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9184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科技装备行业管理巡礼文档格式.docx

一是编制完成了《炼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

《炼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于12月22日经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完善后报委主任办公会审议。

《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于12月30日经第83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请示国务院同意后发布。

为做好上述规划的贯彻落实,配套制定了《炼油产业发展政策》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二是调整燃料乙醇相关政策。

会同财政部制定并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变性燃料乙醇结算价格的通知》,建立了新的以93号汽油为基准的结算价格机制。

会同财政部对粮食燃料乙醇财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

逐步降低粮食燃料乙醇税收优惠直至取消,统一粮食燃料乙醇补贴标准。

同时提出非粮燃料乙醇财税扶持政策建议。

(三)组织编制《核电技术装备专项规划》和《燃气轮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讨论稿)。

一是在总结和分析核电技术装备发展形势和主要问题基础上,编制完成《核电技术装备专项规划》。

该规划作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立足于我国核电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核电技术发展、装备制造和关键材料国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是“十二五”)核电技术装备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是结合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针对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发展落后、未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体系不健全等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并组织编写了《燃气轮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讨论稿)》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该方案将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和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重型燃气轮机和多用途轻型燃气轮机并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设计技术、高温部件制造技术和整机试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突破。

目前规划和实施方案已编写完成,并征求了相关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意见,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二、推进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一)启动并开展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一是结合当前能源行业需求并适度考虑未来技术储备,按照以工程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国家适度补贴的原则,依托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了13个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科研项目的公开招投标、课题评审批复以及课题任务(合同)书签订工作,获得财政部资金补助。

二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批示和局领导指示,组织中核、中广核及清华大学在总结和反馈3.11福岛核电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站,研究并提出了11个科研项目,旨在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对极端灾害叠加的能力。

目前科研工作已全面启动并签署了任务合同书。

三是为规范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工作,编制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加强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切实起到行业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进一步开展能源行业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一是依据《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管理办法》,结合2011年度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组织行业内专家,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上报的项目进行了认定评审,择优选择并最终确定了主要涵盖清洁高效火电发电技术、水能高效利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先进太阳能风能非粮生物质能技术、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第三批21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丰富了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组织已设立的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开展能源自主创新和科技交流活动。

依托国家能源快堆研发中心开展我国试验快堆的科研和建设工作,于2011年实现临界和并网发电;

依托国家能源风电并网研发中心开展风电并网标准技术研究和制定工作,在重要技术环节上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风电上网的难题;

依托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牵头组织国内煤炭转换、清洁发电和CCS等技术研发联盟,实现中美清洁能源洁净煤研发中心的技术对接,并联合启动和全面开展了相关研发和工程示范的双边技术领域合作;

结合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为全面提高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站安全运行水平以及应对超设计基准事故的能力,依托国家能源核电站寿命评价研发中心先后两次组织国内业界相关单位参加的国际技术交流,对我国了解和提高核电和安全运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组织对广西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示范工程技术后评价、河南天冠万吨级纤维素乙醇项目技术鉴定等,为生物质燃料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探索建立科技管理支撑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能源科技管理,提高核电科技管理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经多次研究和沟通,最终形成《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委托清华大学核研院开展核电科技管理工作的会议纪要》,明确了依托清华大学核研院成立(国家能源)核电科技管理办公室,开展核电科技信息情报收集、涉核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管理、科技研发项目管理以及教学委托等工作。

(四)开展并完善能源行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

一是为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在能源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开展2010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共收到申报项目655项,经形式审查、专业组评审、终审和公示,最终评选一等奖21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58项,并以国家能源局公告形式发布。

二是为规范申报评审流程与加强管理,根据评选工作需要组织开发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网络申报评审平台。

目前已初步完成申报系统程序编制,正在进行专业组测试工作。

网络申报评审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提高申报评审效率,为2011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并逐步完善能源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2011年依托14个能源行业标准化支撑机构和行业标委会,先后下达了四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共633项),以国家能源局公告发布了416项能源行业标准并完成了相关备案,共废止行业标准23项。

批复成立了21个新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依托国家能源局网站,着手建立能源行业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重点能源领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行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在核电标准化方面,组织专家就国内外核电法规标准、客户要求文件(URD、EUR)的体系框架现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提出了《国内外核电法规标准和技术文件研究和建议》和《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厂技术要求文件编制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依托标准科研成果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核电标准体系,修订后的《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表》标准项目由原有的680项增加到833项;

成功举办了核电标委会一届二次年会,认真总结了2011年核电标准化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二是在风电标准化方面,组织召开能源行业风电标委会年会暨标准审查会,审查发布了风电并网标准等18项行业急需标准,并对标准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形成风电标准体系共计298项。

结合标委会工作需要,增补21名委员并建立了观察成员专家库,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力量和行业覆盖面。

三是在智能电网方面,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等单位,研究国际标准化发展路线,结合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初步研究并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框架;

落实我局与美国能源部签订的框架合作协议,组织开展中美智能电表技术比对专项研究;

结合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项目,组织西高院等单位开展智能化输配电关键设备研制和配套标准研制工作。

四是为适应我国煤制燃料和生物燃料行业发展需要,解决标准化工作滞后的问题,促进其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组织成立了能源行业煤制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能源行业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转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启动了报批程序。

推进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料、煤制天然气产品质量、煤制燃料能耗和水耗等行业急需标准编制和研究工作。

四、着力做好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一是组织局内各司完成了《能源领域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报告》,总结了国家能源局“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议。

二是作为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参与了《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多次参加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参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全民节能行动方案》等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是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小组成员之一,参加了对安徽、江西和河南三省的年度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是组织起草了《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能源发展领域分报告。

五是启动并开展了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以及CCS技术等节能减排科研项目。

五、依托重点能源工程,推进能源装备国产化

一是重点推进核电等发电装备国产化。

继续推进核电主泵、核电锻件、关键泵阀和仪控系统等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示范应用,组织召开了核电站关键仪表国产化工作会议,印发了国产化实施方案,成立国产化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

积极推进火电技术进步和装备国产化,组织有关电厂、设计院、主机制造厂、阀门和四大管道制造企业签订了联合研发协议,加快推进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和四大管道国产化。

二是稳步推进特高压输电装备国产化。

以我国第二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为依托,稳步推进特高压交流输电装备国产化;

研究并批复了该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方案和招标采购方式,要求主设备全部立足国内采购,关键组部件和原材料实现突破。

启动并参与我国第一条±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的验收工作。

三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为依托,天然气长输管道三大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30台大口径全焊接球阀已经研制成功并全部签订订货合同;

首批2套20MW级高速直连变频电驱压缩机组顺利通过带负荷联调试验,已发往工程现场开展工业性试验;

首台30MW燃驱压缩机组已经完成厂内试验。

四是启动大型天然气液化及LNG接收站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

会同油气司,落实中石油昆仑能源泰安60万吨天然气液化生产线等项目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

组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石油和有关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制定了国产化工作方案,召开了国产化启动会并签订了联合研发协议。

依托中石油寰球工程公司,建设了建设国家能源LNG研发中心,印发了《进一步促进大型天然气液化装备国产化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产化任务和关键时间节点,成立了工作小组。

五是筹划推进海洋工程、煤制油等装备国产化工作。

组织有关企业启动国产化工作方案的编写工作,组织召开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装备协调会等,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落实国产化依托工程。

六、加强能源技术装备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工作指导。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项目批复、下达资金、进度管理、验收总结等一整套工作程序,编制并发布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能源科技装备的领域和重点方向》,加强工作指导。

二是完成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安排。

以能源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围绕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大装备国产化、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了能源自主创新(含核电设备)、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能源装备)等48个项目(包括14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往年已批复成立的研发中心能力续建项目),着力提高能源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三是全面开展项目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中央纪委、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的相关要求,我局于2011年7月份下发了通知,对2008到2010年我局安排的106个中央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起草了监督检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督促有关项目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和完善。

四是组织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

向各省(市、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和中央企业集团下发了《关于上报2012年能源装备技术改造和能源自主创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通知》,各地方和央企共上报400多个项目,为做好2012年的项目安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能源装备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行业形势分析研判,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控行业发展形势,完善产业政策,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及时召开了核电装备行业座谈会,组织主要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研究对我国核电装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二是组织贯彻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等产业政策。

会同财政部、工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组织2011年度装备制造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免税专家评审。

牵头组织完成核电业主企业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审核,其中二代核电核定中广核集团免税进口金额XX万美元,三代核电核定免税进口金额XX亿美元,其中,三门项目XX亿美元、台山项目XX亿美元、海阳项目XX万美元。

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工信部组织核电业主企业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评审,总结政策执行情况并启动免税清单的修订工作。

三是搭建平台,促进技术交流和先进装备推广。

以研讨会、评审会、鉴定会为平台,促进技术交流,推广先进技术装备。

会同新能源司召开了中德风电技术研讨会,国内主要风电运营企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近百人参加会议,围绕风电并网和海上风电发展,德国专家做了四场技术报告,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同煤炭司组织有关用户单位、设计院和制造企业,召开了300吨电动轮自卸车研讨会,加快国产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的推广应用。

四是加强工作体系建设。

和能源及能源装备领域的央企、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有关大学,以及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了信息报送机制、技术工作支撑体系和能源装备国产化工作体系。

八、扩大能源科技国际合作

一是组织召开第二届中美先进生物燃料论坛。

根据中美生物燃料合作机制及工作计划,为落实2011年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关成果,经与美农业、能源两部门商定,于2011年9月中旬在美召开第二届中美先进生物燃料论坛。

会议就中美产业现状和政策、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原料处理加工转化和有效利用、双边合作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与实施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就下一步合作达成共识,并形成第二届中美先进生物论坛总结报告报局领导。

二是开展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验证试飞和产业战略研究。

按照中美合作计划,2011年10月28日举办了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试飞暨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仪式,并与波音签署了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化研究项目委托合同。

三是加大能源领域国际标准化突破力度。

配合我国在ISO、IEC“入常”,在重点领域推进国际标准化突破,推进智能电网、煤层气、储能电池等领域国际标准化突破工作。

2011年由国家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牵头提出,经我局推荐并通过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成功在ISO设立由中国担任主席和秘书处的技术委员会(ISO/TC263);

由国家电网牵头,在IEC申报并成功设立智能电网项目委员会(IEC/PC118);

由中国电科院提出的《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标准》获得IEEE立项,并由中国作为项目召集人;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华民教授成功进入IEC液流储能电池战略研究核心专家组(全球三名)。

这些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切实提高了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能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