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4772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⑥小院秋色也在迅速地变化着,待到那方格窗棂上的绿色冷布,换成雪白的东昌纸时,那已是秋尽冬初了。

⑦四合院的冬天,首先在于它充满了京华式的暖意。

也许有人问,暖意还分式吗?

的确如此,同样暖意,情调不同,生活趣味也不同。

据说欧洲有不少人家,在有水汀、空调的房间里,还照样保存壁炉,生起炉火,望着熊熊的火焰,来思考人事、谈笑家常……更有超越于水汀、空调之外的特殊暖意。

⑧古老的四合院,房后面老槐树的枝丫残叶狼藉之后,冬来临了。

趁早把窗户重新糊严实,把炉子装起来,把棉门帘子挂上,准备过冬了……天再一冷,炉子生起来,大太阳照着窗户,炉子上的水壶扑扑地冒着热气,望着玻璃窗外舒敞的院子,那样明洁。

檐前麻雀叽叽地叫着,听着胡同中远远传来的叫卖声……这一小幅北京四合院的冬景,它所给你的温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代替的。

⑨四合院之冬围炉夜话,那情调足以令游子凝神,离人梦远,思妇欷歔,白头坠泪。

在狂风怒吼之夜,户外滴水成冰,四合院的小屋中,炉火正红,家人好友围炉而坐。

这时最好关了灯,打开炉口,让炉口的红光照在顶棚上成一个晕。

边吃边谈,高谈阔论也好;

静听窗外呼呼风声,坐上两三个钟头也好。

我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梦:

和一位好友,对着炉子默默地坐到十一二点钟,直到她突然说道:

“哎呀,该封火了!

”这时我才如梦方醒,向她说声对不起,告辞出来……如今这位好友远在海峡那边,可能已有了白发了吧?

⑩儿时趴在椅子上,一早看玻璃窗上的冰棱,是四合院之冬的另一种趣事。

一夜室中热气,凝聚在窗上的图画,每天一个样,是山,是树,是云,是人,是奔跑的马,是飞翔的鸽子……不知是什么,也不管它是什么,每天好奇地看着它,用手指画它,用舌头舔它,凉凉的,是那么好玩。

现在还有谁留下这样的记忆呢……

⑪早上起床,撩起窗一看:

啊,下雪了!

对面房的瓦垄上,似乎盖了几层最好的棉絮。

满院子也是厚墩墩的雪,白白的一片。

鹅毛大雪,继续纷纷扬扬地下着。

四合院的天空,一片铅灰色冻云压住四檐,闪耀着点点晶莹的雪花。

在暖暖和和的房中,听着雪花洒在纸窗上的声音,是特殊的乐章。

如果晴了,红日照在窗上,照在雪上,闪得人睁不开眼,那四合院是另一派风景。

⑫白雪妆点了北京四合院,那风光、那情趣、那梦境……年年元旦前,收到一些祝贺新年的画片,常见到大雪覆盖的圣诞小木屋图景,却没有见过一幅雪中四合院的图画,常常为此而引起乡愁。

(取材于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写作者和平伯师互通书信,使老北京四合院与洋楼中的生活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B.第⑤段写精致的小院不同于低矮的四合院,整洁到不能种花种草,所以没有秋天色彩。

C.第⑧段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日常生活,抒发了对四合院温馨的感受和浓厚的情感。

D.结尾写作者没有收到关于四合院的图画而引起乡愁,表达他对四合院风光逝去的遗憾。

2.第⑦段中写道“四合院的冬天,首先在于它充满了京华式的暖意”,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解释“京华式的暖意”的含义。

3.第⑩段作者回忆儿时在四合院的趣事,最后说“现在还有谁留下这样的记忆呢”。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

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

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

云南、四川、海南;

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

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

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

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

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

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

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

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

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

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

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

“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

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

“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郑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

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京景区数量最多;

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

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B.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C.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意义不大。

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太合理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最新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D.材料二印证了材料一中部分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这一内容,说明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频发会影响客流量。

6.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要去北京

李全

“我要去北京。

”民工张二狗又一次凑在我前面说这句话,但表情与以前没两样。

我对他说,你想去就去吧,又何必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呢?

这是张二狗第N次对我说这句话。

但他每一次说完后,又哀声叹气。

他说他儿子才刚上小学,实在是走不开。

张二狗说的是实情,早上要送孩子去学校,下午放学还得去接回来,况且,从我这座小城去趟北京十分不易,首先得去省城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

单不说车费那么高,就是那回来的时间就要四天,这当然算的是坐火车的时间,还没算坐汽车的时间。

如果把这四天都用来打工,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四天就是好几百。

张二狗在北京又没亲没故,去了也纯粹是玩。

如此算来,去一趟北京,他的几个月工资就没了。

这对于一个月不足2000块工资的民工来说,的确不划算,还有他儿子读书的费用虽不多,却比本地学生多了一份借读费。

但张二狗仍然不死心,待他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对我说,他要去北京,我有些好奇,问他去北京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张二狗只是嘿嘿一笑,没回答我。

这更引起我的好奇,虽然北京是首都,但路太堵,我每次去北京堵在路上的时间比玩的时间多,所以,我一直喜欢我所在的小城市,城市虽然不大,但交通不堵,四季还分明。

这一年,张二狗的儿子上高三了,我所在的小城也有了直通北京的高铁。

张二狗显得十分兴奋,又在我面前说他要去北京,我十分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不相信他会真去北京,因为他说他要去北京这事,已有好些年头了,却从没有实现过。

北京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

那是首都,我想打消他积极性,说,去北京要花很多钱的,你儿子正在读高三,马上就要考大学了,你舍得离开他?

我说的是实话。

虽然现在张二狗的工钱涨了,每天出工能挣到200多块钱,但也不是天天会有活干的。

况且他儿子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他咬紧牙,替儿子请了补课老师,加上他老婆刚从医院里出来,这一年挣的钱已经提前打“水漂”了。

高铁通北京了。

我就想试试高铁到北京是啥滋味。

张二狗说这话,情绪特激动,还掏出香烟来猛吸了几口,直到不停地咳嗽起来,才扔下烟蒂,最后见我不说话,很不情愿地走开了。

没走几步,他又回过头对我说,我这次说的是真的。

那你就去吧。

我想让张二狗快点离开我的房间。

其实,他去不去北京,真的与我无关,再说我已经去过无数次北京了,没有新鲜感。

三天后,张二狗又一次来到我的房间里,掏出一包好香烟放在桌上,说,这是北京货。

专门给你带回来的。

我问,你去过北京啦?

那还有假?

张二狗说这话时,脸上有些僵硬的笑容。

你就别骗我了。

昨天前天,我都去过你们工地,与你们那里的老板谈合同的事。

我看到你在那里干活呢。

你……你真去了我的工地?

张二狗说着,突然站了起来,拿去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

我苦笑着,这张二狗真逗。

但我一会儿就明白了他撒谎去过北京的原因。

因为我的话,张二狗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我家里玩,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

我才想起伤了ー个民工的心,有些过意不去。

在他儿子去上大学那天,特地封了个大红包托人送了过去,算是我对他的歉意吧,心想,只要他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他的压力减轻了,那时一定会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有经济去北京了。

四年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中断多年联系的张二狗打来的。

他说他正在北京天安门前看升旗。

还说,他拍了刚刚升旗的视频已经传给我。

又说,他下一站是八达岭,到时候再拍些照片传给我。

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静静地听他没完没了地说北京的那些事儿,却耽误了我看升旗,只好看他传过来的视频:

在天安门前看升旗,确实是一件特惬意的事,特别是夏天的天安门,真美!

看完视频,才发现因自己握手机的时间太长,手冻得有些麻了,赶紧对着手哈了一口热气。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要去北京”为题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既是主人公经常说起的口头禅,同时又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情节内容,全文紧紧围绕“我要去北京”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B.“我”因为揭穿了张二狗去过北京的谎言,张二狗“拿起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由此记恨“我”,四年没有与“我”见面。

即使四年后再次与“我”联系,也是炫耀他去了北京。

C.小说情节设置颇具匠心,说主人公张二狗执意要去北京,并且不惜两次造假“北上”,但两次被“我”看穿,情节在波澜起伏中展开,牢牢抓住了读者,也在不断让人意外的情节中引发了读者对其寓意的思考。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我”经常去玩的北京却是张二狗迟迟不能实现的梦想,突显了民工生活的艰辛不易,“我”面对张二狗的两次撒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也反映了“我”对张二狗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

8.小说中的张二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9.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⑴人或说项王曰: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

怀王曰:

“如约。

”乃尊怀王为义帝。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谓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诸将皆曰:

“善。

”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①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榖②、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

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

⑵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围汉王三匝。

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窃冥昼晦,逢迎楚军。

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

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墮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

曰:

“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萧:

萧县。

②榖:

榖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B.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C.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旧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D.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这里地势险要,土地肥沃。

在秦汉时“关”专指函谷关。

B.“致命“指传达言辞、使命。

文中“使人致命怀王”的意思是派人去怀王那里传达项王的有关指示。

C.“家室”指家中的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

“收家室而西”的意思是收拾家中的金银财宝等向西逃跑。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手段残忍。

为夺天下,他向西进军,屠戮咸阳,杀死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熄。

B.项羽怀有私心。

他为实现称王的目的,攻下咸阳后,就派人向怀王禀报战况,封诸将为侯王,封沛公为汉王,封自己为西楚霸王。

C.项羽善于用兵。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的军队把汉王的军队打得四处逃散,杀死汉兵十多万人,把汉军追赶到灵壁东面的睢水边上。

D.项羽做事迟疑。

在睢水之战中,项羽的军队把汉军层层包围,但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致使汉王借飓风从西北吹来之际得以逃脱。

1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或说项王曰:

"

(2)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14.当手下劝说项羽不成,而发牢骚“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时,项羽怎么做的,说明了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

枕上【注】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此词写于1921年。

当时毛泽东与杨开慧新婚不久,毛泽东即外出考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的“愁”,既有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词人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词人触景生情,一钩残月更是增添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

16.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二者有何不同?

请结合词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陋室铭》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了来陋室与自己交往的人都很高雅。

(2)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动植物的生命长短写出了“小年”的表现。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以设问形式表达在精神上对名利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面是“中国社区标志”,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水浒》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

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

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

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更切合林冲的命运?

谈谈你的见解,8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

“学问之道,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阆,类书如厨柜,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

厅堂正寝,可以合宾;

书舍花园,可以娱神。

”提倡读书广读博览,力避偏废。

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则说: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

”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之神。

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

在民勤四中高二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有同学对此产生疑感。

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为题的辩论赛。

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以及赏析作者情感和文本表现手法的能力。

B.“所以没有秋天色彩”赏析有误。

第⑤段中“这个小院的秋色何在呢?

”紧接着从院子的北屋写到南屋,如北屋“满树嘉果,粒粒都是半绿半红,喜笑颜开”,南屋“淡黄的蝉翼般的花瓣,像是起舞的秋蝶”,这些内容,足以看出作者认为精致的小院也有秋色。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以及概括文本重要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抓住题干要求,即“‘京华式的暖意’的含义”;

然后要通读全文,画出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即第⑦段的首句;

接着,考生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有针对性地概括主要内容;

最后,总结答案,并有条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