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208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一定要仔细哦!

一、积累运用(共7题;共42分)

1.(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之中。

 ________

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________

③按着共同约定好的事来做。

     ________

④出征远行时穿的衣服。

         ________

2.(10分)多音字组词

没méi________    mò________     圈quān________    juàn________

3.(10分)给形近字组词

候________      维________    予________     染________    腕________

侯________      堆________     矛________     柴________    婉________

4.(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解释。

颇负盛名()

A.担负    

B.遭受    

C.享有    

5.(8分)(2018六上·抚宁期末)吟诵经典。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落花有情,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环境保护对我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喊出我们共同的口号:

“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鲁迅先生面对敌人不屈服,为劳苦人民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的人生志向。

6.(2分)选择诗句

下面的诗句中,哪句不是边塞诗?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7.(2分)《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叙述了_______的故事,突出了_______本事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_______。

()

A.刺猬偷枣、刺猬偷枣、高明、惊讶之情    

B.刺猬偷枣、刺猬偷枣、高明、喜爱之情    

C.刺猬摘枣、刺猬摘枣、高明、喜爱之情    

二、诗歌鉴赏(共3题;共30分)

8.(9分)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

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________

9.(11分)课内阅读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稚子:

________。

②钲:

________。

③磬:

________。

④玻璃:

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互文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②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0.(10分)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1朝诗人2,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3去4时的情景,表达了他5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1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1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1.(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中断

②至此

12.(5分)缩句练习。

狠毒的王后知道白雪公主还活着,气得要命。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7题;共42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答案:

5-2、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二、诗歌鉴赏(共3题;共30分)

答案:

8-1、

答案:

8-2、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答案:

9-2、

答案:

9-3、

答案:

9-4、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答案:

10-2、

答案:

10-3、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答案:

11-1、

考点:

解析:

答案:

12-1、

考点: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