单线表示。

对于夹套管线,无论夹套外管尺寸大小,均需

双线绘制。

3.4.7 

图面布置及剖视,祥图及其符号的表示方法

3.5 

管架

3.5.1 

管架符号

3.5.2 

管架编号

管架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材料

统计不拆零,同类型管架累计加和。

但管架结构尺寸在管架表中注明。

3.6 

蒸汽伴热及夹套管

蒸汽伴热管及夹套管设计按照《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关规定执行。

4. 

说明

本文件只作为《管道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的一个样板,具体到每个

工程项目,应由专业负责人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本文件进行完善、补充、

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