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6480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参考答案14Word格式.docx

流通中现金=发行货币-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7、M1

M1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两部分组成,又称狭义货币。

其中,流通中的现金即M0;

活期存款指可用于转帐支付的存款。

8、M2

M2是由货币M1和准货币组成,又称广义货币。

准货币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信托存款、委托存款等其他类存款。

准货币的流动性低于货币M1。

9、准货币

准货币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信托存款、委托存款等其他类存款,是广义货币M2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

它在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紧缩时,分别起扩大和衰减作用。

使用的计算公式是:

m=M2/MB,其中MB表示基础货币,m表示货币乘数。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制度的基本内容。

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

这个制度系统,涉及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体现为有关的国家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行业公约、行业惯例等。

2、简述金融机构的基本分类及其内容。

金融机构是对金融活动主体的基本分类,它是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机构通常被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

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存款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信托机构。

3、简述货币与银行统计对基础数据的要求。

第一,基础数据要完整;

第二,各金融机构单位报送基础数据要及时;

第三,基础数据以提供存量数据为主,以提供流量数据为辅;

第四,金融机构单位应提供详细科目的基础数据,尽量在基础数据报表中不使用合并项或轧差项。

4、为什么编制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额,它是一个存量概念,反映了该时点上全社会的总的购买力。

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的核心任务就是反映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概览是由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生成的,它的目的是要统计M0和M1。

银行概览是由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生成的,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全面统计M2。

5、货币与银行统计为什么以流动性为主要标志来判断某种金融工具是否为货币?

作为一个从宏观上反映货币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的统计工具,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以货币供给理论为依据,以货币运动为观察和研究对象,来反映货币的数量和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可以概述为: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和支付手段。

货币与银行统计希望通过对货币状况的剖析来观察宏观经济进程,并帮助决策部门决定如何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调控。

在此前提下,对货币的定义就要以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为出发点。

这是因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数量构成了市场购买力,构成市场需求,并反映货币政策操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所以,货币与银行统计在判断诸多金融工具是否属于货币时,要充分考虑它们的流通能力和支付能力,或言之为要充分地考虑他们的流动性。

五、计算分析题

1、解题思路和步骤:

第一步:

计算如下分析表。

第二步:

分析存款货币银行负债方与货币有关的存款项目的变动特点。

第三步:

分析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操作的特点,指出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操作与货币创造的关系,给出结论。

实际解题过程: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分析表 

单位:

亿元

1993年

1994年

比上年增加

增量结构(%)

资产

11999

100

1.国外资产

1453

12

2.储备资产

1769

15

(1)准备金及在中央银行存款

1628

14

(2)库存现金

141

1

3.中央银行券

4.对政府债权

386

3

5.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7747

65

6.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645

5

负债

1.国外负债

1514

13

2.对非金融机构部门负债

9586

79

(1)活期存款

2697

22

(2)定期存款

695

6

(3)储蓄存款

5933

49

(4)其他存款

261

2

3.对中央银行的负债

636.2

4.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负债

354

5.债券

-33

6.所有者权益

542

7.其他(净)

-599.4

-5

1994年,存款货币银行经派生后的存款总额为35674亿元,比上年增加9586亿元。

其中,增加数量最多的是储蓄存款,增量为5933亿元,占全部增量的49%;

其次是活期存款,增量为2697亿元,占全部增量的22%。

1994年,存款货币银行创造存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存款货币银行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增加幅度较大,增量为7747亿元。

存款货币银行通过加大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在货币创造的乘数效应下,多倍创造出存款货币。

2、解:

第一、由表2可以看出,发行货币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构成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相对于二者,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基础货币的比重较小;

第二、A、B两年的基础货币总量未变,而且发行货币在基础货币的比重也没有变化;

不同的是B年相对于A年,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比重下降而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比重相应地上升,因此,该国家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B年的货币供应量相对于A年是收缩了。

3、解题思路:

计算储蓄存款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画出增长速度变化时序图;

根据图和表,观察储蓄存款变动的趋势,分析相应的原因。

储蓄存款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计算表:

如上表,计算出储蓄存款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如上图,画出储蓄存款增长速度的时序图;

(电脑难画,自己动手画出一个X-Y轴的对应图吧)

由图和表中可以看出,94年到99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是逐年增加的(这与我国居民的习惯以及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有关),但是增长速度却是逐年下降的,出现这种趋势主要原因有:

第一,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居民的收入明显下降;

第二,自96年以来储蓄存款利率连续7次下调,储蓄资产的收益明显下降;

第三,安全性很高的国债,由于其同期利率高于同期储蓄利率,吸引了居民的大量投资;

第四,股票市场发展较快,尽管风险很大,但由于市场上有可观的收益率,也分流了大量的储蓄资金;

第五,1999年起,政府对储蓄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使储蓄的收益在利率下调的基础上又有所降低。

金融统计分析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C 

4、D 

5、C

7、A 

8、B 

9、C 

10、D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DE 

4、AE 

5、ABCD

6、CDE 

7、AD 

8、ABCDE 

9、BCE 

10、BC

三、名词解释

1、证券

证券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一般意义上的证券是指用来证明或设定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它表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权取得该证券拥有的特定权益;

按照性质的不同,证券可以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

2、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即证券流通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通过买卖交易实现流通转让的场所。

它一般包括两个子市场:

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

3、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基金规模不固定;

封闭式基金的基金规模在基金发行前就已经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

(我国现在所发行的基金多是封闭式基金)

4、马可维茨有效组合

在构造证券资产组合时,投资者谋求在既定风险水平下具有最高预期收益的证券组合,满足这一要求的组合称为有效组合,也称马可维茨有效组合。

5、外汇

通常所指的外汇是静态意义下的狭义的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6、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7、J曲线效应

本币贬值后,会促进出口和抑制进口,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但这一改善过程存在着“时滞”现象,表现为短期内国际收支暂时会恶化,但长期来看,在|Ex+Em|>

1的条件下,国际收支会得到改善。

8、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描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货币贬值都能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

当|Ex+Em|>

1时,本币贬值会改善国际收支

当|Ex+Em|=1时,本币贬值对本国的国际收支没有影响

当|Ex+Em|<

1时,本币贬值使本国的国际收支恶化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是对影响股票市场的许多因素如宏观因素,产业和区域因素,公司因素等存在于股票市场之外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它们对证券发行主体(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影响,进而分析它们对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的影响。

分析最终目的是获得一特定股票或一定的产业或者股票市场自身预期收益的估计。

基本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分析,产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2、债券的定价原理。

(1)对于付息债券而言,若市场价格等于面值,则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面值,则其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则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2)债券的价格上涨,到期收益率必然下降;

债券的价格下降,到期收益率必然上升;

(3)如果债券的收益率在整个期限内没有变化,则说明起市场价格接近面值,而且接近的速度越来越快;

(4)债券收益率的下降会引起债券价格的提高,而且提高的金额在数量上会超过债券收益率以相同的幅度提高时所引起的价格下跌金额;

(5)如果债券的息票利率较高,则因收益率变动而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动百分比会比较小(注意,该原理不适用于1年期债券或终生债券)。

3、简述利率平价模型的主要思想和表达式。

利率平价模型是关于远期汇率的决定和变化的理论,其基本理论是远期与即期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利率较低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将升水,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远期汇率必将贴水。

利率平价模型的基本的表达式是:

r-r*=·

Ee,r代表以本币计价的资产收益率,r*代表以外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

Ee表示一段时间内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的比率。

它表明本国利率高于(或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或升值)的幅度。

五、计算分析题

1、解:

A公司的财务分析表

指标名称

1998年

1999年

销售净利润率(%)

17.62

18.83

总资本周转率(次/年)

0.80

1.12

权益乘数

2.37

2.06

净资本利润率(%)

33.41

43.44

该分析中从属指标与总指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净资本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

总资本周转率×

下面利用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方向:

销售净利润率的影响

=(报告期销售净利润率-基期销售净利润率)×

基期总资本周转率×

基期权益乘数

=(18.83%-17.62%)×

0.80×

=2.29%

总资本周转率的影响

=报告期销售净利润率×

(报告期总资本周转率-基期总资本周转率)×

=18.83%×

(1.12-0.80)×

=14.28%

权益乘数的影响

报告期总资本周转率×

(报告期权益乘数-基期权益乘数)

1.12×

(2.06-2.37)

=-6.54%

净资本收益率的变化=报告期净资本收益-基期净资本收益率

=销售净利润率的影响+总资本周转率的影响+权益乘数的影响

=43.44%-33.41%=2.29%+14.28%+(-6.54%)

=10.03%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1999年相对1998年升高了10.03个百分点,其中由于销售净利润率的提高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2.29个百分点,而由于总资产周转率的速度加快,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14.28个百分点;

由于权益乘数的下降,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6.54个百分点,该因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第一只股票的期望收益为:

E(r)=0.021+1.4×

E(rm)=0.0462

第二只股票的期望收益为:

E(r)=0.024+0.9×

E(rm)=0.0402

由于第一只股票的期望收益高,所以投资于第一只股票的收益要大于第二只股票。

相应的,第一只股票的收益序列方差大于第二只股票(0.0041>

0.0036),即第一只股票的风险较大。

从两只股票的β系数可以发现,第一只股票的系统风险要高于第二只股票,β2δ2m=1.4×

1.4×

0.0016=0.0031,占该股票全部风险的76.5%(0.0031/0.0041×

100%),而第二只股票有β2δ2m=0.9×

0.9×

0.0016=0.0013,仅占总风险的36%(0.0013/0.0036×

100%)。

3、解:

债券A的投资价值为:

PA=Mi∑{1/(1+r)t}+M/(1+r)n

=1000×

8%×

∑1/(1+0.08)t+1000/1.083

=206.1678+1000/1.083=1000 

(其中t=3)

债券B的投资价值为:

PB=Mi∑(1+i)t-1/(1+r)t+M/(1+r)n

4%×

∑(1+0.04)t-1/(1+0.08)t+1000/1.083

=107.0467+1000/10.83=900.8789 

(其中t=3)

由R=(1+r)q-1,R=0.08得到债券C的每次计息折算率为r=0.03923,从而,

债券C的投资价值为:

PC=Mi∑{1/(1+r)t}+M/(1+r)n

0.04×

∑1/(1+0.03923)t+1000/1.083

=275.1943+1000/1.083=1069.027(其中t=6)

由R=(1+r)q-1,R=0.08得到债券D的每次计息折算率为r=0.03923,从而,

债券D的投资价值为:

PD=Mi∑(1+i)t-1/(1+r)t+M/(1+r)n

0.02×

∑(1+0.02)t-1/(1.03923)t+1000/1.083

=110.2584+1000/1.083=904.0907(其中t=6)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得到:

四种债券的投资价值由高到低为C、A、D、B

4、日元对美元汇率由122.05变化至105.69,试计算日元与美元汇率变化幅度,以及对日本贸易的一般影响。

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幅度:

(122、05/105.69—1)xl00%=15.48%,即日元对美元升值15.48%;

美元对日元汇率的变化幅度:

(105.69/122.05—1)*100%=—13.4%,即美元对日元贬值13.4%。

日元升值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日本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5、先计算人民币对各个外币的变动率

对美元:

(1-829.24/830.12)*100%=0.106%,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106%

对日元:

(1-7.55/7.75)*100%=2.58%,即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58%

对英镑:

(1-1279.52/1260.80)=-1.48%,即人民币对英镑贬值1.48%

对港币:

(1-108.12/107.83)=--0.27%,即人民币对港币贬值0.27%

对德国马克:

(1-400.12/405.22)=1.26%,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26%

对法国法郎:

(1-119.91-121.13)=1.01%,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1%

以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综合汇率变动率:

(0.106%*20%)+(2.58*25%)+(-1.48%*15%)+(-0.27%*20%)+(1.26%*10%)+(1.01%*10%)=0.62%

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了0.62%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2、D 

3、A 

4、C 

5、A

7、C 

10、B

3、ABCDE 

4、BCE

5、ABCDE 

6、ABCD 

7、ABCDE 

8、BCE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我)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基本相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3、居民

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包括该经济体的各级政府及其代表机构,以及在该经济体领土上存在或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的个人及各类企业和团体。

(大使领馆、外交人员、留学人员均一律视为其原经济体的居民而不论其居住时间是否超过一年)。

4、经常项目

指商品和服务、收益及经济转移。

5、外债

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6、负债率

负债率是指一定期内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7、贷款行业集中度

贷款行业集中度=最大贷款余额行业贷款额/贷款总额,如果一商业银行过多的贷款集中于一个行业,那么的贷款的风险水平会高些,因此贷款行业集中度越高,贷款风险越大。

8、利率敏感性资产

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收益率或利率能随之发生变化的资产,即利率风险暴露的资产。

利率非敏感性资产则指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或者说利息收益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资产。

四、简答题。

1、简述资本转移与经济转移的区别

资本转移的特征:

(1)转移的是固定资产,或者是债权人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债务减免;

(2)与固定资产的获得和处理相关的现金转移。

不符合上述特征的转移就是经济转移。

2、简述借外债的经济效益。

借外债的经济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

借外债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投资能力。

(2)技术和设备:

借入外债后,债务国可以根据本国的生产需要和消化能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设备,经过不断的吸收,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出能够满足国内需要的产品,丰富本国人民的物质文体生活。

(3)就业:

通过借外债增加国内的生产投入,开辟新行业,建立析企业,能吸收大批的待业人员,经过培训后,不但提高了本国的就业率,而且提高了劳动国物素质。

(4)贸易:

借外债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生产结构变化,而且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5)银行或金融机构:

通过借外债能够加强债务国和债权国在金融领域的俣作,增强债务国经营和管理国际资本的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的开展。

3、简述借外债的成本。

(1)债务偿还;

债务偿还也称分期还本付息。

为了还本付息,俩务国就要放弃一定数量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购买力。

(2)附带条件的外债:

附带条件的外债主要是指附加其他条件的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这些贷款的附加条件可以视为还本付息之外的附加成本。

(3)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往往是造成债务国清偿困难的重要原因。

(4)对外债的依赖性:

如果外债使用不当,不能创汇,或不能带来足以还本付息的外汇,债务国就不得不继续举新债来还旧债,结果使债务国对外债产生依赖性,并有可能另重。

对外债的依赖性截止大,债务国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冲击的抵抗力就越脆弱。

4、简述资产业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1)各种贷款发放、回收及余额统计分析;

(2)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3)各类资产的结构分析;

(4)资产的利率敏感性分析;

(5)资产变动的趋势分析;

(6)市场占比分析(7)资产流动性分析等。

1、计算该国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并分析该国的债务状况。

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28%,该指标高于国际通用的20%的标准。

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92%,该指标力略低于国际通用的标准。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到,该国的外债余额过大,各项指标均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债务问题,应重新安排债务。

2、以美国为例,分析说明有关情况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如何记帐。

(1)美国在商品项下贷记10万美元;

美国在资本项下借记`10万美元,因为中国在美国存款减少,即美国外债减少。

(2)美国在商品项下借记1万美元;

美国在短期资本帐下贷记工员万美元,因为墨西哥和美国提供的短期贸易融资使美国负债增加。

(3)美国在服务项目下借记1万美元,因为旅游属于服务项目;

美国在金融项目贷记1万美元,因为外国人在美国存款意味这美国对外负债增加。

(4)美国在单方转移项目下借记100万美元,因为赠送谷物类似于货物流出;

美国在商品项下贷记100万美元,因为谷物出口本来可以带来货币流入。

(5)美国在单方转移项下借记100万美元;

同时,在短期资本项下贷记100万美元,因为捐款在未动时,转化为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存款。

(6)美国在长期资本项下借记1万美元,因为购买股票属于长期资本项目中的交易;

美国在短期资本下贷记1万美元,因为英国人会将所得美元存入美国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