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9097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三诊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D.冰岛既是冰川覆盖面积大,又是火山活动多的国家,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火山爆发,由此形成的火山地形地貌比比皆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一直崇拜爱因斯坦。

B.我们现在的改革路径和取向的选择,必须取决于哪一条路可以让经济比较快速增长的同时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C.由于越南近来又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为防止禽流感不再传入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向公众推荐预防禽流感的五种办法。

D.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我国内地市、县级公安部门2006年底将全部实现110、119、120“三台合一”,无论发生什么事件,群众都首先拨打110,再由公安机关统一调配警力。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胜者获得茶亭主人设下的华贵奖品。

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

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

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

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

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宋人游艺变成了真正的本土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十六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

他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

“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而后,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的时候,将军丰臣秀吉借口平乱,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但今日中国,有大碗茶,有极品茶馆,却无茶道。

能见到的茶道,都是日式器具、礼仪、程式、塌塌米式的茶室环境,连服务小姐也是高髻和服,跪式服务,这不令人深思吗?

5.下列关于“茶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道的最早记载是中国唐朝的《封氏闻见记》,这证明茶道起源中国而后才流传到日本。

B.唐朝时茶道的形式是“茶宴”,茶宴是对环境气氛、操作品饮程序仪式都很讲究,流行于上流社会和市井平民的一种社交活动。

C.茶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内省修行、修身养性的方式。

D.中国茶道被引进日本是由南浦昭明禅师实现的。

他是在浙江余杭经山寺学得茶宴仪程并在南宋末年将茶道带回日本的。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时的茶道是“茶宴”,它突出的是礼仪;

宋时流行的是“斗茶”,它的特色是游艺。

B.斗茶时如果能说山是否本地茶叶,冲茶之水的由来并且得分最多,便可获得奖品。

C.珠光流茶道的出现,标志着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的茶道日本化的开始。

D.日本茶道的顶峰标志是千利休创立的“利休流草庵风茶法”流行于全世界,但因以茶干政,千利休终被当政者勒令自杀。

7.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宋徽宗赵佶爱茶,他认为茶能使人“闲和宁静”,“致清导和”,这必然影响他,使他性格更软弱,而这可能影响了北宋对金的政策:

对金人屈膝退让。

B.茶种和茶仪文化都是由日本僧人引进日本的,可见随同佛学东传日本的还有中国的儒学、社会生活习俗等。

c.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引进后日本创立了“珠光流茶道”、“利休流草庵风茶法”,说明日本民族不仅善于学习,还善于创新。

D.日本茶道四规明显有着中国茶道的精神,但日后中国茶道式微而日本茶道兴盛以至于反传中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日本的茶道渐渐分道,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9分,每题3分)

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蒋琬传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

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

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

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顷之,为什邡令。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椽,后迁为参军。

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

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亮每言:

“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密表后主曰: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尚书亮卒,以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

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延熙元年,诏琬曰:

“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

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

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或欲构戏于琬曰:

“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琬曰: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

“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

”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愤愤之状。

琬曰:

“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愤矣。

复何问邪?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

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三国志•蜀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广都长授予官职

B.不以修饰为先外表的装饰,指作表面文章。

C.先主雅敬亮文雅

D.主者请推治敏追究惩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问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琬以州书佐随先主人蜀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乃不加罪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C.①或欲构戏于琬曰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①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蒋琬和他的表弟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为他后来顺利步人仕途打下了一定基础。

B.东曹掾杨戏待人简慢,虽然瞧不起蒋琬,但蒋琬并没有挟私报复,可见蒋琬为人大度,处事公正。

C.蒋琬从广都长升为参军,后又为长史及抚军将军,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也由此加深了诸葛亮对他的器重。

D.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以其出类拔萃的政治才华和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赢得了群僚的认同,也用他的实际行动报答了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题号

Ⅰ总分

Ⅱ总分

总分

得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

(5分)

(2)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②红蕖:

红荷花的别名。

③浮生:

取自《庄子•刻意》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这首词的优胜之处就是写景的时候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2)有人说“殷勤”一词巧妙表达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

,。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2)柳永《雨霖铃》中的,常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杜甫在《望岳》中用,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鹤楼》)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⑴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⑵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⑶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⑷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⑸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

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

《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⑹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⑺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

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

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凡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⑻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

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⑼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

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⑼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

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

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⑽世上事也许就这样:

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

我也如是。

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⑾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

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

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⑿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⒀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

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14.文章题目中用了“寂寞”和“冷”两个词语:

(7分)

(1)从文章内容看,书院的“寂寞”除“少有游迹”外,还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根据文意概括作答。

(2)“冷”字在文章中有哪三层含义?

(3分)

15.作者写嵩山及少林寺的热闹,其用意是什么?

16.结合语境,谈谈画线句子“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在文章中的寓意。

17.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归纳出构成累犯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三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但是过失罪除外。

(1)

(2)

(3)

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葫芦丝作了介绍,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其历史较为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朝代。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通体长约30厘米,主管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

吹奏葫芦丝时,管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

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因为它吹出竹颠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

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易学会的特点,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60

20、请仿照下面例子中对汉字的“拆析”方法,在备选汉字里任选两个汉字加以“拆析”,要求紧扣字形,结合个人的感悟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

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备选汉字:

选劣值起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古语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又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岂不是互相矛盾的?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