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191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文档格式.docx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

B.本文以大笔点染的手法,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C.本文通过对三峡的整体风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3.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下列各项加横线字的字形及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璀璨(chuǐ) 

狭隘(à

i) 

缔结(tì

娓娓动听(wěi)

B.横暴(hé

ng) 

潸然(shān) 

浣妆(huà

n) 

虚无飘渺(miǎo)

C.圩堤(yū) 

矜持(jīn) 

肆虐(nü

è

水泻不通(xiè

D.氤氲(yūn) 

安谧(mì

逶迤(yí

矢志不渝(shǐ)

二、基础知识综合

根据语境完成下列小题。

朱自清先生说: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这不,当下的南京城似乎正酝nià

ng()在古色古香的秋韵中:

明城墙将zhù

()蓄多年的历史沧桑投映在玄武湖的秋波里,栖霞山把悠远的古寺钟声播撒在辽阔的苍穹中。

读一读总统府的风云巨变,尝一尝老门东的玉食醇香,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徘()徊()在今日的山林小道,感受着往昔的人文情味。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浸染了一代一代石城儿女的家国情思。

三更有梦书当枕,六朝遗韵秋为魂!

5.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六朝遗韵秋为魂

6.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1)酝nià

ng(______) 

(2)zhù

(______)蓄 

(3)徘(____)徊(____)

7.对语段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醇香”在语境中是“气味滋味纯正芳香”的意思。

B.“风云”在句中用的是本义,指自然界的风与云。

C.“播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栖霞山人格化。

D.语段中“浸染”是动词,“情思”是名词。

8.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

B.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

C.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

D.三更有梦/书当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

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9.选文中两次使用“踌躇”“终于”,有什么作用?

10.文段中作者两次提及自己“聪明”,其中的意思是什么?

11.请体会画线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所蕴含的情味。

12.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13.读语段,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

树枝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小鸟们不必再乍开羽毛,个个变得光溜精灵,在天空扇动阳光飞翔……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

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A.“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是一组对偶句,形式上整齐均匀,意义上凝练集中。

B.“大地的肌肤——泥土”一句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C.文中画线句中的“清新”和“充沛”词性相同。

D.文中加点词语“自由舒展”和“春潮涨满”的结构类型一样,都是偏正短语。

四、句子默写

14.古诗文内容填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5)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刘禹锡《陋室铭》一文,除了正面描写“陋室”外,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古代名贤的居室相类比,突出陋室主人之“德馨”。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①,我任②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

谴责,责备。

②任:

承担,责任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上有谴,我任之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以画竹、兰为长

D.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16.《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主要表达了三种语气:

①陈述语气;

②肯定语气;

③感叹语气。

下面选项中,哪一项表示感叹语气?

A.环滁皆山也。

B.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C.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7.翻译下列句子

(1)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18.欧阳修和郑板桥都是老百姓眼里的好官。

甲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9.阅读乙文和下列链接材料,说说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

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XX百科》

材料二: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六章,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20.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时过境迁

B.温故而知新/明知故问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叶公好龙

D.择其善者而从之/能言善辩

21.尝试根据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的画线部分。

(1)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注释〕①识:

记住。

②厌:

满足。

③何有于我:

“于我有何”的倒装。

(2)敏①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②。

〔注释〕①敏:

聪明。

②是以谓之‘文’也:

因此用“文”作为他的谥号。

2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以上六章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一个跟学习情境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23.名著阅读。

⑴《白洋淀纪事》塑造了一群农村妇女形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如《荷花淀》中的______;

《猎人笔记》的作者是俄国____;

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后半部重点是描写以____为首的100才女的故事;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______。

⑵某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后提供了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选自《阿长与<

山海经>

》)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

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自《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写的是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②分别说说作者对上述这两件事产生的不同感受。

八、作文

24.在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是一种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补充完整后作文。

2.一线光亮是力量,一瓶水是力量,一声呼唤是力量,一次牵手是力量,一个微笑是力量……请以“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以上两题自选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25.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是你人生又一阶段的开始,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逐渐长大了呢?

所谓“长大”,其实不仅是生理上日趋成熟,更是心灵的充实,人格的健全……长大,就是磨砺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美丽。

请以“原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50字。

参考答案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