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6284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硫蛋白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类:

MT的氨基酸序列中的半胱氨酸位置与最先从马肾中分离的MT的氨基酸序列中的半胱氨酸位置紧密相关的多肽。

所有哺乳动物的MT都属于这一类。

其它来源的MT只要其基本结构与哺乳动物的MT相似亦归这一类。

第2类:

MT氨基酸序列结构中的半胱氨酸位置与马肾MT关系较远,与哺乳动物MT没有或很少有相似的进化关系。

如酿酒酵母和某些高等植物的MT属于这一类。

第3类:

非典型的MT。

是一类由非转译合成的金属硫醇盐多肽,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酰基单元组成。

这类MT主要来源于真核微生物,常称之为类MT。

依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又可分为4种类MT:

第一类:

含大量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天冬氨酸含量大于14%,谷氨酸含量大于18%,这类MT仅被Cu、Ag诱导。

第二类:

它们由同样的肽基亚单位构成,基本结构为γ-谷氨酰肽或称(γ-EC)nG或(γ-Glu-Cys)n-Gly。

第三类:

MT不舍芳香族氨基酸,分子量为9~9.5kD。

第四类:

MT的分子量为7kD,具有重复Cys-Xaa-Cys多肽序列的二分子。

※巯(qiu)基-有机化合物中含硫和氢的基,通式为-SH

3、金属硫蛋白的诱导

用于诱导MT试验的动物很广泛。

小鼠因其来源广、价廉常被用来做诱导MT试验。

此外,田晓光等利用舍蝇幼虫提取了金属硫蛋白,发现每克舍蝇幼虫中约含金属硫蛋白0.8mg,此结果显示,舍蝇可以用于提取金属硫蛋白。

郭祥学等用锌诱导蓝藻也成功分离出了类金属硫蛋白。

而兔子因具有来源广、价廉、易饲养、MT产率高等优点而常用于MT制备的诱导,其中尤以青紫兰家兔因其耐受性强而广泛应用。

目前,诱导金属硫蛋白有如下几种方法:

金属诱导、激素与应激诱导、在疾病状态下诱导等。

⑴金属诱导MT。

许多金属如Cu、Ag、Au、Zn、Hg、Cd、C0、Ni、Al等均能诱导MT的合成。

大量研究表明,动物注射金属诱导后,其肝、肾、脾、肠等器官内MT的含量增加。

Cd、Hg诱导金属硫蛋白的能力较强,而Zn稍弱。

余美祥等给家兔注射CdC1,在肝脏中提取MT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但Cd对生物体有害,而去掉Cd的方法复杂,故此元素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的医药试验是通过直接注射ZnSO诱导MT合成,所得MT完全是Zn—MT。

郝守进等发现外源性的Zn诱导兔肝金属硫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⑵激素与应激对MT的诱导。

肝脏是MT表达的主要场所。

给兔注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均能增加兔肝MTmRNA水平,从而使肝脏中MT合成增加。

此外,各种生理、病理或心理应激状态,以及炎症因子、机体的应激状态也能增加兔肝MTmRNA的转录,同时伴有血浆中Zn浓度的下降。

目前,已有试验发现,应激能激活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轴,引起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增加。

这些物质能调节组织中(包含它们的感受器1不同目标基因的表达。

而肾上腺轴被激活后,对提高MT-I和MT-1I基因表达至关重要。

同时有些数据分析表明,面对抑制性心理应激,组织通过增加MT-I和MT-Ⅱ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抵抗应激的有害影响。

⑶疾病状态下诱导MT。

通过由增殖性因素刺激皮肤。

对正常皮肤增生的表皮组织及增生的病损皮肤区域染色,发现MTmRNA表达增加,这表明MT在表皮角质细胞的增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另有试验发现,在皮肤伤处于早期急性阶段的细胞中MTmRNA表达增加。

兔的外科手术中发现,随着局部使用氧化锌、氯化镉、硝酸银后,会出现局部Zn浓度的积聚和伤口边缘基质细胞MT的释放,使用氧化锌、硝酸银的兔子和对照组相比伤口愈合较快,这一点也给临床药物开发提供了潜在的治疗价值。

肿瘤组织、癌组织和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动物组织中MT的含量普遍提高,目前在国外已有试验试图通过疾病提取诱导MT,但试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将为以后人们对硫蛋白的提取提供新的思路。

⑷转基因诱导表达MT。

有人把结合重金属离子能力很强的小鼠MT-I基因(mMT-IcDNA)与蓝藻类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子(smtO-P)构成金属调控单元,导入聚胞藻PCC6803中进行金属诱导表达和纯化mMT-I。

在做小批量锌诱导表达和纯化了外源蛋白后,检测了转基因对于提高蓝藻金属离子耐受能力的作用,这为基因工程制药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张晓钰等用另一个α结构域取代金属硫蛋白的β结构域,得到金属硫蛋白αα突变体后,再使这个突变体αα-cDNA在烟草中表达,发现αα-cDNA在烟草根部的表达强于叶部,同时,转基因烟草对Cd+抗性提高。

而人们应用此方法对于兔肝中金属硫蛋白的提取尚在探索之中。

4、MT的分离纯化

分离纯化MT的常用方法是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的层析法,微量分离可以采用HPLC法,但是凝胶过滤法不能将MT的不同“亚型”分开。

KIaassen等建立的阴离子交换的HPLC-AAS法可将MT的亚型分开,KIauserdeng建立的反相HPLC法可分离不同来源的MT。

此外,也有采用DEAE-Sepharosefastflow方法分离MT的。

这些分离纯化方法有其明显的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如何建立简便分离纯化MT的方法仍是一个热门课题。

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相结合的是最常用的兔肝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

分离纯化的一般流程为:

粗分、拆分和脱盐。

不同种属、不同组织MT的分离纯化存在一定的差别,兔肝中常用两次离子交换层析张保林等则利用了MT强热稳定性这一特点,预先对萃取液进行热处理,以除去大部分杂蛋白,从而经一次凝胶分离,一次离子交换拆分得到了高纯度的MT—I和MT一Ⅱ,不仅简化了试验过程,也避免了多一次离子交换层析造成的样品损失,提高了回收率。

在对兔肝金属硫蛋白的分离中,微量分离常采用HPLC与阴离子交换的HPLC-AAS法,大量制备MT则增大层析面积即可。

另外,也有采用DEAE-SepharoseFastF1ow凝胶来分离金属硫蛋白,由于该凝胶具有流速快、容量大,而且溶涨体积不受缓冲液离子强度变化影响等优点,所以每次用完后,不需重新装柱。

将二价铜离子螯合在ChelatingSepharoseFastFlow凝胶上制成亲和层析柱的方法,锌诱导兔肝和镉诱导小鼠肝经匀浆、乙醇处理后上柱,用pH值4.0的醋酸盐缓冲液平衡,再用pH值5.2不同浓度的醋酸盐缓冲液洗脱,可得MT-I和MT-II两个洗脱峰,此法比传统的凝胶过滤一离子交换法简单、省时、适于实验室规模分离纯化。

5、MT的检测方法

现有的检测方法都是建立在MT的理化特性以及免疫学特性基础上。

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测定结合金属以计算MT的含量,如镉血红蛋白饱和法和银血红蛋白饱和法;

⑵测定SH基以计算MT的含量,主要有微分脉冲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⑶测定蛋白含量:

包括免疫学方法,如RIA,ELISA等;

还有色谱分析法,如HPLC和HPLC-AAS法。

从方法学上讲,测定组织器官中的的MT含量,首推HPLC-AAS和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血液的MT含量,选用RIA和ELISA法为佳。

6、一般理化特性

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MT的分子量一般为6500道尔顿,去除金属后即硫蛋白分子量(thionein)为6000道尔顿。

从不同哺乳动物的组织中提取的MT的分子大小和形状基本是一致。

从粗糙链孢霉菌(Neurosporacrossa)中分离出的MT,其分子量比哺乳动物的MT低得多(只有25个氨基酸残基),但基本结构十分相似。

使各种金属硫蛋白中50%的金属离子发生解离的pH为:

Zn-MT,PH3.5-4.5;

Cd-MT,PH2.5-3.5;

Cu-MT的PH低于1。

脱掉金属后的硫蛋白在低PH值是很稳定的,但当PH调至中性时,通过二硫键的形成,蛋白分子间很快被相互交联而形成不同大小的分子。

因此,金属硫蛋白的存在形式及稳定性与它所结合金属的种类、是否结合了金属及环境的PH密切相关。

金属硫蛋白的光吸收特征除了与它的氨基酸组成有关外,也与它所结合的金属种类密切相关。

因蛋白分子中不含芳香族氨基酸,所以它没有280nm的吸收峰,只具有与金属结合而产生的特征吸收峰:

Zn-MT为220nm;

Cd-MT为250nm;

Cu-MT为270nm。

在脱掉了金属后,硫蛋白在190nm处有一明显的肽键吸收峰。

7、MT的结构特性

根据已测定的几种不同生物的MT氨基酸序列可发现,它在生物进化上是很保守的,尤其是哺乳类动物的MT均含61个氨基酸残基,其中有38个相同,完全缺乏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氨基末端皆为N-乙酰蛋氨酸,羧基末端皆为丙氨酸,更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MT都有20个半胱氨酸。

但从另一些生物中分离出的MT的氨基酸组成与以上所述有一些差别,如从稻类作物根部分离到的MT,分子量只有5600道尔顿,氨基酸组成中含44%半胱氨酸和39%的谷氨酸。

另外,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中都含有两种以上的“亚型”,如小鼠肝脏分为MT-1和MT-2,而人肝脏中分离到的“亚型”至少有四种以上。

这种“亚型”只是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时才能分开,因为它们之间所带电荷略有微小的差异。

8、MT的空间结构

通过圆二色性和晶体结构研究发现,金属硫蛋白分子中不含α-螺旋和β-折叠片,而存在一种十分坚固的构象,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抗热性和抵抗蛋白酶消化的能力。

MT的三级结构以两个结构域(Domain)为特征,即分子前半部(氨基端头30个氨基酸残基)为β结构域,分子后半部(羧基端30个氨基酸残基)为α结构域,彼此都单独呈球状,两者通过第30和31位氨基酸残基连接使整个MT分子呈哑铃状。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这两个结构域内,为了更适于结合金属,多肽链盘绕着金属离子而各形成三个回折。

β区9个半胱氨酸残基结合3个原子的Zn或Cd或6个原子的Cu;

α区11个半胱氨酸,可结合4个Zn或Cd或结合5-6个原子的Cu。

金属离子全与所有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因此,天然的MT分子不含二硫键,也没有自由的巯基存在,在每个区中Zn或Cd都是以二价状态和4个半胱氮酸的巯基相结合,形成〔金属2+(Cys-)4〕2-复合物而使得整个分子带负电,但Cu则是以一价的形式结合。

9、MT金属结合位点

重金属离子与MT结合的相对亲合性不一样,Cu的稳定系数要比Cd大100倍,而Cd又比Zn大1000倍,Hg和Ag又比Cu稳定得多,即与蛋白结合的稳定性依次为Hg和Ag>Cu>Cd>Zn。

在PH很低的情况下,金属离子从MTs上脱落而产生无金属的硫蛋白。

体外金属重建实验表明:

其和α和β结构域对Cd的络合常数相差约1000倍,即Zn和Cd首先和α区结合,然后才结合β区,但Cu则正好相反,不同的金属在完成结合时呈现出协同效应,即在同一结构域内,当一个金属离子结合后可促进另外其它金属离子的结合,而不是两个结构域同步结合。

从组织中分离到的天然的MT金属成分很少是单一的,甚至用金属诱导的方法而得到的MT也并不完全只含有用于诱导的金属,混合金属MT(特别Cu-MT)是一的结构和结合的协同作用尚不清楚,例如,不知道Zn和Cu是否能结合在同一结构域内,但体外实验已证实,当β区已被Cu饱和后并不影响Cd对α区的正常结合,反之亦然。

用Cd对Zn饱和了的MT中逐步取代Zn发现,在这一状态下,Cd的结合没有协同作用,并且对两个结构域也没有什么优先结合的问题。

更进一步讲,由以上方法逐步加入金属而产生的混合金属MT也不与在天然形成(Zn7,Cd7)-MT的金属族成分相似,因为天然MT不是通过Cd逐步加入到Zn-MT所形成的。

然而,在体外通过将适当的Cd7-MT和Zn7-MT混合,经过分子间金属的直接交换可得到天然金属分布的MT这也可能是体内形成天然MT的一条重要途径。

Cd优先占领α区,而Zn优先占领β区,这样,当将Cd7-MT和Zn7-MT混合在一起时,出现明显的取代作用,结合Cd从Cd7-MT的β区向Zn-MT的α区移动,取代Zn7-MT区的Zn,而被取代下的Zn又取代Cd7-MT区的Cd,这些现象很可能与两个金属结合族的空间结构特征或MT的特异位点交换途径的存在有关。

这些金属交换反应也证实了金属对MT的结合是可逆的和快速的,这些反应对MT的生理学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10、金属硫蛋白的功能

⑴参与微量元素代谢和解毒作用。

MT和金属离子在体内有很强的螯合力,这种作用在体内起着缓冲系统的功能。

Schmidt等研究表明,MT在锌的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参与锌的储存、运输及其生物利用。

消除MT基因的小鼠对锌的吸收能力降低,表明MT基因消除后破坏了体内锌的平衡。

MT能调节小肠对Cu和Zn等金属的吸收,小肠中MT的水平与Zn和Cu的吸收量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而小肠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Zn的交换是比较快的,MT对Zn和Cu代谢起着细胞问和细胞内的控制作用,可能是因为Zn-MT和Cu-MT对许多辅酶有激活作用。

Zn在转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酶类、氧化还原状态、能量供应等。

不过有人证实,有些细胞虽然完全不能合成MT,但仍可以生存,还能以正常的速度分裂和发育,原因是正常细胞分裂中有许多Zn和Cu的酶参与,说明MT与这些金属酶的激活没有必然的联系。

MT对重金属解毒作用的研究较多,特别是对镉的解毒作用。

经研究表明,小剂量的Zn、Cu、Hg和Cd诱导MT合成后,可降低高剂量镉中毒导致的死亡率。

Park等通过研究敲除MT基因的小鼠发现,MT对一些金属解毒能力的顺序为Cd>

Zn>

Cu>

Ag,而对铅和铁几乎无作用。

MT的解毒机理可能为:

减少进入细胞内的金属量,螯合进入细胞内的金属形成无活性的M-MT复合物和增加金属输出细胞。

⑵清除自由基,参与应激反应。

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除了参与细胞内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外,还可损伤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和DNA等,从而导致癌症、肝脏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衰老等症状。

体内除了具有自身抗氧化酶系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源物质或其刺激机体产生抗氧化剂,进而清除自由基。

Zangger等研究报道,小鼠Cd7-MT与NO暴露后导致其N端β-结构域中3个金属原子选择性释放,而α-结构域中的4个金属原子则原封不动,而且随后β-结构域中即形成二硫键。

MT中富含半胱氨酸的巯基,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是GSH-Px酶的100倍,是SOD酶的1000倍。

MT的抗氧化作用除表现为能直接清除OH-外,还能显著提高SOD、GSH-Px的活性。

Cu、Zn、Mn、Fe、Se等微量元素又是机体内SOD、GSH-Px等抗氧化酶系的组成成分MT参与微量元素的储存、运输及代谢,能及时提供SOD等抗氧化酶系所需的金属微量元素,从而增强了这些抗氧化酶的活性。

⑶参与调节机体生长发育。

关于MT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发育过程中的MT定位以及MT含量的变化上。

MT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转运还受到细胞周期的控制,在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中,都只能在S期而不是G1期细胞核中检测到MT的存在。

MT分子上并不存在定位信号,近年来研究表明,MT向核转移受细胞能量驱动,但具体的机制仍不明确。

11、植物金属硫蛋白的特性

植物金属硫蛋白的主要特性有:

(1)分子量低,一般为6~7kD;

(2)半胱氨酸含量高,约占全部氨基酸残基的1/3;

(3)不含组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

(4)金属含量高,半胱氨酸残基上的-SH可以和Zn、Cd、Hg、Cu等近20种金属离子配位结合;

⑸具有广泛的存在性及高效的可诱导性,许多内源和外源激素均可诱导金属硫蛋白合成。

12、植物金属硫蛋白的多态性与分类

MT多态性最早由Mackay等提出,指一个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MT多种形态,是因为MT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了不同亚型的MT异构体的存在。

不同纲、目、属、种生物之间MT在分子量、金属含量、氨基酸组成等方面不尽相同。

植物金属硫蛋白也同样具有多态性。

根据植物金属硫蛋白中半胱氨酸(Cys)残基的位置及排列方式,将植物金属硫蛋白分为3类:

1类金属硫蛋白的特点是N端和C端富含Cys,不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两个富含Cys的结构域被一个不含Cys的中间区分开,Cys的排列方式一般为CC、CXC和CXXC;

2类金属硫蛋白Cys分布在整个酸序列中;

3类金属硫蛋白是由长度不同的肽链构的多聚物,为非基因编码产物,是以谷胱甘肽为底物催化合成的金属硫醇盐多肽,被特称为植物螯合肽。

13、植物会属硫蛋白的的空间结构

用核磁共振、X射线等技术研究发现,动物MT中氨基酸顺序不同,但空间结构却相似,即MT整个分子呈哑铃形,由α和β两个大小相近的球形结构域组成,两个结构域通过第30,31位的Lys残基(铰链区)相连,MT铰链区的存在使2个结构域存在较大的柔性和可变性,从而使MT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于交换,为其调节体内金属离子的代谢提供了结构基础。

而植物金属结合模型不同,认为植物MT蛋白两端富含Cys的区域在中间区的帮助下相互接近,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一个结构域。

目前,JordiDomenech等认为植物金属硫蛋白结合模型有3种,分别是hairpin、Dumbbell和doubledumbbell模型,I类金属硫蛋白金属结合模型主要符合hairpin模型,而Ⅲ类金属硫蛋白金属结合模型符合Dumbbell模型。

14、植物金属硫蛋白的表达

植物MT基因因不同物种,不同MT类型、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外界条件而表达特性各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密切相关。

植物I类MT基因的器官表达特异性差别很大。

一般认为I型MT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而Ⅱ型MT基因在叶等地上部分的表达量相对丰富。

但就所有MT基因的表达而言,因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类型而表达特性各异。

例如水稻ricMT在幼苗根、茎、叶、胚乳中均有表达,胚乳、根中的表达量较低,但在茎、节间中的表达量非常高,特别是第一节间的表达量高达叶片的150倍,第二、第三节间的表达量均低于第个一节间,但仍远远高于叶中的表达量。

Giritch等从番茄根中克隆了LEMTl、LEMT2、LEMT3,LEMT4,4个MT基因,LEMTl、LEMT3,LEMT4为Ⅱ型MT基因,LEMT2和I型、II型MT基因均不相同。

根据它们表达的组织器官异性,LEMTl,LEMT4属于一个亚类,在根尖、叶、茎、花、未成熟的果实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幼叶中表达量丰富。

LEMT2,LEMT3属于另一个亚类,它们主要在根尖中大量表达,LEMT3还在幼叶及花中有少量的表达。

Zhou等发现MTl,MT2在不同组织表达不同,MTl在幼苗和成熟植株的根中表达最为丰富,在叶中的表达量低,在花序中检测不到MTl的表达。

MT2在幼苗期的根中表达量很低,在成熟植株的根、叶、花序中为组成型表达,表达量没有大的差异。

蚕豆MTI在根、茎、叶中大量表达,在成熟组织(叶、茎)中的表达量高于幼嫩组织。

MT2则主要在地上部分,如叶、茎、花、萼片中表达,在根中不表达,RNA原位杂交显示,MT2在叶肉细胞中检测不到杂交信号,但在叶毛状体的杂交信号非常强烈。

Hsieh等发现rgMT在根中表达丰富,叶、叶鞘中也表达,但不如根中的表达量高,根、叶、叶鞘中的比例约为8:

5.3:

1。

Jin等发现大米金属硫蛋白在根、叶中的表达量受外界环境(金属离子、盐离子、热激等)的影响,在60mMNaCl处理后,在大米叶中的转录水平明显提高,48小时达到最高水平,而在根中6小时达到最大,过后表达水平减少。

15、植物金属硫蛋白的应用前景

MT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生物学方面,MT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在疾病检测和环保检测中发挥作用;

利用MT基因的高度可诱导性,通过MT启动子建立一系列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系统;

利用MT可回收金属和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由于MT有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用MT生产的化妆品将会比SOD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及抗辐射作用。

同时用MT生产的药物或保健品将会非常有效地增强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抵抗力,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治疗供一种新的途径。

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MT可抵抗重金属和烷化剂的致癌、致突变作用。

随着人们对MT研究的深入,用MT治疗肿瘤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手段。

总之,植物MT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无法估量的价值,随着人们对植物MT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MT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16、植物金属硫蛋白的功能

目前对植物MT的功能仅仅是根据其表达行为进行的推测。

而且大多数MT蛋白尚未得到纯化,影响MT基因表达的因素很多,如金属离子、激素、胁迫、衰老,发育阶段等,同时MT基因以多基因家族成员的形式出现,各家族成员之间在结构和表达上的差异性很大,上述各方面的情况均增加了研究MT功能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植物金属硫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

解除金属离子的毒害:

将拟南芥MTI和MT2在酵母突变体cuplA中进行了表达,该突变体被删除了内源的MT基因cupl,对金属离子敏感。

MT-l和MT-2的表达均使突变体获得了高水平CuSO4的抗性及对中等程度CdSO4的抗性,说明MTl和MT2与酵母cupl在功能上具有同源性。

拟南芥MT2在蓝细菌突变体SynechococcPCC7924中进行了表达,MT2部分互补了突变体对Zn2+的超敏性。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番茄LEMT在各组织器官的表达及对金属、氧化胁迫的反应,认为LEMT各成员的功能存在差异,且LEMT的器官表达特征与对金属及氧化胁迫反应的相似性,同推测的LEMT蛋白结构的相似性之间无相关性。

认为对金属及氧化胁迫的反应中,可能存在一个具有器官特异性及协同性的调控机制,以保证组织内环境中金属离子水平的稳定。

17、金属硫蛋白与金属代谢

MT与钙。

给予大鼠钙12h后,其肝脏的MT随着补钙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值可增加17.2倍,肾脏和胰腺的MT含量没有变化。

当肝脏MT含量增加后,肝脏总锌浓度也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补钙后肝脏总钙含量明显增加。

摄入大量钙,细胞内钙积累量超过生理水平,就会损伤细胞功能,如不及时终止,便会造成细胞死亡。

钙含量的变化在细胞中毒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钙从细胞外液内流引起钙信号发生改变就会诱导肝脏MT,这时就会发生生理紊乱。

动物实验表明,高钙(当钙摄入量40mg/kg时)能够降低锌的吸收和机体内锌的保存量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度,同时肝脏的MT含量大幅度降低。

小剂量的钙剂对肝脏MT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