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4977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9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整理Word格式.docx

4.【答案】AB。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两大因素影响。

5.【答案】ABC。

培养目标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

6.【答案】ABCD。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要素,以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

7.【答案】×

评价/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及进一步加以改进的过程。

8.【答案】×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9.【答案】√。

10.【答案】√。

1.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

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3.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的高低。

A.视觉适应力B.视觉对比性C.视觉感受性D.视知觉

4.以下属于教育学创立时期特点的有()

A.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B.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C.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D.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5.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有()。

A.图示B.同化C.顺应D.平衡

6.下列属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成长和接受教育时期的任务有()。

A.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B.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7.内发论又叫“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8.将历年真题的规律进行总结概括,推断出今年考试重点的思维过程是概括。

9.古代印度教育的特征是以史为师、以吏为师。

10.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教学过程。

1.【答案】D。

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依次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答案】C。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视觉对光的强度的感觉能力称为视觉感受性。

题干中所描述的正式视觉器官对光的强度的感受能力的考查,即视觉感受性。

4.【答案】ACD。

在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5.【答案】ABCD。

6.【答案】ACD。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属于成年早期的任务。

7.【答案】√。

8.【答案】√。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9.【答案】×

古代印度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注重家庭教育,传授以《吠陀》为主的经典教义。

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史为师、以僧为师。

10.【答案】×

教学中对教育的监视和分析属于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共同构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过程。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属于教学过程。

1.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

A.教育事实B.教育规律C.教育问题D.教育价值

2.皮亚杰认为,儿童在7岁以后,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运动训练的学生,在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会感到成绩停滞不前,这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B.生理极限C.冲击阶段D.蓄势待发现象

4.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美的需要C.认知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

5.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

6.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表现在()。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严格要求

7.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管理作用B.导向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

8.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逆向迁移即负迁移。

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②前运算阶段(2-6、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3.【答案】A。

技能训练中达到一定水平会停滞不前,这是出现了高原现象。

4.【答案】ABC。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

“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答案】ABD。

现代学制的主要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6.【答案】ABC。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7.【答案】BCD。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

负强化与惩罚不一样。

负强化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做法,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负迁移是迁移的性质来划分的,逆向迁移是从迁移发生的顺序来划分的,二者划分角度不同,意思也不同。

5.191.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育主张“三中心”,即经验中心,学生中心和()。

A.课堂中心B.学校中心C.教材中心D.活动中心

2.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A.课堂纪律B.课堂管理C.课堂气氛D.课堂规范

3.有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盲目迷信,这是思维的()品质差。

A.广阔性B.独立性C.逻辑性D.批判性

4.广义的教育包括()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网络教育D.学校教育E.自我教育

5.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B.谈活法C.演示法D.参观法E.讨论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B.遵守规章制度C.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D.履行教师聘约

E.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7.我国中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是()

A.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关系B.平等的人际关系

C.促进的道德关系D.授受的教育关系E.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关系

8.课堂纪律要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9.在新课改中,应尝试通过考试改革来加快解决课改中的所有问题。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间的矛盾。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对传统上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提出了学生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3.【答案】B。

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武断。

与思维独立性相反的是思维的依赖性。

具有依赖性的人遇事不能独立思考,表现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过分崇拜权威,盲目迷信,人云亦云,常常放弃自己的观点。

4.【答案】ABD。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5.【答案】CD。

6.【答案】ABCDE。

《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二款: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只是新课程改革当中的一方面,并不能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

5.161.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特殊认识活动

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

4.政治制度决定教育事业的领导权,这种决定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国家政权力量B.国家阶级差异C.国家意识形态D.国家科学技术

5.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以下体现教育这一功能的方式是()。

A.校际交流B.互相派遣留学生C.孔子学院D.幼小衔接

6.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和()两方面的发展。

A.生理B.心理C.智力D.能力

7.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学应该做到()。

A.分阶段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注意各阶段的衔接与过渡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9.“夫子循循然善诱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导向性原则。

10.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同时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即一方面要高度尊重儿童,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儿童。

1.【答案】C。

2.【答案】D。

6.【答案】AB。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答案】AD。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夫子循循然善诱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疏导原则。

平行教育即教育集体的同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教育影响集体。

5.6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

2.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A.作品分析B.文献分析C.行为分析D.调查分析

3.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布鲁姆B.奥苏贝尔C.杜威D.布鲁纳

4.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A.招聘B.续聘C.拒聘D.辞聘

5.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A.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6.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8.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社会性。

9.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属于心理学感觉的范畴。

10.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和审美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根据布鲁姆等人的主张,教育目标包括三个主要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4.【答案】ABCD。

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招聘、续聘、改聘、低聘、解聘、拒聘、辞聘、兼聘和返聘。

5.【答案】BC。

7.【答案】ABCD。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互补性、发展的差异性。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进到一个黑屋子,眼睛感觉一片漆黑描述的是感觉现象。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里是视觉器官对明亮度的反映。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匮乏性的需要和成长性的需要,其中成长性的需要主要包括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5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2.()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B.记忆C.表象D.想象

3.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

4.以下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吃食物流口水B.谈虎色变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望梅止渴

5.幼儿园主要采用的幼儿教育教学法是()。

A.讲授法B.自学学习法C.游戏法D.操作练习法

6.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差异体现在( )。

A.生活环境B.教育目标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

7.对事物的知觉是()。

A.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B.感觉的相加

C.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觉D.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8.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教育的立足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9.学习立体几何时,认为平面几何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也同样适用于立体几何,属于水平迁移。

10.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1.【答案】A。

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功能。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4.【答案】BCD。

A选项属于本能,不是条件反射。

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游戏法、操作练习法。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在生活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7.【答案】ACD。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具有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A与C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相加,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学习立体几何时,搬用平面几何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属于负迁移。

评价/反思过程的概念

5.41.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

2.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

A.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

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

4.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等方面特点在行为上的表现。

A.两极性B.速度C.稳定性D.指向性

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的远近B.交往的频率C.态度的相似性D.个性的互补性E.外形特征

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A.观察指导B.准备教具C.制定教育目标D.示范

7.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A.指导者、引导者B.控制环境C.准备环境D.调整环境

8.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9.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

10.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是京师大学堂中开设的格致一科。

学习水平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

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5.【答案】ABCDE。

这五个方面都是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主要因素。

6.【答案】ABD。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该是观察者,准备者,示范者的角色。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人体的各个系统是相互协调的。

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是京师同文馆中开设的格致一科。

4.301.小学三

(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

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夏朝D.殷商

3.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裴斯泰洛奇D.洛克

4.发展性教师管理的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B.诊断性原则C.反馈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E.公平原则

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有()。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D.具体教学目标

6.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有()。

A.过程性评价标准B.结果性评价标准C.行为性评价标准D.目标性评价标准

7.()这些变量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A.场景变量B.过程变量C.结果变量D.评估变量

8.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是错觉。

9.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0.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和环节是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构,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

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

我国古代最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学校教育形态——庠。

7.【答案】ABC。

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是幻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4.29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2.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A.关注情景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3.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写作手法,以讲故事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叙事研究D.行动研究

4.有效教师的特征包括()。

A.激励性人格B.以成功为导向C.专业品行D.教学能力

5.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A.教学目标的明晰B.学生学情的把握C.教材的有效利用D.资源的有效准备E.预设方法的审视

6.在备课与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反思自己的()。

A.世界观B.教学观C.学生观D.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