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308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广东教育版教案Word格式.docx

(让每个学生都试试)

1讨论:

用什么方法可以研究光的传播。

2用管子看光。

(1)将管子弯曲看光,能否看见。

(2)不弯曲看光,能否看见。

(3)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活动2:

光线打靶游戏

(看图回答问题)

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

2、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

(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4、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说说你的办法。

(讨论,实验)

5、通过实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6、实验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入,创设情景。

师: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我们能见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子,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活动3:

用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点燃蜡烛时告诉学生注意用火安全)。

调整光屏位置,使蜡焰的像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

2、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形状、位置、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像是倒立的,用所学知识画图解释这种现象。

3、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倒立 

的蜡烛像)

4、你所看到的现象就是小孔成像。

看到的现象与你猜想的一样吗?

三、拓展应用:

用简易照相机照相,说说怎样能使成像效果好。

活动4:

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

作业:

自制简易照相机。

制作的过程:

先用铅笔尖在纸杯底的中间扎一个小孔,再把薄白纸用橡皮筋固定在杯口上,作为光屏,这样简易的照相机就做好了。

小孔不能太大,不然像模糊。

像屏最好是半透明的。

像屏要处于较暗的环境中。

教学反思:

第2课时镜子

教材6~9页。

知识目标:

了解镜子对光的作用、镜子的种类及用途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操作实验。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科学的规律。

(2)通过镜子使光改变方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镜子、手电筒、投影仪、自制潜望镜等。

课时安排:

一、新课导入 

镜子同学们都见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脸。

镜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沿直线传播的光拐弯。

下面我们就看看镜子是怎样让光拐弯的。

二、 

讲授新课 

1、活动1光拐弯游戏把书立在桌子上,手电筒从书的前面照,书的后面亮吗?

想办法让书的后面被照亮,这里有一面镜子(帮学生想出合适实用的方法,照亮后让学生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光路示意图)。

2、讨论:

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光照到书的另一面?

3、汇报办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方法,选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法操作。

4、让光拐弯游戏

(1)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

(2)试着画出光所经过的路线。

5、交流所画的图。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6、把你摆放的镜子位置画在书上的空格里。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上节课,我们做了让光反射的游戏,镜子可以反射光,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做很多事情,解决很多问题。

二、活动2:

潜望镜的制作光可以被镜子反射,利用这个性质,我们不转身也能看到后面的情况,也能不透过窗户就看到外面的情况。

试试这个潜望镜,观察潜望镜有几面镜子。

(列举潜望镜的作用,观察潜望镜原理示意图)

3、拓展镜子的应用

看图了解镜子的应用:

汽车后视镜、医用眼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等。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讨论各种镜子的作用:

汽车后视镜可以让司机开车时不转身也能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医用额镜带在医生额部,能把鼻孔、耳孔等平时不能看清楚的部位照亮,便于医生检查诊断疾病。

投影仪的反射镜可以把平放的胶片上的图像反射的直立的屏幕上。

潜水艇的潜望镜能在水面上观察水下情况,也能在水下察看水上情况。

穿衣镜可观察自己的着装、仪表和神态等。

④还有什么东西会反光?

让学生知道能看见的物体都会反光,只不过不同物体反光的本领不同,所以我们看见的物体有的亮,有的不太亮。

第3课彩虹

课本第10~12页。

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会使彩虹再现。

了解太阳光的分解。

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动脑。

(1)乐于与人合作学习。

(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彩虹与阳光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棱镜、喷雾器玻璃杯等。

一、引入新课说说彩虹的样子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活动1):

彩虹再现在阳光下用喷雾器喷雾,在雾中可以看到彩虹。

2、彩虹的形成:

雨过天晴时,空气中含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经这些小水珠的反射,就形成了彩虹。

3、在有雾珠的地方,雾珠遇阳光照射,就会出现彩虹,例如瀑布附近出现的彩虹,使得瀑布更加壮观。

4、阳光的分解

(1)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亲手做)。

(2)玻璃杯盛满水,放在阳光下的窗台上,让水杯折射的太阳光投到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白纸上有什么。

5、在阳光下的水盆中放一面镜子,把阳光经水中镜子反射到墙壁上,观察墙壁上的光斑。

三、小结使彩虹再现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

用这些方法做彩虹,我们做的彩虹是自然界中的彩虹的缩影,但形成彩虹的原理是一样的:

阳光是彩色的,所以说“七彩阳光”。

用各种方法使彩虹再现。

第4课光与生活

教材13~16页。

学习知识目标:

了解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类的照明工具——灯的变迁。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学习。

(1)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的科学规律。

(3)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蜡烛、太阳能电池等。

一、引入新课

看过石漫滩水库的水灯吗?

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真美啊!

这是我们新兴旅游城市——舞钢市的缩影,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每到夜幕降临,我们的城市就变成了灯的世界,灯的海洋,远看繁星点点,近观流光溢彩,光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美丽,我们爱我们的家乡舞钢市!

这一点说明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同一般,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光与生活》。

夜晚的舞钢市区,灯火通明,五光十色,各种各样的灯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

但一旦晚上停电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讨论)写不成作业,看不成电视,漆黑一片,心里很不舒服,盼着早点来电。

这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活动光的利用和开发

白天有太阳光照明,人们的活动很方便,到了晚上怎么办?

于是人们发明了灯。

最初的晚间照明工具是火堆、火把和油灯,后来出现了蜡烛。

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后,各种各样明亮的灯把晚上变成了白昼。

看我们教室的灯,即使晚上也可以上课。

同学们说说你见过的灯(讨论)。

见过萤火虫吗?

尾部有一盏灯,晚上会发光,那是一种叫荧光粉的东西在起作用,要是在室内墙壁上涂上一层荧光粉,晚上会怎么样呢?

演示太阳能电池。

资料上网搜索有关资料,了解电灯的发明和发展。

光被人类广泛应用,怎样才能正确地利用光呢?

拓展光的利与弊

1、光的利用:

太阳能计算器、无影灯、口腔科手术灯、激光灯交通指示灯、太阳能热水器等。

2、光的弊端:

长时间看电视伤害眼睛、强光刺眼、玻璃幕墙产生光污染等。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小结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太阳是一个大光源,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只是很少一部分,但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就使得地球生机勃勃,况且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地球还没有充分利用,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空间。

四、作业

搜集实例说说光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生理与健康

本单元包括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等四课。

健康饮食要求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养成饮食多样化习惯,知道人体是如何吸收营养成分的食物经过人体的路径是什么等。

呼吸与健康图示了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肺活量、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等,要求学生会测定肺活量,知道运动影响肺活量,注意保暖,坚持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保护心脏介绍了心脏的作用,血液循环路线,心脏的工作量,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影响心跳的因素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等知识,要求学生知道保护心脏的办法。

人体的司令部指大脑,本课介绍了大脑的作用,要求学生劳逸结合,合理用脑。

本单元计授五课时。

第5课 

健康饮食

教材第18~24页。

知道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糠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

(1)体验到生活中含着的科学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3)培养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题图,引入新课 

当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的饮食才能让你更健康?

当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才能使肺功能更强?

当数着自己脉博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什么因素影响着心跳的快慢?

当挥击球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会如此协调?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书中探宝吧!

1、看图,简单了解食谱,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自己想提什么问题?

2、活动1饺子里有什么?

①饺子的制作过程(调馅、和面、擀皮、包、蒸煮)。

②饺子的营养成分(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③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营养。

④吃过水果馅饺子吗?

自己动手包水果馅饺子,尝尝味道。

⑤讨论:

肉馅饺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什么原料?

(脂肪来自动物油、植物油,糖类来自面粉,蛋白质来自瘦肉、蛋类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来自蔬菜)

3、资料

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

这些营养成分分别来自肉蛋奶、油脂、谷物、蔬菜、水果等。

其中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蔬菜水果类提供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

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加食物香味,刺激食欲,水可直接饮用。

1、食物金字塔的构成

塔基是人体需要营养成分量最大的食物,越往塔尖需要量越小,但也不可或缺。

2、小结:

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营养专家为人们的健康饮食设计了食物金字塔,提倡每天的饮食要均衡。

3、讨论:

说说一日三餐都含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

4、各自说说昨天都吃了什么。

你昨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五大类食物?

第三课时

一、新课讲授

1、五大类食物:

谷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蛋豆类、奶类、油脂类。

2、比照食物金字塔,看看自己昨天的饮食是否需要改善。

3、拓展1为自己设计一周营养合理的晚餐食谱。

4、活动3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

到达位置

口腔

小肠

大肠

直肠

食物变化

嚼碎

糊状

营养被吸收

水分被吸收

粪便

5、拓展2养成饮食好习惯

①说说自己的饮食习惯。

②讨论各自饮食习惯的优劣。

③看图,说说哪种习惯好,哪种行为不好。

三、小结:

我们要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也需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我们 

的身体健康。

学了这一课,想想怎样改进自己的饮食习惯。

第6课呼吸与健康

(一)

课本第28~34页。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感觉并测量呼吸时的身体变化,知道什么叫“气量”,会测肺活量。

(1)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习惯。

(2)了解常见的呼吸器官,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软尺、肺活量测量装置等。

一、引入新课人体健康除离不开健康饮食外,还需要呼吸健康。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1、举例说明“气量”。

2、空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从出生起,人就开始呼吸了。

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一旦停止呼吸,人的生命就完结了。

3、活动1追踪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

①看图,说说空气进入人体后,依次到达哪些地方,了解这些地方的名称。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X1] 

肺)

②空气能从口入吗?

③画出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

( 

鼻腔 

咽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4、活动2 

观察呼吸时的身体变化

①软尺测量深呼吸时的胸围(自测,互测),记下数据,计算出胸围差。

②多测几次,计算出平均值。

③制表备用。

5、活动3比比谁的气量大

①用瓶子、软管等测量气量,根据胸围差记录,研究胸围差与气量的关系。

(注意管子卫生)

②用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

③小知识:

肺活量是指做一次尽可能大的吸气后,用力呼出的全部气体。

肺活量的大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大,肺功能就强。

④制作肺活量统计表。

⑤增大肺活量的方法:

加强体育锻练。

1、上网查看资料1

不同年龄的人肺活量也不一样,儿童肺活量约1.2升,成年人约2.6升。

经常锻炼可增加到5升,比不经常锻炼的人能够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这能使身体更健康。

2、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①先测定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呼吸)。

②到操场跑三圈,回到教室。

③测半分钟内的呼吸次数,计算出1分钟的呼吸次数。

3、比较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4、解释运动中呼吸加快的原因:

人体运动时,需要的氧气比较多,这些氧气靠吸进的空气提供,所以呼吸就加快了。

供氧不足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以求身体适应。

三、小结本课内容。

记下(或再测量)自己的肺活量,保存好,一年后再测,看看有没有变化。

第6课 

 

呼吸与健康

(二)

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

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启发式教学。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呼吸引发的疾病和预防,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7页。

二课时

一, 

引入新课

上节我们初步运动引起呼吸次数的变化,这一节除了进一步了解外,我们还要学习一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知识。

二,新课学习,自主探究。

1、活动4研究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研究目的:

知道儿童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及剧烈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活动过程

a)、老师计时,学生自测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

b)、将学生提供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c)、到操场跳绳一分钟,再测30秒内的呼吸次数。

d)、将学生提供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e)、比较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找出共性和个性。

2、分析引起呼吸变化的原因:

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新鲜空气,呼吸就加快了。

运动使呼吸加快,可锻炼胸部肌肉,使肺功能更健康,身体更强壮。

1,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统称呼吸系统疾病,也都是传染病,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这种病是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症。

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时,人的身体防御功能降低,原已存在于人体内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热、寒战、头疼、肌肉疼痛、乏力、咳嗽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可通过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 

预防办法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好办法,另外要注意添衣防寒,按时作息,远离烟害,避免对上呼吸道的刺激。

一旦得病,不要与他人亲密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冷水浴要循序渐进,一般从夏天开始,每天坚持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洗脸擦身,到了冬天,就可以冬泳了。

3,小结 

肺癌大多由吸烟引起,吸烟可导致多种疾病。

吸烟分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吸入别人的烟气称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对身体更有害,所以公共场所常挂有“禁止吸烟”的警示牌,平顶山市早就颁布了禁烟条例。

我们要尽量避开烟尘的危害,劝告吸烟的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戒烟,以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4,课后 

作业

怎样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课后反思:

第7课时保护心脏

教材第38~43页。

1,了解心脏的工作量。

2,知道血液是怎样在人体内流动的。

3,会测量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知道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水盆、杯子、跳绳、秒表等。

2课时

一,引入新课 

谈话:

摸摸左胸是什么在跳动?

是心脏。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脏,心脏跳动,生命存在,保护心脏就是保护生命。

怎样保护心脏呢?

二,板书课题,讲授新课

心脏和血管

心脏和布满全身的大小血管相连,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把养料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也带走各部位产生的垃圾。

心脏的“工作量”(活动1)

盆里装入5000ml水,告诉学生这相当于一分钟内心脏输送的血液量。

指名学生用70ml的杯子不停地将水舀到另一个空盆里,在大约一分钟内舀完,感受一下心脏的工作量(每分钟舀70多次)。

这样不停地舀一天,想像一下你会有什么感觉。

3、拓展1 

心脏每一天“泵”出多少血?

成年人安静时心脏每分钟大约调75次,每次送出大约70ml血液,计算一下心脏每天大约送出多少血,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70×

75×

60×

24=7560000(ml)=7560升]

每升血液大约重1千克,7560千克血液大约重7560千克,即7吨多。

(哇!

这么多啊!

如果心脏完不成这些任务,人的身体就不能保持健康。

健康的强壮的身体需要一个健康的心脏。

1、资料1 

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心脏和血管

心脏由很结实的肌肉组成,在你的生命的每一秒钟,它都在有节律的跳动,像水泵一样推动着血液在血管里流动,

遍布全身的血管就像繁忙的运输线一样,让血液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器官。

有的血管有小拇指那么粗,有的则比头发丝还细,我们看到的“青筋”就是血管。

(上网了解血管与心脏知识)

2,活动2 

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

脉搏与心跳是一致的,可以通过测量每分钟脉搏次数来研究运动与心跳的关系。

把手指放在腕上能感觉到心脏的跳动,试试找到自己的脉搏,数一下一分钟跳几次。

(老师计时学生数,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到操场跳绳一分钟,回到教室再测半分钟内的心跳次数,算出一分钟的心跳次数,与平静时比较,恢复平静时再测,比较三次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比较男女同学心跳次数及其受运动的影响。

3,小结本课内容。

4,作业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锻炼心脏。

经常测量心跳次数,看看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多少,分别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测到的。

第7课时 

保护心脏

(二)

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研究影响心跳次数的因素,知道如何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一、测定、交流心跳情况。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拓展2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心跳的快慢?

①提出猜想(年龄、性别、情绪、身体状况等)。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记录实验结果。

④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出实验结论。

2、资料2 

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心脏和血管健康对人体健康很重要,要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就要坚持经常锻炼,均衡饮食,不吸烟等良好习惯。

吃大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导致血管硬化和高血压,要少吃油炸食品和蛋类,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游泳、跑步、打球、跳绳、荡秋千溜冰等,锻炼心脏和肌肉,防止血管硬化。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要高出两倍,因此要想心脏血管健康,必须禁烟,有吸烟陋习的人必须戒烟。

3、上网了解心脏血管健康知识。

宣传保护心脏的意义和办法,劝告吸烟的家庭成员和周围的吸烟人戒烟。

老师讲: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有吸烟习惯的人戒烟是不太容易的,有的人宁愿身体受损,也不让嘴受委屈,这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吸烟人在公共场合吸烟害人害己,要教育学生远离烟害,敢于抵制危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第8课 

人体的司令部

课本第46~5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