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3767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ⅰ岳麓版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郡县制

4、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发展趋势表达了()

A、中央与地方的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

D、国家控制的疆域逐渐缩小

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6、右图是江苏省丹徙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名为“宜侯矢簋”。

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的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B、说明了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表达了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说明了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

知识点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7、“同姓那么同德,同德那么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D、礼乐制度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以下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

9、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太庙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10、周朝制定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

A、提高整个国家的文明礼仪水平

B、提高人民的艺术水平

C、解决贵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D、防止外服部族叛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那么贬其爵,再不朝那么削其地,三不朝那么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完成: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诸侯有何义务?

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3)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12、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材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2.商神权

【二】1.

(1)周武王

(2)周公

3、

(1)周王

(2)同姓亲族土地(3)功臣

4、

(1)周人

(2)天下共主(3)诸侯士

【三】1.分封制

2、

(1)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小宗

3、血缘纽带

4、

(1)世卿世禄5、周礼

对点训练

1、A[“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是西周的周公执政时期,故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

]

2、B[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区,外服是周边属国地区。

商朝时期,周属于商的属国,所以是商的外服。

3、B[内外服制是商朝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的“异于商者”,可排除A;

C在材料中没有表达;

D不是周朝的制度,可排除;

由“封建子弟”“君天子臣诸侯”可知此“制”是指分封制。

4、B[西周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相比,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5、B[商周时代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故属于平民的乙是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的。

6、A[从铭文的记载可以看出它反映的主要是周朝的分封制。

甲骨文成为成熟的文字是在商朝。

7、C[“同姓”表达了一定的血缘关系,这是宗法分封制度的特点。

8、C[西周宗法制规定,周王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故②③④正确。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都属于嫡子,但不会都是“长子”,而能够成为大宗的只有嫡长子,故①不正确。

9、B[依据所学知识,由太庙可判断C、D两项正确,由祠堂可判断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表达。

10、C[周朝的“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那么。

综合运用

11、

(1)周初的分封制。

(2)保护周王室;

忠于职守,保卫封地;

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诸侯服从天子。

(3)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

分封制崩溃。

12、

(1)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

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

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2)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为西周分封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阅读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实际上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注意题干中的“举例说明”。

(2)问,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图示情景回答。

第(3)问,注意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解答时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图一中可获取分封对象的类别和空间信息;

从图二中可以获取西周社会形成森严等级,具有层层相属特点的信息。

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与探究

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西周的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

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一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落后,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是分封适应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三是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为西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自我测评

1、商代附属国独立性相对较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更为密切,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分封制是指周王将姻亲、功臣和旧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各分赐给一定的土地和人口。

其特点是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各地的统治,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从而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的地位。

3、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它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

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乐舞的规格也有差异。

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

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那么,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不可少的工具。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一些贵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__”。

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

秦国先后消灭韩、____、魏、____、____、齐等国,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点:

权力的高度集中。

(1)皇帝制度

①开端:

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

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

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

③作用:

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最终操纵。

(3)郡县制度:

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____、____等基层机构。

(4)选官制度:

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

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那么为后世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________的控制。

(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________影响深远。

知识点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

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春秋争霸战争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D、统一条件已成熟

2、秦国能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知识点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2017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下图)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拍出。

皇帝的印章称为“玺”始于()

A、夏王启B、商王汤C、商王纣D、秦始皇嬴政

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B、御史大夫

C、太尉D、郡守

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以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

6、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某同学发表了题为“秦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报告。

这篇报告的主题可能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

D、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

7、“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陛下”为维护天下一统的局面,采取的根本性保障措施是()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监察制度

8、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秦朝的以下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1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达。

阅读以下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材料一主要表达了哪一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

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秦朝建立后)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

时那么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那么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那么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1.

(1)①大宗②天下共主

(2)①王

2、赵楚燕

【二】2.

(1)①嬴政②皇权皇位继承制

(2)①皇帝监察军务②皇家(3)郡县乡里

3、

(1)贵族分封制

(2)王朝制度(3)地方(4)社会

1、B[由材料表述可判断,此时有些诸侯国力量强大,原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B[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最主要原因”,四个选项均是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综合实力的强大。

3、D

4、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5、A[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

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

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

6、B[此题可用排除法。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在夏朝,排除A项;

“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表述本身有误,排除C、D两项。

7、C[根据“维护天下一统”这一条件,可知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加强地方的控制而言的,应选C。

8、D[此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此题无关,应排除。

9、A[秦朝建立后,依“贤”和“能”在全国选拔中央和地方官吏,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命,彻底否定了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

10、A[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方向之一,故平常训练时应有所涉及。

此题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

11、

(1)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

(2)特点:

一切军政大权由皇帝独揽;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基本结构是:

三公九卿制。

组织特点:

中央主要官制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集中在皇帝之手。

三公九卿实行朝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12、

(1)过失:

滥用民力,严刑酷法。

观点:

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相同点: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不同点:

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权专制;

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

1、主张实行分封制的王绾的主要理由是:

在距关中遥远的燕、齐、楚等地实行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

治理国家如不遵循古代的传统,就不能成功。

主张实行郡县制的李斯认为:

周朝实行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连周天子也无法控制;

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便于统治;

治国之道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

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

2、采纳了李斯的主张。

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

3、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但是,在分封制下,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郡县制的推行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历史作用。

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防止了地方割据。

其弊端在于便利了最高统治者的专权暴政,压抑了地方的自主性,难免人浮于事。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还制定了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并制定了严苛、细密的法律制度。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时间:

________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2)内容

①三省:

________省负责起草诏令,________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

____、户、礼、兵、____、工六部。

(3)作用

①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分割________,避免权臣专权,加强了________。

2、演变

(1)宋代:

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司分割相权。

(2)元代:

只设__________,长官为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

3、评价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发生了深刻变化。

(2)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______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1、战国至汉初:

实行________制度。

2、汉武帝时期:

实行察举制和____________

(1)原因:

为适应和平年代需要设立。

①________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②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________征聘人才。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__________的需要。

②容易任人唯亲,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容易形成小集团。

3、隋唐时期:

实行____________

(1)背景:

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社会需要。

(2)过程

①__________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分设不同科目推荐人才。

②隋炀帝时设__________,以________取士。

③____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__________。

②促进了_________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维护__________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历程

(1)监察制度

①秦朝:

____________兼管监察。

②汉朝:

御史大夫专管监察,________监察地方。

③明清:

在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科道”;

在地方,省级机构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①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____________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________。

③明清取消了专门的谏议机构。

(1)积极方面:

在整顿________,打击地方____________,维护中央集权,谏正________过失,防止决策________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方面: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________的无上权力,也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唐太宗说:

“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以下哪一项不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A、三省职权划分明确,分工合作

B、不容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

C、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D、较秦汉,丞相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

3、有的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