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8215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本案派出所的办案人员有哪些违反法律程序的情形,并简述理由?

案例三

2011年7月8日,雷某酒后驾驶轿车(系王某所有)载着王某在郊区道路上行驶时,遇红灯时王某为赶时间叫雷某闯过红灯。

雷某因车速太快导致方向偏离将在路边行人郑某及其子撞倒,郑某之子当场死亡,郑某重伤并被带挂于车下。

雷某下车查看,发现郑某挂在车下,因看到后方有来车,便立即回到车上,又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致郑某死亡。

后雷某、王某被交警抓获。

经酒精检测,雷某系醉酒后驾驶。

经事故认定,雷某负事故全责。

雷某被取保候审后,多次以头撞墙企图自杀,后公安机关对雷某变更为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问:

(1)雷某构成什么罪?

为什么?

(2)雷某是否构成刑法第133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3)雷某是否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4)王某是否构成犯罪?

(5)对雷某变更为监视居住措施是否正确?

案例四

2011年5月2日,王某(A县人)到A县公安局B派出所报案,称4月29日,在B县旅游,在饭店因言语矛盾被李某(B县人)殴打。

该派出所即受理了该案,该派出所所长审批调查处理。

值班民警郑某即与辅警到B县将正在上班的李某使用手铐传唤至A县B派出所询问。

在案件调查中,王某的儿子(8岁)口齿伶俐,清楚地表达了4月29日游玩之后,王某带他吃饭,在饭店是李某动手打了王某。

办案民警郑某认为王某的儿子年幼,不能作为证人,故未记录其证言。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李某听辅警说办案民警郑某与王某是大学同学,遂申请郑某回避,A县公安局作出了郑某回避的决定。

但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郑某便停止了对案件的调查。

同时,郑某告知李某自己以前进行的调查活动无效。

考虑到此案是由民间纠纷引起的,派出所决定对王某和李某进行调解。

王某不同意调解,但派出所坚持要调解处理。

请问:

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中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请说明理由。

案例五

甲因犯盗窃罪于2005年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7年5月刑满释放。

2011年5月17日晚上,甲潜入乙的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挎包一个(内有数码相机一部,价值人民币2500元)逃跑,乙紧追不舍,无奈之下甲将挎包扔到路边,乙见状将包捡回。

甲见路边有一辆未熄火的摩托车(价值人民币3500元),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趁丙不备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

5月18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到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1)甲2011年5月17日的行为构成何罪?

简要说明理由。

(2)甲5月18日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

为什么?

(3)甲的行为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

该如何处罚?

案例六

甲(25岁)与乙(15岁)男孩二人合谋去搞点钱,二人进入一住宅内,盗窃现金5000元、手机一部以及金银首饰若干,欲逃离时,不料正在卧室睡觉的房主(女)被声响吵醒,甲怕房主叫喊,便顺手抄起一把手果刀胁迫房主,房主因害怕,便没有敢叫喊。

(1)甲、乙二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请简要分析。

案情续:

甲发现房主软弱可欺,便教唆乙与之发生性行为,甲在一旁观看取乐,并用手机拍照。

乙回家以后,父母发现其有点异常,在家长追问下,乙说出了情况。

后乙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到公安机关,讲清前因后果。

公安机关随即将甲抓获归案,经调查,甲曾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前刚出狱。

(2)甲、乙行为涉嫌何罪?

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3)甲是否为累犯?

(4)甲、乙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案例七

犯罪嫌疑人黄某,男,28岁;

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3岁。

犯罪嫌疑人黄某与王某系近邻,生活穷困。

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暴富,问其原因,王某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

在王某的“开导”下,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50克纯度为50%的海洛因。

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人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12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黄某在一旁学习技巧。

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250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为我公安机关当场擒获。

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王某。

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200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

本案应当如何定罪?

本案应当如何量刑?

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

王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

案例八

2011年8月6日,X市公安局接到郑某(本市人)报警,称在郊外树木里发现一裸体女尸。

X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即派民警李某、张某进行现场勘查,查明被害女子为某厂职工刘某,系他杀,经刑警大队负责人批准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经过侦查,刘某的同事童某有重大嫌疑。

后经查明:

犯罪嫌疑人童某意图强奸厂里的女青年刘某,遂让其表妹林某帮忙。

2011年8月5日晚,林某以请刘某帮忙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其骗至家中。

童某、林某二人用酒将刘某灌醉,致刘昏迷不醒,林某即离家去别处睡觉。

童某正欲与刘某发生性关系时,刘某惊醒,拼命挣扎并大声呼救。

童某害怕被邻居发觉,用绳子勒住刘某的颈部,致刘某窒息死亡,并抛尸郊外后潜逃。

2011年8月7日晚23时,公安机关拘留了童某。

由于时间较晚,民警就将童某关押在刑警大队的办案场所中。

8月9日早8时,民警对童某进行了讯问,童某对其行为供认不讳。

在该案中,公安机关收集了以下证据:

报警人郑某的笔录、童某的笔录,林某的笔录,刘某死亡的法医鉴定,刑警队对抛尸现场的现场勘查笔录;

绳子;

童某邻居的笔录。

童某构成何罪?

分别属于何种犯罪形态?

请简要说明理由。

民警李某认为林某是女性,不符合强奸罪的主体要求,不构成犯罪。

甲的观点是否正确?

本案中,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分别属于哪种刑事案件证据种类。

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存在哪些问题?

案例九

某日,某畜产品公司(非国有单位)勤杂工甲某在擦地板时见财务室的保险柜没有上锁,周围也没有人,于是从柜中取出一张空白现金支票并加盖印鉴。

次日,甲某填好支票,到银行以支取购货款的名义在支票上签了本公司采购员丙某的名字,支取现金人民币8万元。

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试说明理由?

如果甲某在大街上捡到一张已填好的金额为8万元的支票,马上到银行支取现金,则其行为如何定性?

如果甲某窃取了本单位的盖了印鉴的空白支票后,但自己不敢去取。

找到取好友乙某,对乙某说自己偷了一张转账支票,请乙帮忙到银行支取出来。

乙便到银行冒充畜产品公司采购员丙某,支取现金8万元。

对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例十

甲是某造纸厂老板,15岁的女孩乙谎称自己已年满18周岁到甲的厂里上班,后被甲发现,将乙狠狠地挖苦了一顿后将其辞退。

乙怀恨在心,为泄私愤,乙于某日深夜窜至甲的造纸厂内,用打火机点燃厂内成品库内堆放的纸张,致使甲的厂房、造纸设备、原料及成品纸和生活用品等财产被烧毁,甲的妻子和8岁的儿子被烧成重伤,两个工人被烧死,还祸及相邻的另外一家造纸厂,共造成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甲报案,在甲的儿子的指认下,乙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抓获。

本案被列为当年重特大刑事案件,由公安局长亲自任专案组组长。

乙到案后,对自己所犯罪行拒不交待,并提出甲的儿子没有作证资格,公安机关不应当相信小孩子的证言。

为了获取口供,办案人员将乙全身浇水湿透,然后将其拉到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挨冻,乙无法忍受,供出了自己实施犯罪的全过程。

经鉴定,已造成乙伤残。

在侦查阶段,乙聘请了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

乙的律师发现负责侦办此案的专案组组长即公安局长是甲的哥哥,遂提出回避的申请。

乙涉嫌构成什么罪名,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

并简述理由。

本案中甲的儿子(8岁,智力正常)有无作证资格?

后经鉴定,乙被冻成伤残。

办案人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什么罪?

应当由哪个国家机关立案侦查?

负责侦办此案的专案组组长(甲的哥哥)是否应当回避?

其回避应当由谁决定?

案例十一

2011年5月24日,胡某将刘某杀害后逃离现场。

办案民警于同年6月3日6时,经出示工作证件后,对胡某执行拘传。

将胡某拘传到公安机关后,办案民警李某立即在二楼讯问室对胡某进行讯问。

第一次讯问时,李某直接问胡某:

“你是怎么杀害刘某的?

”胡某拒不承认犯罪。

李某就不让胡某吃饭和休息,并于6月3日13时至6月5日下午对胡某持续进行了讯问,迫使胡某交代了作案经过。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邱某接受胡某家属的委托,担任辩护人。

胡某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翻供,拒不承认其在公安机关的供述。

检察机关根据这一情况,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邱某便事先找到证人严某,引诱严某按照胡某翻供的情况作证。

公安机关再次核查时,严某按照胡某翻供的情况作了假证。

问题:

1.根据案情描述,公安机关在办理本案中,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并简要分析。

2.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3.检察院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后,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期限是多少?

检察院可以退查几次?

案例十二

2011年2月9日,赖某(广西桂林人,2008年春节后到甲市从事贩卖水果生意,一直暂住在本市某小区18号。

)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某酒店陪酒小姐王某。

2月10日,赖某把王某带到一旅馆,谈好价钱后,二人正准备发生性关系,因有人敲房间门,两人未敢发生性关系即离开酒店。

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两人彼此熟识了,多次发生性关系,但王某未向赖某要过钱物,赖某只是偶尔送王某一些礼物。

2011年10月9日晚,赖某和王某在某酒店再次发生性关系,因赖是该大酒店的常客,总台服务员朱某未进行住宿登记,直接将该酒店312房间的钥匙交给赖某。

正欲离开时,被公安机关查获。

民警将两人传唤至派出所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

以“嫖娼”对赖某和王某分别决定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0元。

民警当场对以上二人收缴了罚款。

对赖某、王某2011年2月10日在旅馆的行为如何定性?

赖某、王某2011年10月9日晚在酒店再次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卖淫嫖娼?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能否对赖某和王某进行治安处罚,请简要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办案中有无不妥之处,请指出

问题五:

公安机关总台服务员朱某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十三

陈某与武某有矛盾。

一天晚上,陈某纠集了谭某等一伙十余人,乘面包出租车寻找武某。

22时许,陈某、谭某等人与武某等3人相遇,随即发生持械斗殴,武某的头部、臀部被砍、戳伤,生命垂危。

此时,下班经过此地的民警李某发现后,喊道:

“我是公安局的,不许再打!

”但歹徒见李某仅一人并未收敛,李某为震慑犯罪朝天鸣枪警告。

谭某持长刀冲上来,砍中李某的左手。

李某果断开枪将谭某击倒,跳弹又将路人刘某误伤。

陈某等歹徒四处逃窜。

李某及时拦车将谭某送市一医院抢救,谭某因肾脏、胰腺被击伤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民警李某的行为(亮明身份以及开枪)有无不当,为什么?

使用武器后,民警李某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依据是什么?

民警李某是否对路人刘某的受伤负有赔偿责任?

说明理由。

民警李某所属公安机关获悉情况后,应履行什么样的法定职责?

案例十四

赵某因自行车(价值300元)被盗来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告知其因无法找到嫌疑人,不予受理。

2009年5月2日上午10时,钱某(22岁)在路上骑着被盗的自行车被赵某当场发现并扭送派出所。

10时30分,民警孙某为钱某办理了传唤证,由于其他值班民警有任务外出,孙某便带着协警王某对钱某进行询问。

由于钱某不承认盗窃自行车,一直询问到5月3日11时才结束对钱某的询问。

孙某扣押了赵某被盗的自行车,并使用赵某的自行车上下班,赵某多次索要未果。

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对钱某处行政拘留并处罚款500元。

孙某让钱某到派出所缴纳了罚款,钱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向公安机关提出由一同来此打工,在本市没有固定住所的老乡李某作为担保人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公安机关同意了钱某的请求,并要求其提供担保人的同时再缴纳2000元担保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民警在处理此案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并请说明正确做法。

案例十五

2011年2月,某市A区某中学学生甲(13岁)在放学路上连续四次被同校学生丙(15岁)敲诈去现金共200元。

甲告诉了自己的表哥乙(17岁,某企业职工),并要乙教训丙为自己出气。

在甲被丙第四次敲诈后的次日下午,甲、乙一起将放学回家的丙拦下,乙对丙拳打脚踢,丙求饶,归还了甲200元现金,并主动拿出200元钱表示补偿,称以后绝不敢再欺负甲。

丙回家后,被父母发现其伤情,其父母报警。

经鉴定,丙的伤情构成轻微伤。

A区公安分局B派出所指派民警老王、小李负责此案。

民警老王系丙父亲的同学,两人交往甚密,故接受此案后,老王便主动要求回避,并同时停止了对案件的调查。

(1)对于甲、乙、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处理?

(2)老王主动申请回避、停止案件调查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其回避应由谁来决定?

案例十六

2006年8月9日上午,钱某到A县公安局甲派出所报案称:

“一名男子乘其不备从其手中抢走一个皮包,包内装有现金3000元”。

当天下午,甲派出所将在A县其住处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2岁)抓获。

经审查,张某供述了抢夺钱某皮包的犯罪事实,并交代2005年10月份,其与赵某、孙某预谋,并于某个周末晚上到B县周某家窃取财物。

不料当晚周妻在家中卧房睡觉,张某闯入后周妻被惊醒并欲喊人,被张某卡住脖子控制住。

此时,赵某、孙某并不知情,窃取财物后迅速逃离。

张某盗得金项链等首饰后,又强行奸污了周妻。

8月11日,甲派出所民警到B县赵某家找到赵某,并以涉嫌盗窃罪将赵某直接拘传到甲派出所接受讯问。

同日,甲派出所民警在A县一洗浴中心内找到孙某,直接将其带回派出所继续盘问。

8月12日,A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将张、赵、孙三人刑事拘留,8月15日对赵某、孙某进行了第一次讯问,查明赵某刚满15周岁,孙某刚满17周岁。

8月17日,A县公安机关决定对赵某、孙某解除刑事拘留转取保候审,赵某、孙某分别交纳2000元保证金后回家。

(1)张、赵、孙三人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2)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时存在什么问题?

并说明正确做法。

案例十七

2009年3月13日下午,甲、乙两人因赌博行为被陈某举报而怀恨在心,遂携带凶器到陈某家中进行报复。

陈某被砍伤后逃到马路上,甲乙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某。

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

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9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到拒绝。

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

陈某骑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后,才想起摩托车怎么处理。

陈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撬开,发现内有现金3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2万元)陈某顿生贪念,将3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同时为掩饰犯罪,陈某将摩托车中汽油放出,并放火烧毁车辆。

几日后,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逃往外地。

案发后,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将潜逃外地的陈某抓获。

因外地路途遥远,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以流窜作案为由将其刑拘期限延长至30日。

因是在外地对陈某执行拘留,执行拘留2天后将陈某带回本地,当日即对陈某进行了刑拘后的第一次讯问。

讯问后第3天,公安机关将陈某送看守所羁押。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陈某将丁某推倒,并占有其摩托车的行为,请问是否构成犯罪,并简述理由。

问题2、陈某占有3000元现金及取出2万元存单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并简述理由。

问题3、陈某将丁某的摩托车放火烧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并简述理由。

问题4、假设陈某潜逃到外地后,没有其他犯罪行为的,请问公安机关对其延长刑拘期限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问题5、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做法还存在哪些问题,并请说明正确做法。

案例十八

朱某饲养了一条狗,因该狗经常夜晚长吠,周围邻居多次找朱某要求采取措施,一直未有结果。

某日邻居吴某遂打电话报警。

问题1、朱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构成何种行为?

案情续一:

朱某因此对吴某怀恨在心,某日早上7:

30左右,朱某在小区遛狗,见吴某女儿(13岁)上学,便驱使其狗将其咬伤(轻微伤)。

问题2、朱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依法是否应予处罚?

案情续二:

吴某女儿回家告诉吴某被咬之事。

吴某立即报警,民警赵某、刘某于8:

30到达小区后,将朱某从家里口头传唤至派出所。

由于当时朱某家中无其他人,民警就未将传唤情况告知朱某的家属。

赵某、刘某同时让吴某及其女儿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由于担心询问吴某女儿时吴某对其暗示,便要求吴某在询问其女儿时在外面等候。

由于朱某拒不承认驱使狗咬人,又没有其他证人,赵某、刘某便反复询问朱某和吴某女儿,直到晚上21:

00,双方仍各执一词,赵某、刘某只好结束询问,制作了《讯问笔录》,并对朱某说:

“这都是你说的,不用看了,快点签名吧”。

朱某只得签名。

询问期间,朱某多次要求将他在派出所的事跟他家属说一下,均被拒绝。

问题3、民警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

请简述理由。

案情续三:

签完名后,民警赵某提出调解。

朱某不同意调解,并称自己没有驱使动物咬人。

民警赵某认为即使朱某没有驱使动物咬人,也应当赔偿其狗咬伤吴某女儿。

于是,赵某对朱某说:

“人是你家的狗咬的,你要不调解,到时候拘留你几天。

”又担心吴某不同意调解,在调解时,让吴某到外面等候。

赵某于是制作了一份调解协议书,让朱某、吴某女儿签字。

问题4、赵某的做法是否正确?

请简述理由。

案例十九

殷某,男,1981年9月18日出生,无违法犯罪前科。

2011年6月23日晚22时10分,殷某在废旧品回收站盗窃了一捆铜线(价值300元),用麻袋装着往家走。

22时30分,途经平安路被巡逻民警江某当场查获。

江某将殷某强制传唤回派出所,于6月23日22时55分到达派出所。

江某补办传唤证后,一直忙于出警,将殷某羁押在派出所办公室,直到6月24日21时15分才与另一协警程某对殷某进行询问,制作了询问笔录。

询问结束后,让殷某在询问笔录最后一页签字捺指印。

6月24日23时10分调查取证结束。

经调查,认定殷某构成盗窃,殷某询问江某对自己处罚的法律依据,江某告诉殷某没有权利了解对其作出处罚的依据。

后经派出所所长李某批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殷某处5日拘留,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给殷某,并收缴了其盗窃的铜线。

请指出公安机关办理此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案例二十

陈某、李某二人是同乡,家住甲省A市,俩人于2008年3月1日一起外出打工。

陈某受胡某的委托将十盒玉溪香烟带到乙省B市给胡某的亲戚王某,报酬为100元。

2008年3月2日晚8点火车到达丙省C市时,李某烟瘾难耐便打开其中一盒,发现其中有5盒烟装有海洛因各450克。

于是李某下车购买了5盒玉溪香烟,与装有海洛因的5盒香烟调换。

2008年3月3日早上8点火车达到乙省B市,李某到B市D区某烟酒回收店欲将装有海洛因的香烟变卖的时候被B市D区公安民警抓获并予以拘留,2008年4月5日下午1点批准逮捕。

2008年4月6日该局对胡某、王某进行了逮捕。

经查,李某无违法犯罪记录。

(1)本案中,哪几个公安局有管辖权?

(2)本案的管辖权如果遇到争议,怎样处理?

(3)陈某、李某、胡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4)B市D区公安民警对李某的拘留后提请逮捕是否存在问题?

(5)B市D区公安分局对胡某、王某的逮捕行为是否合法?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答案

1、李某的行为构成了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和强迫他人吸毒罪。

理由:

李某违背他人意志,对他人进行鼓动,引诱、教唆、欺骗本无吸毒意愿的人吸食毒品,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李某违背毕某的意志,强迫毕某吸食毒品的行为,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2、李某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吸食毒品,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3、毕某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构成犯罪,虽然毕某并不情愿,但仍然同意他人到自己家吸毒,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4、唐某和肖某不构成犯罪,构成吸毒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1分,答出法律名称即可)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对杨某某口头传唤不合法,到杨某某家中应当适用书面传唤,口头传唤只适用于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

2、对杨某某所实施强制传唤不合法。

因为民警对杨某某口头传唤不合法,杨某某拒绝口头传唤理由正当,故强制传唤不合法。

3、民警甲一人询问杨某某不合法,询问的办案民警不得少于2人。

4、不通知被传唤人杨某某的家属不合法,办案人员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5、传唤后的询问查证时间30小时不合法,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时间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24小时。

1、雷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

雷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并负事故全部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

雷某发生事故后明知郑某被带挂于车下仍驾车逃跑,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致郑某死亡,系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

2、不构成。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3、雷某的醉酒驾车行为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但不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