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209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ocx

浅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论信息技术促动老师专业发展

[摘要]人类在进入2l世纪后,世界各个国家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和相对应的文化发展有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即教育的发展。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老师”,教育在新的世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成了一个国家是否得以持续进步的关键。

而各个国家在积极地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逐渐体认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老师”。

与此同时,老师专业化、老师的专业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为世界老师教育注重的焦点,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持续深入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更加好地促动老师专业发展,应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教育信息化给老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中老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老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老师教育是19世纪末的舶来品,老师教育的产生比西方的历史要晚约200年。

20世纪末期,我们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法律,为推动老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们国家开始实施的《老师法》规定:

“老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老师的专业地位。

1995年国务院颁布《老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老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老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方位实施。

2000年,我们国家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实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们国家职业归并为八大类,老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进入21世纪,明确提出了推动老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

把老师教育一体化、创建开放的老师教育体系,改革老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老师继续教育确立为我们国家老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老师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

就专业的六个基准:

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道德、专业发展、专业自主来说,老师已经基本具备了专业的要求和特征,并越来越专业化。

依上述六个基准作为衡量的尺度,比较分析国内外老师专业化的水准,能够发现我们国家老师专业化存有的问题主要如下。

表1  我们国家中学小学老师自认为最欠缺的水平(%)

人际交往水平

多媒体技术使用水平

信息吸纳水平

教研水平

表达水平

组织管理水平

其他水平

24.09

21.99

21.80

19.31

3.44

2.49

6.88

依上所述,不难看出,即使我们国家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水准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我们国家是老师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老师数量大体上满足低水平需求,专业化合格老师数量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老师专业化尚处在低中级阶段。

我们国家拥有一支1000多万人的中学小学老师队伍,要求持续从数量上予以保证和从质量上予以优化老师队伍,如何使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稳步迈进专业化之门,针对当前存有的很多问题,结合国际上的六种老师培养范式(知识范式,水平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反思论”范式),我认为:

教育的信息化是通向老师专业化的捷径,老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近些年来,教育部十分注重中学小学老师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出台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了“全国中学小学老师教育技术水平建设计划”,强调:

要全方位提升中学小学老师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要全方位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

我们中学小学老师应抓住机遇,努力提升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促动老师专业化发展。

不过,并非我们的中学小学老师们学习、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就立刻变成了教育的专家,老师行业就发展成了人神共认的专业化。

今天的老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将现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学科知识与高超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熔合,使教育工作真正走向艺术化、专业化,使老师能够不但仅一个“能干的教书匠”,而是努力提升到“专业的教育家”的境界。

作为教育一线的中学小学老师,我们期盼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为促动老师专业化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工作稳步推动,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人们已经普遍理解到了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是老师。

任何教育改革和教学活动的核心之一是老师,是老师的积极参与和富有活力的创造。

叶澜教授曾指出:

没有老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老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老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老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同样,如果没有老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

老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水准;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理解和提升,是创建在对老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看法与创意;三是老师专业发展不但要通过老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老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模式;四是老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持续的过程,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中学小学老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老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使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还要凭借信息技术实行交流与合作。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推动我们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老师教育观点和手段的变革,更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一、信息技术环境对老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手段的改变,教育环境的改变,老师角色的转变给老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环境的变化

1、教育设施的变化

过去多数老师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有三机一幕的学校极少。

现在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2003年我们国家有3万所中学小学创建了校园网,比2000年统计地3000所翻了近10倍,全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达到了上千亿元,城镇学校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从而使老师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教育资源的变化

过去,学生的信息资源主要来自于书本,属于单媒体、非数字的固化资源。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

特别是信息资源支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更加展示出信息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广阔空间。

3、教育空间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与学习的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学双方所占有的信息资源是极不对称的,老师是教育资源的垄断者。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随着世界信息化的到来,网络进入家庭、社会和学校,达到了资源共享,师生间信息对称成为可能,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所以需要在信息对称条件下重构教育体系。

(二)信息技术环境对老师角色转变的要求

长期以来,老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扮演着权威性的“老师中心”角色。

现在,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老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

而角色变化又是老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

所以,老师专业发展要适合信息化环境,由传统的“单面手”转变为“多面手”。

1、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

因为教育环境的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教学资源分布控制权角度说,师生间的信息资源由不对称走向对称。

老师的权威被分散和削弱。

所以,老师要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同时,也要成为信息资源的咨询者和提供者。

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被打破。

从教学模式角度说,老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对老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

所以,老师要即时转变观点,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习的指点者,从当老师转变为当教练。

3、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

从研究合作和反思提升的角度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老师要由传统教学的“实践者”、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这既要求老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老师学会将传统的水平素养与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

所以,现在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传统的相比,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不同。

4、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从老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说,老师应该是持续学习,持续反思,持续提升的学习者;这也符合“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学习,常常是培训班式的,专家讲座式的,观摩考察式的,因而也是被动式的。

因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人网、天网、地网与其它教育资源的整合,为老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

学校能够聘请专家实行网上培训、指点、诊断、评价。

老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提升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和教学水平,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交流,提升自我反思的理解和水平,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信息技术环境对老师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要求

信息化手段和教育信息网络在教育领域的使用迅速扩张。

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环境设施、信息资源、教育方式、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老师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掀起了一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革命。

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对我们国家1000多万人的中学小学老师队伍提出了快速提升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紧迫要求。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学会主席(PaulIurkowski)于1974年最早提出的。

他把“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定义为: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92年,美国的ChristinaDohle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进一步定义为:

“有水平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十种水平。

综合上述概念并结合我们国家中学小学老师队伍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能够对老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低到高的各种关系实行总结:

1、具备理解、关心、渴望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

我们国家中学小学老师现状是老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锋的战场上旷日持久地打拼;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功利驱动生存环境的对抗中长期挣扎。

绝大部分老师最初对教育信息化的情感态度是:

茫然、恐慌、畏惧、甚至抵触。

有了这样的心理屏障,他们带着“信息技术能提升学生分数吗”?

“信息技术能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吗”?

“自己能学会和掌握这些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吗”?

等一系列疑问审视和理解教育信息化,从而导致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学校实行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漠不关心,特别是中老年老师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欲望。

如何实现全部老师对信息化从茫然到清楚、从恐慌到冷静、从畏惧到直面、从抵触到接受,达到全员理解、全员关心、全员渴望的目标是学校提升老师素养的首要问题。

2、具备获取、解读、批判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

达到理解、关心、渴望的信息化层面后,老师会自然跨入获取、解读、批判的层面。

当老师通过自身体验,感觉到信息化对自身的教学有所协助,就会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会有理解地获取各种信息。

所以如何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能多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的水平对每位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