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993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docx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4年10月

 

吉林化工学院关于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吉林化工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热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政治理论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简介

第二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简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吉林化工学院

关于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质量,按照吉林省教育厅布署,学校决定对我校硕士生(不含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培养方案进行制订。

为做好此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本次制订硕士生培养方案,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走“特色之路,开放之路”的发展思路,以增强硕士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拓宽培养口径,扩大自主选择,加强实践教育,突出研究训练,进一步加强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为实现“短期内,把学校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省属一流大学”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制订原则

1.既要把握学科专业内涵,突出学科专业特点,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2.既要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3.既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贯彻宽口径培养的思想。

4.既要有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又要为硕士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分的自主空间。

5.既要认真总结本单位的培养经验,又要吸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广泛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培养经验。

三、培养方案的编制要求

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统筹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制订。

1.关于培养目标

各学科专业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体现培养质量的整体要求,从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做出规定。

在思想道德方面应突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突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制订科学、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

应对人才培养类型(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和适用部门作基本的说明。

若同一专业内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应分类写明各自的培养目标。

(3)要处理好硕士生与本科生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明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2.关于研究方向

各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应根据国家需要、学科特点以及培养单位的基础和优势,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确定,要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

每个学科所设研究方向最多不超过6个。

3.关于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

各培养单位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则可按类型确定不同的基本修业年限。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非全日制硕士生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的要求由所在培养单位规定。

4.关于培养方式

(1)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各培养单位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规定出各专业硕士生必读的经典文献,并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拟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

经典文献的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论文工作环节应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通过指导硕士生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实践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

应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提倡和鼓励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培养方式。

5.关于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表格样式见附件2)

课程设置要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四个类别设置课程。

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是否补修本专业的本科生必修课,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

区分学术型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提出相应的课程学习要求或建议。

各培养单位应合理安排每学期的开课门数,避免开课过于集中。

公共基础课(7学分)

根据《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设置,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开设。

政治理论课(3学分)

文、理科统一授课,采取讲授、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于春季学期开设。

外国语课(4学分)

重点培养硕士生的外语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

于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重复开设,课程设置不少于4门,硕士生从中至少选择2门课程(4学分),同时可根据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选择修课学期。

硕士生可以申请免修。

学科基础课(6学分)

学科基础课是硕士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每个学科应在一级学科平台上至少开设3门学科基础课(6学分),建议包含一门研究方法类课程。

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

专业主干课(6学分)

专业主干课是硕士生了解本专业的研究领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领悟本专业精髓的核心课程。

每个专业须开设3门专业主干课(6学分),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

专业主干课应发挥督促、检查、深化本专业经典文献阅读的作用。

发展方向课(8学分)

发展方向课是硕士生为拓宽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选修的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课程,既可以是本专业的方向课,也可以是跨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

各学科专业在制订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在充分考虑硕士生的发展需要基础上开设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要“按需设课”,避免按导师个人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

研究生学院将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开设公共管理系列、科技与社会发展前沿系列等不同领域的公共选修课程。

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对硕士生提出发展方向课的选修要求与建议。

各学科专业可按照A类(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型硕士生)和B类(准备在硕士毕业直接就业的应用型硕士生)两种类型分别提出不同的建议或要求。

对于B类硕士生,也要考虑准备从事工作的硕士生的不同要求,给予相应的指导或建议。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自行选择考核方式,但学科基础课中至少有一门课程为闭卷考试。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为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在强化硕士生研究训练方面的作用,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考核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化工学院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6.关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倡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应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实证研究。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培养方案应对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报告的次数、形式和范围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化工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区分学术型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学科专业,可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对硕士学位论文提出不同的要求。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7.关于实践活动

硕士生培养应重视实践教育。

各培养单位应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育活动,力求实践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各种教育活动。

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根据本指导意见制订的硕士生培养方案,自2015级硕士生起开始实施。

五、本指导意见的解释权归研究生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2014年7月21日

 

吉林化工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它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

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中起着支撑和指导的作用;热能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燃料燃烧及能量传递、转换和利用的原理与方法;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研究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其内部流体流动的规律;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研究流体密封、过程设备检测及安全技术等设备和系统。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应用了数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控制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已有成果,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

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已有成果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领域,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并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又几乎与所有的科学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