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446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docx

垃圾渗滤液调试方案

 

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站工程

 

 

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七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xxx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工程地点:

xxxxxx

项目业主:

xxxxx

xxx生活垃圾处理场于2009年3月开工,工艺为生态填埋,日处理垃圾60吨。

垃圾场产生的渗滤液输送至的调节池。

渗滤液处理规模50吨/天,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

序号

控制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制

1

色度(稀释倍数)

40

2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100

3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4

悬浮物(mg/L)

30

5

总氮(mg/L)

40

6

氨氮(mg/L)

25

7

总磷(mg/L)

3

8

粪大肠杆菌(mg/L)

10000

9

总汞(mg/L)

0.001

10

总镉(mg/L)

0.01

11

总铬(mg/L)

0.1

12

六价铬(mg/L)

0.05

13

总砷(mg/L)

0.1

14

总铅(mg/L)

0.1

 二、调试准备工作

2.1、工程概况的掌握

调试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联系,取得设计方案、图纸、设计说明书并认真阅读,了解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渗滤液水量;工艺进水的水质及特点;渗滤液处理站的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及流程简介;主要构筑物、设备尺寸;主要工艺、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熟悉整个处理工艺的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主要自控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位置等;

2.2、熟悉工程特点

调试工程师首先了解工程特点,对此项工程中的人、财、物要有所了解。

另外还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的性能事先有所了解,并与供货商及时沟通,对于设备的性能等做到心中有数。

2.3、准备调试记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工艺状况做相应的记录(即工作日志)。

一方面可以和理论预测值相互对比,及时调整相应的工艺控制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造成工期延误。

通过计算结果和现场观察确定目前的工艺状况,再根据理论和经验,通过调节相应的可控制参数如流量、曝气量、pH值、膜系统操作压力、膜工艺预处理药剂等,使膜处理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调试过程中的主要监测项目有:

COD、pH值、氨氮、微生物显微镜观察。

2.4、联系接种污泥

该工程调试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过脱水的污泥为接种污泥。

2.5、其它相关准备工作

三通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流程,检查水、电、气是否通畅无阻,即生产用水、排水管道、照明等是否正常;自控系统必须安装完毕;检查、检修完毕后,在调试前,对现场全部场地及设备进行清洁工作,所有管道阀门也要进行清扫,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调试工具:

现场调试所需工具均备齐。

药剂准备:

现场调试所需药剂均到位。

三、调试主要内容

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清水试车,单机设备试车,系统设备联动试车,工艺调试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二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使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并达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清水试车(3天);

(2)各单机设备试车(5天);

 (3)系统设备联动试车(5天);

(4)生化单元启动(2-5天);

(5)生化单元负荷调试(20-30天);

(6)超滤系统调试(2-5天);

(7)反渗透系统调试(2-5天)。

四、清水试车及设备试车

4.1、清水试运转步骤

渗滤液处理设施及设备清水试运转分为二个步骤,其具体内容和目的分别为:

(1)各单体清水试车。

处理设施试通清水,检验各处理设施、机械设备的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处理机械设备试运转,目的是检验各机械设备在额定负荷或超负荷10%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机械电气、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各单体联合清水试车。

在设计平均流量下,各单体联合清水试车,检验各单元及流程是否能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各机械设备在设计流量下运转,机械电气、机械运转时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4.2、各处理单元清水试车

在钢结构设备结构性能已达到设计要求,工程所有工程量已经完成后,开始各单体清水试车。

(1)、各水池通入清水,用水冲洗管道,去除管道内杂物(如焊渣、砂石等),沿工艺流程看流水是否顺畅,各水池水位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各动力设备通电试运行。

(3)、机械设备试运行要求。

启动运转要平稳,运转中无振动和异常声响。

启动时注意依照有标注箭头方向旋转;各运转啮合与差动机构运转要依照规定同步运行,并且没有阻塞碰撞现象;在运转中保持动态的应有的间隙,无抖动,晃摆现象;各传动件运行灵活,并保持紧张状态;电动运转中温升在正常值内;带负荷运行,保证运转正常,不振颤,不抖动,无噪声、异声、不卡塞,各传动灵活可靠;各部轴承加注规定润滑油,应不漏、不发热、升温不大于60℃;运转中应注意转速,功率及其他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应符合设计规定。

4.3、各机械设备单体试车

(一)离心泵、潜污泵试车及运行

(1)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潜水泵电缆的电压降,应保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的电压,并不应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

(2)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

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

(3)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潜水泵扬水管应无异常的振动。

4)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应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二)螺杆泵试车及运行

(1)泵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独检查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

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启动前,应向泵内灌注输送液体,并应在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泵在规定转速下,应逐次升压到规定压力进行试运转;规定压力点的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30min:

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各结合面应无泄漏;

轴承温升不应高于35℃或不应比油温高20℃;

安全阀工作应灵敏、可靠。

(3)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停泵后应清洗泵和管道,防止堵塞。

(三)罗茨风机试车及运行

(1罗茨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罗茨风机电气接线是否正确;

检查曝气池内液位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螺栓、螺母的连接紧固;

电源的电压和频率符合要求;

打开排空阀门,检查管道是否畅通;

点动风机,待风机正常运转后缓慢关闭排空阀门,观察电流、风压是否稳定。

(2)停车:

打开排空阀门

停机后,关闭排空阀门。

(四)液位开关试车及运行

接通电源,将配电柜相应转换开关转到“自动”档。

注入清水,观察浮球开关起、闭是否正常及位置,调整浮球高度,保证水泵启停时液位满足设计要求。

(五)潜水搅拌机试车

检查安装牢固程度,固定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检查配套的手动葫芦吊起搅拌器是否灵活正常;

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是否接线正常;

点动设备,观察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搅拌器叶片转动是否正常;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向池内注入清水,通电正式试车;

进行通电试车,观察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观察设备的振动、噪音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六)自控仪表系统的调试步骤及方法

检查各安装部件与自控系统图是否符合;

检查设备电气线路是否接线正常;

先不送电,进行各仪表的检查;

进行模拟单机试车,检查各电气设备的动作是否符合;

模拟单机试车结束后,进行模拟联动试车,检查在自动控制情况下,各设备动作情况与设计条件是否符合;

当前期工作完成无误后,通电进行正式单机试车;

进行通电试车,各设备的运转情况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单机试车正常后进行清水联动试车,检查自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是否符合设计条件;

当上述工序正常完成后,进行用户程序的调试,并做好记录;

当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调试正常后,方可投入生产进行下一步清水联动调试。

五、 生化系统调试

5.1、预处理系统调试

 在清水联动试车正常经确认后,开通渗滤液进水管道,使渗滤液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调试。

与此同时正式取样、化验、分析,得出各采样点水质分析指标后,确定水处理效果;同时,调节预处理系统加药量,确定最佳加药量,并做记录。

当预处理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完成调试任务。

工艺调试总的原则是逐级、单座调试。

预处理系统开始调试前,对渗滤液进行水质监测具体指标有:

CODCr、NH3-N、pH值等,水质监测后方可开始整个系统调试。

5.2、反硝化系统调试

5.2.1、接种

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反应池中,进行初级启动,按接种量2~5kg/m3将接种污泥投入反应池。

5.2.2、启动

接种后,开始进渗滤液。

第一日进水10m3,逐渐增加直至达到设计水量50m3/d,化肥隔3天加一次,每次加入量为上次的60%;同时开动回流调节,每天测定进出水的CODCr浓度、NH3-N浓度、pH值、污泥浓度。

在启动初期进水PH值控制在7.5~8.0范围内,同时调节营养物比例在COD:

N:

P=300:

5:

l。

5.2.3、增加负荷

此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阶段,包括微生物的选择、驯化及繁殖。

这一阶段的有机负荷逐步提高直至最终的设计负荷,初始污泥负荷率为0.05~0.1kgCOD/(kgMLSS.d),每次COD负荷提高的幅度为0.5~1.0kgCOD/(m3.d),每次变动应稳定运行6-8天。

5.3、硝化系统调试

5.3.1、接种

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反应器中,进行初级启动。

第一次投加渗滤液为池容的10%,根据水质投加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元素的比例。

开动曝气系统,在不进水的情况下连续曝气24小时。

5.3.2、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可配合反硝化负荷提升进行,直接承接反硝化出水。

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絮凝体后,就可将好氧池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2~3h后排放澄清液,所排放的澄清液占总体积的50%~70%,然后每2天进渗滤液量递增10%,其余步骤同上,营养物隔3天加一次,每次加入量为上次的60%。

一周后每天监测出水CODcr、SS及曝气池中D0浓度、悬浮污泥浓度(MLSS)及污泥沉降比SV30等。

控制曝气量,保证好氧池中的溶解氧为2~3mg/L。

调节营养物比例在COD:

N:

P=100:

5:

1,及PH在7.5~8.5之间。

5.3.3、污泥驯化好,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并将流量调至标准流量,刚开始时调低产水量,运行稳定后,慢慢增大产水量。

5.4、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4.1、反硝化可能出现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