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675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6、施工单位:

南昌金开工匠集团有限公司

7、工程概述:

本项目地处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区兴国路以北、新宇路以东的南昌经开区720厂社区新宇学校校园内,学校用地面积1859.92平方米,学校南面、北面及东面紧靠720厂住宅小区。

该处地块内较为地势平坦。

规划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859.92平方米

新宇学校二期综合楼及深装修、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详下表。

本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子项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层)

高度(m)

1

综合楼

1859.92

3

11.1

8、塔吊安装施工及塔机性能简述:

(1)塔吊概况:

本工程采用1台TC5510塔吊。

(2)塔吊安装要求:

为满足我司承建工程垂直运输任务,拟安装1台塔式起重机(详细位置详见总平图),可把构件和物料垂直或水平直接吊运至工作位置,不需二次搬运,可有效提供工程的运输效率。

塔吊基础采用整体预埋式桩承台基础,由C30混凝土和HRB400钢筋浇筑而成。

(3)塔吊基础定位及施工

1)塔吊定位详见施工平面图;

2)塔吊基础施工见“计算书”设计要求。

基础施工前应由塔吊拆装队技术负责人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技术交底: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图、基础与建筑平面图、基础剖面图、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预埋螺栓误差要求等,交底人为工程施工负责人,双方书面交接。

基础施工应由塔机所有部门派专人监督整个施工过程,同时做好各个隐蔽验收记录,如钎探记录、地基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施工完毕做好砼的养护,砼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安装塔吊;

3)顶面用水泥砂浆找平,用水准仪校水平,倾斜度和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500;

机脚螺栓位置、尺寸要绝对正确,应特别注意做好复核工作,尺寸误差不超过±

0.5mm,螺纹位须抹上黄油,并注意保护。

4)塔吊基础设置

本工程计算采用安必行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该软件塔吊基础计算是根据最新的《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编制的。

根据计算结果和工地的实际情况,塔吊基础构造和做法如下:

塔吊型号为TC5510,臂长:

35m,最大起升重量:

6t,塔吊采用独立基础,塔吊基础尺寸为5000×

5000×

2300mm,混凝土强度C30,配筋为双层双向:

上层为HRB400钢筋C20@200;

下层为HRB400钢筋C20@200;

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HRB400钢筋C20做支撑(马凳),纵横间距1000mm。

基础垫层厚100mm,C15混凝土浇筑。

承台采用砖胎膜砌筑。

1.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为赣江II级侵蚀冲积阶地地貌,地面开阔,地形起伏不大。

地面高程一般为19.4~22.86m。

经工程地质测绘,场地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育。

根据本次钻孔揭露,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Q3al)及下伏基岩第三系岩层(E)组成。

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①-1、淤泥质粘土②-1、粉砂②-2、粉质粘土(③-1、③-4)、粉砂(③-2、③-5)、中砂(③-3、③-6)、粗砂③-7、圆砾③-8、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强风化钙质泥岩⑤-1、中风化钙质泥岩⑤-2。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4ml)

a.杂填土①-1:

杂色,松散状,其成分以近两年房屋拆迁堆填的建筑垃圾为主,主要为碎砼、碎砖块、碎石、粗砂、粉质黏土等,局部夹生活垃圾。

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7~4.90m,层底高程16.82~20.22m。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a.淤泥质粘土②-1:

灰褐色,流塑状~软塑状,轻微砂感,含腐植质,有臭味,粘性一般,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低,具摇震反应。

分布于D06地块拟建2#楼东侧,ZK199、ZK198、ZK195、ZK193、ZK156附近,伏于杂填土之下,层厚0.6~1.4m,层底高程15.90~17.34m。

b.粉砂②-2:

灰色,稍湿,松散状,以石英为主。

分布于D06地块拟建2#楼东南侧,ZK156、ZK159、ZK222附近,伏于杂填土之下,层厚2.5~2.8m,层底高程14.20~15.27m。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a.粉质粘土③-1:

褐黄色,具似网纹状构造,可塑状~硬塑状,轻微砂感,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摇振反应无。

场地内仅ZK156、ZK159、ZK193未揭露,其余均有揭露,多位于杂填土层①-1之下,局部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之下,层厚一般为0.5~4.8m,底高程一般为13.73~16.44m,ZK159、ZK222揭露层厚2.7m,层底高程11.57~12.57m。

b.粉砂③-2:

褐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含泥量高,局部见泥质团块或夹层,成份以石英为主,场地内局部揭露,多位于粉质粘土③-1之下,具中等透水性,与中砂③-3、粉砂③-5、中砂③-6性状相似。

揭露层厚1.9~5.2m,层底高程10.86~13.85m。

c.中砂③-3:

褐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为主,含泥量高,局部见泥质团块或夹层,成份以石英为主,场地内多有揭露,多位于粉质粘土③-1之下,局部位于粉砂③-2之下,具中等透水性,与粉砂③-2、粉砂③-5、中砂③-6性状相似。

揭露层厚1.9~9.4m,层底高程6.07~13.44m。

d.粉质粘土③-4:

褐黄色,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状,轻微砂感,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摇振反应无;

呈透镜体状产出,除ZK202揭露层厚2.6m,底高程9.69m外,其余地段揭露厚度一般小于1.0m或缺失,揭露层底高程10.95~12.94m。

e.粉砂③-5:

褐黄色,饱和,稍密状,含泥质高,成份以石英为主。

场地内局部揭露,多位于粉质粘土③-4之下,与粉砂③-2、中砂③-3、中砂③-6性状相似,具中等透水性,层厚0.5~2.6m,层底高程8.52~11.83m。

f.中砂③-6:

褐黄色,饱和,稍密状为主,含泥量高,成份以石英为主。

场地内局部揭露,伏于粉质粘土③-4之下,与粉砂③-2、中砂③-3、粉砂③-5性状相似,具中等透水性,层厚1.2~2.7m,层底高程9.41~10.45m。

g.粗砂③-7:

浅黄色,饱和,稍密状为主,含少量砾石,粒径2-10mm,其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及云母。

场地内局部分布,位于圆砾层之上,具中等透水性。

揭露层厚1.2~4.0m,层底高程6.98~10.06m。

h.圆砾③-8:

黄色,饱和,中密状为主,分选性一般,次圆状-次棱角状,卵砾石含量分布不均,含2~20mm粒径砾石10%-40%,含20~60mm粒径砾石5%-50%,中粗砂充填,母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及岩石碎屑物。

具强透水性。

全场均有分布,位于覆盖层底部,层厚8.2~15.6m,层底高程-4.36~-1.85m。

(4)第三系(E)

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

紫红色,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呈泥质-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风化裂隙发育,裂面充填泥质,岩体破碎,干燥易崩解,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位于基岩表层,揭露层厚0.40~2.3m,岩面高程-4.36~-1.85m。

层底高程-5.42~-2.66m。

b.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

紫红色,呈泥质-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薄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局部碎块状,不规则柱状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层间裂隙一般发育,裂面铁锰质浸染,岩体较完整,干燥易崩解,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c.强风化钙质泥岩⑤-1:

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呈泥质结构,泥质、钙质胶结,风化裂隙发育,裂面充填泥质,岩体破碎,干燥易崩解,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仅ZK157、ZK158揭露,位于基岩表层,揭露层厚1.2~2.7m,层底高程-3.85~-5.42m。

d.中风化钙质泥岩⑤-2:

青灰色,泥质结构,泥质及钙质胶结,薄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岩芯呈短柱状、块状,饼状,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层间裂隙发育,裂面铁锰质浸染,局部充填白色钙质(方解石),见轻微溶蚀现象,岩芯较完整,干燥易崩解,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以夹层形式分布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中,揭露层厚1.5~3.4m。

地基土层基本情况

岩土名称及编号

岩性

状态

湿密度

(g/cm3)

凝聚力

C(KPa)

内摩

擦角Φ(°

))

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

qsk(kPa)

素填土①-1

松散状

2.0

20.0

16

淤泥质粘土②-1

软塑状

1.79

7.5

5.8

15

粉砂②-2、②-3②-4

1.70

15.0

30

粉质粘土③-1

硬塑状

1.89

32.1

14.7

50

粉砂③-2

稍密状

1.72

24

中砂③-3

1.75

26

55

二、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附近地表水体主要为赣江水,赣江离工程场地约1.8km,

(2)地下水

按地下水含水空间介质和水理、水动力特征及赋存条件,拟建工程场地按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a.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含水层为表层杂填土①-1层,场地内杂填土多分布不均匀,孔隙较大,视为非均质含水层,属中等透水层,隔水层多为粉质粘土③-1。

初见水位埋深0.9~4.4m,高程17.29~19.14m,稳定水位与初见水位相差不大。

水量不丰,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下水管漏水等。

b.孔隙潜水

工程区勘察期间潜水含水层为粉砂③-2、中砂③-3、粉砂③-5、中砂③-6、粗砂③-7和圆砾③-8,为中等~强透水层,其上部隔水层为粉质粘土③-1层,隔水层顶板高程11.32~16.44m,下部隔水层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夹钙质泥岩层,隔水层底面高程-4.36~-1.85m。

初见水位埋深5.6~11.9m,高程9.81~14.75m,稳定水位埋深5.8~10.8m,高程9.61~14.45m,勘察期间贤士湖水位18.0-18.5m,因此其与场地地下水之间基本无水力联系,潜水含水层与上层滞水含水层两者基本没有水力联系。

c.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之中,埋藏较深,由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排泄于地形低洼处。

场地内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含水性差,基本上为贫水区。

第二章施工工艺

1、土方开挖、垫层浇筑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

当挖到塔吊基坑设计标高200mm处,人工清除基坑底土方,修底铲平,立即通知业主、监理检查土质情况,合格后立即施工100mm厚C15砼垫层,防止基坑暴晒及地下水浸泡基础,出现塌方现象。

2、埋设预埋件

塔身的预埋位置是本工程最关键一步,它的定位直接影响塔吊的安置,因此在对塔身的定位埋设严格按设计图。

用钢筋和定位磨具与基础钢筋焊接来固定地角螺栓,严格检查控制螺栓平面定位与标高,并且与基础钢筋及马凳焊在一起,防止在浇筑砼时引起塔身的位置偏移。

3、混凝土浇筑

塔吊基础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通过方可浇筑C30混凝土。

基础砼的浇筑应严格按照砼浇筑的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在浇筑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预埋件的观测,防止预埋节的偏移。

如果出现预埋节偏移必须随时发现随时整改,确保预埋节的位置正确。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机见证取样试块二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

4、技术要求

(1)地基的承压能力不得低于0.16Mpa;

(2)塔吊基础砼标号不应低于C30。

(3)预埋节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

(4)基础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成品保护

(1)钢筋绑扎完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变形、位移;

(2)浇筑砼时,严禁机械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并校验;

(3)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掰动切割钢筋;

(4)砼浇筑后注意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第三章基础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方案执行前必须经过监理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的批准;

2、留出安装作业面,大小要满足25吨汽车吊站位以及塔吊起重臂的拼装;

3、定位必须按图纸进行严格施工;

4、先铺设基础底钢筋网片,然后安放马凳和预埋节与钢筋绑扎同步进行,马凳必须与塔吊基础主筋焊接牢固,避免因震动跑偏;

5、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并捣实,确保预埋节水平度在1‰内;

6、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方能安装塔吊;

7、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提供70KW的塔机专用电源,单独拉设配电箱。

8塔基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钢筋和标准节埋入深度安装尺寸进行隐蔽验收,并作好隐蔽资料,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四章安全文明控制措施及管理措施

4.1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文明教育。

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定安全生产责任。

2、严格按照方案作好围护和支撑加固工作,并经施工员,安全员检查通过后方可施工,基础四周搭设1200mm高围护栏杆,并布置警示牌。

夜间加设红灯标志。

3、基坑开挖时,挖机旋转半径以内不得有人。

基坑边1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卸材料和机具。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贯穿到拆除的全过程中去。

5、各种垃圾有序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

6、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及公司有关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4.2安全管理措施

1、塔吊安装(拆除)严格按照塔吊安装(拆除)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在安装(拆除)过程中禁止违章操作。

2、塔吊司机必须具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塔吊司机负责让掉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协同我方安全员定期或异常情况下对塔吊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机械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安全防护、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情况。

3、安装使用前必须有动力管理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4、塔臂旋转范围内高压线附近做好红色标识,塔吊吊装物体时必须避开高压线。

5、搭、拆和顶升时必须设安全区,并有专人指挥。

6、塔机司机必须遵守“十不吊”要求。

7、塔机吊物时要避免或尽量不要将吊物从临时设施上方越过。

8、拆、搭、顶升时必须设安全区,并有专人指挥。

9、风速超过六级,禁止吊物、顶升,需要更换或排放塔机上的油料时必须在无风条件下进行,并将油料放到容器内回收。

10、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临塔的动态,信号员在发出启动信号之前,要观察相邻塔机臂移动方向,根据情况发出启动信号;

在塔机臂移动过程中,塔司也要密切注意临塔臂的移动情况,一旦发现两个塔机臂要出现相碰情况,立即停止移动或反方向移动塔基臂。

11、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当遇大风、浓雾和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遇到紧急情况,如停电、机械故障等,短时间不能继续作业的,必须使已拆装的部位达到稳定状态并固定牢靠,经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

12、安装作业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熟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当发现异常情况或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防止处理不当造成的事故。

13、吊安装过程中,必须分阶段进行技术检验,整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整机技术检验和调整,各机构动作应正确、平稳、无异常响动,制动可靠,各安全装置灵敏有效;

无荷载情况下,塔身和基础平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千分之四,经分阶段及整机检验合格后,应填写检验记录(即入账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证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测定及偏差校正

1、塔吊基础沉降观测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时半月一次测定,当架设附墙后,每月一次(在安装附墙时必测)。

2、司机在操作时必须专心操作,作业中不得离开司机室,起重机运转时,司机不得离开操作位置,司机要严格遵守换班制度,不得疲劳作业,连续作业不许超过8小时。

3、司机室的玻璃应平整、清洁,不得影响司机视线。

4、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严禁无指挥操作,更不允许不服从指挥信号,擅自操作。

回转作业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转。

5、大风严禁作业,操作完后,吊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并且将吊钩起升到最高点,吊钩上严禁吊挂重物。

第六章塔吊施工应急措施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塔吊施工事故主要体现在:

(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4)塔吊拆装和顶升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5)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

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

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

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

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

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员:

所有施工管理人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组员职责:

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2预警行动

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电话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

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

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5、应急处置

5.1响应分级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之一是塔吊倾覆。

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

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

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

5.2响应程序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项目部。

由项目部质安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1)值班电话:

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项目部值班情况如下:

值班人员:

值班时间:

7:

30~20:

30;

20:

30~7: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及车辆等在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项目部的质安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5.3处置及预防措施

(1)指挥与控制:

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组长陈广玉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①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

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

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

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

人员伤亡情况;

商定抢救方案后,副经理向项目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②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③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

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

④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

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