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514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亚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NH4++OH﹣=NH3↑+H2O

C.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

2Fe2++4Br﹣+3Cl2=3Fe3++2Br2+6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过氧化钠为固体,应写化学式;

B.如加少量氢氧化钠,没有氨气生成;

C.加入少量氯气,只氧化Fe2+;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氢氧化镁和硅酸钙.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如加少量氢氧化钠,没有氨气生成,只发生HSO3﹣+OH﹣=SO32﹣+H2O,故B错误;

C.加入少量氯气,只氧化Fe2+,反应为2Fe2++Cl2=2Fe3++2Cl﹣,故C错误;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并从守恒的角度认识,易错点为B,注意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3.为探究足量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生成H2量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生成H2量减少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生成H2量不变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增大,生成H2量减少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A.增大了H+的浓度,物质的量变大,反应速率加快,生成H2量增大;

B.加入少量水,硫酸浓度变小,物质的量不变;

C.加入CH3COONa固体,结合生成醋酸;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构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因Zn足量,生成H2量不变.

A.加入NH4HSO4固体,增大了H+的浓度,物质的量变大,则反应速率加快,生成H2量增大,故A错误;

B.加入少量水,硫酸浓度变小,物质的量不变,则v(H2)减小,生成H2量不变,故B错误;

C.加入CH3COONa固体,结合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但总物质的量不变,则v(H2)减小,生成H2量不变,故C正确;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构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因Zn足量,生成H2量不变,则v(H2)增大,生成H2量不变,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氢离子的浓度及其物质的量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4.常温下0.1mol•L﹣1氨水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B.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C.加入等体积0.2mol•L﹣1氨水D.降低溶液的温度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所以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氨水溶液的pH增大1,则溶液c(OH﹣)增大,可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或加入碱,以此解答该题.

A.0.1mol/L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OH﹣的浓度增大,可知pH增大1,故A正确;

B.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溶液c(OH﹣)减小,pH减小,故B错误;

C.加入等体积0.2mol•L﹣1氨水,混合后氨水浓度为0.15mol•L﹣1,c(OH﹣)不可能为混合前的10倍,故C错误;

D.降低溶液的温度,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溶液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影响因素和pH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B.溶液中c(H+)越大,pH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水的电离.

【分析】A.pH不同的同一强酸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pH(小)+0.3;

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pH越小;

C.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A.pH不同的同一强酸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pH(小)+0.3,所以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0.3=3.3,故A错误;

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其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故B错误;

C.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和次氯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故C错误;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pH的计算、电解质的判断、离子积常数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及计算方法,易错选项是CD,明确液氯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影响离子积常数大小的因素,为易错点.

6.常温下,体积相同、pH也相同的HCl、HNO3、CH3COOH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的体积(  )

A.同样多B.HCl最多

C.HCl、HNO3一样多D.CH3COOH最少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HCl、HNO3为强酸,体积、pH相同时,c(H+)相同;

而CH3COOH为弱酸,其c(CH3COOH)>c(H+),c(H+)越大,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就越大.

因HCl、HNO3为强酸,CH3COOH为弱酸,

体积相同、pH也相同的HCl、HNO3、CH3COOH溶液中,HCl、HNO3中c(H+)相同,且都小于c(CH3COOH),

醋酸在反应中可继续电离产生H+,最终电离生成的c(H+)最大,

则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CO2的体积最大,

即产生气体的体积关系为:

V(CH3COOH)>V(HCl)=V(HNO3),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酸的酸性强弱及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7.已知HF、CH3COOH均为弱酸,酸性强弱顺序为HF>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1mol•L﹣1的NaF、CH3COONa溶液相比较,CH3COONa溶液碱性较强

B.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NaF溶液中含有Na+、F﹣、H+、OH﹣、H2O、HF六种微粒

D.NaF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F﹣)变大

盐类水解的原理.

【分析】酸性强弱顺序为HF>CH3COOH,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可知CH3COO﹣水解程度大于F﹣,以此可判断同浓度时的盐溶液的碱性强弱,从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的因素解答.

A.酸性HF>CH3COOH,则CH3COO﹣水解程度大于F﹣,CH3COONa溶液碱性较强,故A正确;

B.由Kw可知,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离子积常数不变,c(OH﹣)增大,故B错误;

C.NaF溶液中存在F﹣+H2O⇌HF+OH﹣,溶液中含有Na+、F﹣、H+、OH﹣、H2O、HF六种微粒,故C正确;

D.NaF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OH﹣)变大,则抑制F﹣的水解,溶液中c(F﹣)变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体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问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

值增大

B.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水的电离平衡:

H2O⇌H++OH﹣逆向移动,c(H+)降低

C.取c(H+)=0.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中:

c(Na+)<c(NO3﹣)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加入烧碱,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减小程度大于醋酸分子;

B.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C.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A.加入烧碱,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减小程度大于醋酸分子,所以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

值减小,故A错误;

B.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促进水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C.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c(H+)=0.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浓度大于盐酸,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醋酸反应速率大,故C正确;

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NO3﹣),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反应速率的比较、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知识点,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再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很多同学往往根据溶液呈酸性确定c(Na+)<c(NO3﹣),为易错点.

9.下列事实中一定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

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④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⑤CH3COONa和稀H3PO4反应,生成CH3COOH

⑥pH=1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100倍,pH<3

⑦10ml0.1mol.L﹣1CH3COOH恰好与10ml0.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A.②⑦B.②⑤C.①③⑤D.②④⑤⑥

【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

【分析】可通过以下角度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弱酸存在部分电离;

弱酸强碱盐显碱性;

较强的弱酸置换出较弱的弱酸等.

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说明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强碱弱酸盐,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①正确;

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只能说明溶液离子浓度较小,故②错误;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说明醋酸还可电离出氢离子,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③正确;

④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可以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④正确;

⑤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磷酸弱,而磷酸为中强酸,则醋酸为弱酸,故⑤正确;

⑥0.1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100倍,pH<3,说明存在电离平衡,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⑥正确;

⑦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能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证明酸碱性,故⑦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证明的角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体会实验方案的合理性.

10.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

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考点】真题集萃;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相同浓度的一元碱,碱的pH越大其碱性越强;

B.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减小其电离程度增大;

C.若两种溶液无限稀释,最终其溶液中c(OH﹣)接近于纯水中c(OH﹣);

D.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当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

A.相同浓度的一元碱,碱的pH越大其碱性越强,根据图知,未加水时,相同浓度条件下,MOH的pH大于ROH的pH,说明MOH的电离程度大于ROH,则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故A正确;

B.由图示可以看出ROH为弱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减小其电离程度增大,b点溶液体积大于a点,所以b点浓度小于a点,则ROH电离程度:

b>a,故B正确;

C.若两种溶液无限稀释,最终其溶液中c(OH﹣)接近于纯水中c(OH﹣),所以它们的c(OH﹣)相等,故C正确;

D.根据A知,碱性MOH>ROH,当lg

=2时,由于ROH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能促进ROH的电离,所以c(M+)/c(R+)减小,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平衡,为高频考点,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液浓度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

碱无论任何稀释都不能变为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接近中性时要考虑水的电离,为易错点.

11.下列有关水的电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向水中加少量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被抑制,[OH﹣]增大

【考点】水的电离.

【分析】A.加热促进电离;

B.NaHSO4固体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氢离子浓度增大;

C.铵根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D.向水中加少量NaOH固体,[OH﹣]增大.

A.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A错误;

B.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故B错误;

C.铵根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促进水的电离,故C错误;

D.向水中加少量NaOH固体,[OH﹣]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电离,难度不大,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增大会抑制水的电离.

12.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

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B.K+、Na+、Cl﹣、NO3﹣

C.K+、Na+、Cl﹣、AlO2﹣D.K+、NH4+、SO42﹣、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积常数.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

10﹣14mol•L﹣1,则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或强碱性溶液,如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话,则要求除离子之间不反应外,离子与H+离子或OH﹣也不反应.

A、Al3+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A错误;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与H+离子或OH﹣也不反应,故B正确;

C、AlO2﹣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C错误;

D、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掌握离子反应的类型和离子的性质.

13.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用水洗净滴定管

②将滴定管进行检漏

③用待装液润洗后滴定管后装液

④调整起始读数并记录

⑤向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⑥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⑦从酸式滴定管中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⑧记录滴定终点读数并重复实验2~3次.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C.②①③④⑦⑤⑥⑧D.②①③④⑤⑥⑦⑧

【考点】中和滴定.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

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记录等顺序操作,所以其顺序为:

②①③④⑦⑤⑥⑧,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实验操作,是解题关键.

14.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A.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到终点时,发现尖嘴处有气泡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c(酸)=

,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

A、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使碱的浓度偏小,则消耗的碱的体积偏大,根据c(酸)=

,可知c(酸)偏大,故A错误;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造成V(碱)偏大,根据c(酸)=

,可知c(酸)偏大,故B错误;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多,造成V(碱)偏大,根据c(酸)=

,可知c(酸)偏大,故C错误;

D、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到终点时,发现尖嘴处有气泡,造成V(碱)偏小,根据c(酸)=

,可知c(酸)偏小,故D正确;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难度不大,学生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中常见的误差分析.

15.室温下,向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滴入1.000mol•L﹣1盐酸,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水的电离程度a>b>c

B.a、d两点的溶液,水的离子积Kw(a)>Kw(d)

C.c点时消耗盐酸体积V(HCl)<20.00mL

D.d点时溶液温度达到最高,之后温度略有下降,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分析】A、氨水中加入盐酸中和氢氧根离子,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越大;

C、盐酸与一水合氨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

D、根据d点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分析.

A、加入盐酸过程中,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a<b<c,故A错误;

B、d点温度高于a点,水的离子积Kw(a)<Kw(d),故B错误;

C、溶液显中性时,盐酸物质的量小于一水合氨,所以c点消耗盐酸体积V(HCl)<20.00mL,故C正确;

D、d点时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再加盐酸温度降低只能是加入盐酸的温度低于溶液温度,这才是温度下降的原因,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明确滴定曲线中各点的pH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来解答此类习题.

16.水的电离平衡为H2O⇌H+﹢OH﹣,△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pH减小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w不变

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分析】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H++OH﹣,加入与H+或OH﹣反应的物质,改变c(OH﹣)或c(H+),可使平衡发生移动,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增大,c(H+)增大,则pH减小,Kw随温度变化.

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A正确;

B、向水中加入少量K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温度不变,但KW不变,故B正确;

C、向水中加入少量稀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H+)增大,故C正确;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次氯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17.100℃时

,.下列三种溶液:

①0.001mol•L﹣1氨水与0.0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②pH=3的HCl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③pH=11的氨水与pH=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其中呈酸性的是(  )

A.①B.③C.②③D.①③

【考点】水的电离;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①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

②氯化氢和氢氧化钠都是强电解质,p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