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232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是少数指挥员未能根据灾情判断及时制定出处置方案,导致力量部署不及时,战斗展开行动迟缓;

二是在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行动中,部分指挥员由于理论功底不强,导致未能根据仪器检测结果及时作出科学的判断,从而下达果断的处置命令。

  (四)力量部署不够科学。

一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少数首战中队指挥员没把主要力量部署在极易造成火势蔓延的毗邻建筑、贵重物资受火势威胁、被困人员受火势威胁等火场的主要方面;

二是在多中队参战的灭火救援现场,大量警力往前压,前重后轻、造成力量部署未形成一盘棋、梯次结构不合理以及难于打持久战的局面。

  (五)技战术措施不够得力。

一是部分灭火救援行动中的救人、排烟、掩护、供水等技术措施运用不到位;

二是部分灾害事故处置的程序不规范、不严谨,甚至于盲目蛮干而造成官兵受伤;

三是少数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战术措施运用不当,甚至于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六)协同配合不够密切。

一是战斗小组之间的配合不默契,造成侦查与掩护、救人与掩护、供水与灭火等脱节;

二是主战队与增援队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主战队指挥员没有及时通知增援队指挥员需要协助干什么,导致增援队不能在途中预先谋划决策,或到场后因存在重新侦查而耽误了时间,从而不能第一时间根据战场需要展开战斗行动。

  (七)指挥原则不够明确。

一是在多支力量参加的灭火救援行动中,有时存在当各级领导或各级指挥员纷纷到达现场后,到场的最高指挥员没有及时明确由自己或授权给某个指挥员统一指挥,而是任由多个中层指挥员共同在下达指挥命令,从而造成众多基层指挥员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听谁的;

二是少数上级指挥员没有认真贯彻逐级指挥的原则,遇到大一点的灾害现场,不是向下一级指挥员下达作战命令,而是直接向各战斗小组或某个战斗员下达指令,这样的话就会因指挥层次不清而造成指挥体系混乱,基层作战官兵也会因此而不知所措。

  (八)指挥程序不够清楚。

一是少数基层指挥员到达灾害现场后,没有根据侦查、询问或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做出正确的初步判断,确定总体救援对策,随之下达战斗展开的命令,而是在内部情况都还不完全清楚的情况,就冒然下达战斗完全展开的命令,造成救人不及时或疏散不及时的不良后果;

二是少数指挥员不会根据现场情况变化而及时调整力量部署,而是呆板机械,导致出现力量调整不及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延误了救援时间。

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各级指挥员的能力素质有差距、指挥水平不够高的缘故。

  二、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关键环节

  指挥能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灵魂,部队战斗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保障,科学施救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指导思想。

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是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行动的依据,是战术技术措施的理论纲要,是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必须慎重考虑,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充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是无论情况复杂多变,还是灾情艰难险阻,都具有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气质,顽强、果敢、不畏艰险的品质,审时度势,善抓时机、科学决策的素质。

把指挥员的作战意识化为雷霆万钧的神速行动,把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变为效益明显的战术措施,使指挥员的理性思维变成化险为夷、克险制胜的作战成果。

  

(一)指挥能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灵魂。

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行动都是按指挥员的命令进行的。

每一个环节的行动效果,取决于指挥员的决策水平。

消防部队的灭火指挥一般分为基层、中层、高层三个层次,不同的火灾等级、火灾态势和投入的灭火力量,由不同层次的指挥员来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行动;

不同层次的指挥员,在指挥部队作战行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对指挥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多年的灭火实战告诉我们,凡是问题比较严重的火灾扑救,往往是由于灭火作战时“初期失利,中期失控、晚期失策”造成的。

这恰恰印证了不同级别指挥员在组织能力上的薄弱环节,统称为“指挥失误”。

因此,在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上,必须是基层指挥抓战机,中层指挥谋控制,高层指挥赢全局。

  1、基层指挥员必须善抓有利时机。

因为火灾未成规模,所以是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

因为火势刚开始扩大蔓延,易确定堵截火势的有利位置。

因为烟火刚起不久,所以为冷却控制、抑爆防爆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遇有发现晚、报警迟的火灾,可燃液体和气体起火初期态势猛烈,仓库、商场和化工企业起火后扩展迅猛等,当消防中队到场时,灭火力量处于绝对弱势。

基层指挥员则要倾全部作战力量,抢占堵截火势的关键阵地,寻找抢救人员生命的有效途径,控制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部位,形成险恶环境中的局部优势。

尽管这种展开仅仅是火场的一个方面、一个部位、一个阵地甚至是一个点,但这种作战指挥意识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2、中层指挥员在指挥部队灭火作战时,必须致力于灾情的控制。

因为在中层指挥员到场指挥的火场,一般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火场已具有一定规模。

如果措施得力,火势就能控制在一定范围。

因为许多灭火战术技术措施可以在这一阶段被大量运用,如关阀堵漏、深入救人、重点突破、内攻堵截等,如果组织指挥果断、战斗行动准确,就能获取预期的作战效果。

火场潜在的重大险情往往在这一阶段会突然爆发,如爆炸、倒塌、中毒等,如果指挥有方,控制措施得力,将大大减少火灾损失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这一阶段的指挥非常关键,非常重要,控制得好就能掌握主动,控制不好就陷入被动。

如果说灭火战斗的成功与失败,在这一阶段应该基本定型。

  3、高层指挥员在指挥部队灭火作战时,必须有化解险情、转危为安、把握全局的能力。

因为需要高层指挥员到达的火场,一般都是初期失利、中期失控、已形成较大规模和特大规模的火场;

已经发生危害,即将发生危害或还将发生危害的火场;

或火情复杂,损失巨大,伤亡严重,现场秩序混乱,投入灭火力量多,采取或调整灭火部署难度大的火灾现场;

甚至是消防官兵受到较大伤亡,部队作战行动严重受挫,灭火作战一度停息的火场。

所以高层指挥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超高的指挥能力,沉着冷静,处险不惊,面对严重的灾情,面对惨烈的场景,面对复杂的局面,面对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消防官兵殷切而期待的目光,能够把握全局,善于收拾残局,减少或挽回损失,控制或消化危害,不失控,不恶化,以部队艰难而有效的作战行动,获取最优化的灭火效果。

    

  当然,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亲临实战锻炼,火场经验积累。

消防指挥员要多去火场,包括在途中报告已经扑灭的火场,即使在扑救后的火灾现场走一圈,所泛起的点滴思想火花,也会引起与灭火救援关联的一系列遐想。

所谓见多识广,一个身经百战的消防指挥员,肯定会积累丰富的经验,或许还会有更可贵的东西——教训。

另一方面是来源于经验教训的借鉴,理论学习的研究。

  

(二)部队战斗力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保障。

消防指挥员指挥灭火救援作战行动,必须以强有力的部队战斗力为保障。

战斗力不强的部队难以打胜仗。

当然,部队的战斗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包括坚强的政治工作,铁的纪律,顽强的战斗作风等等。

本文所指的部队战斗力,仅是针对战斗力构成的关键要素——“消防技术装备”而言。

  1、消防技术装备是战斗力。

“小火无战术,大火靠装备”。

先进的、强有力的装备能生成战斗力。

长期以来,美军总以最大的努力来谋取军事技术装备的优势。

美军认为:

平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是威慑对手的关键;

危机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为国家和军方提供多种选择;

战时,军事技术装备优势增强美军作战能力并减少美军伤亡和武器装备损失。

对于消防部队来说,面临日益严峻的重特大火灾,注重谋求技术装备的优势,同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为在平时,消防技术装备优势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执勤备战;

在发生火灾和出现紧急事故时,消防技术装备的优势为消防部队指挥员提供多种选择;

出现重大恶性灾害事故时,消防技术装备优势增强消防部队作战能力,并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以及消防官兵的伤亡。

个人防护有效,进攻力度加强,大功率、多功能、新技术、新装备,犹如现代军事作战一样,当然能以强克险,克火制胜。

例如,正在推广但仍未普及的A类泡沫,是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效果是水的5倍;

同样口径、同样射程的水枪 ,用水只有三分之一;

用A类泡沫冷却(邻近罐),用水只有水枪的二十分之一,因为它不需要不停地打水,只要扫一遍,刷一下可保持7—9分钟效果。

  2、技术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完整概念。

一是强化装备建设,拥有装备—买,二是加强装备操作训练,熟悉装备—练,三是人和装备的有机结合,发挥最佳效能—用。

消防指挥员必须熟悉了解装备,以便更好地、准确地、有效地应用装备。

消防部队在器材装备的训练中还要注意把单一的器材操作变成由多种器材装备的合成操作才能完成的“组合式操作”,或称“合成操作”。

如起吊中切割与支撑、起重、撬抬及起吊的配合等。

列宁说过:

“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中,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着军事技术即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的制约,并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

灭火战术的发展便为如此。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没有盛水喷射的救火设备,所以“拆屋以断火路”为“救火之要”。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直升机和举高消防车等装备作为物质基础,“立体战术”将永远是一种设想而不会成为现实。

所以说,战术的基础是物质的,灭火组织指挥的基础也是物质的。

  3、增强部队战斗力将是永恒的主题。

消防技术装备这一部队战斗力的主要体现,将永远受到消防指挥员的充分关注,将永远是消防部队的重点工作之一,谋求消防技术装备优势将是永恒的主题。

消防特勤队伍是灭火救援的“拳头”、“尖刀”和“主力军”。

就说消防特勤队在抢险救援中的作战能力,可以说主要体现在登高能力、救生能力、防化能力、破拆能力、堵漏能力和侦检能力上面。

但由于受装备配备和专业训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消防特勤队的上述“六个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抢险救援中有些难题仍然无法攻克。

先说登高能力,从整体能力说,按公安部100幢高层配1辆举高车的要求,恐怕大部分城市都达不到。

就具体的登高能力来说,我们普通消防中队到达火场后,外攻只有登四楼左右的能力(使用消防电梯除外)。

特勤队到场后,30米左右的举高10层,45米左右的举高车15层,目前全国最高的102米举高车,也只能到34层左右,且每个城市数量很少,势单力薄,形不成整体作战能力;

再往上去,没有直升飞机,救人灭火很有难度。

根据一个特勤大队的现有装备,在灾害现场使用担架、躯体固定气囊、肢体固定气囊等器材,一次只能救出6—8人;

发生化学灾害事故后,穿着防化服进入事故中心地带行动的人员,一次只能救出25人左右。

在倒塌或重大交通事故现场,一次可以由四个操作小组进行破拆,但各种剪切机的切割能力最大为∮20mm的钢材,不能说遇到所有的破拆问题都能解决。

  (三)科学施救是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指导思想。

科学施救突出了灭火救援的科学性。

要求消防指挥员在灭火作战中,善于掌握主动、科学决策指挥、战术措施正确、作战部署周密、力量估算精确。

  1、确立进攻、防护、转移一体化的指挥意识。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各级指挥员首先要考虑如何进攻,这是扑救火灾的主要目的。

但在部署进攻的同时,必须考虑安全,包括作战环境的安全性、战斗行动的可靠性和个人防护的确定性。

遇有险情,及时组织灭火阵地转移和作战部队撤退,防护和撤退是为了有效地进攻,指挥员必须把上述问题科学联系,综合考虑。

  2、确立优化作战成果的效益意识。

在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中,消防指挥员不能停留在“不管时间长短,把火扑灭就行;

不管是死是活,把人救出来就行;

不管用钱多少,不酿成大灾就行”的单纯任务观点。

而要谋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方法、最小的代价获取最优的灭火救援效益。

用水扑救建筑火灾,应考虑水渍损失;

施放泡沫、干粉药剂,应讲究作用效果;

扑救化工火灾,要想到环境污染;

现场有次生灾害苗头,应化解消除险情。

  3、确立科学的风险意识。

消防队伍参加火灾扑救或处置灾害事故的行动中,都是冒着风险进行的。

在火场或者灾害现场,消防指挥员本质上就是遭遇或承担了一场风险,火情和灾情以及可能出现的伤亡就是重大和基本的风险。

灭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爆炸、倒塌、毒气泄漏及各种次生灾害是潜在的风险,灭火的行动安全是消防队员客观存在的风险,采取每一次战术技术措施,抢救每一个人员的可靠性同样包含着风险。

火场指挥员必须认识风险存在,树立风险意识,分析风险利弊,实施风险转换。

面对风险,火场指挥员要头脑清醒、操作谨慎、方案周密、指挥科学。

  4、确立不断更新作战形式的意识。

火场指挥员在作战指挥中必须适应现代火场的特点,对于传统的作战形式要注入新的概念和内涵,要有对付现代火灾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的行动要求。

如油、气罐群的爆炸燃烧、毒气泄漏、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商场和人员集中场所等火灾,有其非常鲜明特殊的火灾特性;

在作战形式和战术、技术应用上,表现出多样性、艰苦性和整体协调性,指挥和战斗展开难度很大。

如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要综合考虑并实施登高、供水、救人、排烟和开辟通道、破拆障碍、控制火势、突破内攻等作战行动,一处失误就会危及全局。

  再如,大型化工装置火灾,石化储罐区不同油品储罐同时燃烧,油、气罐同时燃烧,若干储罐和地面流淌物同时燃烧,爆炸和燃烧同时出现,以及气体大量泄漏,液体大量流淌,可能发生的爆炸、倒塌、油罐(池)沸溢、喷溅等潜在危险,在战术应用、技术措施、灭火剂使用和个人防护上难度很大,指挥员必须组织部队以强劲的战斗力,高超的指挥艺术,努力打赢现代高难度的灭火战斗。

  三、指挥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在灭火救援指挥行动中,每个指挥员应该具有沉着、果断、灵活自如的指挥技能,正确部署和调整参战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火场的主动权。

因此,指挥员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消防科学是一门边缘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学可的方方面面,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消防指挥是以各种知识为基础,熔合锻造而成的,掌握丰富的消防业务理论知识是完成火场指挥的重要条件之一。

现代灭火救援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装备的更新越来越快,如果一个指挥员不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不能掌握新装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在灭火救援中就谈不上灵活运用,发挥灭火装备的最佳效能。

就不能做到"

胸有成竹"

养成坚定、沉着、勇敢、果断的战斗气质。

  

(二)敏捷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素质

  现代灭火战斗中,火势发展变化迅猛,热、烟、毒危害严重,情况复杂,充满着不确定性,指挥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灭火救援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机智的谋划决断能力和素质

  要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就要求指挥员运用所掌握的渊博理论知识,审时度势,抓住作战的重心,选定最佳行动方案,要善于预见新情况,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才完成灭火救援作战任务。

  (四)快速应变临机处置能力和素质

  主要是指遇到突然情况,迅速灵活处置的能力。

现代火灾和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偶然性日趋增大。

出乎意料的情况在所难免。

这就要求火场指挥员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当突然情况出现后,要做到查明情况快,做出判断快,战术运用快,机动兵力调动快,以积极主动的战斗行动恢复有利态势。

在火场上这种快速应变能力,占特殊重要的地位,指挥员必须具备快速应变的临机处置能力,根据参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作战能力,迅速采用正确的战术和技术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五)“知已知彼”的能力和素质。

  俗话说: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指挥员不仅要对所属装备和人员的战斗实力做到心中有数,更应对辖区情况做到“六熟悉”,以此达到“知彼”的目的。

  四、提高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的途径

  

(一)靠勤学打牢理论根基,抓好基本素质进步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理论素质的好坏、思维层次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组织指挥能力的强弱,特别是高技术器材装备大量应用于火场,给消防部队的组织指挥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具备一定的科技素质,就难以驾驭现代火场。

因此,基层指挥员必须从基础抓起,固强补弱,整体优化,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着力提高科技素质。

基层警官更要在更新知识,改善结构,通晓灭火战法、熟练指挥、科学思维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现代条件下组织指挥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因人、因时、因物合理组训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指挥来源与正确的理论。

基层指挥员必须加强灭火指挥理论和灭火力量的估算等知识的学习;

学好化学、燃烧学、建筑学、材料科学以及供水力学、热力学等与物质燃烧、火灾发生相关的数理化知识;

学习和研究消防器材装备、灭火剂、灭火方法以及运筹学、系统学、决策学等与火灾扑救技战术运用相关的各种知识;

还包括需要掌握的计算机、通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相关知识。

只有坚实的灭火救援理论,才能在灾害处置现场上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从而合理部署兵力,灵活运用灭火战术,及时、准确、合理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俗话说:

“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重点是要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的转化,向提高科技素质转化。

  

(二)以苦练夯实基础训练,谋求专业技能过硬

  基层指挥员的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基本技能,指挥技能和指挥员编组作业训练。

通过训练,基层指挥员要熟练使用手中器材装备,掌握所属中队器材装备的技战术性能,掌握运用高新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提高指挥作战、组织训练和管理部署的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重点掌握本中队器材装备和通信装备的操作与使用,可采取随队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指挥技能训练,以公安部消防局印发的《基层警官训练》为基本教材,采取集中训和分散训的方法进行。

通过定期开办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班和战术研讨会,请专家、教授进行理论授课。

给出想定作业,剖析典型火灾战例,让各基层指挥员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解的作业或带有倾向的问题,应组织辅导,专题讲座,及时攻克训练的难题。

检查考核时,应组织部分训练基础好的指挥员,对各想定作业练习进行集中研究、形成多种可行案,并进行点评,而后以此为依据,检查评判受训指挥员作业效果,提高训练水平和组训能力。

指挥员编组作业应不少于3个课题,由支队指挥员组织,各大队、中队指挥员参加,按战斗编成编组,进行指挥训练。

演练的重点应突出战术运用、作战指挥和协同。

  (三)深化研究理清作战思路,提升判断决策水平

  一要深化灭火救援作战对象的研究。

现代火灾特点是扑救复杂,危险性大。

灭火对象已不再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的住宅、车间、设施等,取而代之的则是高层、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化学危险品等火灾、爆炸、泄漏事故,进而使灭火对象的基本情况变得错综复杂,处置难度增大。

特别是一些化学危险品,其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多样,处置方法各有不同。

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首先要加强对责任区易发灾害的种类及特点的研究;

研究掌握责任区各类火灾扑救及其他灾害处置的基本程序和战术要点,掌握灭火救援预案相关内容,掌握可调用社会救援力量。

以达到在救援现场审时度势,临危不乱,根据现场情况果断决策,对所需要的兵力、车辆、器材、装备、物资保障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请求增援,以及诸如供水、供电、医护、交通等方面的配合,及时整合各方面力量,并使之最优化,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二要加强作战方法的研究。

要结合战术训练改革,通过战术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积极开展辖区单位演练、基地模拟训练、想定作业和计算机网上战术训练,丰富、积累实战经验,以此不断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临机处置能力,火场估算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

深入探讨适应现代火灾特点的战术和以劣势装备扑救火灾的新战法,能够在掌握火场情况的同时,对灭火战斗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事态有充分的理论估计,全面考虑救人、灭火的最佳方案,精通瞬息万变的细节,采取果断的措施,打击火势,消灭火灾。

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三要加强火灾战例的剖析。

让基层指挥员学习战术思想,了解传统战法,提高指挥艺术。

分析解剖全国发生的一些典型火灾和抢险救灾战例,有利于基层指挥员认识现代灾害事故的特点规律,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取经验教训,积累应变本领。

每次灭火救灾战斗,基层指挥员应及时总结灭火救灾战斗实践经验,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由独立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发掘灭火战斗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做到打一仗,总结一次,提高一步。

  (四)着眼应用研练指挥,增强实际应变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模拟化训练。

运用配发的各种先进的模拟器材,模拟逼真的灾害实战背景,创造浓厚的火场气氛,启迪受训指挥员把技术练精,把战术练活。

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作战模拟,利用可以“虚拟未来现实”的技术手段,以抢险救灾任务需求为牵引,利用计算机模拟消防保护对象或假设对象火灾发展蔓延、随风向变化而改变的蔓延方向、发现人员被困等各种火场动态情况,组织指挥员在计算机上进行实战动态条件下的兵力部署、灭火力量估算、火场救人等方面的组织指挥,使基层指挥员在生动具体,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火场上,斗智斗勇,展开较量,以训练指挥员的临机处理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

  二是强化实战化训练。

消防部队强调的是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

基层指挥员结合中队担负的训练和作战任务,敢于组织中队进行近似实战的演练;

敢于在生疏、复杂情况和人员密集、现场混乱、夜间、大风、缺水等复杂条件下进行全程、全员实施的综合性训练,使指挥员熟练掌握本级组织指挥的基本套路,不断提高实际指挥水平和处置各种问题的能力。

指挥员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练战术、练技术、练协同与练体能、练智能 、练作风结合起来,在高强度下训练指挥队伍,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身,在高难度的课目中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自己的队伍。

  三是参加上级组织的大规模演练。

大规模演练是基层指挥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挥水平、处置各种情况本领的最佳时机。

上级指挥员应根据演练进程,围绕检验中队的指挥协同、战术机动、力量部署、综合保障能力,通过多种途径适时给参演中队提供各种情况。

锻炼和提高各基层指挥员的组织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