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89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docx

变电站土建设计说明书

工程设计证号:

A242002878项目编码:

4228002011016

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号:

00112Q26529R2S/4200料归档号:

JY-B11016Z-TJ0101

 

湖北省建始县

景阳110kV输变电工程

(变电部分)

土建施工图总说明

 

恩施永扬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

工程设计证号:

A242002878项目编码:

4228002011016

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号:

00112Q26529R2S/4200资料归档号:

JY-B11016Z-TJ0101

 

审查:

 

校核:

 

设计:

一、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及套用图集

1、规程规范、标准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22-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101-200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DL/T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_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43-2002《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DLT5024-2005《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NDGJ96-1992《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5134-2002《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Q/GDW248-2008《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Q/GDW381.1-2012《110(66)kV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2、相关文件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电力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实施细则》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2011年版)》

《湖北省电力公司质量工艺标准及控制要点(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土建部分》

3、套用标准图集

本工程套用图集以省标为主,国标为辅,图集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

套用主要图集如下: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相关国标图集。

详细图集号见图件中标示及文字说明。

二、工程设计依据

《湖北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恩施巴东110千伏神农溪等9项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鄂电司发展[2010]224号文)

《关于恩施利川忠路11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评审意见的报告》鄂正咨电基[2011]145号》

三、工程自然条件

变电站进站道路从站址东北面现有的公路引入,长度100米。

1、站址位置及地形地貌

忠路110kV变电站位于利川市忠路镇以西,沿忠路至文斗乡级公路约2Km处,站址紧邻忠路至文斗乡级公路,站址处于一面缓坡之上,坡地上呈台阶式分布三级田地,站址内台阶田地平整度好,普遍种植水稻,地面高程731.5~738.0m,场地内无冲沟,在场地西侧以上有一泉水向场地内水田补水,站址整体上呈台阶式的缓坡地形。

2、高程系统及坐标系统

本工程所用高程系统为假设高程系,作用坐标系统为独立坐标系。

3、水文气象条件

站址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

低山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

多年平均降雨量1323.3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79.4mm,多年平均气温12.7℃,历年最高气温34.8℃,历年最低气温-15.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10.3m/s,多年平均无霜期日231d。

4、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见地质报告。

5、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水位较为稳定,径流条件好;裂隙水水量较为贫乏,水位变幅大;而孔隙水与地表和大气降水联系紧密,水位变化与地表水同步。

据调查,站址区内未见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及不良地质作用分布。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计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站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四、站内平面布置形式及主要建筑物

1、总平面布置

忠路110kV变电站站址内现主要为山地,根据土石方平衡进行计算,场平高程734.0m,变电站不受洪水威胁。

满足DL/T5056-1996《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要求。

站址靠近负荷中心,交通运输方便。

场地稳定,无不良地质带,站址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按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本站抗震按VI度设防。

主变大件设备的运输可选择铁路及公路联运方式。

铁路运至利川火车站,再由公路运至变电站,也可选择沿沪渝高速公路运至利川市后再沿公路运至变电站,大件运输条件良好。

站址线路走廊出线条件较好,本站110kV配电装置按分期实施进行设计,110kV配电装置按户外常规设备布置在东侧,主控室、开关室布置在西侧,主压器变布置在中央,进站大门在站区北侧。

站内道路由于受场地限制,不设环形道路,在场地中间沿110kV配电装置主变侧设路宽为4米的运输道路,为保证车辆进出方便且满足消防要求,站内设有回车通道,道路转弯半径为6米,站内外均为公路型道路。

站内巡视人行道以电缆沟为主,不另设操作地坪,电缆沟盖板采取活动盖板,除主控室前通道进行硬化外其余空地均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上铺10cm碎石层的地面处理方式。

2、主要建(构)筑物

①站内建筑

站址位于抗震设防列度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场地类别属于Ⅰ类建筑场地。

站内建筑主要包括生产综合楼及事故油池、化粪池等辅助建筑。

生产综合楼包括10kV配电室、继电器室、安全工器具室等功能房间。

本站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60年。

生产综合楼采用框架结构,材料找坡。

户外配电装置构架按终期规模一次建造,设备支架按本期规模建设。

构架采用φ300钢筋混凝土杆和钢梁组合结构。

构架钢梁采用三角形断面,设备支架梁选用型钢结构,构架和设备基础采用现浇重力式基础。

②户外架构:

户外架构包括110kV户外架构、35kV户外架构、主变架构、10kV母线桥及电容器支架,户外架构柱及设备支架。

110kV架构采用薄壁砼钢管杆;其它均采用ф300砼等径杆,架构横梁均采用格构式钢梁。

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杯口基础。

③主变、开关及电容器等设备基础:

采用重力式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

④户外支架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杯形基础。

支架柱采用φ300mm钢筋混凝土环形等径杆。

⑤站区围墙、道路:

实体砖围墙,采用240mm厚实心砖墙砌筑,高2.3m;道路为砼道路,站内主干道路宽4.0m,路面均为混凝土路面,形式为郊区型双坡道路。

⑥站区大门:

电动推拉整板钢大门。

⑦电缆沟:

沟壁采用砖混结构,盖板采用复合盖板。

⑧事故油池:

事故油池为地下式砖砌圆筒结构,有效容积为21m3;化粪池:

化粪池为砖砌结构,有效容积为2m3。

⑨挡土墙:

采用浆砌块石结构。

五、施工注意事项

1、基础回填土:

站内建构筑物基础回填土不得采用杂填土或建筑垃圾。

当回填土为粘土或粉土时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2、地脚螺栓留孔边缘尺寸不得小于100mm,待设备到货后核准留孔尺寸再预埋地脚螺栓。

3、室外沟道均应先与室内沟道连接完毕后,再按竖向布置要求回填平整场地,并做建筑物散水。

4、户外构筑物中所有钢构件要求全部热镀锌,局部因焊接安装镀锌被烧掉的部位,均应涂环氧富锌漆二道,如图中有特殊要求者,以图中要求为准。

5、所有钢构件、节点、柱帽应放实样。

材料表中材料仅供备料时参考。

6、钢梁吊装前,应就地试组装,并核准钢梁起拱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以避免钢梁吊装困难,且不得强行安装。

7、土建施工时,应注意与水、暖、电、通信、总交等专业的配合。

同时应核对留孔、埋管及埋件是否错位或遗漏。

8、在进行建筑物内装修前,必须复查一遍各专业的通信、电源埋管及风机留孔等,以免遗漏。

六、重点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1.土方回填

分层回填碾压,每一层厚度以300mm控制,压实系数0.94。

2.挡土墙

挡土墙(站区护坡)立面及表面平整,立面勾缝饱满美观,无裂纹,反滤层按规定设置。

排水孔设置高度一致,排水口采用PVC管,管口长度一致并设置45°鹰嘴。

沉降缝和围墙位置和形状一致并在围墙抗风柱正中。

3.围墙

(1)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槎、松动。

(2)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3)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

(4)针对不同的墙体材料进行基面处理。

(5)变形缝设置间距不得大于15m,缝宽25mm。

(6)轴线位移≤5mm,平整度偏差≤3mm,垂直度偏差≤3mm。

(7)在抹面水泥砂浆中掺入抗裂纤维,抗裂纤维含量在5%左右,表面采用分割条分割,分割条应横平竖直。

4.国网标识墙

(1)金属骨架连接牢固,安全可靠,横平竖直,没有弯曲和扭曲变形,焊缝质量合格。

(2)图标、字体粘贴紧密,与复合铝塑板间无缝隙;图标、字体粘贴方正,位置正确,无偏差;图标、字体周边清洁。

(3)轴线位移≤5mm,标高偏差-10~0mm,立面垂直度偏差≤1.5mm,表面平整度偏差≤1mm,阳角方正偏差≤2mm,接缝直线度偏差≤1mm,水平面平直度偏差≤2mm,接缝高低差≤1mm,接缝宽度偏差≤1mm。

5.站内外公路及场地

(1)道路缩、胀缝设置位置准确,缝壁垂直,缝宽一致,填缝密实;

(2)胀、缩缝采用沥青砂浆填充,打胶顺直、弧度一致、美观清洁。

(3)路面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脱皮、裂缝、损坏、麻面、起砂、污染。

(4)路面泛水坡度正确,无积水。

(5)路面宽度偏差±5mm;路面平整度偏差≤3mm;纵坡标高±3mm;横坡度±0.2%;纵缝顺直度≤3mm;横缝顺直度≤2mm。

(6)在道路及广场混凝土面层中掺入抗裂纤维,临时路面的伸缩缝与永久路面的伸缩缝应上下对齐设置。

6.电缆沟

(1)电缆沟顺直,无明显进水,沟底排水畅通,无积水;

(2)沟道中心线位移偏差≤10mm。

沟道顶面标高偏差-3至0mm。

沟道截面尺寸偏差≤3mm。

沟道平整度偏差≤3mm。

(3)压顶采用清水混凝土倒圆角工艺,上部阳角采用圆弧形倒角。

压顶上部按盖板位置预留柔性垫块孔洞,盖板安装前加设柔性垫块。

(4)长度偏差±5mm,宽度偏差±5mm,厚度偏差±3mm。

对角线偏差≤3mm,表面平整度偏差≤3mm。

(5)电缆沟盖板角钢框规格与电缆沟盖板厚度匹配。

(6)盖板外观质量表面应平整,无扭曲、变形,色泽均匀。

盖板安装平稳、顺直。

(7)沟道盖板钢边框偏差:

长度±2mm,宽度±2mm,对角线≤2mm。

(8)沟道盖板偏差:

长度±3mm,宽度±3mm,厚度±2mm,对角线≤3mm,表面平整度≤3mm。

(所有工艺均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2011年版)》)

七、设计范围及卷册目录

按照《Q/GDW381.1-20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一部分110(66)kV智能变电站》规定,变电工程土建部分共有16个分册。

具体编号详见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