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090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形象地表示:

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三、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

1.背景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2.含义:

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3.演变

(1)隋文帝下令用报名考试选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

(2)唐太宗设进士、明经两科,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科举成为定制。

(3)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4.作用

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教材补遗]__

1.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

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干政。

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朝政的情况,但外戚干政之弊常因皇权、宦官、士阀之间争权导致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批判。

有些外戚干政亦会伴随后宫干政情况。

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

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

2.宋代独具特色的文官政治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3.古代中国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

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4.元代行政区划:

采取“犬牙交错”原则

《元史》记载,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地方割据局面。

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这种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形势的方法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汉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

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

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

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

“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

“中书监始参大政”→(另设机构)转移相权;

“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2)史料二: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再送交尚书省施行”→三省制讲求程序;

“……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集体负责;

“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三省的决议最后交由皇帝批准,档案制度规范。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提示:

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方式:

(另设机构)转移相权;

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2)根据史料二,指出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有何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在皇权专制下集体决策,讲求程序,相互制约。

影响: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

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

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汉武帝的举措,即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

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

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

“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的意义。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

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

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

(2)影响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

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隋书·

地理志》记载:

“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B.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B [西汉初年,汉高祖错误吸取秦亡教训,认为秦是由于没有分封子弟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后来造成“王国问题”,事实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巩固国家统一,故A、D两项错误;

“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说明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故B项正确;

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

2.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

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导学号:

67930005】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B [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故A项错误;

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干预朝政实质是封建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C项对材料理解有误,应排除;

材料中的时间限定是“唐朝”,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3.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

“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D [材料反映宋代通过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

积贫积弱的祸根是由冗兵、冗官和冗费共同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官职增多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虚设其官”说明官僚队伍膨胀,故D项正确。

4.清代学者储大文曰:

“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

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

破一府,一省震;

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  )

A.元代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元代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安稳定

D [据材料中“元代分省建置……黄河之险失……长江之险失……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可知,学者储大文认为元朝设立行省,导致地方治安混乱,D项正确,A、C两项错误。

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2|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废丞相

(1)原因:

宰相权重。

(2)概况:

明太祖下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

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建立内阁制

(1)过程

①明太祖仿宋制,设立殿阁大学士等作为顾问机构。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重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③随着阁臣的官秩不断提高,逐步取得了票拟权。

(2)地位:

始终是一个由皇帝的顾问班子派生的内侍机构。

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误区警示] 内阁的设立和丞相制度的废除并非同一时间。

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后为减轻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及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才正式设立内阁。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目的:

便于对西北前线事务的处理。

2.职责

(1)设立之初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

(2)不久,扩大到处理全国的其他事务。

(3)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意旨行事。

3.特点

(1)军机大臣多属临时性。

(2)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

(3)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4.影响

(1)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2)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易误辨析]  宰相、内阁首辅、军机大臣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

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备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教材补遗]__明清时期地方管理的继续加强

1.明清两朝的督抚体系

(1)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

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

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

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决定。

这种地方最高层级统治的分权体制,有利也有弊;

利的方面是,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

弊的方面是,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反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

所以明中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地方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

明代的督抚,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2)清代发展了督抚制的利的方面,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综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2.清代因地制宜富有创新的边疆管理措施

(1)基本政策:

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2)具体措施

①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

②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③“改土归流”。

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

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内阁和军机处

史料一 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史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我朝阁臣……原非宰相”→明代内阁只备顾问,而不是宰相。

“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军机处设置的背景和目的:

出于军事和保密的需要;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皆亲臣、重臣”→军机处便于皇帝控制。

(1)根据史料一,说明内阁有何特点?

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内阁大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

实质问题:

内阁只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设置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

用兵西北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项目

内阁

军机处

不同点

朝代

明朝

清朝

设置

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

处理西北军务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

行事快捷(速);

外界干涉少(密)

共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都无决策权

1.“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

67930006】

A.统率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C [A项是丞相的职责,无法反映其本质,排除;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从“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可知,相权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丞相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故D项错误。

2.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

这些措施(  )

A.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A [由“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可知,最终权力集中到内阁,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内阁不是正规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B项错误;

C项与材料无关;

材料与官员的选拔无关,排除D项。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

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

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67930007】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大权独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4.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

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

以上变化表明(  )

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B [A项材料无法体现;

材料表明随着中央官职的变化,中央官署分布也有所不同,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署分布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排除C、D两项。

(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主题一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日趋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主题立意]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废分封,置郡县,创立了有效统辖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

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到了宋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终于尘埃落定,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

[知识交汇]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1)西周:

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

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

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

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

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

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

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

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

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主题二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古代中国中枢权力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

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

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一旦平衡打破,行政的运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又是趋势。

皇权和相权之争几乎是贯穿古代中国所有朝代的主旋律,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皇权没有了制约因素成为最高权威。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古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崩溃也是必然。

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

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

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