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809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 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docx

中考科学压轴题100练物理部分第一至第五周word版附答案

中考百题冲刺物理----第一周

【例1】(2017•天津)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t(已知大气压强p0)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的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解答】解:

(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2)已知大气压强p0,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

则限压阀重力G=m0g,

当限压阀刚要被顶起时,受力平衡,锅内气体最大压强

p=p0+,

(3)由公式F=pS可知,压力的变化量就等于压强的变化量与受力面积的乘积,

压强的变化量△p=,

实际锅盖的受力面积为:

S﹣S0,

代入以下公式得:

锅内气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

△F=△p(S﹣S0)=(S﹣S0)=mg﹣mg

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加量为△F′=△F=mg﹣mg

因为S远大于S0,所以△F′=mg

故答案为:

(1)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p=p0+;

(3)锅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F′=mg.

【例2】(2017•天津)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

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重为G、外直径为d,水的密度为ñ0,大气压强为p0,请你通过推导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多少?

(2)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

【解答】解:

(1)大气压作用的面积:

S=ðr2=ð()2=,

根据p=可得,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

F0=p0S=p0×=;

(2)细试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细管刚好能“爬升”时,细试管受力平衡,则

F0=G+F,

细试管受到水的压强:

p水=p0﹣ñ0gh0,

细试管受到水的压力:

F=p水S=(p0﹣ñ0gh0)S,

∴p0S=G+(p0﹣ñ0gh0)S,

解得:

h0===.

答:

(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

(2)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不小于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某小组同学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例3】(2017•青岛)小雨的房间里有两盏灯。

总开关S1闭合后,若将单刀双掷开关S2拨至a处,房间吸顶灯L1亮;若将S2拨至b处.壁灯L2亮,并且可以通过开关S3、S4控制,使它有三个不同的亮度.

现有一个电源、一个单刀双掷开关、3个开关、2个灯泡、2个相同的定值电阻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上述电路,并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答案】

 

【例4】(2017•无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

(1)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三个可能原因:

;;

(2)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著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写出一个可能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解答】

故答案:

(1)电阻R断路、灯L短路、或灯泡两端电压远小于其额定电压.

(2)灯L短路、电阻

R断路.(3)不可行,可能会造成电源短路.

 

【例5】(2017•宁夏)小明要分别测量如图甲所示的三个定值电阻和规格为“3.8V”小灯泡的阻值,电源电压均为4.5N.

(1)请参照测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连接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

(2)正确连接电路后,则测量过程汇总,灯丝熔断,此时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填“有”或“无”).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分布作出了a、b、c、d四条I﹣U图象,如图丁所示.

①表示5Ù电阻I﹣U图象的是,表示10Ù电阻I﹣U图象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的是(选填字母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

(4)观察、比较图甲汇总三个定值电阻上标注的物理量参数,说出标注电流随标称电阻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

(1)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选择0~15V,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且要接一上一下,如图所示:

(2)灯丝烧断,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有示数;

(3)由图象知:

a、c、d图象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也就是导体两端电压与对应的电流之比是确定的,即电阻不变,所以是定值电阻的图象;

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2V时,通过的电流为I=0.4A,

1由I=,可得定值电阻的Ra的阻值是Ra===5Ù.

即表示5Ù电阻I﹣U图象的是a;Rc=

==10Ù,即表示1Ù电阻I﹣U图象的是c;

②因为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例变化,所以b图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

(4)根据观察,由I=可得,在电压一定时,定值电阻的标注电流会随着标称电阻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

(1)见上图;

(2)无;有;(3)①a;c;②b;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例变化;(4)定值电阻的标注电流会随着标称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中考百题冲刺物理----第二周

【例1】(2017•泰安)某同学在课外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一些不能用做电源使用的旧干电池仍然存在较大的电压.他从网上查询得知,是因为旧干电池的内部本身存在较大的电阻(简称内阻),

其状况相当于1节干电池与1个电阻RX串联,电池符号可用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表示.现有以下实验器材,要想测出一节旧干电池的内阻,请你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任务.

实验器材:

旧干电池1节(电压大约在1.0V~1.2V之间,内阻大约在2Ù~3Ù之间);电流表1只

(量程0~0.6A,0~3A);电阻4个,分别为R1=2Ù、R2=3Ù、R3=100Ù、R4=150Ù;开关2个,导线若干.

(1)电流表的量程应选,选用的2个电阻为、.

(2)请在答题卡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电池组的符号用表示).

(3)根据画出的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出实验过程中测量的物理量.

③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1节旧干电池的内阻RX的计算表达式:

RX=.

【解答】解:

(1)旧干电池电压大约在1.0V~1.2V之间,内阻大约在2Ù~3Ù之间,由于R3和R4电阻太大,根据I=,这样电路的电流很小,电流表读数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应选择R1和R2.若电池与一个电阻串联,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0.3A,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便可以.

(2)将两个电阻通过开关的开合能够分别与电池串联,且使电流表在干路上可测出每次组成电路的电流.如图所示.

(3)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则电源电压可表示为U=I1(R1+RX)再闭合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则电源电压可表示为U=I2(R2+RX

根据电源电压不变,I1(R1+RX)=I2(R2+RX)

解得:

RX=

故答案为:

(1)0~0.6A;R1;R2;

(2)电路图如上图;(3)①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的

示数I1;②闭合S2,断开S1,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2;③RX=.

【例2】(2017•杭州)如图1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10℃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

箱内电阻Rl=5kÙ,R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当电压鉴别器的两接入点a,b间的电压Uab小于2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ab大于4V时,鉴别器将使S断开,停止加热。

(1)从图2中读出环境温度为150C时的热敏电阻R2为kÙ。

(2)通过计算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3)若想使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在第

(2)问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在鉴别器功能和热敏电阻不变的条件下,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解答】解:

(1)由图2可得,当温度为15℃其对应的纵坐标为25KΩ,故答案应为25.

(2)当R1两端电压为2V时,电路中电流为;I=

 

R2两端的电压U2=U﹣U1=12V﹣2V=10V,则热敏电阻的阻值R2=

由图2可得,此时温度为15℃;

当R1两端的电压为4V时,R2两端的电压U2'=U﹣U1'=12V﹣4V=8V;

同理可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2'=

 

由图2可得此时温度为50℃,故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5℃到50℃;

(3)由分析知:

从图上可以看出,若恒温箱的温度变化降低一些,则需增大R2的阻值,此时R2

分得的电压增多;若保持R1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不变,可以考虑两种方法:

①在电源电压不变时,R2两端的电压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必然减小,若要保持R1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通过增大R1的电阻,来获得更多的电压;

②R1两端的电压不变,而R2两端的电压增大,可通过增大电源电压来承担R2两端多出的电压值;答:

(1)25;

(2)温度变化范围为15℃~50℃;(3)增大R1的阻值或增大电源电压.

【例3】(2017•杭州)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

圆木可近似看作一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

(g=10N/kg)

(1)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答案:

(1)故未加水时,压力为2.8×104N,压强为3.5×104Pa;

(2)2×104N;(3)2.8X104N

【例4】(2017•长春)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测量蜡块(ñ蜡<ñ水)的密度,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