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知识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哲学常识知识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知识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揭示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反过来,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
辩 证 唯 物 论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2、为什么说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物人工化)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以及自然物的本身属性和规律;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为什么说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所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
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础;
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发展。
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已有的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新的活动。
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和发展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和发展生产关系。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世界物质性原理?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什么是意识?
我们对意识的科学认识说明了什么?
①从人类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同时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无论是具体的感觉还是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和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的产生、内容、根源?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参加社会实践是人脑产生意识的途径。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二、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怎样理解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①人类成功的社会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③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是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正确。
2、影响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有哪些?
①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
②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立场不同(利益立足点不同);
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知识结构不同。
3、怎样才能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要想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
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指导,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正确意识为什么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正确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表现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根源于物质,其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这一观点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这一观点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意识反作用原理?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综合3、4题)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为根本出发点。
②坚持全面观点,做到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力争从客观实际的全部事实和客观实际的各个方面出发。
③坚持发展观点,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力争从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④要充分正确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的过程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和书本上的理论,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什么是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的共同点是什么?
①主观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
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一是经验主义。
②主观主义还有其它表现:
以某种愿望作为出发点来想问题;
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
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
③主观主义的共同点是:
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5、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重要性?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
②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是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统一。
③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了解国情,认识国情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①我国的基本国情(最大的实际情况)就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2、青年学生怎样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把握和认识基本国情有何意义?
①青年学生要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
要了解我们的现实;
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②意义:
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并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
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物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为什么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略)。
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实践都证明了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4、怎样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认真精神;
正确对待和估量自己。
5、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简单分析?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
缺点在于,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
缺点有三:
把哲学上讲的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讲的物质;
缺少辩证思想;
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
③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世界、对人和世界的关系、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第三,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部分
唯
物
辩
证
法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坚持联系的观点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什么是联系?
①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联系的基本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
③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2、联系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①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和开端,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内容都是从不同方面、层次来说明世界的普遍联系。
3、联系具有普遍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任何事物都和与之相关的过去、将来的事物相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4、事物的联系和人们的实践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5、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同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握真实联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对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理解?
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主观联系与客观联系、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等。
2、因果联系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①含义: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它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关系。
②特点:
原因和结果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同时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如果混淆原因和结果就会发生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的错误。
②联系: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
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4、把握因果关系的意义?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5、因果关系原理?
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根据结果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发扬成绩或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从而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②任何原因都会引起某种结果的发生,根据原因对结果进行科学预见,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使事物向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什么是整体和部分?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①整体和部分的内涵不同,二者不能混淆、不能等同;
②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③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当各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3、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
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也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①整体处于统帅的地位,部分处于从属地位;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要有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
②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也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坚持发展的观点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二者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普遍联系的结果和表现。
2、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这五种运动形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排列的,复杂高级的运动形式包含着简单低级的运动形式。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②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思想;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思想,二者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区别?
①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哲学上讲的静止有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②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5、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和性质的改变;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
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发展揭示了运动变化的趋势和方向。
2、怎样区分新旧事物?
①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②根本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③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标准:
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依据;
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为依据;
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为依据。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4、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为什么要有创新精神?
什么是创新?
①答案参考3题。
②创新就是站在上升的前进的立场上,去促成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从而实现发展;
创新就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
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和规则的关系?
①区别:
含义不同:
规则是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性质不同:
规则是人们制定的,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主观的;
规律则不能被制定、修改和废除,是客观的。
一个正确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2、规律和现象的关系?
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多变的东西;
现象可以由感官直接感知,规律只能借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规律和现象统一在同类事物中。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客观性原理?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为什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参考第1题答案。
3、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承认规律、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和利用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仅要区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规律,而且要区分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
第二,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①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②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③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5、怎样理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①规律是客观的,并不等于说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怎样认识规律?
规律总是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发现和认识其中的规律。
③怎样利用规律?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性作用的范围,为人类造福。
④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关系?
认识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