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培训资料docWord格式.docx
《企业所得税的培训资料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的培训资料docWord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够独立计算盈亏,却不独立计算盈亏。
(例:
驾校:
不设帐户,收取现金,或利用上级行政部门帐户、或利用免税部门帐户等)
对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但未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虽不同时具备税法规定的独立经济核算三个条件,也应当认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2)租赁经营企业纳税人的认定:
a、企业全部或部分被个人、其他企业、单位承租经营,如未改变被承租企业的名称,未变更工商登记,并仍以被承租企业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论被承租企业与承租企业如何分配经营成果,均以被承租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就其全部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
B、企业全部或部分被个人、其他企业、单位承租经营,承租方承租后重新办理工商登记,并以承租企业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承租经营取得的所得,应以重新办理工商登记的企业、单位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企业集团应分别以核心企业、独立经济核算的其他成员企业为纳税人;
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国务院确定的12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大型企业,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实行汇总缴纳。
主要是中央级企业。
上市公司除外,如我省的长虹集团。
)
(4)连锁经营纳税人的认定:
对连锁企业省内跨区域设立的直营门店,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与总部微机联网、并由总部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并且不设银行结算帐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帐簿的,以总部为纳税人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章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负担的轻重。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主要采用比例税率,并实行法定税率和优惠税率相结合的原则。
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1、企业所得税采用法定比例税率33%;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以上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属两挡照顾性优惠税率。
2、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个别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税率,按规定的15%税率执行;
高新区内的软件企业,免税期满后,可执行15%的税率,再减半7.5%征收。
3、在国家级软件园区的软件企业,如未享受新办软件企业优惠政策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在西部开发政策中,新办的五个行业企业,又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内的产品,在三年减半征收期间按7.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5、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或境外收益需要补税的,按国税发[2000]118号文件规定需还原为税前利润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后,确定其适用税率.
6、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所得予以弥补,按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
第四章收入总额的确定
一、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内容
(一)税法规定的基本收入内容:
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二)特殊收入的确定
1、视同销售
企业将自己的商品、产品用于基建、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投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
纳税人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给企业所有的,也应作为收入处理。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视同销售的开发品或材料收入确定,总局明文规定其成本利润率不得低于15%。
2、捐赠收入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
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45号文件下发前,对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无明文规定纳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业接受的实物资产捐赠的处理是:
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出售资产或进行清算时如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或清算所得。
如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3、建安企业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建安企业收入的实现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工程未完工的,以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各项支出的确定须与收入实行配比原则。
建安企业对一个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尚未办理决算的,应视同已决算进行预缴,待决算完毕后清算。
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4、补贴收入(财政特有支付手段)
补贴收入的内容主要有:
财政部门及上级部门拨付的亏损(或价格)补贴、按规定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技改贴息、外贸出口贴息、出口退税等。
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的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工作中,应掌握一个原则,有上述三个单位文件规定的,可不征税。
如煤炭企业的亏损补贴)
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
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或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征收所得税;
对先征后返或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税年度的利润征税。
软件企业返还增值税、出口退税、外贸贴息不征税。
5、企业收取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及收费
企业向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除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都应并入企业的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
6、股份公司取得的申购新股成功(中签)投资者的申购资金被冻结期间的存款利息,视为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处理,不并入公司利润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股份公司取得的申购新股无效(不中签)投资者的申购资金被冻结期间的存款利息,应并入公司利润总额,如数额较大,可在5年的期限内平均转入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不能划分上述所得的,一并纳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7、国债、债券利息收入,
对企业购买国债及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之利息所得,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债包括财政部门发行的各种国库券、特种国券、保值公债等,不包括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购买国家计委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铁路债券之利息所得应照章纳税。
8、有价证券交易所得(国税发[1995]78号)
机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基金会)从事股票、国债、期货交易取得的所得,应计入当期损益,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任何机构都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允许将从事交易的所得置于帐外隐瞒不报。
应按规定的预缴期限,及时预缴入库。
交易中发生的亏损,可用下一期盈利抵补,或至年终汇算清缴。
9、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国税发[1998]228号)
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凡逾期未返还买方的,应确认为收入,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逾期未返还”指在买卖双方合同或书面约定的收回包装物返还押金的期限内,不返还的押金。
考虑到包装物属于流动性较强的存货资产,为了加强应税收入的管理,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从收取之日起计算,已超过一年(12个月)仍未返还的,原则上要确认为期满之日所属年度的收入。
包装物周转期较长的,合同规定了返还期限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包装物押金确认收入的期限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3年。
企业向有长期固定购销关系的客户收取的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押金,其收取的合理的押金在循环使用期间不作为收入。
10、福利彩票发行收入
各级福利彩票发行机构的发行收入,自2000年1月1日起,全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上述发行收入中用作福利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或预算外资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部分,暂不征收所得税。
福利彩票用于其他用途的其他发行收入,应依法征收所得税。
11、基金会应税收入
合法注册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存款收入暂不作为应税收入;
对其购买股票、债券(国库券除外)等有价证券的收入和其他收入,照章征税。
12、对外投资分回利润、股息、红利
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及股息、红利补税,是指由于地区间所得税适用税率存在差异的情况。
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红利收入暂比照联营企业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13、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
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途径:
(1)从一级市场取得的国家无偿划拨土地;
国家出让土地,收取有偿使用费出让金或租金;
以上收入按规定应上缴财政。
(2)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又改变用途进行转让而导致主体发生变动的,应先缴纳“土地出让金”,再按二级市场的规定办理。
企业进入二级市场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上缴财政的“土地出让金”不纳入收入征税(相关手续及凭证合法有效);
其余收入应并入应纳税所得征税。
14、纳税人取得的非货币资产或权益确认的收入
企业在资产置换或转让过程中取得的非货币资产或权益,其收入额应当参照取得收入当时的市场公允价格计算或估定。
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换入其他非货币性资产需按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会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15、债务重组确认的收入
债务人因债务重组形成的资本公积,应确认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征税。
16、企业资产因评估增值应确认的收入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计提折旧应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
17、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款确认的收入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产品未完工时,进行预售的房款应作收入处理,并按不低于15%的利润率计算预征所得税。
18、关联企业交易中调整确认的收入
关联企业是指直接或间接被同一利益集团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关企业。
这些利益上相互关联的公司、企业之间,有可能在相互发生的销货、劳务、贷款和无形资产转让等业务中,通过制定某种低于或高于一般市场价格的价格,将利润从高税地区转移到低税地区,达到逃避或减轻纳税义务的目的。
税法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否则,因此而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19、无法支付的款项
确定无法支付的款项应作企业的其他收入。
20、清算所得
纳税人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破产,以及其他原因宣布终止,其清算收入支付相关费用后的所得,也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21、其他
金融保险企业应收利息的处理、经营国库券及有关收入的确定;
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税的规定;
金融机构代发国债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省际间卷烟生产计划有偿调整确认的收入;
一些行业性的“收支差额”;
第五章税前扣除项目
1994年税制改革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处理企业所得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关系上,基本确立和遵循了“纳税调整体系”,即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执行;
税法没有规定的,一般就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税法规定与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不一致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范了纳税人在所得税前扣除应扣除的项目、范围、标准。
一、成本费用在会计制度及税收上的差异
(一)含义不同
1、会计制度上:
成本是指对象化的费用;
费用是指实体全部的支出。
2、税法规定:
成本是指申报纳税期间已经申报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
即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销售(营业)成本附表的内容。
费用指申报期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
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的影响,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其目的是防止纳税人利用会计方法的变化在不同纳税期间或不同产品之间调剂应纳税所得的水平。
(二)在时间体现上不同:
企业平时应按财务会计制度作帐,年末在进行汇算清缴时作纳税调整,对两者差异进行处理。
二、税前扣除遵循的条件及原则
真实、合法、合理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原则。
三、准予扣除项目的概念及含义
(一)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二)、含义
1、这里所说的成本、费用、损失是指税法规定的成本、费用、损失,而不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上的概念。
税金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准予抵免的税收金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
2、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政策与财务制度规定不一致需调整的金额,如企业实际发生的利息、工资、三费、捐赠、广告费、招待费支出与准予扣除金额之间的调整等。
四、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支出
随着国税发[2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财会[2000]25号《企业会计制度》的公布实施,在会计核算中如何由利润总额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正确地核算企业所得税费用及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下面以《企业会计制度》相关核算内容为依据,谈谈应纳税所得额中不允许在税前扣除项目的确定。
1、资本性支出
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
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以折旧的形式逐年摊入成本。
2、无形资产的受让、开发支出;
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费用支出。
3、贿赂的金额不允许扣除;
4、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包括违反税法的各种罚金);
5、税法规定可以预提准备金以外的各种准备金
6、实际发生的不属于或超过税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的费用(自行捐赠及超标准捐赠、工资、三费、利息等);
7、各种赞助支出;
纳税人除符合规定的广告性支出外的,所有自愿及非自愿性的对外赞助支出。
8、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予赔偿,对有赔偿的损失部分则不允许扣除;
对已批准税前扣除的,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税。
9、不能在税前扣除的借款费用支出
(1)纳税人支付的超过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标准的利息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2)企业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
(3)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范围内以贷款名义投入企业的资本(或称:
股东贷款)的利息不允许扣除。
10、纳税人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因被担保方不能还清贷款而由纳税人承担的本金、利息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11、与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如债权担保等原因承担连带责任而履行的赔偿,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消费等,均属无关的支出。
五、允许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
(一)成本,是纳税人申报纳税期间已经申报确认的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提供劳务、转让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不仅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还包括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外支出。
这与财务会计上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口径有所不同。
如销售成本归集的内容不仅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包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转让技术等)和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等)。
企业应根据新修改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销售(营业)成本”附表的具体要求,正确申报销售(营业)成本。
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以制造、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1、存货取得时以实际成本计价;
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指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自制存货的成本包括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
注意:
增值税的所得税处理
2、存货发出的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和零售价法(需在年终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毛利率法;
对企业用后进先出法增加了限制条件(易造成存货成本的严重不实,发达国家也大多限制改办法)。
3、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4、存货计价方法在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上的差异:
A.以债务重组方式换入存货成本。
B.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计价。
C.存货发生计价方法。
D.存货期末计价。
(二)费用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季)度申报纳税期间发生的可扣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1、销售费用是应由纳税人负担的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
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保险费、销售拥金(能直接认定的进口拥金调整商品进价成本)、代销手续费、经营性租赁费及销售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工资、福利费等费用。
从事商品流通业务的纳税人购入存货抵达窗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购货费用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如果纳税人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已将上述购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的,不得在以销售费用的名义重复申报扣除。
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的销售费用还包括开发产品销售之前的改装修复费、看护费、采暖费等。
从事邮电等其它业务的纳税人发生的销售费用已计入运营成本的不得再计入销售费用重复扣除。
2、管理费用是纳税人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提供各项支援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
总部经费、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社会保障性缴款、劳动保护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董事会费、开办费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含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矿山资源补偿费、坏帐损失、印花税等税金、消防费、排污费、绿化费、外事费和法律、财务、资料处理及会计事务方面的成本(咨询费、诉讼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商标注册费等),以及向总机构支付的与本身营利活动有关的合理的管理费(定额、定率)。
总部(公司)经费,包括总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金、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摊销等。
3、财务费用是纳税人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其它非资本化支出。
上述成本、费用是对纳税期间确认实现的销售收入直接相配比的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概括性规范。
后面所讲的费用是对他们的进一步分类规范。
这些费用有的已经分配计入纳税期间的销售(营业)成本中;
有的构成企业的存货成本,在以后的纳税年度商品销售后再结转;
有的作为期间费用。
(三)资产的折旧和摊销额的扣除
1、纳税人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用可以扣除。
(严格意义上讲:
企业的资产应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投资。
2、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的那部分价值。
(1)固定资产计价原则:
按《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执行。
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主管税务机关首先应当根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如果有关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难以准确估计,主管税务机关有权采取其他合理方法。
企业改组改制中的固定资产计价的几种特殊处理方式:
1)以债务重组方式换入固定资产计价
2)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固定资产计价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价
4)接受投资或因合并、分立等改组中接受的固定资产,只是当接受的固定资产中的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确认实现,才能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有关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否则,只能以固定资产在原企业账面的净值(投资或改组业务发生前)为基础确定。
除下列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进行调整:
A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
B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C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损害,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调整至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并确认损失;
D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暂估价值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包括房屋、建筑物;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